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法律系副教授 戴耀廷)
看着陈鉴林在高铁拨款一事上粗暴剪布,而一众建制派议员举手通过,港人196亿公帑就如此倒进高铁的黑洞。面对如此的一个立法会,不少人都问还可做什么?有些人说,只有选一些更激进的议员入议会,把议会内的抗争行动进一步升级。但即使有些议员可以「叶问上身一个打十个」,最终也阻不了建制派以人数使用制度暴力去压制所有议会内的抗争。那是否就只余下街头抗争呢?议会抗争是否真的无路可走?
要抵抗制度暴力,一是把制度推翻,但如果一时未能把它推翻,就只有进入制度把它颠覆。 「雷动计划」就是一项颠覆议会的行动,以夺取立法会一半议席为目标,使制度再不能由建制派主导,令立法会不能再罔顾港人利益,通过一些不符港人利益的法案或拨款。亲中报章说这是夺权。对!这就是夺权!港人要把半个立法权夺回来!合法地及和平地夺权!
即使能取得立法会一半议席,因《基本法》对议员的提案权有很大限制,反建制力量仍未能完全控制立法权,但至少可否决所有政府不符港人利益的法案及拨款申请,这就是半个立法权。有了半个立法权,就不用拉布,可快快把政府的提案及申请否决掉。也不用占主席台,因大会及各委员会的主席也未必是由保皇党来当。
香港的司法权是独立的,行政权已在建制派手上,有了半个立法权,起码可令不平衡的宪制变得不再是一面倒。但这也会使宪制变得不稳定,因北京政府再难透过保皇党操控立法会,促使北京政府面对现实接受制度改革,令行政及立法关系回到正轨,也让港人的意愿有机会透过民主改革能真正彰显出来。
碎片化对反建制阵营不利
要夺回半个立法权,9月的立法会选举至为关键。但到现在为止,反建制的政治力量仍陷于现有比例代表制的困境中不能跳出来,未能协调参选名单,导致碎片化现象出现。虽然建制派内的党派也可能出现冲突矛盾,令建制派也有碎片化的趋向,但由于建制派有北京政府发出最后的「集结号」,因此碎片化对反建制力量的损害必比建制派更大。
若反建制的政团未能透过合作去打破困局,公民还可自己做工夫以自救。在9月的选举,在各个选区反建制力量都会有非常多的参选名单。在参选名单多了,选票却少了的情况下,不少反建制力量的参选名单必会陷入苦战。这些参选名单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安全名单」,即使在碎片化下,还是有足够实力取得议席。第二类是「无希望名单」,即使能得到一定支持,但离当选所需的选票数目还是太远。第三类是「边缘名单」,是在当选与落选之间,而能否当选可能只取决于几千至一万票而已。
参考过去的选举,反建制力量在各区其实都有起码一万张「浪费票」,就是选民投了票但候选人最终未能当选的选票。只要在各区能集合到一些「浪费票」,加上呼吁一些在上次选举没有投票的登记选民、首投族及专程回港投票的海外港人,若是支持「雷动计划」的目标,加入并组成各区的「雷霆救兵」,要在各区聚集约一万名选民联合进行策略性投票并非异想天开。以这方式招聚「雷霆救兵」,也可尽量不影响各反建制政团原先的票源,并能尽量尊重选民投票的意愿,让大家可把票投给最希望支持的候选人。
「雷霆救兵」要成功把更多反建制的参选名单送入立法会,最重要是掌握准确选情。透过各大传媒在选举日前所做的民调,经整合后,应可大体掌握得到哪一些名单是「安全名单」及「无希望名单」,故焦点应集中在「边缘名单」上。即使参选名单多了,但从过去经验,在一些议席少的选区,真的属「边缘名单」的,其实可能只是一至两张。在议席较多的选区,也不会超过两张。只要我们能利用资讯科技开发出一套能更准确掌握选举日当天选情走势的系统,并建立一套让各区的「雷霆救兵」能在短时间共同决策的系统,在投票日的最后几小时,决定是否要救任何名单、要救哪一张或两张名单、及如何救要救的名单,公民用自己的方法去解决自己的问题,还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