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传媒人 卢峰)
当论坛版主事人说今天要来一个文革50年专题时,第一时间想起经济学者郭益耀教授几年前出版的《不可忘记毛泽东:一位香港经济学者的另类看法》。大学时代修过郭教授的经济学入门课程,对这本2010年出版的书印象深刻,看过不止一次,今次为了重探文革这个课题也特地再翻看了这本文集。
文革是个「惹火」的课题,很容易挑起激烈的情绪反应。有第一身经验的人,有家人朋友受累受害的人固然咬牙切齿,即使只是阅读相关的书刊、图片、书信也难免动容,觉得那是个何等扭曲、荒诞的年代。郭教授的《不可忘记毛泽东》不能算是直接讲文革的书,但他着实点出了大跃进及文革这两场「浩劫」的经济及历史基础,让大家在意气、情绪以外能了解文革中的中国不是疯了,文革也不是一个或一群疯子搞的政治运动。它是1949年后强控制政治经济秩序加上毛泽东个人因素造成。
书的材料包括统计资料及文献扎实详尽,写起来语调平实理性,多一些理解与分析,少一些批判,多一些理解与同情。郭教授没有为谁开脱的意思,只带着历史不仁、常以百姓为刍狗的慨叹。
根据郭教授的说法,自五十年代初中共站稳阵脚后,它采取的就是苏联式或「埃克斯坦模式」(Eckstein model)的追赶发展策略。透过高度压抑消费和所得(特别是农村)以提升储蓄率,再把这些储蓄投放在关键经济部门包括国防工业、重工业、机械工业等。北京领导层包括毛泽东相信,只有这样才能尽快提升中国疲弱的工业基础,赶上发达国家的工业水平。而钢铁工业被视为重中之重,「全民大炼钢」这样的口号之所以出现,正正与这样的思维有关。
此外,为了在缺乏资本、机器等条件下改善农村的基础、水利设施,提升治洪抗旱防饥荒的能力,中共在农村实行形同战时体制的管治,大量无偿地调动乡村劳动力成了必要的条件,河南林州的「红旗渠」工程浩大,历时长达9年,就是靠成千上万农民轮番上阵、赤手空拳打造而成的。要有这样的动员能力,实行集体农场、人民公社成了自然及方便的选择。简而言之,「埃克斯坦模式」是追赶式发展策略,讲求的不是市场经济下的效率,而是政府、政治的优次及目标:包括巩固国防抵抗美苏,最短时间内建立工业体系的支柱如钢铁、机械等令经济运作可以自给自足,不需外求,人民则只有节衣缩食,只剩下生活必需的粮食、少数衣物、被铺,被迫一穷二白。
经济集权重来不祥警号
可是,这样的经济发展模式讲求的是控制,是剥削农民,是非自愿的牺牲而不是什么经济效率与自主性。为了落实这套追赶发展策略及计划,政治上、政制上自然也得变成一套巨细无遗的强控制体系,确保每个环节,每个重要社会成员(工农商学兵)都能配合,都按指标办事。由此不单衍生出一个超级庞大及集权的官僚体系,更强化了专权体制及习惯,权力不断向上集中,最后集中到少数几个人甚至个人(最高领导人)身上。大跃进期间毛泽东之所以能力排众议全力推行那种荒诞及不切实际的计划与指标如全民大炼钢就是典型的例子。
最不幸的是,当权力集中以后,任何偏离原来路线的做法都不再是经济问题或学术问题,而是路线问题,是政治以至生死存亡问题。大跃进失败后刘少奇、邓小平等调整了政策,尝试放宽管制,与民休息,让经济恢复。但看在毛泽东眼里,这已成了背叛,成了对原来发展模式的质疑,对他权力的挑战。随之而来的正是文革大清洗及10年浩劫!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经济权力集中的情况本已大为改善。但最近几年习近平上台经济权力集中的趋势又卷土重来,国进民退更成为主旋律;再加上习近平爱抬捧毛,有意无意高举他的旗帜。在文革已过半世纪的今天,这可是个不祥的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