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中国的网友(署名李先生)撰文论说“西方媒体应当如何面对改革中的中国”。文章在BBC中文网注销后在海内外中文网络引发了关于新闻客观公正的热烈讨论。>>一个中国人给英国媒体BBC下的战书

  许多媒体纷纷以“一个中国人给英国媒体BBC下的战书”,“网络写手挑战BBC”等字眼做了转载。有趣的是,许多报道在赞许“下战书”,“挑战”,指责“西方媒体”缺乏“客观公正”的同时,却没有能够“客观公正”地转载对李先生观点的反驳。

  许多人赞同李先生质疑西方媒体的公正客观,认为中国被误解,并且赞同因为存在中西文化差异,所以中国应该走一条有别于西方的发展道路,进而否定所谓的“西方普世价值”。批评者则认为李先生文章是为中国专制辩护,本质上是反民主,反人权。
 
中西差异
 
  将众多的媒体机构笼而统之地归入“西方媒体”,并且认为这个集合对中国持有中国偏见,就像将不同国家和个人划入某个阵营,笼统地称作“反华势力”,或“敌对势力”一样。这类概念由于模糊而具有弹性,所以使用起来很方便,但要证明起来,难度要大得多。

  李先生说BBC“标榜客观、公正”,所以发出挑战。其实标榜“客观、公正”的不独英国广播公司一家。最近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8月28日)也说,“我们认为,媒体应该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来报道”。看来“客观公正”应该算是跨越中西差异的、媒体的“普世”原则。

  既然如此,有网友发出疑问:为什么李先生独独要挑战英国广播公司,而不去挑战中国官方媒体,是因为中国官方媒体已经做到了客观公正吗?也有评论指出,辩论本身恰恰说明了中国的问题,即要求报道正确,符合主流和官方舆论,对负面报道(甚至不客观的报道)缺乏应有的宽容。

  我们认为,媒体应该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来报道
 
舆论市场
 
  辩论或许说明了舆论自由不等于舆论正确,更不等于主流舆论。舆论自由,如同在市场中的商品竞争,优胜劣败是竞争的结果,而不是起点。客观、准确的舆论和报道,大概同样要经过自由较量后才能确立。

  舆论市场同商品市场一样,没有自由竞争,也同样会丧失择优功能。像指令经济中的分配产品难以杜绝伪劣产品一样,缺乏自由的舆论环境容易盛行小道消息和谣言。中国发生过的一些恶性群体事件由于小道消息和谣言而失控,应该说是控制舆论的反面教训。

  “西方媒体”对中国报道或许有不准确,中国官方媒体也可能会很客观。但客观与否不取决于中西差别和文化差异,而取决于舆论环境是否自由,官方舆论是否能容忍民间舆论,主流舆论是否能容忍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