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共官媒《澎湃新闻》引用广西检察院公众号报道:“日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受贿罪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原董事长何林夏(正处级)决定逮捕。案件侦查工作正在进行中。”

对此,网友评:广西师大出版社曾经出了不少关于民主宪政、公民类的书籍,难道对广西师大出版社的秋后算账开始了?

2016年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子品牌“理想国”因在2015年11月,在已故南京大学教授、《红太阳是怎么升起》作者高华病逝四周年前夕,出版了高华的文集《历史学的境界》被相关意识形态审查部门处分。

广西师大出版社理想国总编辑刘瑞琳即将被撤职,原因是出版了高华的这部遗作,章诒和本人的《钱氏女》已排好版,但被禁止出版。

《历史学的境界》是历史学家高华在大陆出版的第二本书,收集了高华专业论文之外的其他文章,包括专稿、演讲、书评、时事观察、论文评议、讲课记录等,与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革命年代》并无重复。

何林夏,生于1958年,1978年2月考入广西师院(现广西师大)历史系,198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7年获华中师大历史文献学专业硕士学位。

1994年调广西师大出版社工作。主要从事历史文献学、区域文献与区域文化及古籍整理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出版专著2种,合著主编10种,发表论文20余篇,多次获区教委、区政府优秀科研成果奖励。2008年3月3日出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第四任社长。

@呼叫二逼我是逗比: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办的挺不错的,比较敢言,很多比较敏感的自由派书籍都能通过出版,当局此举呵呵

@探寻历史足迹:不会是出版了什么书吧?广西师大出版社一直是我最喜欢的出版社,没有之一。

@yellow-guo:叼犬犬看来正如网上所说的,是个坏蛋

@一个大芋头-:这个可是良心出版社啊……

@白桦树林:不会是文字狱吧

@businiao_:打击报复?[doge][doge][doge]

@风云抑或风月:再无理想国

@楚子探春秋:我表示很恐慌,割韭菜的时候到了。

@hzekAhriman:这个出版社敢于出书,都是其他社不敢发的。某些人估计早看不顺眼了。

@东门之墠chch:是不是“理想国”要被整肃了?轮到出版界了?

@Me-包子:柴静的看见就是这个出版社的。

@追忆灯火阑珊: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能在8090年代出了一系列好书,为学术做出巨大贡献

@心念一善:要搞你有个理由叫受贿

@钱包不鼓-昵称很土:理想国要保不住了?哎

何林夏:广西师大社现象背后的六个“关键词”

张君成 2015年7月14日

  “为什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广西师大社”)发展得这样好”?某知乎网友提出的问题其实也是很多出版人心中的疑问。地处文化资源并不 丰厚的广西桂林,依托一家地方性师范院校的广西师大社并没有什么先天性优势,然而近年来它所取得的发展成绩却令业界瞩目。2014年,广西师大社出版新书 1184种,重版重印2163种,印制图书总数0.97亿册,图书造货码洋14.04亿元,发行码洋9.33亿元,销售收入5.58亿元。有18种图书销 售量在5万册以上,有25种图书单品种码洋破百万元。在2014年第三届 “中国图书世界影响力评价”公布的数据中显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全国580多家出版社中排名第12位,总体经济规模在全国大学出版社中排名第10位。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广西师大社共有89种图书获奖,上榜155项次。尤其是其经典文化品牌“理想国”、“新民说”等,在知识分子群体中享有很高的知 名度。

  在国内,能够将图书品位与商业诉求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出版社可谓凤毛麟角,广西师大社就是它们中的一员。正是文化与商业的良好融合成就了广西师大社在读者心中的金字招牌。而对于从2008年开始担任广西师大社社长的何林夏来说,这种融合其实是广西师大社和他一贯的追求。

  初见何林夏,很多人会被他身上的文人气质所吸引;接触多了,更会被他的学识所折服。拥有历史文献学专业背景的他,出于对图书热爱,离开执教12 年的大学来到了出版社。从一名普通的编辑,一步步走到社长的位置。在历任领导班子和他的带领下,广西师大社在学术出版领域屡创佳绩,珍稀类文献图书更成为 了广西师大社的一大重要板块。对人文学术的追求不仅为广西师大社带来了国际声誉,也为广西师大社的图书出版定下高标准的基调。这种基调,得到了出版业界的 认可,也赢得了市场与读者的肯定。

  在工作中,何林夏有着超乎常人的专注与执着。在他看来,无论是出版还是管理,周围的环境都充斥着太多的喧嚣,他的理念就是剥去表面的浮华,还原 事物的本质。这种还原,使得他对大局的把握更加自信与从容。他不会避谈传承的重要性。他不会贸然跟风,尽管跟随潮流更为轻松。在交谈中,你能感受到他敏锐 的思维下所隐藏的锋芒。这种锋芒,使得他作为一个出版人理性而坚定,思路清晰并勇于付诸行动。

  传承:保证发展的稳定性

  对于广西师大社来说,先天优势的缺失,并没有成为制约其发展的桎梏。成立近30年来,其不断积累的出版实力与良好的市场口碑便是最好的证明。在何林夏看来,这些成绩的背后是广西师大社多年来清晰的发展愿景和一以贯之的工作思路。

  何林夏将广西师大社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86年-1998年,广西师大社从无到有,从默默无闻发展到在教育出版领域小有声誉。第 二阶段是1999年-2008年,广西师大社从单一的教育类出版社成长为综合性的跨地域、跨领域发展的出版集团。第三阶段则是从2009年至今,出版社完 成转企改制成立集团公司。

  对很多国企而言,长时间的发展往往伴随着领导者的频繁更迭,然而这种情况并没有在广西师大社出现。在长达近30年的发展历程中,包括何林夏在内,广西师大社严格意义上只经历了四任社长。领导班子的稳定与团结,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广西师大社工作思路的一致与连贯。

  2008年,何林夏担任社长,面对媒体对新任社长新思路、新举措的惯常提问,他的回答是:“萧规曹随、与时俱进”。这在当时还不能够为一些媒体所理解,因为这与“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惯常思维是大相径庭的。

  对此,何林夏表示,在现有的干部任用体制之下,工作思路上的稳定与一致,对出版社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为我们很多项目有大投入、大积 压、长效益的特点,如果没有着眼长远的考核制度,那么编辑年度考核就会面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的问题,考核很难过关。如果领导班子不稳定,三年一小换、五 年一大换,不能长远规划,出版社就不敢做大的项目,图书的质量也难以得到保障。”

  从近年来广西师大社在重大项目开展上所取得的成绩来看,何林夏所言不虚。2014年,广西师大社申报的“编辑部改革背景下区域性高校学报平台建 设”成功入选“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 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中华文化东盟多语种全媒体传播平台”稳步推进。截至2015年初,广西师大社已完成11种入选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 出版规划、国家“十二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重点出版规划、国家十年重点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的图书出版工作。

  发展:交给市场,顺势而为

  广西师大社管理思路的一致与连贯性保证了其自身发展的持续性和平稳性。2009年广西师大社迎来了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自我裂 变”的基础上改制成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公司;原出版社内部的编辑室和出版中心被改组成为分社并逐步改制为公司,进一步明晰了各分社公司的权责与利 益,从而大大激发了发展活力。

  广西师大社良好的发展态势,也让很多人开始关心其长远规划。对此,何林夏给出的答案简练而干脆:“交给市场”。他以闻名业界的“广西师大社发展 模式”为例解释说, 2000年,广西师大社在北京成立了贝贝特公司,随后又在上海、广州、南京、南宁成立分子公司。这一跨地域、跨领域的发展模式被业界称为“广西师大社发展 模式”,其实这个模式的诞生完全是广西师大社“内涵发展,自我裂变”的结果,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市场的选择。

  他认为有关广西师大社的未来规划,在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之下,交给市场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他并不回避市场所存在的风险,但他同样认为任何一个企业和产品都应该接受市场的检验。包括“理想国”、“新民说”这样的图书品牌,只有获得市场认可,才算是真正的成功。

  在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根据市场的逻辑顺势而为,同样体现在广西师大社的多元化探索上。何林夏曾多次表示,广西师大社多元产业经营必须是在出版 社原有资源基础上生长:“归根结底,广西师大社的多元产业经营,就是对现有资源的一个开发再利用,是‘自我裂变’的表现。” 例如,广西师大社2009年成立的桂林广大地产有限责任公司所依托的是其自有的300亩储备地;2012年成立的桂林阅秀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背靠的是 桂林这座旅游城市,主营文化旅游、品质旅游、定制旅游等业务;随后成立的广西状元红艺术馆,则是在桂林龙胜鸡血玉基础上,对资源的深度开发利用。

  对于广西师大社来说,发展多元产业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何林夏看来,多元产业如同逆风而上的风筝,而牵着它的线始终还是攥在出版主业手里。他要求多元产业发展一定要保障主业的安全,其利润一定要回馈主业,这是保证其出版社主业本质的关键所在。

  清醒:出版企业的实质是什么

  做出版的人都知道,图书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既有精神文化属性,又有商品属性。然而很多出版社却往往突出前者,回避后者,仿佛一谈商业性就会影响 图书作为精神文化产品的纯粹性。对此何林夏却直言不讳地提出:“只有先成为出版商而后才能成为出版家”。在出版业里,他一直以服务人员自居:“出版业就是 一个服务行业,因此心态一定要摆正。”他总结道:“我在20年职业生涯中对做好出版工作最重要的体会是四个字:用心服务”。他认为出版社对利润的追求无可 厚非,图书质量与利润之间的关系并不矛盾。

  何林夏不仅不回避图书产品的商业性,而且善于利用市场化的手段促进自身的发展。2014年5月12日,广西师大社集团公司成员企业“北京昊福文 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成为“书业新三板第一家”,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何林夏和广西师大社敢为人先的特 质。

  不过,当有人猜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是否借此释放出上市信号时,何林夏却给出了否定的答案。这体现了何林夏身上的另一特质:坚持自我。实际 上,早在1999年广西师大社制定《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十五规划和未来十年发展规划》时,就邀请湘财证券参与并按照上市公司的发展模式制定出版社未来集团 化发展规划。

  对此,何林夏解释道:“出版企业上市至少要考虑两点,一是上市的原因,二是上市之后对主业的影响。”一个企业要上市必须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利 润足够高,能够满足投资者的利益需求;二是所在行业的风险,而这种风险出版行业难以承担。在他看来,出版业的投资回报率和利润增长率并不能够让投资者满 意,而且出版企业的主要落脚点还是要有好书,“如果没有好书,上市对出版业的意义在于何处?”而且,大量的资金涌入,对于出版业来说可能是“富贵逼人”。 “目前,在社会教育水平、阅读习惯、购买能力较低下的情况下,投入了巨大人力成本和前期成本做出来的书,能够通过销售来收回成本的,寥寥可数。”何林夏如 是说,更重要的是, “一旦上市,企业变为一个商品,就会被卖来卖去。”何林夏担忧的正是出版社所具备的文化属性,有可能消失殆尽。

  作为出版人,何林夏非常欣赏一些著名企业家对待上市的态度。他们支持自己旗下的公司上市,一旦公司开始获利后,就着手研究其退市方案。他同这些 著名企业家的想法类似,何林夏很支持广西师大社集团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上市。在他看来,像昊福文化这样的子公司就具备了上市的条件。

  人性化:保护编辑的创造性

  在广西师大社的内部管理上,何林夏一直认为,出版属于文化创意产业,对出版社的管理不应该是僵化的,而应该是灵活的、富于人性化的。因此,他上 任后继续坚持出版社一贯以来的做法,对广西师大社的工作人员,尤其编辑人员,给予了很高的自由度,以保障编辑的创造力不受影响。当年,出版社的一位编辑喜 欢夜间工作,广西师大社就修改了作息制度,允许有5年社龄的编校人员可以坐半天班,这样一些编校人员中的“夜猫子”白天就多些休息时间,为晚上工作创造了 良好的条件。

  广西师大社的人性化不仅仅体现在内部管理上,也表现在人员分工与安排上。何林夏认为,出版社的事情是跟着人走的,“有这样的人就有这样的事情, 没有这样的人就没有这样的事情”,这就是创意产业所谓的“社随人变,事随人走”。“之所以在北京、上海成立公司,是因为北京、上海有这样的人,他适合做这 样的事。为什么在广州、南京只做区域教育市场呢?因为那里的人就是适合做这个市场。”何林夏这样说道。

  作为性情中人,何林夏率性而随意,这有时会给别人带来意想不到的“尴尬”。比如在一些场合表达自己对的人性化管理理念的理解时,有时会在无意中与他人相左。

  同仁:集体好才是真的好

  一味的人性化管理其实很容易产生一个弊端,那就是“人浮于事”。对此,何林夏倒并不担心,因为他认为真正能走进广西师大社,并一起工作的都是同仁。

  何林夏谈到他对出版行业定位的认识时,喜欢用“创意产业”、“文化产业”和“同仁行业”三个词来表述,他更喜欢用“同仁”来形容广西师大社人与 人之间的关系,所谓同仁就是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便能做点事情。同仁能够让出版成为一项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个营生的手段。在广西师 大社,每一位编辑都是纠结体。他们可以推翻自己精心构建的东西重来,只为追求完美。在这个痛苦的过程中,他们用心打磨着自己的作品,只为读者阅读到更好的 图书。何林夏认为,只有对出版真正热爱的人,才会将自己的精力放在这上面,才能真正多出好书。“而作为管理者来说,你所制定的一切都是为实现这个目标,同 仁能够理解你的决定,心甘情愿地执行你的决定,也就能做出更好的作品来。”

  何林夏提出他自己对经营企业的认识:“做企业就是让员工与企业一起成长,心有余力回馈社会。”他认为,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者要更多地为员工着 想,为员工创造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提升其“幸福指数”。2013年,广西师大社正式启动“翰林金苑”商品房建设项目,项目融福利房与市场运作为一体, 希望通过解决住房问题,提升出版社员工的“幸福指数”。

  不过,很多广西师大社人笑称“幸福指数”的最终来源还是收入,这让很多人有了遐想空间,何林夏则笑称:“广西师大社员工的收入其实并没有想象中 那么高。”他形容广西师大社的收入分配,更像是“大锅饭”,所有员工的收入与出版社的整体效益挂钩。与一些民营企业的分红机制相比,他更崇尚的是集体观 念。只有集体处于良好的发展状态,个人才有成长空间。

  时间:铸就品牌与责任

  提到广西师大社,必然绕不过“理想国”、“新民说”这两个文化品牌。2010年开始打造的“理想国”如今不仅成为一个深入人心的图书品牌,更成 为一个高端、立体的文化品牌。2013年“新民说”,更是立足于法学、政治学及社会学等领域,以图书出版为中心,搭建起了与读者互动的平台。

  对于这两个品牌的意义,何林夏在不同的场合多次说过:“这两个品牌是出版社在多层次上对社会和读者的回馈,即以思想和观念的交流推动社会进步, 用积极向上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影响年轻一代,形塑社会,这正是出版人的理想和文化担当,也是出版社对出版宗旨——开启民智,传承文明。”

  这两个品牌的诞生,何林夏认为更多是经过长时间耕耘的结果,是广西师大社近十余年在学术人文类、思想文化类图书领域不断探索,积累下来的财富。同时他认为一个品牌,必须要得到市场的承认。如果没有市场的检验和支撑,一切都是空谈。

  在之前的采访中,何林夏多次表达了对广西师范大学的感恩之情,这次也不例外。对于广西师大社当年所有的市场化尝试,广西师范大学都给予了最大的 支持。“出版社能够有今天,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广西师范大学。学校对出版社的生存、发展和培育给予了极大的支持。自出版社成立至今,学校没有向出版社派 过一个干部,出版社的领导都是由出版社自己培养,学校考核任用。这在全国,恐怕没有第二家高校能做到,也很少有出版社的主管、主办单位能做到,有的人鼓励 我们说:‘广西师大出版社创造了中国出版界的奇迹。’其实我们不过是在学校的领导下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情,如果说有奇迹的话,那是广西师范大学创造了一个 奇迹。”

  除了感恩,还有一个与此相关联的词对何林夏来说也至关重要,那就是“责任”,这也是出版社多年的传统。何林夏一直坚信,作为出版人,要更多地承 担应有的责任,比如从事回馈社会的公益活动。早在1994年,广西师大社带领出版社的员工共同为广西贫困山区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泗水乡小学捐资数万 元,资助了由42名因贫困而面临失学的少数民族女童组成的“女童班”。

  此后,广西师大社每三年资助一个女童班完成初中的学业,现已成功资助了6个女童班,共计330人。2013年7月,第六届女童班蒙山中学的学生 已圆满毕业。同年,广西师大社又将视线聚焦到了资源县二中,新一届的女童班共有52名受资助的学生,皆为品学兼优但家庭比较贫困的女学生。何林夏还表示, 广西师大社在未来还会以各种不同方式,投入更多的精力与物力在公益活动上,尽其所能,回馈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