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随处可见虚伪的地方,它们实际上是在代表一种不存在的、或者说在政治伦理上不正当的政治赋权。
 
 
 
 
大陆两会在处理自身的角色定位上,一直存在着两类相反的情绪:既想被全世界关注,又拒斥“西方主流媒体”;既想讨好更高的权力中枢,又要做出“民意代表”的样子;既想讨论“国是”,又不忌惮糟蹋这个罕见的词汇。两会的角色扮演充满了撕裂感。
 
两会当然随处可见虚伪的地方,它们实际上是在代表一种不存在的、或者说在政治伦理上不正当的政治赋权。党媒的报道,其实都在强化这一点,那就是代表们和委员们在“代表”国民,好让人相信这个国家及当局还在如常运转,而且不那么讨人嫌弃似的。
 
因为这一层关键,两会必须表现出喧嚣,而且是特殊的喧哗。两会成为媒体的重头戏,指定为政治服务,两会安排了诸多新闻发布会——尽管主持人和回答者都回避真正的提问,比如甘肃代表团王三运对抓记者的回避,人大立法委对新闻法提问的回避。
 
在中国人的心思里,是希望在两会上找到某些答案的。两会为了在礼节上表示宽松,会允许一些出格的提问出现,但是当忤逆的记者抛出这个问题时,两会的官员又接不住了,一下子被打回原形。人大立法委回避美国侨报记者的新闻法立法提问,反而质疑记者资格不是“西方主流媒体”。
 
两会是政治“话癌”的高发阶段,无论是程序设计、发言的人还是讨论的人,都娴熟地使用套话、空话,这是有意为之的,因为套话的使用可以实现两个目的:一是体现非沉默,二是确定无意义。前者是为了“履职”,后者是为了媚上,甚至是媚下。
 
两会的喧嚣中,最大多数的组成部分,就是由代表委员们制造的这些话语泡沫——以一种符合党日常规范的结构形式一再地掀起话术的比赛——它们毫无意义,与日常的政治运作没有实际联系,如果有的话,也只是延续日常执政一以贯之的虚伪。
 
在这些话语的泡沫中,它们在热闹的喧腾中衬托出孤独的国民——国民在从政治权利到民生处境上都被“覆盖”了——不见真相,只有空泛的许诺。只有在这个时候,代表委员们作为“民意代表”的残忍一面才暴露得更加充分,它们窃取了代言人角色。
 
本次两会上,但凡涉及到真问题的,比如警权祸乱等,都被禁止讨论——一个在名义上最高权力机关的集会,被执政当局以频密的方式禁止议论,这是绝大的讽刺。而我们知道,这并非是两种相对的力量,而是一种力量分头扮演的角色的合流与合谋。
 
明智的国民不会从媒体中了解中国,更不会依赖两会去“读懂中国”,否则只会被催眠,并被摧垮现实感。所以,就成了这么个局面:两会在卖力地制造话语上的喧哗,好让人误以为一切看起来都正常,而真正要被注意的东西被隐藏起来,没人对国民真正负责。
 
扭曲多了,就成了正常。这是日常中国所发生的基本逻辑。两会供应了那么多话语上的强词夺理、言不由衷、顾左右而言他,到了最后、至今,却能准确地揭示中国的真实一面。即使两会多么不被普通中国人待见,却还能沉浸在精细表演中,也是世界大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