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学民发言人 张秀贤)
昨天,黄之锋牵头的新政党「香港众志」正式成立。新政党的成立,往往均能为香港的政坛加点新意和朝气,「香港众志」也不例外。不过,在这时空之下新党组成也有点尴尬,即使党中人物毫不情愿,传媒和圈外人也会急于为新政党归边,将新政党打成本土派一员或泛民主派一员,也就是说,「香港众志」很快就会面对一系列的挑战和困局。
现时不少政团因应9月选举而有不同动作,青年新政与一系列的伞兵地区组织就提出香港民族的主张和于2021年推动公投,公民党则提出本土纲领,而民主党内部亦酝酿新的论述。就算是建制政团,也开始要面对本土,使用「本土」成为他们的政纲和主张一部份。
「香港众志」提出的论述在现时的参政各个阵营也是较为新鲜的一个,但无可避免要面对被归边的影响。如果定位真的继续要坚持介乎本土派和泛民主派之间,就要有非常坚实的政纲和立论。尤其是在本土派、泛民主派和建制派三分之下之言未绝于耳,这样的定位将会令新政党处于非常尴尬的位置,最差的情况可能是两边不讨好。
「香港众志」有些政纲是非常崭新,也是很好的尝试,如提出将香港史独立成科,也提出对新移民支援的政纲。这些政纲虽然创新,但也需要更扎实的论述以支撑这些政纲。香港史现时其实已在历史科课程范围之中,但内容相当不足,忽视了近代某些历史片段,实在有改革之需要。
然而,若我们要求香港史独立成科,则有数个问题需要考虑:课时是否足以让香港史独立成科?课程内容由谁领导撰写?香港史应该覆盖哪段时期的历史?香港史怎样处理有争议的历史事件和史观?这些实在更需要深入讨论,才可以真正的实行。现时香港不少人士对政府毫不信任,经历过国民教育、普教中和简体字教学的争议后,不少人均不信任课程的编写者。因此提出香港史原意是好的,但更需要考虑到香港史这个议题,会否被政府利用而成为达致其他目的的工具。
新移民政策需回应争议
另外,新移民的议题一直都是本土派与传统社运派的争议焦点所在,这点若处理不好,必成新政党的一大痛处。本土派和传统社运派均赞同需要收回单程证审批权,但他们对于怎样处理新移民在港的问题就是分别所在。本土派会认为家庭团聚可于中国大陆进行,而不需要要到港团聚,社会福利应该分配予住满七年的香港永久居民,而对于未满七年的新移民则只应提供人道上的支援。传统社运派则认为新移民有权选择在香港家庭团聚,综援这类社会福利本身是社会基本保障的一种,因此应该分配予未住满七年的香港市民,作为人道的支援。
「香港众志」提出支援新移民的政策本意很好,但给人的印象就是避开了这个问题的争议之处。新政党在这些位置需说清楚对整个问题的看法,才可以免于卷入泥浆摔角之中。
「香港众志」成立,是第一个由90后为主力的政党,年轻化为政治发展的大势所趋,难以抵挡。作为一个新政党,很多的政纲和论述处于起步阶段,进步空间还有很多。但对于香港前途问题的说法,我想各方还要慎重一点,小心地阐述背后的想法,如利用十年或2021年推动前途公投,这些说法实在需要更坚实的理据支持,否则这样随意提出年份和口号,实与街市买菜无甚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