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转型的现状与前瞻”征文

关键词:扼杀思想罪,思想罪,信仰,网络,工人阶级局限性,先圣寺

什么推动历史进步?

当世界还处于英雄时代,人们都相信历史由某个神圣英明的伟人推动;以后有人否定了英雄历史观,揭示出历史是由民众或某些进步阶级推动的;再后来又有人说,推动历史进步主要靠先进的制度,而不是一个先进阶层。确实,历史证明过伟人的历史作用,也证明过阶级推动历史的能量,还证明过体制的先进性是保障社会进步的主要条件;不过,历史有时候也与人唱反调,她在证明伟人的历史进步作用时,也同时表现出伟人反动的一面;在证明一个阶级的进步时,又表现出其愚昧和落后性;在证明一种制度的历史进步后,又忽然显示其无能和混乱。推动历史进步的力究竟来自哪里呢?很多时候人们忽视了一个隐藏于英雄、阶级、体制等现象后面的、最平常而却最重要的历史发展核心因素-思想。历史的进步不是简单地由人的活动和体制推动着,在人和体制背后是思想的内核聚变在推动着历史发展。不管天下行首领之道,还是兴万众草民之世;无论某学某界由伟人导向,还是凡夫俗子百家齐鸣,只要思想之树成林,历史自会蓬勃发展。否则,不会有伟人,不会有伟大的阶级,也不会出现进步的制度。

让我们看看历史记忆。世界史曾经是那么单调,在所有民族的奴隶社会期和封建社会期,人们都挣扎在个体争夺食财的环境下,在数千年的沧桑变化中,我们极难找到那些具有提升历史性质的变化轨迹。奴隶反抗只拥立了新奴隶主,农民造反只为再塑造一个新皇帝,否定旧宗教只为了追求崇拜新神明。就是说,在那段时期表面上改变历史的活动,其结果总是回到旧历史的轨道,由此形成一种故态的周而复始。中世纪几百年上千年的历史变化中不能说没有英雄;从奴隶到农民,什么时候缺少过颠覆旧朝代的力量?从来不缺。而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体制比中世纪的帝王体制人性的多,合理的多,中世纪的极权体制是最残酷最黑暗的。整个中世纪的世界历史是一潭死水在循环,人类社会一直处于漫长的假性发展中。在这样的社会中,我们只能说有人活过,但不能说活过的是人。

经过漫长的徘徊,14世纪从意大利开始的文化复兴终于慢慢启动了人的思想。随着16世纪欧洲宗教强势的退市,捆绑文化、科学、军事、经济、政治思想的条件限制得以松动,怀疑和否定给人类所有的事业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在物质科学领域,猜想和实证论逐渐成为科学思想发展的主要准则,在文化领域批判和否定成为新文化诞生的温床,于是历史之轮才开始朝着文明的方向滚动。

18世纪之所以成为人类历史上一个开天辟地的世纪,不仅是因为席卷欧美的社会反抗运动,类似的造反在人类历史上太多了,重要是因为人类历史上出现了规模巨大,令人眼花缭乱的社会思想活动,即 “启蒙运动”。中世纪以前,除了史诗史记中记录的个别不为大众所知的思想圣人外,普通人在想什么?根据无数的文字记载,他们奔命于财食,穷谋个人和家庭富有,最伟大的憧憬是美满爱情,最强烈的思想是反对权贵压迫,几乎找不到对已有观念的大胆思考和真正有新意的标新立异。正是在这点上启蒙运动一改哲学的假深奥,提出了从来没有的革命理念,一个大写的“人”历史性地成为人类摆脱蒙昧的开端。她带来了社会制度前所未有的变革,带来了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跨越,带来了经济和财富的火山爆发,造成人类生活和活动各方面天翻地覆的改变。曾经震撼大地的罗马军团、十字军讨伐、成吉思汗、八旗军和斯巴达克、太平天国都没有挪动的历史步伐,却由几本启蒙著作鼓起的历史狂飚扬帆启程。思想自由之风如春天暖流,她吹到哪里,那里就冰雪消融。专制宫殿从此倒塌,圣人贵冕变的一文不值,封闭坚冰化开,创造之树绿荫满枝,文化之园艳丽夺目。启蒙运动的标志不是剑与火,她的旗帜上只有四个字“解放思想”。因此,她推动的历史进步可以有暴力,也可以没有刀枪流血;可以是激浪滔天,也可以风平浪静,但在社会深处她必定是民众思潮滚滚,新观念光灿夺目。

历史告诉我们,真正推动历史文明的动力源是思想,是真正在思想的人,是千百万人的思想汇聚。

思想属于谁?

除了先天有思维能力缺陷的人,大自然在给予人类大脑的时候,就赋予每一个人思维能力。毫无疑问,思想属于每一个人,每个人都有思想的权利。但是,实践中思想只属于每个愿意思想、敢于思想的人。没有人可以剥夺一个人的思想权,除了他/她自己。

思想具有自发性。谁也不知道在哪个人的大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智慧,智慧来自于一个人接受的教育和经历,来自于丰富多彩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来自于信息思想交流和阅读启示,当然,最关键还在于这所有种种因素在一个人头脑中交汇时偶然萌生的个性思考。任何事物、任何时间、任何环境都可以启迪人的思想。苹果掉下来可以使人悟到万有引力定律,菩蒂树下可以使人悟出人性之源,从病人可以悟出翻天覆地的社会医疗术,甚至身手皆残也无法封住人对浩瀚宇宙和时间的真灼理解。由此,思想便有了多元性特征,她不仅表现在每个人思维的不同,而且表现在同一个人自己思考的多方向、多层次,多形态和偶然性。

大大小小的万事万物都在人的脑海中浮过,我们不知道谁在想什么,也不知道谁联想到了什么,更不知道他/她怎么想。这一思想规律奠定了思想自由永不被颠覆的法则,自由意志和意志自由据此而立。

英明正确的思想属于谁?

正确思想属于帝王、首领、圣人的观点已经无需一驳。依然存在的错误论断是马克思的观点,正确思想属于无产阶级及其代表的党-共产党。即使站在利益本能特点上看人性对人的思想影响,这个论点也是偏执的。因为,生存条件具有自发变革倾向并不必然导向积极思维,更不会自然接近理性思维。

工人阶级是一个积极思维着的阶级吗?不是。从生存条件看,她是一个具有强烈破坏和改变资本主义体制和生存环境要求的阶级,而同时也是疏于思索的阶级。这不能怪他们,像奴隶社会的奴隶、封建社会的农民一样,工业时代的劳动者-工人阶级由于繁重的劳动和低微的收入条件,使他们对资本社会带来的生存压力具有痛楚感受,他们愿意接受任何反对资本主义的思想,但是,由于他们所受的低劣教育和传统思想蒙蔽,加上艰苦的劳动耗去了他们大部分生活时间,至使他们没有精力思考自己,没有时间思考人的原始权利和社会,更无条件深入地思考科学和文化,因此,像曾有的历史反叛阶级奴隶和农民一样,工人阶级并没有跳出被压迫阶级的传统思想局限性。工人在简单地接受一切反资产阶级统治思想的同时,也极容易被形形色色的旧理念所欺骗,如专制论,阶级统治论,暴力论,极权论,伟人论,英雄史观,甚至崇神拜圣观等等。希特勒、斯大林、晚年的毛泽东只在中世纪统治者的理念前加上定冠词“工人阶级的”,就轻而易举地使该国工人阶级坠入了极权圈套,成为独裁体制的工具。数量极大的工人在实践中缺乏选择正确思想的能力和分辨领袖的智慧,更缺少积极维护人类应该有的思想环境的内在要求,已是无须争辩的事实。这证明,对于没有思想启蒙经历和缺乏思维积极性的人群,即使他们本能地具有反对压迫的愿望,也不可能成为旧制度的掘墓人。工人作为阶级也无法超越这个规律。

人天生具有人性感,如亲情、同情、爱等等,人性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基本情感,这些公认的人性被天下人认为是不可改变的普世准则。但是,在阶级社会中当人的阶级意识“觉醒”的时候,人的狭隘阶级观和阶级愤怒也可以将自己推向这种普世准则对立面。在这方面,工人的“阶级至上”和人性麻木甚至比农民走得更远。
马克思是一个深刻的思想者。但是,当马克思宣布先进思想只属于共产党人的时候,当共产党在思想上以天然英明正确者自居的时候,她就违背了思想自由法则,成为一个愚蠢的思想自大者,甚至思想独裁者。她越是想为自己的思想正确性封冠加冕,她也就越显示出自己的愚昧无知。反而,那些对思想自由有更多容忍的政党却有较强的生命力,尽管这些党不是那么正确、英明。

从正确思想的理性特点看,知识阶层的职业习惯,及知识培育的理性人群更接近思想文明。知识阶层职业特点也使他们更需要一种维护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所以,有理由认为,独立的、不附庸于利益势力和权威的知识者群才是人类历史进步的思想主体。注意,这里说的是主体,不是说正确思想只属于知识阶层。

其实,掌握正确思想的主要不是什么阶级、阶层,而是具有理性思维的人和由这些思想人组成的集体。不分社会阶层只要是接受过思想启蒙,积极思考社会进步的人,不管他曾经和现在扮演什么样的社会角色,是科学家、教师、工人、军人、农民、资本所有者,掌握权力者等等,只要他/她在为社会思考,为人类未来思考,为人的自由思想环境努力,他就是推动历史进步的人,是这些人构成的集体在根本上推动历史文明的巨轮。令人振奋的是如今这个集体正跨越阶级、跨越国界成倍在世界各地日益扩大。

历史最终只会以一个人持有的思想和行为判别其历史作用,而不会以他/她的社会角色和地位裁定人的正确性。

什么是思想?

思想是认识主体(人或其他智慧)对客观现象的认知、辨析、推理和判断过程,是对各种非实在现象的推测、假设、遐想和憧憬。当一个人开始注意一件事、一种现象,想明白其缘由时,他就已经开始在思想。虽然,头脑的思维功能与生俱来,但人的思想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需要通过经验、教育和思维锻炼逐步形成。复杂深邃的思想由普通简单的思考发展而来,思想进化只有在蒙昧、荒谬、险恶和理性共生的环境中,循序渐进地提高,没有生而成就的智慧和天才。无数杰出思想者的经验告诉人们,智慧的铸成总是伴随着三个基本特征:质疑、否定(自我否定)和创意设想。

不过,也有一种思维现象并不具备上述特征,可以称为假思想。虽然思想是对事物本质的质疑、分析、鉴定、判断,可是,如果思想者不将真实思维过程表达出来,其他人是无从知道的,至少在迄今科学条件下如此。因为外界只能通过思维者本人的陈述了解他/她的思想,于是就产生出背离真实思想过程的表述可能性。假思想具有表演性特征,表面化、不合逻辑、违反常识,不真实,就是人们说的“欺骗”。弄虚作假、阿谀奉承、色厉内荏、做贼心虚之类词汇的存在,证明人们对此现象早已认识。假思想有个性原因,不过,这与人类历史发展没有很大联系。人类历史上大规模的假思想现象不是源于个性,而主要产生在两种社会条件下,其一是麻痹、蒙蔽、控制人们思想(关于此点我们在谈信仰时再说);其二是限制、压抑、甚至迫害思想者。当思想环境处于高压状况,人们会看到少部分人成为思想“疯子”,不是圣,便是魔,而大部分人成为假思想扮演者。扮演者们对事物本质故意回避、歪曲、模糊、以至非逻辑地肯定,以将自己思想的真实流动掩盖起来。假思想者行为动机有三,或为躲避危险,或为谋取私利,或为扮演角色(如军人和犯人)。造成一个社会大面积假思想的根源必定离不开压力性社会体制(形形色色的专制专政环境)。假思想不符合人性,不体现人对客观条件的本能反应,所以只能是病态的、暂时的、被迫的。

什么是思想牢笼?

有一句著名的歌词是:让思想冲破牢笼。什么是人类思想的牢笼呢?人的认识手段和认识经验局限着人们的思想,这只能通过认识工具、方法提高和时间积累来解决。显然这不是可以冲破的思想牢笼。人们需要冲破的思想牢笼是人自己给自己套上的思想镣铐。

牢笼之一:思想罪

所谓罪就是可以关入监狱,甚至剥夺生命的理由。给思想的人定罪就是将一种思想关入牢笼,甚至消灭掉。众所周知,伽利略(意大利)因“日心说”被终身监禁至死;秦始皇(中国)为统治“焚书坑儒”,杀儒士460余人;希特勒(德国)组党卫队禁党禁声,杀异己不留痕迹;斯大林(俄国)建古拉格集中营,囚杀上百万思想者。更有荒谬者,毛泽东(中国)抓思想犯手段怪异不可理解,按百分比找“右派思想”,按出生定“反动思想”,以愚昧的群众运动批斗“知识罪”。

以罪的方式对待思想,对付思想异己者,甚至大规模地囚禁和陷害不同思想群体是当代独裁者的主要特征。试想,如果统治者(监狱和法律控制者)理由充分,何必对不同思想如此恐惧。他们害怕不同思想存在是因为担心一种具有催醒迷蒙的力量,这正好揭示了他们给思想设罪的本质。一个观念是否正确,不可能通过拘押、封锁和消灭不同思想来达到的,而且也不可能达到。首先,正确的思想必定是与错误,甚至奇谈怪论一起在同一种环境下产生的,各种思想在实践中比较、排斥、汲取、改进,然后被实践鉴定,正确思想才得以脱颖而出。不可能存在不经修正、改进就天然正确、英明、伟大的思想。科学如此,经济如此,军事如此,政治亦如此。思想有其生长的共生环境,一枝独秀的土壤上则无美可言,无秀可生。其次,给思想设罪,不仅不证明被判者有罪,恰恰相反,这个行为本身足可以证明设罪者有罪,其罪名为“扼杀思想罪”。

虽然常识告诉人们,像人吃饭不可能成罪一样,思想亦不可能成罪;虽然人类发展史说明,思想不会因设罪而停止,人们不必担心思想之泉无处来,但为了历史更顺利的发展,为了人类天赋的思想权利,为了不再辩护“思想无罪”,社会应该追究扼杀思想者之罪。以人的思想为依据拘押思想者的人身自由有罪;利用权力封锁思想者表达想法有罪;制造思想罪名者有罪。

需要多说一句,思想多元性特点有其双刃性,一方面宽松的思想环境是思想多元化必不可少的条件,另一方面思想间的分歧发展到排斥对立,就可能成为社会分化动荡的基础。在实践中,警惕不同思想造成社会分裂,控制思想分歧引发社会冲突,是无可非议的。不过,如果以此为借口封闭不同思想,实行思想统治就是在扼杀思想。恰恰相反,维护思想多元特点的有效社会措施是,对极端排他性思想和信仰应该警示,限制,改造,直至禁止。一种思想被允许自由存在的前提是共存相容,那些不具备共容品质,有意伤害其他思想和信仰存在的思想,只能限制其自由存在,比如对提倡惟我独尊思想观,主张扼杀其他思想的思想观。

牢笼之二:盲目信仰。

信仰是人追求的一种生命理想,对信仰的憧憬伴随着人的认识和思想。信仰是思想的一种反映,不过,信仰不等于思想,尽管她很崇高,但有时候她却具有盲目性,就像海市蜃楼对于沙漠中的迷途者。信仰具有伟大的力量,她可以使人付一腔热血,视死如归。作为思想现象之一,信仰很值得研究。因为我们不仅看到她为人类正义奠定的基础,也多次看到她的愚昧和破坏性。有时当信仰被谬误所笼罩她也可以变成一种可怕的力量,甚至可以成为反思维的强大基础。

简单地说,信仰有两类,一类建立在思想基础上,信仰者通过理性思维对生命和生存环境产生出崇高境界和憧憬。所谓理性就是信仰者不会盲目独自尊大,因为他们的信仰由思想而来,所以他们尊重思想,尊重不同观念的思想者和信仰者。他们相信,维护共同的思想环境就是维护人类发展。伏尔泰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它恰当地表现了这种信仰。另一类是无思想信仰,她包括了对神灵、圣人、领袖、高人、圣物的极端崇拜,也可以是对某种教义、理论不假思索的敬畏。这种信仰多数通过圣迹和迷信产生,因此她不仅对其他不同信仰有排他性,并且对思辨也具有排斥性。

很明显,后一类信仰与人的思维本能是对立的。因此,她不可能是推动人类历史进步的动力。这样的信仰如果不被统治者用来对抗思想,她有时符合一部分人的心理需要,可以暂时麻痹人的精神压力,缓解人的精神疼痛,为一些人释解对世事的困惑,提供一些空幻的美好希望,其作用类似玛啡对病痛者,那么,她还具有存在的理由。但如果此种“信仰”与扼杀思想者同舞共戈,成为压制思想和迫害其他信仰的帮凶,她就是一种迫害思想的“假信仰”。假信仰的主要特征和标志在于,反思想,反质疑,与人的思维对立,不允许思想者存在,迫害思想者。假信仰是人类历史进步的罪人和思想的敌人。

牢笼之三:错误思想

根据思想自由的规律,不光他人禁止一个人的思想不可能,一个人自己想停止自己思维也是办不到的,除非他/她大脑被损坏。同时,思想自发性特点还告诉人们,思维并完全不按照人的主观意志进行。一个人在思维时所有的可能性都会出现,好与坏、对与错、崇高与荒谬,无所不有。谁能说,他的思想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坏想法,错误想法,荒谬想法。不同的是在面对自己头脑中各种各样的想法时,一个人如何运用自己已形成的观念对想法进行判断和选择。在发展进化思维过程中我们最大的错误常常不是观念错误,而是不敢思想,不敢改变既定思路。

人类在自己短短的文明成长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些基本的共同准则,如联合国《世界人权宣言》所载。除此之外,人不应该以更多的“错误”观来约束自己思想。这是因为,迄今为止的人类社会结构基本处于利益集团主宰状态下,这样的社会结构会使人的思想在各种领域受到巨大的狭隘利益影响,使人无法进行更大胆和理性的思维,她限制了人类在科学,经济,文化、社会方面更快的进步,因此,现在对于人的思维活动主要不是“错误”在阻碍人类进步,而是人们有意无意限制自己的想法使社会进步困难重重,特别是在社会体制和文化方面。

在这里,为什么不说进步、文明、先进、优秀、正确、杰出的思想是推动历史的动力?因为,如果在思想前面加上定义,轻者等于给思想套上镣铐,那就不可能有自由活跃的思想氛围和群体;重者,这些堂皇冠词一定会成为“思想权威”维护某种观念和思想,绞杀颠覆性变革思想的执法服。当一种变革性的新思想新思潮萌发的时候,或者当大变革时代来临,人们常常会看见许多优秀的思想先行者倒在手中悬握着思想生杀之权、头上照着“正确、杰出、英明、伟大、权威”等光环的思想裁定者的屠刀之下。

不管在科学、文化、经济,还是政治方面,一种思想真正的正确性只能遵循自身的规律,由历史给予评判。如果一种思想破坏了现实结构的稳定,那只能说明现实为她提供着相应的根据,她不会因为思想屠杀而灭绝,只会在屠杀中更顽强地成长。所有的历史进步都伴随着百木共生,琅锈争艳的思想环境,所有的历史静止和倒退都笼罩在独尊、神圣、英明、正确的权威光辉下。

思想如何推动历史进步?

一个人不可能推动历史,一个人思维也不可能推动历史,但一个人的思想得以传播却有可能推动历史进步。思想的传播有各种各样不同方式,因时代条件而异。思想可以通过一篇文章,一首诗,一首歌,甚至一句话传播开去。一块石头落入水塘里会形成一圈圈的涟漪,涟漪随着传播距离功效递减;思想之海中落入的一滴水也会激起思想涟漪,而这涟漪不仅不会消减,还有可能汇百川之力卷起波涛巨浪,使巨舟和航母翻沉。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一呼百应”效果。只要有畅通的传播渠道,一个人的觉悟就意味着整个人类的觉悟,重要的只在让一滴闪光的水滴融入思想之海。

有掌控权柄者信奉“将思想扼杀在萌芽之中”,也有法西斯蛊惑“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此不仅恶毒,而且无知。殊不知,思想有时是涌动的海,而有时候她又如沙漠,符合人性、符合人类共同法理的思想灭而不死,只要有一点火星依然可以兴燎原大火;违背普世人性的权威观点尽管表面声势赫赫,一时形如巨石,落入沙漠中却不起波纹。思想的传播具有自我限制性,凡是不符合事实,不符合普世人性,违背社会普遍利益的观点自会销声匿迹,若欲强行推广,后果只会适得其反,那便是于无声中听惊雷。

如果从传播条件看历史进步,迄今人类文明史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是口头传播阶段。在文化工具很落后的时代,思想传播的方法和渠道很有限,因为只有极少数的人和官员可以接触到文字,而大部分民众都只能以口头交流传递信息。口头传播常常不能准确、大范围地传达信息和新思想,所以,社会思想只能缓慢地改变,而在传播中新思想被歪曲和被扼杀的几率却很高。

第二是文字传播阶段。当报纸(广播)和大众书籍开始出现的时候,文字交流便进入到普通民众中,信息携带的思想与民众就有了最初的大范围接触。虽然这样的思想传播方式还是思想者与接受者不对称传递,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兴起,及其带来的革命性成果足以告诉天下思想传播的力量。

二十年前人类文明史开始进入第三个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电脑和网络正在推动人类历史更快走向文明。如果说报纸、书籍、广播电视的主要功能在传播信息,把社会动态和一些思想家的思想告诉人们,那么网络的主要功能则大大跨越了一个台阶,她的思想交流作用远远超出了单纯的信息传播。现在的网络正在构建一个群体思维的世界,在网络上思想流量的丰富,新观点出现的快速,思想交汇面积之广已经没有任何一个时代可以比拟。在这样的交流中不仅阶级观显得自私,而且民族和国家观也显得狭隘;权威和领袖行为成为人们评述的对象,思想家也只能是网络思想中的普通一员。所有反文明的观点,所有荒谬的逻辑,哪怕它模样再俊丽,表形再吓人也难逃网络的揭露和批驳,只有思想本身成为人们崇敬的上帝。作为推动历史的重要工具――网络还很年青,不过我们已经可以感到新的历史变革将与网络紧紧联系在一起。网络是一张思想的温床,是一所培养思想者的大学,是思想大军汇聚的基地,因此她必将是今后世界变革的摇篮。

为杰出思想者建立“先圣寺”

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进步发展,她首先应该像思想大国法兰西那样,为自己杰出的思想者树碑立传。不是为一般的民族英雄,不是为领袖,也不是为阶级的、民族的、国家的思想者,而是为启迪了人类思想和智慧的“圣人”。何为“圣”?思想文明度超越世界同时代的人才能谓“圣”,具有启蒙意义的思想者才为“圣”。

地球人类诞生到这个宇宙中,她找不到自己的父母,也没有先智先圣给她以指导,唯一抚育她成长进步,给她希望和未来的就是她可以思维的大脑。因为思想,人类社会才可能产生智慧,理解自己和环境;因为思想,人类才有了巨大的能动性,领悟出改变自然的能力。人类还很幼稚,所以,在人类的成长中肯定和张扬思想先行者对人类进步的思想启蒙作用,其意义绝不止于一族一国一世,其影响将激励人类更快达到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