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梁振英、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罕有地同一时间出访,一个到法国,一个到美国。但梁振英返港未带回好消息,反而敦促立法会尽快通过10亿元的「一带一路」奖学基金,林郑月娥在纽约的行程更被当地华人、记者批评为摆官威。港府高官外访频密的成效、必要性一直备受质疑,如果不能对外推销香港、为香港带来利益,又何必浪费公帑将个人社交扮外交?
为避尴尬维护个人形象
有居美华人投书本报,批评林郑月娥在纽约的活动不对媒体开放,连在亚洲协会发表演讲也拒绝媒体到场,举行新闻发布会又选择在对记者着装、采访要求极苛刻的殖民地俱乐部(Colony Club),「此举实乃往『民主、自由、开放』的香港特区政府形象上泼墨,是在开民主的倒车」。
也有当地资深记者质疑,香港驻纽约经贸办事处的采访安排,显示驻美官员「一朝不如一朝」,令人感叹:「一个世界一流的城市,由二流的官员来管,让三流的官员当驻外代表,香港的前途能好吗?」
的确,香港本是一流城市,可惜如今只有二流官员、三流外交。由于香港的外交事务由中国中央政府负责,港府高官出访的所谓外交,主要是寻求经贸合作、推销香港。
因此,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苏锦梁去年外访开支在司局长中最多,或有合理一面,但教育局局长吴克俭一年外访十五次,就引发舆论质疑其必要性和成效。
林郑今次在纽约的行程,包括公开演讲,竟然拒绝媒体采访,实在匪夷所思。其行为名义上是保持低调,实际上予人感觉是摆官威,拒记者于门外。这未免令人联想起中国外长王毅早前在加拿大怒斥记者。加拿大记者当时只是向加拿大外长狄安提问,质疑加拿大为什么要与人权问题多多的中国保持更紧密关系。结果,王毅黑头黑面闹记者偏见、傲慢,还质问记者是否知道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事件引发全球媒体关注,加拿大总理杜鲁多表示,已正式向中国表达不满。也有日本媒体报道,王毅多次在外交活动中表现无礼野蛮、八方树敌,或将下台。
林郑是不是担心记者问中国、香港人权问题或其他敏感问题?曾自诩「官到无求胆自大」的林郑,居然也会怯场?或许她于官场已有所求,难怪上月访问四川时竟会向传媒骚她与习近平握手的旧照。林郑在纽约避开记者或许是为了避免出现王毅式的尴尬,以免影响她留给中国领导人的形象。
高官外访成果欠缺监察
从政府新闻处公布的资料看,林郑的纽约之行也颇多个人社交性质的活动,包括与中国驻纽约总领事章启月进行早餐会面,「感谢她向有需要港人提供领事协助」,与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刘结一会面,「感谢他就联合国事务给予香港的支持」。而梁振英2013年6月访问纽约时,曾与中国总领事共晋午餐,并未拜会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
不是说,港府高官外访时不应拜会中国驻外使节,但是,如果刻意强调这类拜会、感谢,反而疏远记者、隔绝媒体,实在是本末倒置。一如梁振英在法国推销一带一路,与他要求设立一带一路奖学基金一样,是慷港人之慨,行政治擦鞋之实。
香港在没有外交自主权的背景下,高官外访基本上不会涉及需要高度保密的政治、经济、军事谈判问题,涉及的多是经贸合作或文教、司法合作事宜,这种三流外交如果还不能开放、透明,无疑是对香港形象的破坏。而且,现时港府官员外访,虽会公布日期、开支,但是行程安排、外访成果,都欠缺向立法会、向公众交代的机制,得不到有效监察,梁特、林郑外访时自然特事特办,岂会在意传媒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