尽管中国政府对恶劣经济情况继续采取拒不承认(denial)的策略,坚持经济仍然稳中向好,但一个又一个警号的出现已令有关解释变得苍白无力甚至可笑。内地股市积弱不稳,资金持续外流明显是投资者以脚投票的征兆,各种经济指标包括采购经理指数大半年来都处于收缩状态同样是谁也改变不了的事实。到昨天,国际评级机构穆迪调低中国的债务评级展望,从稳定下调至负面更像是令泡沫爆破的针,把中国政府营造的经济安好假象都刺破了,让内地以至国际投资者不得不面对中国经济持续转坏的事实。
调低评级等于黄牌警告
根据穆迪的解释,中国政府的财政指标继续转弱,债务及隐藏的债务不断上升,加上资本外流及外汇储备迅速流失,令人对中国政府解决经济失衡的能力有疑问,所以决定把前景评级调整至负面。从稳定变为负面在评级机构的术语而言,大概等于向有关国家出示黄牌警告,希望有关国家及时改变财政及债务情况,不然下一步便会把主权债务评级下调,令它的借贷成本大升之余也会削弱外来投资者的信心及兴趣。问题是警告归警告,中国的财政、债务及资本外流问题已是结构性危机,不但短期内难把前景从负面转向稳定,更有可能被下调债务评级。
正如不少经济学者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鲁明(Paul Krugman)指出,中国过去三十年那种粗放式、以超高投资推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已走到尽头,不可能再继续。更重要的是长年累月的过度投资产生的产能过剩问题已出现在各种不同的产业,不管是钢铁、矿业、造船、铁路、家电生产以至轻工业都出现产量远大于市场需求的情况,闲置的厂房、机器、设备、工人不断增加,以至中国政府也不得不提出去产能、去库存作为未来一段时间的经济目标。
然而,去产能、去库存是一个痛苦又漫长的过程,相关行业、企业以及地方政府在过程中因入不敷支(大幅减价及大手撇账)而身负巨大债务,再加上为免工人、社会不安不能随便遣散大量工人,令企业、地方政府的债务包袱越来越重,最后必然由中央政府承担,这正是中国政府债务大升的重要原因。而既然去库存、去产能变成漫长的过程,中国的债务危机将会持续一段长时间,评级自然也难以好转。
官员调控经济能力低下
另一个大问题是中国政府处理经济调整及改革能力严重不足,甚至出现越搞越乱的情况。就以金融市场的调整为例,去年初开始中国政府特别是财金部门刻意推高内地股市的股价及成交量,希望透过制造财富效应刺激内地居民消费,一方面抵销制造业及产能过剩部门的衰退,另一方面为整体经济制造新的、长期的增长动力,甚至变成类似美国那样以内部消费为主的现代大型经济体。只可惜中国官员太缺乏自知之明,根本不明白内地股市缺陷多多,充满人为干扰及扭曲,放水催谷股市只令扭曲更严重,令市场更不稳定。不到几个月,「改革牛」就变成「大灰熊」,把大小投资者杀个血流成河,蒸发大量财富之余更严重打击各业对股市的信心,不要说刺激经济,反而令消费进一步萎缩。
去年八月,中国政府忽然让人民币贬值是另一个失着,令原本已开始看淡人民币前景的投资者、企业(包括内地企业)立时panic(惊慌),担心人民币随时在无预警下大贬值构成重大外汇亏损。结果,原本为了稳住汇价的措施反而加剧了波动,加快了走资速度,不良影响到现在仍未过去。
眼见股市、汇市改革都救不了经济,中国改打楼市主意,希望催谷楼市楼价令房地产投资回升,制造新的财富效应,为经济加添动力。近半年来内地楼价在经济低迷下持续上升甚至再出现排队党就反映了这种想法。可惜,除了几个一线城市如上海、深圳以外,其他地方空置楼宇数量庞大,「鬼城」处处,推高楼价无助减少空置楼宇数量,反而制造另一个楼市泡沫;只益了大地产商,害苦小业主,并削弱他们的消费力,整体经济则依旧疲弱。
经济大气候转坏,官员调控经济能力低下,中国经济前景怎可能不走向「负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