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都有六月四日这一天,中共可以选择沉默,但无法抹去历史,更不可能让人们遗忘。
六四的确是中共的心痛。俗语说“做贼心虚”,中共像贼一样提心吊胆,惶惶不可终日。每年六月四日到来之际,出动大批警察对民众进行严密监控,对民主人士实行软禁、监禁、旅游甚至拘押等强制手段,“以防不测”。显然,中共对自己的统治没有信心,忧心忡忡,知道末日随时来临。维持专制统治,只能靠专制机器和暴力。
今年六四的看点,除了香港维多利亚公园十几万香港市民的六四烛光晚会,难得可贵的是台湾朝野和各界展开了一系列纪念活动,这是往年罕见的。这也说明,纪念六四,拒绝遗忘,已经开始深入台湾民众之心。显示了民主、自由普世价值的力量,而中共当局惧怕的正是这种力量。
●香港12.5万人维园六四烛光晚会,场面依然震撼
▲纽约时报6月3日报道:纪念六四,香港民运人士谈分歧与矛盾
香港——过去26年来,每逢6月4日,数以万计的香港人都会聚集在维多利亚公园参加年度烛光集会活动,纪念在北京军事镇压抗议活动时身亡的民主示威者。来自中国大陆的活动人士、香港学生领袖以及政界人士会共同宣布,他们将团结一致,继续争取中国的政治变革。
但今年不同。香港最大的学生组织称将不再参加这一纪念活动。本地年轻人愈发关注首先在香港实现更广泛的民主和自治,一些人甚至呼吁从中国独立。本周六为当年镇压事件的纪念日,在此之前我们采访了几位政界人士和学生,询问了他们对这个半自治地区的民主运动中不断增加的分歧以及运动该如何继续的看法。这里是他们的回答。
李卓人,立法会议员、抗议领袖
“我可以被称作是1989年那一代的人,因为那个时候我们所有的人都倾注了我们全部的热情,全部的理想。”59岁的李卓人说。1989年天安门抗议事件的最后几天,李卓人在北京。“那场中国学生发起的民主运动中所承载的对民主的渴望,我们都感同身受。”
李卓人是工党的一名议员,曾任香港市民支援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主席(Hong Kong Alliance in Support of Patriotic Democratic Movements of China,简称支联会)。在对北京抗议者的同情之中,1989年5月,支联会成立,它也是维多利亚公园烛光集会活动的主要组织机构。天安门的镇压行为被中国政府称为是对“反革命暴乱”进行的必要压制。在镇压行为之后,支联会呼吁“平反八九民运、追究屠城责任、结束一党专政、建设民主中国”。
“这不是一个身份问题,”李卓人说。“这是一个策略问题。如果我们想掌握香港未来的话语权,我们需要推翻这个一党专政的国家。我们需要改变中国,那我们可以和谁联合起来呢?就是那些在中国的人。要允许有公民社会、抗议行动、维护人权行动、宗教活动、劳工运动的存在。如果我们可以为这些民主活动助力,并给予支持,那么我们就可以拥有未来。这同我们在香港的运动息息相关。”
黄洋达,社会活动人士
黄洋达,37岁,是另行举办的六四集会的组织者。这些活动的范围从2014年的一个街区扩大到了今年的五个。他创立的政治组织“热血公民”,是与中国大陆背道而驰的本土派运动的一部分。他的党派呼吁通过修改《基本法》给予香港更大的自治权。《基本法》是在“一国两制”的原则下制定的小宪法,确认了1997年香港的回归。
“要求平反六四这个纲领很弱,”他说道。“那时在北京的学生追求的是政治改革,不是要避免被称作动乱分子。要中共为学生平反只是认同其合法性。”
“这同时亦变相承认香港对中国只为附庸角色,”他说。“要是我们继续让支联会散播这种意识,对香港本土民主运动会有害。”
“我另举办六四集会不只是要挑战支联会,而是要想化愤怒为行动。我们今年在五区举办五个集会。焦点是要记着六四及认识中共政权的面目,和去争取我们的主权和自治。我们要修改宪法。”
刘慧卿,立法会议员
63岁的刘慧卿是香港民主党现任主席。1991年,她成为香港首位通过直选进入立法局的女性议员。在当时的竞选中,对天安门抗议表示同情的候选人以压倒性的优势取得胜利。其中不少人后来成为了香港民主运动的主干。2014年,刘慧卿参与了争取普选的街头抗议,抗议呼吁让公民在选举行政长官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这场抗议后来以雨伞运动为人所知。
“六四发生时,如今的许多年轻人还未出生,但他们知道这件事,因为老师、父母或者亲戚朋友告诉了他们,”她说,“他们认为这是国家的耻辱。所以应该得到重视。”
“如果北京能采取行动回应这两件事——六四大屠杀和香港争取普选的抗议,我想许多香港人会愿意接受在”一国两制“之下,做香港的”中国人“。这样对香港有利,对中国的其他部分也是。”
“如果北京方面愿意信守承诺,自我约束,允许香港真正地享有高度自治,那么要求独立的人会相应地减少。”
黄之锋,学生领袖
19岁的黄之锋是2014年街头抗议中的学生领袖。2016年,他成立了一个新的政党——香港众志,推动对香港的政治未来进行公投。他将会参加维园的六四烛光集会。
“近几年来,这一代人不到维园的原因是,他们感到上一代泛民已经不能代表他们。”他说,“数年前,支联会还在唱中国梦,甚至龙的传人这一类的歌。这是上一代人的中国民族情怀。我们这一代,成长时见证中共如何骑劫中国人这个身份,令我们难以对此表示认同。”
他还称,“我们最重要的目的是要告诉人们追求自决的重要。六四启动了香港的民主运动浪潮,而雨伞运动就开展了第二波浪潮。”
▲美国之音(VOA)6月4日报道:香港年轻人绝大多数仍支持平反六四
香港—在香港本土思潮盛行,本土派和学界甚至退出支联会六四烛光纪念晚会之际,一个有关六四的最新民调显示,认为港人有责任推动中国民主的受访者比率创下1993年以来的新低。不过,支持平反六四的整体比率比去年明显回升,而大多数年轻人仍赞成平反六四。
港大民意研究计划星期五表示,支持平反六四的比率较去年回升6.9%,为59%,在18至29岁年轻人群组中,高达78%支持平反六四,数字与去年相同,也是所有受访岁数群组中最高的。同时,61.8%受访者认为港人有责任推动中国民主,远远低于1993年的83.6%.
港大民研计划5月16到19日电话随机访问了一千多人。明报报道说,有学者分析,目前学界对带有中国元素的事物都反感,部分人更不认为自己有中国人身分,因此对建设中国民主的认同有所改变。不过,即使本土、港独思潮影响年轻一代,但现实中香港与中国难以切割,港人无法长期对中国问题视而不见,相信社会淡化对六四问题的关注会是有限度的。
民调也反映,18至29岁年轻人仍然是支持平反六四的主力,30至49岁以及50岁或以上的受访者,分别只有58%和54%支持平反六四。而表明会以某种形式悼念六四的,也以18至29岁的受访者最高,为48.7%,显示还是年轻一代对民主的追求最强烈。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6月4日报道:民调:年轻人最要求平反六四 亦会悼念
在本土思潮兴起、大专学界退出香港市民支持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及抵制六四悼念晚会之后,一项民意调查却显示,港人支持平反六四的比率明显回升至59%,当中,18至29岁的年轻人群组更高达78%,表示会悼念六四的,亦有48.7%,两者的比率均冠绝其他受访年龄群组。
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在香港回归前已在每年5月中、下旬调查港人对六四议题的看法,在2002年到达谷底的只有39.1%市民支持「平反六四」后,支持度曾在2008年和15年(雨伞计动后)下跌,而在今年,民调显示,支持「平反六四」的比率较去年的52%,明显回升至59%,不支持度则下跌四个百分点至 20%.
除了支持「平反六四」的比率最高之外,18至29岁群组的受访者亦有较高比率认为港人有责任推动中国民主,有68.2%,比整体比率高6.4个百分点。不过,认为有责任的整体比率正逐年下降,由1993年的83.6%,下跌至今年的新低点61.8%.
另外,今年认为中国政府在六四事件中做错的比率(66%),亦多于认为学生做错的比率(17%),差距达四十九个百分点。在近十年,有关差距一直维持在五十余个百分点。
至于争议风眼中的支联会,民调显示,港人对支联会的卓分由去年的低谷攀升5.5个百分点至50.1%,回复2014年雨伞运动前的水平;另外,反对解散支联会的比率更大幅上升十三个百分点至51%,认为应解散支联会的,则下跌至21%.
民意研究计划总监钟庭耀在其网上专栏表示,周年调查显示,大部分港人仍然认为推动中国民主和经济发展是自己的责任,他个人坚持六四未平反前,不会画上句号。早前,港大学生会会长孙晓楠表示,若再过一、两年,六四仍未平反,便应考虑为事件划上句号。
另外,针对学界领袖攻击支联会及维园悼念的言论,四百多名大专院校旧生今日在报章刊登题为「悼念,就是抗争」全版联署广告,否定有关攻击言论,并强调,继续悼念,就是一种抗争,而每年维园的万点烛光,就是香港守护良知的明证。
▲英国广播公司(BBC)6月4日报道:香港维园六四烛光集会数万民众参与
组织者称今年六四烛光会的参与民众共有12.5万;警方数据称最高峰时人群有21800众
香港市民支援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周六(4日)在维多利亚公园举行烛光晚会,悼念六四天安门事件27周年。
据组织方统计今年烛光晚会的参与者多达12.5万人,较去年大会公布人数减少1万人,人数是2009年以来最少。
而香港警方的数据则称最高峰群体人数为21800人,较去年警方数字减少约2万多人。
主要组织者何俊仁在回顾过去27年烛光悼念晚会的历史时表示,尽管参与晚会的人数有高有低,但是在人类历史上“从未曾有过如此多人坚持多年来在同一日于同一地方,向专政的政权作出抗议”。
他表示对创造历史的香港人感到骄傲。
支联会秘书长李卓人说,六四纪念馆受到很多滋扰,但认为香港需要一个六四纪念馆,向中共控诉,希望市民往后继续悼念六四及支持六四纪念馆。
烛光悼念会
据来自现场的报道称,出席晚会的数以万计民众坐满足球场,秉烛追思六四事件中的死难者;支联会常委还向民主烈士纪念碑献花。
有观察人士指出,今年由于学联代表和所有大专院校学生会首度缺席六四烛光集会,为香港的六四纪念活动未来是否还能继续下去打上了问号。
多间院校的学生组织,缺席支联会的维园六四晚会,自行举办六四论坛,讨论香港前途问题。
由11间院校学生组织举办的论坛,晚上约8时于香港中文大学邵逸夫堂开始,有逾千名市民和学生参加。
不过,支联会主席何俊仁在致悼词时坚决表示,即使仅剩下最后的人,也会“咬紧牙关,面向风雨,追求公义”。
港独人士冲击
今年的维园六四纪念烛光晚会首次出现呼吁香港独立的人士冲击烛光晚会现场。
在晚会开始前,现场突然有多名手持龙狮旗及写有“香港独立”和“香港不是中国”的旗帜标语的青年,冲向集会大台。他们和晚会组织者发生冲突。
之后,也有数名支持港独人士冲上集会大台,抢夺主持人的麦克风,多次高呼“香港独立”口号,表示不参与建设民主中国。
多名支联会义工一涌而上,将示威者扳倒制服并赶下台。
香港警方逮捕了至少一名试图冲击晚会的支持港独的人士。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6月5日报道:香港12.5万人悼六四 三千学生弃悼念谈前途
六四事件过去27年,香港维园仍有数以万计市民举起烛光悼念,要求平反六四,但受到大专学界抵制影响,大会称,人数降至十二万五千人,较去年少一万,亦是2009年新高峰以来的最低数字。香港市民支持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主席秘书李卓人表示,人数虽较往年少,但能有这么多人坚持27年,实属难得,希望将来亦能坚持下去。
表明抵制维园烛光晚会的大专学界则分别在香港大学和中文大学举办香港前途座谈会,合共有约二千六百人参与。当中,由十一间大专院校举行的六四座谈的联校「六四宣言」指出,支联会的六四晚会形式僵化,抗争必须植根本土。而中大学生会会长周竖峰更表示,维园人数减少,可能反映市民对支联会不满。
不过,出席维园烛光晚会的中大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在台上表示,选择到维园,是因为他相信这里的年青人会更多。而刚于港大毕业的大专政改关注组代表唐晓昕更聱音哽咽地表示,港大学生会的言论不完全代表这一代的年青人,她认为,学术讨论可以随时举行,但「对六四、中共屠城、中共镇压人民的控诉,一定要在今晚。」她的言论获得与会市民热烈鼓掌。
本台记者现场所见,年轻人确实比往年减少,但亦有不少中学生和大学生继续出席晚会,当中,姓林的中四女生表示,深信坚持才会胜利,她与支联会结束一党专政的目标是一致的;一名大学四年级男生则表示,出席晚会纯为悼念,没有考虑支联会的五大纲领;另外一名大学三年级刘姓学生更认为,学生会批评烛光晚会行礼如仪,但有些仪式是必须存在的,亦可带动士气。
除了学界抵制外,维园烛光晚会更首次受到激进人士冲击,在大会开始前,七、八人兵分两路,最后有一人成功冲上晚会主礼台,高叫「香港独立」,但随即被支联会纠察拉下台。其中一名姓冼的青年事后表示,「统独不两立」,势与支联会为敌。他们否认代表任何组他们否认代表任何组织,坚称是普通市民,不过,部分人在多个热血公民的活动中出现。
支联会秘书李卓人对有人冲上主礼台「抢咪」表示遗憾,认为这是不尊重一心来悼念的集会市民。
维园烛光晚会至今已是第27次,参与人数自1990年的15万人高峰一直下滑,最低时只有3.5万人,但在2009年的「六四事件」二十周年突然以四倍增幅增至二十万人,部分人连维园也挤不进去,其后在十余万之间起伏。
另外,约二百人在烛光晚会后,游行至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抗议,他们焚烧贴上邓小平、杨尚昆和李鹏等与六四镇压有关的前国家领导人头像的纸人,要求中共平反六四、结束一党专政,以及释放民运人士和维权律师后散去。
▲德国之声(DW)6月4日报道:香港六四晚会人变少 大陆依旧静悄悄
“六四”27周年当天,香港维园烛光晚会的人数达2009年以来最少。年轻的“本土派”表示不再关心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与此同时,对待“六四”,北京仍如临大敌。
(德国之声中文网)香港周六(6月4日)举行一年一度的维多利亚公园“六四”烛光晚会。主要组织方支联会公布共有12.5万人参加维园集会,警方则指高峰期约有2.18万人,这两个数字均是09年以来最少。2009年是六四20周年,组织方当时称有15万人参加烛光集会,警方则指高峰期有6.28万人。
法新社报道称,尽管近年来香港民众对于获得更多自治权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年轻活动人士却拒绝参加周六举行的一年一度“六四”纪念烛光晚会。每年都会吸引上万人参加的守夜活动,已经造成香港民主派阵营的分化日益严重,一方主张继续纪念“六四”遇难者,而另一方则认为烛光晚会所传达的信号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
支联会主席何俊仁对香港电台表示,出席人数令他非常感动,他说:“回顾过去27年,参与晚会的人数有高有低,但在人类的历史上,未曾有如此多人坚持多年来在同一日于同一地方,向专政的政权作出抗议,他对创造一项历史纪录,为香港感到骄傲,反映港人的坚持及原则、意志及勇气。”
学生组织与“六四”纪念划清界限
作为特别行政区的香港是中国领土上唯一可以举行大型纪念活动悼念“六四”死难者的地方。但是年轻的“本土派”运动认为,香港应该推进实现自治甚至是独立,而不应该去努力推动中国大陆的民主化——而这正是烛光晚会的主旨。
越来越多的学生组织已经不再参加这一活动。“我们这一代人希望为香港的民主而斗争”,香港大学学生会会长孙晓岚说,建立一个民主的中国“不是我们的责任”。
据悉,作为烛光晚会的创始机构之一,香港学联也已经宣布退出支联会,不再参加今年的活动。
支持平反六四的比率上升
香港媒体“now新闻台”称,烛光集会开始前,几名男子冲上台抢麦克风,呼叫要求香港独立。“现场大批警员维持秩序,警员将其中一名男子押上警车带走。参与行动的人士表示,他们不代表任何团体,声称自己是和平表达诉求,但被支联会阻止,又指支联会每年六四烛光集会对争取民主并无作用,主张用更激烈手法抗争。”
港大今年的有关“六四”的例行民调显示,巿民的主流意见继续认为中国政府当年处理不当、同情北京学生及支持平反六四,当中支持平反六四的比率较去年明显回升至59%.此外,认为中国现时人权状况较1989年有改善及估计三年后中国人权状况会比现时有改善的比率均大幅下跌,前者是1996年以来的新低,而后者则是1993年有纪录以来的新低。
北京继续高压
而在中国内地,与往常一样,媒体集体噤声。在搜索引擎百度和社交媒体微博上搜寻不到有关“六四”的内容,在专门搜集遭屏蔽和删除的微博的网站——自由微博上,“六四”则位居热搜排行榜的首位。
法新社还指出,在“六四事件”周年纪念之际,中国警方周六扣留了几名活动人士,其他还有不少活动人士受到安全力量的严密管控。
据中国非政府组织“维权网”称,包括诗人梁太平在内的六名人权活动人士从周四起就因试图私下举行“六四”纪念仪式而被北京警方拘留,理由是涉嫌“寻衅滋事罪”。据自由亚洲电台报道,还有一名人权活动人士目前仍然“失踪”。
和往年一样,“天安门母亲”仍然处于严密的监视控制之下。这个组织的成员都是在“六四”暴力镇压中失去孩子的父母。张先玲在1989年的浩劫中失去 了自己19岁的儿子。她对法新社记者表示,周六,当她和十几名其他父母去北京的一座公墓祭奠自己早逝的孩子的时候,周围全是安全人员。
“从上个星期我们就处于监视之中,……在墓园里大概有30个便衣警察”,张先玲透露。天安门母亲组织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控诉他们所遭受的“27年的白色恐怖”。
▲美国之音(VOA)6月5日报道:十多万港人纪念六四烛光点亮维多利亚公园
香港—今年是八九民运六四屠杀27周年。在每年都举办大型纪念活动的香港,尽管曾积极声援1989年北京学运的学联,因不满主办维园六四烛光晚会的支联会“建设民主中国”的纲领,不久前退出支联会,而香港主要大专院校的学生会也不再参与今年的六四集会,但是仍有十多万港人拒绝遗忘,在维多利亚公园点亮悼念六四的烛光。
在香港本土派不断质疑并攻击支联会“建设民主中国”纲领,希望与“大中华情结”,甚至中国因素切割的争议声,各大学学生会旗帜在维园纷飞的情形不再,参加支联会六四烛光晚会的人数也继续下跌。支联会宣布有12.5万人出席,比去年少1万。
晚会开始前还首次有手举港英旗的港独人士突然踩场,更有人强行冲上大台抢麦,高叫“支持香港独立、不要建设民主中国”,一度引发混乱。主持人在台上强调:“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会阻止用烛光悼念”。
支联会安排3名年轻人担任司仪,邀请大专政改关注组年轻人发言,由中小学生抬悼念花圈并燃点火炬,以彰显薪火相传精神。晚会还由80后的支联会副主席邹幸彤律师宣读亲手执笔的大会宣言,回应年轻人本土思潮及对“建设民主中国”纲领的质疑,强调六四是一代人的启蒙,从维园走出来的年轻人,成为守护香港最重要力量。而“结束一党专政”,不只是为中国民主,也是为香港自由。她反问称,“国内争取民主的朋友,难道不是同路人”?
支联会主席何俊仁在悼辞中表示,即使剩下最后的人,仍会薪火相传,咬紧牙关,面向风雨,追求恒久不变的公义。
晚会播放了“天安门母亲”的成员谭淑琴的录像讲话。77岁的谭淑琴简述了女儿6月3日当晚从北京展览馆回家途中被乱抢扫射中弹身亡的情况,并感谢港人年复一年地坚持纪念六四,给她们坚持下去的信心。
港大应届毕业生、“大专政改关注组”的唐晓昕上台发言,还未张口已激动流泪,质疑任何日子都可以办学术论坛,为何选择六四这天。她表示,自己虽然不全部认同支联会,但批评有团体为建立自己地位而拆支联会的台,质疑这是否符合民主精神。
中大政治与行政学系高级讲师蔡子强发言时表明,相信来到维园的年轻人更多,并吁请现场年轻人挥动手上烛光,让在中大校园的学生看到香港民心向背。作为学运“老鬼”的蔡子强激情高呼守护记忆,指烛光悼念也是一种抗争。他寄语年轻人“不要对一个政权的忿恨,盖过了对苍生的慈悲”。
在港大六四论坛作嘉宾讨论后赶到维园的时事评论员刘锐绍上台发言表示,两个活动的理念殊途同归,呼吁不要扩大分歧,希望双方为共同目标努力。
记者在维园现场依旧看到大批学生。在随机询问的十多人中,有三分之一表明是第一次来维园,或是时隔几年后重返。今年中六(高三)毕业即将升入大学的李同学对记者表示,她本人不太认同“建设民主中国”的纲领,但是,来维园是为悼念为争取民主而遇难的人,因此有种特别的意义。
她说:“雨伞运动之后,很多人,还有那个中港矛盾,他们会觉得自己是香港人。建设民主中国嘛他们不认同,因为认为自己是香港人。我现在在这里不代表我认同它(支联会)全部东西,只是觉得这里是有一个意义。虽然你不来这里,在其他地方也可以是一个悼念,就你有那个心,但是我觉得这里是有一个特别的意义。”
香港科技大学一位大二吕同学表示,他认为自己既是香港人又是华人,有责任悼念当年为争取民主牺牲的学生,而学界要举办有关香港本土和前途的论坛,哪一天都可以,六四这天就应该留给纪念六四。
与吕同学同行的今年刚大学毕业的吴同学表示,他已经几年没有参加烛光晚会,不过,今年学界对支联会的攻击有点过头,刺激他走出来做一个个人表态,但他还是赞成本土思潮的一些主张。
他说:“他们(学界)之所以要跟这些活动切割,是因为他们觉得,我们不应该去理会中国怎么走,可以把它当成一个强大的临近的国家去看待。我们要做好我们自己,这才是一个比较现实的做法。支联会有一种大中华的情感,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对中国的事情有责任。这是非常情感主导的,没有看清楚现实的状况。”
一位年纪约40多岁叫AMY的女士表示,她理解目前年轻人争取不到民主的怨恨和不满,想切割与中国有关的东西,但是认为悼念六四和学生们争取民主不应该有冲突和矛盾,因为民主和自由是相同的。
自从六四20周年首次来维园后年年出席的李先生表示,推动中国的民主和争取香港人自己的民主是相连的,认为学界不应该将二者切割,更不应该以不认同建设民主中国而放弃悼念六四。
支联会秘书、工党的李卓人议员对美国之音表示,支联会对参加烛光晚会的人数感到满意,未来会继续与年轻人沟通,争取更多的年轻人支持维园悼念活动。
他说:“今年的人数虽然比去年少了一点,但也是蛮多人的。证明香港人会继续坚持,这个我们觉得是香港的骄傲。年轻人可能有其他的活动,但是来到这里很多年轻人。我们也希望继续争取年轻人,去支持我们的烛光晚会。”
一位来自北京的高三学生和同学由父亲带领第一次参加烛光晚会。这位同学表示,以前零星听到有关六四的事情,但往往消息很快就被删除,这次让他对六四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他说:“了解不多,像微信里有转一些像什么中国人不应该遗忘的历史什么的,大家都会有发,但是你知道那些很快就会被删。认识再深了一点,因为以前看到的是破碎的,这次一下就看全了。”
另外,据港媒报道,11所大学在中大校园举行六四论坛,吸引近1600人参加。论坛没有悼念六四的内容,主要讨论本土和港独发展等议题。港大学生会也是第二年在校园内举办六四集会,约有1000人参加。学生会代表与集会者为六四死难者默哀一分钟,但在六四宣言中,重申“以爱国情怀为基调的悼念方式,应该画上句号”。
属于激进本土的热血公民在全港5个地点举行六四集会。在观塘出席集会的热血公民创建人黄洋达称,六四最大意义是让港人得知中共是杀人政权,泛民平反六四、建设民主中国是引导港人向错误方向发展,而今年集会提倡“全民制宪,香港建国”,认为港独是唯一出路。
▲纽约时报6月5日报道:香港万众纪念六四,烛光点亮维多利亚公园
香港——周六,成千上万人聚集在香港的一个公园内,去做边界另一边的中国大陆所不能做的事:纪念1989年6月4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血腥镇压民主抗议人士的事件。
香港的组织者将维多利亚公园改造成了和天安门一样的地方——这已成为一个传统。天安门广场是中华民族具有象征意义的核心。在现场,一张印在柏油帆布上的巨幅照片展现出1989年天安门发生抗议活动的场景,一尊石膏和泡沫塑料的民主女神像面对着一副毛泽东主席的肖像。花圈摆放在一个复制的纪念碑下,这个碑是为了向镇压行动遇难者的母亲致敬。
在北京,政府试图抹去任何提及27年前那些事件的言行。在6月4日到来数天前,“天安门母亲”群体中最知名的人物、79岁的丁子霖就开始受到警方的严密监视。据美联社报道,周六警方在天安门周边加强了警戒。
对这场学生运动的镇压对香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香港距离回归中国大陆还有八年时间,此前它接受了长达100多年的英国统治。
“我是中国人,”76岁的香港本地人、退休中学校长H·C·崔(H. C. Tsui)说道。他参加了过去四分之一个世纪中香港举行的大多数六四守夜活动。当晚,他和其他老年参与者坐在运动场地边缘的露天看台上。组织者估计今年大约有12.5万人前来参加活动。(警方估计人数为2.18万。)
“我必须记住那些在六四运动中糟迫害、被攻击的人,”崔先生说道。“这是我的工作,我的责任。我必须到这儿来。”
在这个人口700多万的城市里,有许多年轻人并不认同崔先生的观点。因为对北京的共产党持续的独裁统治和对香港自由构成的威胁感到焦虑不安,他们越来越认同自己的香港身份,而非中国人身份。
入夜后,守夜活动正式开始。组织者拒绝大约20名蒙着面挥舞着旗帜、呼吁香港独立的人进入。他们中的一些人尽管力图争取香港自决,但也认为这个守夜活动非常重要。
19岁的学生领袖黄之锋(Joshua Wong)是2014年举行的一场大规模静坐抗议行动的代表。对他而言,在他出生八年前发生的1989年天安门镇压行动标志着香港自身民主运动的开端。
黄之锋自己创建的新政党在竭力推动关于香港未来的公民投票。周六晚上,他的政党和其他支持民主的香港政党在集中精力向涌入公园的志同道合者募集资金。
●台湾总统蔡英文、前总统马英九及政界、学生和民众纪念六四
▲英国广播公司(BBC)6月3日报道:由学生发起的台湾六四晚会:“人权是最大公约数”
六四天安门事件届满27周年前夕,BBC中文网采访曾参与主办台湾六四纪念活动的“90后”青年,以及1989年当时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王丹、在台湾的政治学者吴介民,观察在中国对台湾关系转变之下,“纪念六四”的意义。
香港受到 “本土派”兴起影响,年轻一代对于“纪念”六四产生想法分歧,香港大学第二年自组纪念活动,学联代表也将缺席维园六四晚会。不同于香港以政党(支联会)为六四晚会主办方,台湾近年来都以学生团体为主。
“后来最大公约数是‘人权’,政府杀人就是不对。”在香港出生长大的樊俊朗,谈到他有份参与的2010年至2012年台湾六四纪念活动时,不同立场参与者最后达成的共识。
2010年在台湾大学校园内举办相关活动,2011年开始在台北市中正纪念堂自由广场举行六四晚会,从校园内的上百人,到自由广场最初三、四百人,成长至近千人,虽然与香港维多利亚公园举行的烛光晚会十多万的参与人数相比显得少得多,但六四对于台湾民主化以及当代台湾,仍具有重要意义。
六四与台湾民主
六四隔年,台湾发生加速民主化进程的“野百合学运”,当时的学生领袖范云说过,六四给台湾学运带来灵感及启发。
台湾政治学者吴介民透过邮件向BBC中文网表示,当时他们参与学运的一群人很关注六四,“在台湾民主化的主流叙事中,六四镇压是‘国民党威权镇压的镜像’,台湾必须抗拒国共这对孪生兄弟的统治。”
目前在台湾任教的天安门民运人士王丹认为,随着台湾与中国的接触增加,越来越多台湾人对中国产生兴趣,因此关注六四的台湾人会慢慢增加。而两岸关系出现摩擦时,台湾一些不满共产党的人,也会拿六四来批判。
“一个符号”
曾参加两次维园六四晚会的樊俊朗认为,香港的六四晚会以“建立民主中国政府”、“争取香港普选”为主要诉求,台湾六四晚会的诉求则“较为复杂”。
樊俊朗来到台湾之前,以为台湾人很知道六四,但在这几年中他发现,一些社运团体只是将六四看做“一个符号”,用来“团结大家去反抗北京的压迫”,六四晚会“渐渐成为各个反对北京政权团体的集会,给他们一个场合去宣传他们的政治理念。”
涂京威介绍台湾六四论述的转变,他说过往是以“中国人、同胞爱”的角度关心六四。2010年他们开始以香港学生的角度,单纯纪念六四,沿用香港“平反六四”的诉求。
2011年、12年这两年间,存在以“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抑或是以台湾身为主权独立国家,以人权的角度关注六四的分歧。2013年之后,则聚焦在人权,以反对中国打压维权律师、侵犯人权普世价值为主轴。
2012年的反媒体垄断运动使“中国因素”在社运的能见度大增,2014年太阳花运动领袖陈为廷、林飞帆当时也是反媒体垄断主力成员。
樊俊朗将反媒体垄断、太阳花等视为台湾社会运动抵抗北京专制政权的“新的符号”。涂京威认为近两年聚焦在人权,是因为主导者变成了是对“中国研究”感兴趣的人:“从人权角度,当纯谈中国,不会放这么多色彩在统独议题上,因为那不是谈六四的核心问题。”
台湾六四“难有声势”
政治学者吴介民认为,不同于香港,六四在台湾的纪念活动“难有声势”,“因为在当时台湾政治情境,批判中共,很容易落入‘反共逻辑’而被解释成是在附和国民党;而同时,台湾在民主化过程中,中共对台湾不断打压,让人对中国产生疏离感,因为一般人很难区分政权、国家、人民。”
1993年出生的台湾人吴孟璇表示不会参加六四晚会,因为六四对她来说“只是出现在课本上的历史事件”,“它发生在另一块土地上,和我的成长过程没有连结。”
而吴介民认为,台湾也需要“从社会抵抗的观点去理解真实的中国”,而不是从国共斗争、中国崛起,或是中华民族大一统的观点来关心中国。
蔡英文新政府
今年是民进党蔡英文政府上任迎来的第一个六四纪念。王丹认为“民进党政府可能会对中国民主、人权的态度表现得更直接、更热情一些。”因为民进党是以强调人权的反对党起家。
王丹说,前总统马英九执政时,每年六四都“行礼如仪”的发表谈话,却没有实际做为,“我当然是不满意的。希望蔡政府不要像马政府只是说说。”
樊俊朗认为,蔡英文应该不会和马英九有太大差别,“应该不会因为六四和中共起冲突。” 樊俊朗因为想法转变,不认同纪念六四等同于推翻中国共产党专政的主流运动论述,自2013年起不再出席六四纪念。
随着卸下学生身份转变为上班族,涂京威也淡出六四纪念筹画团队,他说今年还是会参加活动,但认为新政府上台不会对以人权为诉求的六四晚会带来太大改变:“影响晚会的是中国政府,而不是蔡英文政府。”
▲美国之音(VOA)6月3日报道:陆委会吁对岸:抚平六四伤痕
台北—台湾处理对岸事务的主管机关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星期五就1989年北京 “六四事件”发表声明。陆委会说,自由民主人权和法制是全世界人民共同珍惜的生活方式和普世价值,“六四事件” 的历史伤痕应该被正视与抚平,使之成为向前发展的正面力量。
陆委会的声明指出,中国大陆近期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发展理念,强调维护社会公益、落实人权保障等,今年来更开展反腐,推动法制建设,这正是当年89学运的诉求。声明说,“期盼中国大陆重新审视六四历程,重视人民诉求,并持续在制度面建构成为更开放、公平及正义的和谐社会。”
陆委会用台湾发展的历程说明,勇于面对过去的颠簸不安,将和解的力量华为向前的动力,可以成为两岸关系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的助力。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6月3日报道:台湾跨党派立委首次在立法院纪念六四
台湾民进党重新执政后的首个六·四纪念日,台湾跨党派立委6月3日在立法院举行追思活动。这是六四纪念活动首次在立法院举行。前学运领袖之一、目前旅居台湾的吾尔开希推动参与了这次活动,他通过电话向本台介绍了相关的情况:
吾尔开希:这次跨党派人权促进会组办的追思活动今早(6月3日)在立法院举行。有将近20位国会议员到场,并通过一项临时提案,谴责中国对人权的漠视和戕害,要求台湾政府在将来与中国政府接触时,适时提出对所有这些问题的关切。有四、五十名国会议员参与联署这项提案,在早上的时候,就已经有45位立法委员(联署),相对于台湾立法院110多位议员来说,这个数字非常惊人,表现出台湾国会朝野各方对于六?四问题的高度关注。这不是投票,只是提案,即使这样也已经有四十多人联署,也许这两天还会在增加,也许提交的时候就已经过(议会)半数了。
法广:参加这次活动的议员具体来自哪些党派呢?都是民进党成员么?
吾尔开希:(总共)18位议员,也就是立法委员,大部分是民进党,但也有国民党和时代力量党。这应该是立法院一个无异议的、大部分国会议员都会支持的提案。这样的临时提案并不是立法,只是一项专案而已,由委员提案,主席裁决后,就会直接表决。所以,应该这两天之内就会通过。
▲美国之音(VOA)6月3日报道:台湾举行纪念六四活动
六四纪念日降至,流亡台湾的前中国学生运动领导人吾尔开希,再次抨击中国大陆当局使其骨肉分离。与此同时,台湾朝野政党立委,也对中国大陆民主化运动共同发声。
流亡台湾的前六四学生运动领导人吾尔开希,星期五厉抨击中国大陆当局,不准许其与家人团聚。在此之前,吾尔开希为回家看望父母,曾经试图到香港和澳门口岸闯关或者“自首”,不过都没有成功。
六四前夕,他对新闻界说:“过去27年中,只是因为他们是我的父母亲就被禁止出境,受到各种各样的骚扰,27年来见不到自己的孩子,也看不到自己在海外出生的孙子,这是一个中国在号称大国崛起的状态之下,所做的株连九族的行为。我们面对的中国是野蛮的中国。”
民进党立委段宜康呼吁吸取六四历史教训,还原历史真相。他说:“今天我们在这个地方,无论过去的历史,我们只要求还原真相,我们只要求过去的历史,当作今天和未来的一个教训。”
谈到如今中国大陆的状况时,段宜康说:“娱乐事业再怎么发展,商业如何兴盛,都遮蔽不了一个事实,就是中国人没有办法呼吸到自由的空气。直至今日,仍然是这样。”
国民党籍立委陈学圣表示:“中国大陆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是对台湾最大的安全保障。所以声援大陆的人权,我觉得,不分党派,都应当予以支持。”
今年六四前夕,中国大陆当局继续对六四事件保持沉默和低调,依然强调当年动用军队镇压“暴乱”是正确之举,中国政府对六四事件早有定论。
不过,六四事件每年都令中国当局尴尬和难堪,成为内外舆论评论中国政治的重要时刻和议题。
▲英国广播公司(BBC)6月4日报道:六四周年 台湾朝野两党呼吁北京推进民主
针对中国六四天安门事件,台湾执政的民进党中央表示,今日的大陆经济成长举世瞩目,但政治和社会的转型挑战却与日俱增,民进党认为唯有正视过去才能真正和解、迎向未来,期盼北京当局正面看待两岸人民共同对民主化的呼声,进一步深化改革,朝民主化方向迈进并取得进步。
民进党强调,深信两岸人民共享民主与自由时,将会是巩固两岸和平稳定与发展的重要基石,有助于两岸人民的互动交流与相互了解。
台湾总统蔡英文总统和前总统马英九周日都发表对六四的评论,呼吁中共当局平反六四、给人民更多的权力,以赢得国际上的尊敬。
国民党主席洪秀柱也发表对六四的评论表示,期盼大陆在走向富强的道路时,让全体中华儿女共享因自由、民主所带来的彼此尊重、包容彼此的生活,无论实践的程度如何,的确看到两岸社会朝这个理想前进。
洪秀柱问,既然大陆社会已经展现不同以往的包容能力,是不是也可以考虑给这样的历史伤口一种更宽容的处理?
洪秀柱说,她是政治受难者家属,深深感受过遭社会否定、有苦无处诉的痛苦,但这并未影响她为国家民族奋斗进取的决心;如果她的个人际遇可作为启示的话,希望大陆当局能以更大的宽容,抚平天安门事件这个存在于大陆社会与改革开放历史中的伤口,才能缩短两岸同胞的心理距离,为解决两岸问题创造更好的条件。
▲英国广播公司(BBC)6月4日报道:台总统蔡英文在社交媒体上发表“六四感言”
台湾总统蔡英文在社交网站脸书(Facebook)上发帖谈论“六四”历史和两岸关系,表示希望两岸对民主与人权的看法会在未来“趋向一致”。
周六(6月4日)早上发布在蔡英文个人脸书主页上的帖子是她首次作为台湾总统发表对“天安门事件”的看法。她在当中表示不对中国大陆政治制度作评论,但希望与对岸分享台湾民主化的经验。
周六是1989年“天安门事件”的27周年,中国政府在那次事件中用武力镇压了在天安门广场聚集要求民主自由的学生运动,导致严重的流血事件。
“27年前,北京发生了天安门事件,有许多人因此失去了家人,有许多人因此而对改革失望,也有许多人,被迫离开了故乡,在海外流亡,”蔡英文在帖子中说。
“这些,台湾都曾经经历过。这就是为什么,27年前,每一个在电视机前面看到那些画面的台湾人,心里都能感同身受。因为我们也走过这一条路,我们比谁都能清楚体会,天安门广场的学生对民主与自由的渴望。”
她写到,时至今日,中国大陆的民众仍时常认为“在中国看不到真实的中国”,因此在到访台湾时通过购买阅读关于中国大陆的书籍,“迫切想知道世界是怎么看待中国”,并且通过观察台湾的辩论和选举了解台湾民主制度。
“多数的朋友们,在亲身经历之后发现,民主其实没有很可怕,民主是一件美好可爱的事物。”
北京一直没有正面承认天安门事件的历史,中国民间、媒体以及网络平台对这一事件的谈论或纪念均受到当局严密限制。
周六当天早晨,天安门广场照常举行每日升旗仪式;香港媒体则报道,天安门事件死者的家属须在当局人员全程监视下进行私人悼念活动。
而随着更强调台湾自主性的民进党上台执政,以及作为半自治特别行政区的香港经历民主化政改受阻并出现“本土主义”抬头的语境下,两岸三地对于“六四”历史的看法再次受到特别关注。
“身为总统,我不是要对对岸政治制度指指点点,而是愿意真心诚意跟对岸分享台湾民主化的经验,”蔡英文在她的帖子中说。
她表示,没有人可以否认如今的中国大陆在经济发展上的成绩,但同时认为“中国大陆内部政治和社会也正在面临转型的压力”。
“如果对岸能够给予中国大陆人民更多的权利,世人将会给予中国大陆更多的尊敬。”
蔡英文表示,希望在未来“六四”历史不再成为“难言之隐”,而两岸对民主和人权的看法也会趋向一致。
“中国人民的过往的伤痛,只有对岸的执政党有能力来化解,”她写道,“我的责任,是保有台湾人做为民主人与自由人的身分,建构一个和平的、稳定的、一致的、可以预测的两岸关系。”
“希望有一天,对于民主和人权的看法,两岸之间会趋向一致。”
另一方面,刚卸任的台湾前总统马英九,也透过脸书在这天发布“六四”感言。他称这起事件是“世人心中永远的伤痛”。并认为大陆当局每年都要面对来自世界各地的自发性纪念,是他们必须面对的挑战。
而他话锋一转,也援引过去的例子。比如二战时期的德国纳粹屠杀、美国的日裔美籍集中营、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与1980年的韩国光州事件等,都是政府迫害无辜民众,官方在最后正式道歉并反省的事例。
马英九以此向大陆当局喊话,并表示“历史的错误或可原谅,历史的真相不能遗忘”,若是大陆当局能平反“六四”,才会让全世界对大陆“耳目一新”,也才能展现大陆身为大国应有的气度与自信。
最后,马英九认为两岸分治多年,能拉近彼此距离的方式,就是善待这些六四“异议人士”、倾听多元声音。不只能提升两边领导人能见度,两岸关系更能显著进步。
▲美国之音(VOA)6月4日报道:蔡英文发表六四感言
台北—今天(星期六)是六四天安门事件27周年,台湾总统蔡英文通过脸书发表了900多字的六四感言。
蔡英文说,“今天是六月四日,27年前,北京发生了天安门事件。有许多人因此失去了家人,有许多人因此对改革失望,也有许多人,被迫离开了故乡,在海外流亡。”
她说,身为总统,她并不是要对对岸指指点点,而是愿意真心诚意地跟对岸分享台湾的民主化经验。她说,“今天的中国大陆经济成长有目共睹,这一点没有人可以否认。” 不过她说,“也没有人可以否认,中国大陆内部政治和社会也正面临着转型的压力。 如果对岸能给人民更多的权利,世人将给予中国大陆更多的尊敬。”
蔡英文说,中国人民过往的伤痛,只有对岸执政党有能力来化解。她说她的责任是 “保有台湾人作为民主人与自由人的身份,建构一个和平的、稳定的、一致的、可以预测的两岸关系。”
这次是蔡英文就任总统之后首次发表六四感言,通篇读来,语气较以往比较平和。但中国大陆将如何反应,是否会对两岸关系造成影响,备受各界关注。
▲德国之声(DW)6月4日报道:蔡英文感言 不要让“六四”成为两岸难言之隐
中国大陆“六四事件”27周年,新上任的台湾总统蔡英文发表感言,不要让六四成为两岸之间永久的难言之隐。希望有一天,对于民主和人权的看法,两岸之间会趋向一致。
(德国之声中文网)蔡英文总统4日在脸书(Facebook)发文指出,今日台湾民主的美好,其实一路走来很艰辛。不同国家有不同民主化的路径,不过,民主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以及,民主与人权的普世价值,是透过人民的努力来争取。这两点,是所有民主国家共同的结论。
愿分享台湾民主化的经验
蔡英文表示,身为总统,她不是要对中国大陆政治制度指指点点,而是愿意真心诚意跟对岸分享台湾民主化的经验。今日的中国大陆,经济成长的成绩有目共睹。在对岸执政党的努力之下,中国人民确实拥有比以前更好的物质生活。不过,中国大陆内部政治和社会也正在面临转型的压力。如果对岸能够给予中国大陆人民更多的权利,世人将会给予中国大陆更多的尊敬。
蔡英文强调,这是正视过去的时刻,这也是迈向未来的时刻。中国大陆正在改变。改变也正在考验执政当局的智慧。中国人民过往的伤痛,只有对岸的执政党有能力来化解。她的责任是保有台湾人做为民主人与自由人的身分,建构一个和平的、稳定的、一致的、可以预测的两岸关系,希望有一天,对于民主和人权的看法,两岸之间会趋向一致。
蔡英文就任总统首度提出看法
1989年6月4日,中国政府在北京以武力镇压了要求民主自由的天安门学生运动,导致严重的流血事件。蔡英文每年都会在六四纪念日发表感言,今年是她就任总统后,首度针对“六四事件”提出两岸关系的看法。
去年六四,蔡英文正好在美国访问,她提到,无论是六四、野百合、太阳花或雨伞运动,都释出一个讯息,青年世代的理想与热情,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唯有民主与自由才能让青年实现理想。蔡英文认为,让民主成为两岸能共同分享的价值,将是维系两岸关系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的助力。
2014年六四时,台湾刚经历太阳花学运,当时蔡英文表示,25年前,在北京数以万计年轻人挺身而出,追求民主自由,希望解决贪腐问题、落实公平正义;25年后,台北出现太阳花学运,相隔四分之一个世纪,两岸年轻人都用行动告诉执政者,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她表示,年轻人有权决定他们的未来,两岸执政者都应用心倾听,谦卑反省自己,并诚恳响应,也希望中国政府启动民主改革。
马英九也在脸书发表感言
每年也都会针对“六四事件”表达意见的台湾前总统马英九同样在脸书发表感言。他指出,历史的错误或可原谅,历史的真相不能遗忘。各国都有政府滥用公权力伤害人民的惨痛历史,而处理历史伤痛唯有“就事论事、是非分明、将心比心”。综观美国、德国、韩国和台湾的经验,如果大陆当局能平反“六四”,势必会让全世界耳目一新,也才能展现大陆身为大国应有的气度与自信。
马英九表示,8年来的两岸关系,是隔海分治67年来最和平繁荣的阶段,当然要珍惜。而进一步缩短两岸人民距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倾听多元意见,善待异议人士来建立双方共同的核心价值。马英九说,这不但可以提升领导人的高度,更能赢得两岸人民与国际社会的尊敬。也唯有如此,大陆当局才能走出“六四”阴霾, 两岸关系也才能进一步提升。
总统府审慎研议马英九访港申请
马英九卸任后仍然是媒体焦点,他在六四事件27周年的前夕,提出申请准备本月15日前往香港,在《亚洲卓越新闻奖》颁奖典礼上谈两岸关系与东亚情势。经常对国民党提出批判的前国民党发言人杨伟中指出,他最关心两件事,其一是过去马英九每年都会谈六四,而今年赴港应该已获北京同意,那还会不会谈六四?其二是在九二共识、一中、和平之外,马英九会不会贴近现实,贴近人民,在香港谈谈新闻出版自由、全面普选前景、支持本土运动、反省一国两制、中国民主改革。
由于马英九1950年在香港出生,1岁3个月时来到台湾,与香港颇有渊源。另马英九在台北市长任内,分别于1999年、2001年率团访问香港。此次申请应邀前往香港,是马英九卸任后首次出国,也是首位卸任总统赴香港。为避免遭外界质疑,马英九办公室还提前公布行程,并声明欢迎媒体全程随行采访。总统府方面则表示,这是《国家机密保护法》实行以来,第一次有卸任元首在管制期内提出申请,府方将审慎研议。
▲英国广播公司(BBC)6月4日报道:马英九呼吁中共平反六四 赢两岸人民尊敬
马英九重申,进一步缩短两岸人民距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倾听多元意见,善待异议人士来建立共同的核心价值,不但可以提升领导人的高度,更能赢得两岸人民与国际社会的尊敬。(资料图片)
六四天安门事件27周年,台湾前总统马英九发表感言,表示如果中国当局能平反六四,不但让世界耳目一新,也能展现身为大国应有的气度和自信。
马英九在脸书中表示,政府不当处理群众运动或滥权侵害人民权益,世界各国都有前例,像是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德国纳粹屠杀犹太人、韩国光州事件等,在这些国家引发对特定种族或国家的仇恨情绪,多年后政府当局都认错道歉。
马英九说,坦然面对过去执政不当的国家也包括中华民国台湾,政府从1995年起开始平反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时期,对受难者和家属认错道歉、回复名誉、立法赔偿,经历4位总统、3次政党轮替,政府的态度始终一贯;处理历史伤痛唯有就事论事、是非分明、将心比心。
马英九重申,进一步缩短两岸人民距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倾听多元意见,善待异议人士来建立共同的核心价值,不但可以提升领导人的高度,更能赢得两岸人民与国际社会的尊敬,中国当局唯有如此才能走出六四阴霾,两岸关系也才能提升。
▲美国之音(VOA)6月5日报道:台北自由广场 民众追思六四
台北—六四事件27周年纪念日当天,台北的自由广场举办了追思活动,吸引大批民众参加。 1989年中国大陆民主运动学生领袖之一吾尔开希讲话,让人民永远记住中国政府的暴行。
六月四日午后开始,台湾多个民主人权组织就在自由广场牌楼前方,展出了当年坦克开进天安门广场和死伤民众的历史照片。同时展示的还有目前在中国大陆因言治罪的异议人士和遇难者家属的照片。这些都在提醒人们,尽管六四过去了27年,但中国政府不仅没有予以平反,反而变本加厉地压制异己,限制言论自由。
这次活动的组织单位包括台湾学生促进中国民主化工作会、华人民主书院和刘晓波之友会等三个团体,通过“台湾公民社会纪念六四27周年”联合行动,邀请各团体和个人联合签署“追究屠杀罪责,呼唤民主中国”的声明,“让中共独裁政权看见台湾公民社会反对暴政的决心”。有30多个人权与民主团体参加了联署。
入夜,广场上集结了一百多人参加这场追思会,其中有青年人,年长者和外籍人士 .
当年学运领袖吾尔开希在讲话中告诫人们,中共想用拖延战术来掩盖恶行,失去亲人的天安门母亲中已经有上百人过世。每到六四临近,中共就会严加防守这些代表性人物,压制其他异议人士,禁止其活动,不准其发声。用看守门户或被旅游的手段限制这些受害者的基本权利和人身自由。
吾尔开希说:“六四的精神是一个人类普世的勇敢追求自由的精神。这样的精神不会在机关枪和坦克镇压之下磨灭,不会在他们的镇压之下死亡。每年的六四我们都站在这里向全世界庄严宣告:六四精神不死,学生万岁,自由万岁,民主万岁!”
六四当天,台湾总统蔡英文在脸书上发表了六四27周年的感言,呼吁对岸政府抚平历史伤痛,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在自由广场上的六四纪念活动中,一些人权组织代表也发言表达立场。
台湾政党“时代力量”的立法委员高潞以用女士、绿党中央执行委员张育憬以及社会民主党召集人陈尚志等人在会上相继发言,声援民主运动和中国人权。
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对平反六四的呼声。
台湾艺术大学的一位在校生专门为这次活动创作并演唱了歌曲《酒海里的火光》,表达台湾青年对民主自由的渴望,对大陆民众民主权利的呼唤。
这次六四纪念活动直到当晚8点半过后仍在继续。
▲美国之音(VOA)6月6日:海峡论谈6/4特别节目: 蔡英文的难言之隐 习近平的未完之梦
华盛顿—海峡论谈六四27周年特别节目,除了专访人在日本参加纪念活动的前六四学运领袖王丹,也邀请两位专家深入分析,刚刚上台的蔡英文与刚刚卸任的马英九,两人今年发表的六四感言有何不同? 此外海峡论谈也与听众、观众一同探讨,在台湾纪念六四的民众究竟是统派还是独派居多? 中国的民主化与台湾有什么关系?不正视历史、不平反六四,习近平是否还能完成他的中国梦?
今年是蔡英文第一次以总统身分发表六四感言,蔡英文说,“身为总统,我不是要对对岸的政治制度指指点点,而是愿意真心诚意跟对岸分享台湾民主化的经验。”蔡英文呼吁,“不要让六四成为两岸之间永久的难言之隐。中国人民的过往的伤痛,只有对岸的执政党有能力来化解。我的责任,是保有台湾人做为民主人与自由人的身分,建构一个和平的、稳定的、一致的、可以预测的两岸关系。希望有一天,对于民主和人权的看法,两岸之间会趋向一致。”
另一方面,刚刚卸任的台湾前总统马英九也在他的脸书上发表六四感言。马英九过去担任台北市长时曾说:“六四不平反、统一不能谈。"马英九任内八年的六四感言经常被外界批评不如过去那般慷慨激昂,今年马英九的六四感言终于重提”平反六四“。
马英九在脸书上表示,“如果中共当局能平反”六四“,不但让世界耳目一新,也能展现身为大国应有的气度和自信。”马英九也在今年的感言中以纳粹屠杀600万犹太人的暴行为例,呼吁北京当局正视历史。马英九强调,“进一步缩短两岸人民距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以倾听多元意见,善待异议人士来建立双方共同的核心价值。这不但可以提升领导人的高度,更能赢得两岸人民与国际社会的尊敬。 唯有如此,大陆当局才能走出六四阴霾, 两岸关系也才能进一步提升。”
台湾健行科技大学教授、前外交部研设会主委颜建发在海峡论谈节目中表示,蔡英文今年的六四感言很含蓄。因为这个话题对于中国大陆的政府来说非常敏感,对于中国政府来说,接受六四和公开真相是非常难的真相。所以蔡英文选择了相对温和的方式评价六四,希望台湾能把民主的东西带给大陆,同时大陆发展到现在,作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相信中国的民众也有对于民主的需求,也有享受民主的权利。
美利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顾问巫和怡在海峡论谈节目中分析,蔡英文现在刚刚上台,她的六四感言考虑还是非常多的。尤其是当下蔡英文政府和大陆互信不够,如果她言论过激,可能会导致台湾和大陆的关系进一步恶化,对于她来说是得不偿失。但是巫和怡博士也认为,近几年中国内部可能会有大的变动,尤其是出国的人越来越多,互联网越来越发达,那么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一直保持着消息的封锁。巫和怡强调,“不平反六四,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无法完成他的中国梦!”
至于在台湾有评论文章指出,以往纪念六四的民众是统派占多数,现在却出现逆转,台湾的六四纪念者以支持台独的年轻人占多数。对于这个现象,颜建发教授分析,统独是一种“特殊主义”,但是民主则是一种“普遍主义”。现在台湾支持悼念六四的年轻人,普遍关注的是普遍主义,针对的是人类的普遍福祉。而统独这种特殊主义在这里其实并没有占据多数,所以无论悼念者是统是独,其实和统独的关系并不大。
对于今年香港社会对于纪念热情的情绪转变,颜建发教授认为,对于台湾和香港的纪念者来讲,他们都期望在中国大陆内部也有对于纪念的回应的声音,但是不能仅仅一直是靠在大陆以外、海外的地方纪念。如果说,到现在已经27年,内部都没有这种声音出来,那么别人可能就没法帮你。
巫和怡认为,“如果六四这个门槛跨不过去,那么中国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现在中国社会内部处在一种敢怒不敢言的状况,绝大多数老百姓早就对共产主义丧失信心了,中国的民众只是迫于高压的一党专政和经济的发展没有爆发大规模的反对浪潮。现在转变已经开始了,无论是海外还是内部的,中共的这种一党专政都是不可持续的。”
此外有听众来电表示,现在大陆的年轻人根本不关心六四,也不了解过去的历史,对此,巫和怡博士认为,现在大陆年轻人对六四不关心,或者是不了解,其实是因为大陆对于信息的封锁挡掉年轻人接受讯息的渠道。这种靠信息封锁的一党专政不可能永久持续,希望更大的自由可以早日到来。
颜建发教授也表示,六四问题并不仅仅是中国大陆自己的事情,在这个世界紧密联系的时代,国际社会完全可以影响中国。此外,现在两岸关系十分敏感,所以蔡英文对于两岸之间各项问题的表述都十分含蓄。两岸虽然历史并不太一样,但是仍有许多共同的东西,所以希望台湾现在所拥有的可以影响大陆,促成大陆的进步。
究竟大陆年轻人为何不关心六四? 台湾年轻人纪念六四是不是为了向中国说“不”? 中国的民主化与台湾是否有关? 台湾的民主又是否真的能影响中国?
●世界各地纪念活动,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
▲美国之音(VOA)6月3日报道:人权观察要求中国承认六四真相
在纪念六四镇压事件27周年前夕,国际人权组织——人权观察发表声明,要求中国政府承认六四真相,为相关的镇压活动负起责任。
人权观察中国部主任索菲·理查森表示:“中国当局应当将正义还给六四大屠杀幸存者及其家属,并为其行为承担责任。”声明中说,当局在六四来临之际提高戒备,数名维权人士被拘留或“被旅游”。当局防范六四的另一个方式是禁止事件发生之后逃到海外的民运人士返回中国。
人权观察表示,自从2013年习近平上台以来,对异议人士的打压进一步升级。政府对互联网和媒体的言论控制更加严格,在几轮逮捕中监禁了数百名活动人士,开展针对意见领袖和自由派知识分子的打压,并推行党领导下的“正确思想”。
人权观察呼吁中国政府把握六四27周年的机会,改变官方对此事的立场。理查森说:“北京要想前进,就应当效仿此前怀抱信心的政府,正视过去的悲痛。这也是中国人民所希望的。”
▲美国之音(VOA)6月4日报道:美国务院就“六四”天安门事件发表声明
在1989年中国政府镇压民主抗议事件27周年之际,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马克·托纳6月3日发表书面声明,继续呼吁北京公开真相、开放言论并停止打压人权。声明全文翻译如下:
中国政府暴力镇压天安门广场和周边和平抗议行动已经过去27年。美国政府继续呼吁,公开在这次事件中被打死、拘留和失踪的准确数字;停止对1989年6月4日发生事件的讨论禁忌;停止对希望和平纪念“六四”周年的人士的骚扰和拘押。
虽然中国在过去的许多年发生了许多变化,我们继续严重关切中国持续发生的对人权的侵犯;这其中包括:去年拘押了数以百计的人权活动人士、律师、民间社会领袖;以及对媒体报道内容、言论自由、结社自由和宗教信仰的加剧限制。美国将保护人权视作所有寻求维护国际体系国家的根本责任,我们敦促中国政府尊重本国所有公民的普世权利和自由。
▲美国之音(VOA)6月4日报道:六四网站遭袭 主办方认定中国捣鬼
华盛顿—27年前,上百万中国人为民主集结在北京天安门广场,最终,这场运动遭到中国政府无情镇压,造成数千人伤亡。27年后的6月3日,美国首都华盛顿一场纪念活动的网站在召开前据信遭到了黑客袭击。虽有诸多不顺,还是有多位六四亲历者和关注中国人权状况的人士在华盛顿现场通过网络直播表达了他们对中国人权状况的看法。
美国东部时间6月3日上午10点半,由公民力量和共产主义受难者纪念基金主办的“天安门大屠杀27周年纪念会议”未能按计划准时开始。
公民力量主席杨建利说:“我们发现我们不断地受到攻击,一会儿就不能上去(网站)了。我们修复,修复了以后又被攻击,大概三四次的时间。后来到了我们开这个公开会议的时候,已经整个的网站都瘫痪了。”
活动网站受到黑客攻击,无法按照原计划让身处世界各地的嘉宾通过网上连线的方式参与对话。
杨建利说:“肯定是中国政府。我很少在没有证据之前就做这样的论断,但是这件事我想应该是不会有疑问的。”
活动推迟约半小时后开始,网上直播也通过其他办法成功进行。杨建利博士说黑客袭击带来了一定困扰,但无法从本质上影响到信息的传播。
他说:“这说明什么呢,六四对他们(中国政府)对他们太重要了。六四的信息一传播,就觉得政权会受到威胁,所以他们用了这么大的资源来影响我们。”
今年曾竞选总统的共和党籍联邦参议员泰德·克鲁兹(Ted Cruz)发来视频。他强调了纪念六四天安门事件的意义,并呼吁美国众议院和总统奥巴马签署由他提出并在参议院获得无异议通过的提案,即将位于华盛顿的中国大使馆前的路改名为“刘晓波广场”。
克鲁兹参议员说:“天安门事件给我们的教训是,与专制政府保持接触而对他的罪行视而不见,是无法改变它的,我们必须不断地、一次一次地向它提出改正的要求。”
虽然美国境外的嘉宾无法如期参与讨论,现场的天安门事件亲历者分享了他们的观点。芮朝怀在六四后被监禁长达三年,他说这一天对他来说是一生的纪念日,他想为中国人民祝福,向牺牲者致敬。
芮朝怀说:“通过这场运动,让世界人民知道我们中国人民不是麻木的,不是冷漠的。我们是善良的、勇敢的,我们也有全人类共同的努力,去追求幸福,我们是高尚的。”
活动主办人之一的杨建利博士说,公民力量等日前共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递交了将举世闻名的“坦克人”照片及影像资料列为世界记忆名录的申请,以此纪念天安门事件。
27年过去了,六四是不是被人们淡忘了?杨建利告诉美国之音,今年在网上登记参与活动网络直播的人数超过一千,这是非常乐观的趋势。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6月4日报道:六四27周年:美国呼吁中国允许民众和平纪念六四并停止侵犯人权
今天(6月4日)是六四27周年,北京天安门广场警戒森严,民众也被动员充当安保义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呼吁中国政府允许民众和平纪念六四事件,并停止侵犯人权。台湾总统蔡英文今天周六可能透过脸书发表六四感言。台湾陆委会发表声明,期盼中国大陆重新审视六四历程,重视人民诉求,台湾跨党派立委6月3日也在立法院举行六四纪念活动。
今天是六四27周年,根据中央社的报道,北京天安门广场附近最近更加警戒森严,驻守大批军警;此外,官方也动员民众充当安保义工,要求统一配戴红袖标、戴小红帽,在社区巡逻。
报道援引香港星岛日报表示,官方志愿者(义工)网站近日出现多个招募「『六四』治安防控社区巡逻」的通知。其中丰台区「芳城园一区居委会」的通告写着,「『六四』安保巡逻值班现已正式启动,请志愿者佩戴红袖标、小红帽上街巡逻」。
通告说,安保巡逻从1日开始,每天上午9时至11时、下午2时至4时进行,下星期一(6日)结束,3号和4号两天是「一级超常防控」。
“六四事件”至今在中国大陆仍是禁忌,每年6月4日临近前,官方无不严阵以待,许多在北京受到监控的异议人士,都会被强迫带往外地旅游或监视居住,以免发表批评言论。
美国呼吁
与此同时,就在美中两国下周举行高层经济战略对话的前夕,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呼吁中国政府允许民众和平纪念六四事件,并停止侵犯人权。
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马克?托纳6月3日发表书面声明,他说:“美国政府继续呼吁中方全面公开当年被杀、被捕和失踪者的资料。停止对1989年6月4日发生事件的讨论禁忌;停止对希望和平纪念”六四“周年的人士的骚扰和拘押。”
托纳说,自1989年六四事件以来,中国发生很多变化。但美国仍严重关切北京当局目前侵犯人权的情况。他举例说,中国政府去年拘押了数以百计的人权活动人士、律师、民间社会领袖。托纳还谴责中国政府不断收紧对传媒、言论和宗教自由的限制。他敦促中国政府尊重所有公民的普世权利和自由。
台湾总统蔡英文或将透过脸书发表六四感言
在台湾,根据当地媒体的报道,台湾总统蔡英文今天周六可能透过脸书发表六四感言,目前文稿仍在研拟撰写阶段,。台湾自由时报表示,此次是蔡英文上台后,首次对六四发言,引起各界高度关注,虽无可避免触及敏感的两岸关係,但预判蔡英文将维持过去基调,强调民主与自由价值的重要,以「温和」方式 表达既定立场。
去年六四,蔡英文以民进党总统参选人身分在美访问,她透过脸书发文强调,无论是六四、野百合、太阳花或雨伞运动,都释出一个讯息,青年世代的理想与热情,是推动社会前进的重要动力;不过,唯有民主与自由才能让青年实现理想。
台湾陆委会的期盼
台湾陆委会6月3日周五主动发表声明,期盼中国大陆重新审视「六四」历程,重视人民诉求,并持续在制度面建构更为开放、公平及正义的和谐社会。
陆委会表示,台湾在民主发展过程中也曾有过颠簸不安的过去,台湾勇于面对,将和解的力量转化为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向前动力,这种健康的经验与价值可以持续做为两岸彼此分享与提升的目标,同时成为两岸关係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的助力。
台湾跨党派立委纪念六四
台湾跨党派立委6月3日也在立法院举行六四追思活动。这是六四纪念活动首次在立法院举行。前学运领袖之一、目前旅居台湾的吾尔开希推动参与了这次活动,他通过电话向本台记者瑞迪介绍了相关的情况。
多数香港人支持平反六四
在香港,民意调查显示,有59%的受访港民支持平反六四。
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画最近访问了约1000人,6月3日公布了调查结果:有59%的受访港民支持平反六四,香港巿民的年纪愈轻,愈倾向认为北京当局当年处理事件的手法不对,且愈认同北京学生的做法,也愈倾向支持平反「六四」。
▲美国之音(VOA)6月4日报道:纽约时报广场纪念六四27周年
纽约—纽约的民运人士和持不同政见者星期五晚上在时报广场举行纪念六四27周年集会。与会者悼念在27年前的六四镇压中被杀害的死难者,追问导致六四屠杀的原因,声援遭习近平当局严厉打压的维权人士。因公祭六四被中国当局关押两年多的六四学生领袖于世文获颁今年度“中国青年人权奖”。
纽约纪念六四27周年活动星期五晚上在时报广场拉开序幕,100多位中国民主党全国委员成员和20多位受邀嘉宾出席这场活动。他们悼念六四屠杀的死难者。
原德国之声电台记者苏雨桐说:“当晚看到照片时我一直在流泪,他的身上他的肩头布满了弹孔,他的腹部是被刺刀刺伤的一个很大的口子。”
他们追问导致六四屠杀的原因。中华发展基金会董事长熊元健先生发言表示:“什么是中共屡次杀人的根源?来自于共产主义和这个极权政府所建立的共产制度。”
他们也展望平反六四后的未来。中国著名维权律师滕彪指出:“坦克人所站立的地方才是我们的中国,我们总有一天会回到那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自由的,人民的新中国。”
开着流动展览车从洛杉矶来到纽约的艺术家陈维明及其团队,带来了一座民主女神像,他说,要把六四真相告诉世界,“只有走向民主和宪政才能有效阻止国家恐怖主义在世界灾难性的发展。”
六四天安门学生领袖王丹领导的青年中国,把今年的“中国青年人权奖”颁给因公祭六四而系狱两年多的原六四学生领袖于世文。于世文的女儿代表父亲在会上领奖。
自发前来与会的美国印第安纳大学西藏学荣誉退休副教授史伯岭表示,他不安心中国的人权,支持中国的民运人士,他说:“人民必须要有人权,必须要有民主,为此我当然要来支持。”
流亡海外的藏人组织派代表前来声援,呼吁勿忘六四,为中国、为西藏争取自由。
美国广播委员会执行长努南在会上呼吁,美国不应减少而应加强对中国自由信息的传播。
活动组织者、中国民主党全国委员会主席王军涛表示,今年类似的纪念活动共有7场,一直要持续到下周二,他说:“今年的特点是习近平领导核心加紧对民间的镇压,特别围绕六四纪念活动(的镇压)升级了,作为我们在自由世界的人们不仅有义务悼念六四亡灵,而且还应该声援那些在中国国内为纪念六四而被捕的人。”
集会在与会者高呼“我们要民主!我们要自由! 结束一党专制!”的口号声中结束。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6月5日报道:美国华人纪念六四27周年
1989年6月4日,中共出动24万野战军,血腥屠杀在天安门广场和平情愿反贪污、反官倒、要求中国实行政治改革的学生和北京市民。27年过去了,中共在国内力图抹去人们对六四的记忆,但海外华人的记忆却越来越清晰。今年,美国华人纪念六四的活动,形式多样,并且有更多的年轻人参加。
美国华人纪念六四27周年的活动从5月14日便开始。这一天,由著名雕塑艺术家陈维明发起,有十位华人参加驾车横贯美国的“中共国家恐怖主义暴行展”,从洛杉矶启程。展览在美国的十几个主要城市的市中心或大学校园巡回举行,行程一万多公里,于6月4日到达首都华盛顿。车队以陈维明雕塑的三米高的中国民主女神像为先导,展示一百多张图片和视频,揭露中共六四屠杀和在国内践踏人权的罪行,提醒人们警惕中共国家恐怖主义向外扩张。美国的40多位知名的中国民运和维权人士在车队到达他们居住的城市时,加入了他们的活动。
5月29日,旧金山华人以清洗矗立在中国城的中国民主女神像,揭开了当地纪念六四27周年的序幕。当天他们并邀请到访的香港支联会主席何俊仁发表演讲,何俊仁在演讲中表达了港人坚持平反六四,坚定不移的支持中国民主运动的决心。
6月4日,美国各地华人都举行了纪念集会,或者晚间举行悼念六四亡灵的烛光晚会。人们在这些集会上看到27年来坚持不懈纪念六四的老面孔,也看到了许多新面孔:首都华盛顿的纪念集会由新加入“全美中国学生学者自治联合会”的年轻中国留学生主持。美国旧金山的烛光晚会,由一位90后中国女留学生主持,他出生于六四屠杀后的1994年,今年才来到美国。
今年的六四纪念活动,人们也见到了一些过去未曾出现的老年人。中共开国大将、前解放军总参谋长、军委秘书长罗瑞卿之子、前解放军大校罗宇,在旧金山的六四纪念集会上讲述了六四屠杀枪声一响,他便脱下军装、与中共决裂,成为唯一的一位流亡海外的“红二代”的心路历程。
今年美国华人纪念六四屠杀27周年的亮点还有:人权组织“公民力量”与多个海外民运组织,于6月3日召开国际电视连线会议,商讨六四问题解决方案,以及开展“寻找坦克人”和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将六四列为世界遗产的活动。“寻找坦克人”寻找的不仅是六四挡坦克的王维林,也寻找拒绝碾压王维林的那位解放军坦克手。而“六四申遗”,第一批文件已经于六四27周年到来之前递交给联合国。
●中国当局严厉打压民众纪念活动,“天安门母亲”及民主人士被监禁被旅游
▲英国广播公司(BBC)5月31日报道:六四前夕活动人士再度被软禁被离京
据来自多方面的消息显示,随着1989年六四事件的27周年忌日临近,中国政府安全部门再次开始按例开始软禁或管制敏感人士,并强力打压敢于纪念六四的人士。
香港《明报》早间报道说,“天安门母亲”的创建人丁子霖透露她6月1日开始将再度例行被安全部门“软禁”。
被软禁
据报,丁子霖介时将不得使用个人手机,而由安全部门交给她的临时手机则只能拨打应急电话号码。
丁子霖在接受《明报》电话采访时还表示尽管“苟延残喘”,也会继续纪念儿子的生日和忌日。
丁子霖唯一的儿子在六四事件中遇难身亡,年仅19岁。
除丁子霖之外,多名其他天安门母亲据信也接到了将被限制外出和与外界联系的通知。
其他遭软禁的知名人士还有山东大学退休教授孙文广。
据信,孙文广是因为希望组织一次有多名当年历经六四抗议的人士参加的研讨会而被软禁的。
被旅游
不同于“天安门母亲”,另有国际媒体报道显示,中共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原中共总书记赵紫阳政治秘书鲍彤,则已经接到要求他六四前后离京外出“旅游度假”的通知。
鲍彤在1989年六四事件前后一直反对武力镇压民主运动,支持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在民主和法制的轨道上解决问题的思路。不过,赵紫阳路线没有被当时的中共实际最高领袖邓小平接受,最终导致武力镇压。鲍彤也成为当时被逮捕的最资深中共官员。
据悉,其他“被旅游”的还有原《经济学周报》副总编,72岁的知名记者高瑜。据高瑜家人透露,警方已经发出通知,6·1会接高瑜离京旅游,等6·4后才能回家。
高瑜由于写文章批评习近平和揭露中共意识形态控制而一度被捕,随后又以“为境外提供国家机密”罪名判刑五年,去年11月因病重共,获准监外执行。
目前不知道上述六四事件相关人士将被旅游到什么地方,但是估计六四过后将会被允许返回北京。
被逮捕
另外,四川成都警方日前也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拘捕当地一名涉嫌制作“铭记八酒六四”(谐音)的一位名叫符海陆的男子。
据报,同时被捕的还有曾推荐该酒的成都女诗人马青。
符海陆的妻子在接受国际媒体访问时指出,其实市场上并有没有这种酒,只是有照片图片在网络上传播。
▲德国之声(DW)5月31日报道:六四将临 北京严密监控活动人士
六四27周年纪念日临近,中国当局再次祭出“强力维稳”的手段,包括“天安门母亲”丁子霖、知名媒体人高瑜等多名活动人士被严格监控或“被旅游”。
(德国之声中文网)六四前夕,中国当局再次展开“维稳”行动,针对敏感人士实施软禁或强制旅游的措施。正在监外执行刑期的中国资深媒体人高瑜周一在推特发文称,她接到“天安门母亲”丁子霖的来电,指国保上门通知,6月1日上岗并将切断其住所电话,只停供一部供紧急联络的手机,手机中仅存有警局、救护车和另一至亲的号码。
香港《明报》指出,丁子霖已年近80岁,丈夫蒋培坤于去年九月过世,身体转差的丁子霖日前已经表示,身体状况不容许她参加祭奠,只能在家中悼念。
而高瑜的家人也透露,警方已经通知:高瑜将在6月1日“被旅游”,直到六四过后才能返家。高瑜本人周二也在推特上写道,“下午朝阳国保来,电话里说谈明天被旅游的事”。
此外,据香港《苹果日报》报道,30岁的成都男子符海陆日前因在网上张贴“銘記八酒六四”酒瓶图片,被以“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拘留。而曾在微信上推荐“銘記八酒六四”的女诗人马青则在家中被警察带走。
另据“自由亚洲电台”报道,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政治秘书鲍彤5月24日向该台证实,警方已经要他准备衣物和药品,将带他外出“旅游”。在往年六四期间,鲍彤也有过“被旅游”的经验。该台还报道称,北京宋庄多名艺术家被当局监控,而曾经参与绝食接力声源郭飞雄的湖南公民张琪则在六四前夕“被失联”。
▲美国之音(VOA)6月1日报道:天安门母亲及学运领袖发文纪念六四
“天安门母亲”群体授权人权组织“中国人权”发表文章纪念六四27周年。文章说:“‘六四’惨案已经过去27年,对于我们难属来说可谓是白色恐怖的27年、令人窒息的27年。”
每年六四前夕,中国当局都会严密监控人在中国的维权或民运人士。据报道,今年北京国保当局通知“天安门母亲”组织发起人丁子霖,将从6月1日起对她实施软禁,不允许她使用个人手机,只能使用警方提供的专用手机联络警察或120救护车。被判刑5年徒刑,监外执行的专栏作家、新闻记者高瑜和曾担任赵紫阳政治秘书的鲍彤也分别被带往外地强迫旅游。
“天安门母亲”群体的发言人尤维洁接受香港《明报》采访时表示,当局为了避免相关人士接受外国媒体采访,会在她们去北京西郊万安公墓的那一天全程监视她们的拜祭活动。
六四学运领袖王德邦5月31日也在“中国人权”发表文章,质问“中国绕得开‘六四’这道坎吗”?文章说,中国目前经历的包括环境恶化、官僚腐败、贫富两极等问题,根由“正是‘六四’那场违天背理、丧尽天良的屠杀”。
▲美国之音(VOA)6月1日报道:六四临近高瑜鲍彤被旅游
北京—六四天安门事件27周年即将来临之际,北京市公安局对一些反对向学生和市民开枪和敦促重新评价那段历史的知名人士提前采取了消音封口行动。被判刑5年监外执行的专栏作家、新闻记者高瑜和曾担任赵紫阳政治秘书的鲍彤已经分别被带往外地强迫旅游。
据悉,72岁的资深女记者高瑜星期三被当局人员带到青岛,84岁的鲍彤日前被带往昆明。
几乎每到所谓敏感时期,许多在北京受到当局监控的异议人士都被带往外地旅游或监视居住,以免他们向外界发表批评言论。
2016年北京“两会”期间,高瑜也被带离北京,前往云南旅游,其间曾跟独立作家徐晖和北京维权活动人士王荔蕻见面。
长期关注时政、活跃敢言的高瑜曾数度被判刑入狱。1989年6月3日,时任经济学周报副总编辑高瑜因采写内容敏感的报道而被北京安全局拘捕,系狱一年 .1994年11月,再度被捕,判刑六年,罪名是“泄露国家机密”。2014年4月,高瑜被控向境外泄露国家秘密文件、即所谓“七不讲”的中共中央9号文件而三度被捕入狱,刑期7年。以身患重病为由上诉后,获准将刑期减为5年,监外执行。
鲍彤今年84岁。1989年5月28日,时任赵紫阳政治秘书的中共中央委员鲍彤在北京被捕,成为被当局逮捕的与六四事件有关的最高级别中共官员。1992年7月,鲍彤被以泄露国家秘密罪和反革命宣传煽动罪两项罪名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1996年5月刑满释放后,一直被软禁。
▲英国广播公司(BBC)6月1日报道:天安门母亲公开信:至今41位六四难属离世
随着六四事件27周年临近,一直为事件中丧生的子女争取公道的“天安门母亲”,发表联署,谴责政府未能解释她们子女死亡的原因,誓言会继续追求真相。
人权组织“中国人权”上载一封131名“天安门母亲”联署的公开信,表示她们为子女争取公正时,持续受到当局滋扰及恐吓。
以天安门母亲代表尤维洁为首、共131人署名的公开信表示,过去一年,丁子霖丈夫蒋培坤、张淑云及韩淑香等过身,至今共有41位六四难属离世。
公开信指,八九六四至今,对于难属是白色恐怖、令人窒息的27年。今年警方更警告从4月下旬起,限制探望丁子霖,要经北京市公安局批准。
家属担心80岁的丁子霖去年相继失去两位亲人,身心俱疲,情况令人忧虑。
他们还担心政府的处理,令国人对六四的记忆渐渐消失。家属指他们有坚定信念,相信六四一定能得到公平、公正的解决,并向曾经与他们一起抗争的逝者致敬。
据来自多方面的消息显示,随着1989年六四事件的27周年忌日临近,中国政府安全部门再次开始按例开始软禁或管制敏感人士,并强力打压敢于纪念六四的人士。
香港《明报》早间报道说,“天安门母亲”的创建人丁子霖透露她6月1日开始将再度例行被安全部门“软禁”。
据报,丁子霖介时将不得使用个人手机,而由安全部门交给她的临时手机则只能拨打应急电话号码。
丁子霖唯一的儿子在六四事件中遇难身亡,年仅19岁。
除丁子霖之外,多名其他天安门母亲据信也接到了将被限制外出和与外界联系的通知。
其他遭软禁的知名人士还有山东大学退休教授孙文广。
据信,孙文广是因为希望组织一次有多名当年历经六四抗议的人士参加的研讨会而被软禁的。
不同于“天安门母亲”,另有国际媒体报道显示,中共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原中共总书记赵紫阳政治秘书鲍彤,则已经接到要求他六四前后离京外出“旅游度假”的通知。
鲍彤在1989年六四事件前后一直反对武力镇压民主运动,支持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在民主和法制的轨道上解决问题的思路。不过,赵紫阳路线没有被当时的中共实际最高领袖邓小平接受,最终导致武力镇压。鲍彤也成为当时被逮捕的最资深中共官员。
据悉,其他“被旅游”的还有原《经济学周报》副总编,72岁的知名记者高瑜。据高瑜家人透露,警方已经发出通知,6·1会接高瑜离京旅游,等6·4后才能回家。
高瑜由于写文章批评习近平和揭露中共意识形态控制而一度被捕,随后又以“为境外提供国家机密”罪名判刑五年,去年11月因病重共,获准监外执行。
目前不知道上述六四事件相关人士将被旅游到什么地方,但是估计六四过后将会被允许返回北京。
▲纽约时报6月2日报道:六四27周年,天安门母亲丁子霖“被沉默”
2009年,退休大学教授、“天安门母亲”联合发起人丁子霖在自己位于北京的家里。她身后的墙上挂着儿子蒋捷连的画像。1989年6月3-4日,军队进城镇压民主抗议运动,导致成百上千人丧生。蒋捷连是其中之一,时年17岁。
北京——“对不起,我不能接受采访,”“天安门母亲”的发起人之一丁子霖说。这是在1989年的中国军队镇压行动中遇害的民主抗议人士家属组成的群体。说话的时间是本周三,距离她儿子的忌日还有三天。
丁子霖曾任哲学教授,现年79岁,声音听起来有些虚弱。她没有详细解释自己为何不能接受采访。不过,在挂掉电话之前,她又讲了一句,“门口有人在监测。”每年这个时候,当局都会派人在丁子霖位于北京高校区的家门口监控,拦住前去采访的记者和其他访客。
中文和英文社交媒体上流传的一种说法称,丁子霖的电话线已被切断,公安局给她发了一个特别的手机,里面只有三个联系号码,包括中国的急救电话120.周三上午,丁子霖接起了家里的固定电话,不过记者还没来得及问到特殊手机或其他细节,她就挂断了。“天安门母亲”的另一位成员尤维洁表示,丁子霖的手机也能收到短信。
在1989年6月3-4日的那个夜晚,丁子霖和丈夫蒋培坤的儿子蒋捷连遇害,当时他只有17岁。如今时间已经过去将近三十年。和他一样在那场镇压民主抗议的行动中遇害的人有数百,乃至数千。当年的抗议活动延续了许多周,震动了中国的首都。
周三,“天安门母亲”依然在世的131名成员发布了一份声明,表示过去这些年是“白色恐怖的”和“令人窒息的”。今年,这份声明突出强调了他们遭遇的来自警方的骚扰,也再一次呼吁为受害者伸张正义。
政府从来不曾为这些杀戮致歉,也没有修改过对天安门抗议活动的定性——“反革命暴乱”。
以下是声明的摘录:
“‘六四’惨案已经过去27年,对于我们难属来说可谓是白色恐怖的27年、令人窒息的27年。”
“27年来和我们打交道的是警方,27年来踏破我们门槛的也是警方。每年年初从赵紫阳先生的忌日开始,两会、清明节、‘六四’忌日,甚至国家的重大活动及外国政要来访等一系列日子,我们难属都被警方监听、监视、查抄电脑、跟踪或被拘押。他们使用无中生有、编造事实、进行恐吓等等卑鄙手段,这无疑是对‘六四’亡灵的亵渎,对生者的人格侮辱。”
“27年来我们‘六四’难属一直理性地坚持三项诉求——真相、问责、赔偿,以求公正解决‘六四’冤案。但是政府一直漠视,震惊世界的‘六四’大屠杀好像在中国没有发生过,对于我们的诉求不予理睬,国人对此的记忆也在渐渐消失。”
对于丁子霖而言,今年的伤痛或许要加倍。尤维洁透露,丁子霖的丈夫在去年9月去世,女儿在去年11月死于癌症,年龄只有49或50岁。据信丁子霖还有一个儿子,年龄超过了50岁。
尤维洁表示,当年她的42岁的丈夫杨明湖也是在6月4日被军人开枪击中,两天后在同仁医院去世。她说警方最近告诉她,任何因六四等政治议题想去拜访丁子霖的人都需要获得批准。她表示,这促使该群体在这次的声明中着重突出了警方的骚扰。
“有什么法律限制我们去看望一位老人?”63岁的尤维洁反问。
作为六四遇难者的家属——通常是父母——这个群体中去世成员的名单越来越长。今年,名单上的人数从2013年的33人增加到了41人。
香港市民支援爱国民主运动联合会主席何俊仁(Albert Ho)称,中国政府在采用“拖延战术”。联合会将于周六在中国的半自治城市香港举行其一年一度的六四纪念活动。
“他们想尽量拖延,希望随着时间流逝,随着遇难者家属离世,所有人都会遗忘这件事,”同时担任香港民主党立法会议员的何俊仁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但北京居民的集体记忆会永远存在,”何俊仁还说。“有那么多的目击者。就算遇害者家属去世,还有很多其他人可以在合适的时候站出来作证,”他说。
“天安门母亲”一直在呼吁进行独立调查。
总部位于美国的人权组织“对话”表示,最后一名因参与六四运动而依然被监禁的人士苗德顺将于今年10月获释。
不过,另一家人权组织维权网(Chinese Human Rights Defenders)表示,还有不少曾经参加抗议运动的人士因后来持续倡导人权和民主而遭到关押。
在香港,世界上唯一一家纪念天安门抗议运动的博物馆今年将闭馆。组织者表示,原因是他们与那栋楼的业主产生了纠纷,也受到了一些访客的骚扰。
在中国大陆,有人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他们的朋友因试图举行个人纪念活动而被带走。
在西南城市成都,警方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的罪名拘捕了名为符海陆的男子。此前,他在网上分享了一些照片,上面显示着标有六四事件日期的酒瓶。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6月3日报道:六四27周年前夕北京严阵以待
中央社报道,六四事件27周年前夕,北京天安门广场附近最近更加警戒森严,驻守大批军警;官方动员民众充当安保志愿者,统一配戴红袖标、戴小红帽,在社区巡逻。六四事件至今在中国大陆仍是禁忌,每年6月4日临近,官方严阵以待,许多在北京受到监控的异议人士都会被强迫带往外地旅游或监视居住,以免发表批评言论。
香港星岛日报今天6月3日报导,官方志愿者网站近日出现多个招募“六四治安防控社区巡逻”志愿者的告示。其中丰台区芳城园一区居委会的通告写着:六四安保巡逻值班已正式启动,请志愿者佩戴红袖标、小红帽上街巡逻。巡逻任务从6月1日开始至6月6日结束。每天上午9-11点、下午2-4点进行。告示注明:今、明两天(6月3-4日)是“一级防控”。
1989年6月3日到4日夜间,中共最高当局派人民解放军对两个月来在天安门广场静坐示威的学生开枪屠杀。六四早晨在学生队伍撤离的路上,军车坦克冲撞和碾压学生,并与保护学生的市民发生流血冲突,造成众多伤亡。至今官方没有公布具体死亡数字。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今天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日本传媒说,对于上世纪80年代末在中国发生的那场政治风波和相关问题,中国政府早有定论。但这位发言人没有说,当年北京将那场学生运动定性为“反革命暴乱”,后来改成“政治风波”。
她只强调,中国30多年来在经济社会方面取得举世触目的成就证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符合中国国情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6月4日报道:六四27周年中国不能公开纪念 天安门母亲受禁闭
1989年6.4天安门惨案今天整整27周年。但在中国大陆,人们仍然不能对六四进行公开和平纪念。六四难属只能低调祭奠27年前的这一天被解放军打死的亲人。天安门母亲团体成员,中国人民大学退休哲学教授丁子霖同往年一样接到当局通知,从6月1日开始被公安设岗哨,封闭在家,与世隔绝。
在被封闭前夕,丁子霖在电话中向法广记者扬眉表示:
“他们提前来告诉我了,还是跟往年一样,总是在这几天上岗。上岗就意味着电话就断了,而且,就是他们6月5号撤岗以后,一般情况下,电话也不会同步恢复。因为我不会电脑,我也不会微信,那些我都没有,所以有外部情况我也不知道。”
对于六四难属的遭遇,一些海外华文间社交网出现感慨六四难属失去孩子亲人的痛苦。有网友表示,当局欺人太甚,将别人的孩子打死,27年都不准人家公开纪念,而他们自己的子女却升官的升官,发财的发财…。
131名天安门母亲团体成员谴责27年来他们遭受的白色恐怖。在六四27周年的前几天,他们通过海外中国人权网站发布祭奠六四惨案27周年的声明说:27年来和我们打交道的是警方,27年来踏破我们门槛的也是警方。每年年初从赵紫阳先生的忌日开始,两会、清明节、“六四”忌日,甚至国家的重大活动及外国政要来访等一系列日子,我们难属都被警方监听、监视、查抄电脑、跟踪或被拘押。现在天安门母亲群体已有41位难属离世。他们最后的遗恨,就是没看到正义的伸张。
▲德国之声(DW)6月4日报道:27周年艰难的纪念 北京持续高压
“六四”27周年到来,“天安门母亲”张先玲称在公墓祭奠孩子亡灵时受到数十名安全人员的监视。与此同时,一年一度的香港“六四”烛光晚会今年失去了学联的支持,年轻的“本土派”表示不再关心中国的民主化进程。
(德国之声中文网)据法新社报道,在“六四事件”周年纪念之际,中国警方周六扣留了几名活动人士,其他还有不少活动人士受到安全力量的严密管控。
据中国非政府组织“维权网”称,包括诗人梁太平在内的六名人权活动人士从周四起就因试图私下举行“六四”纪念仪式而被北京警方拘留,理由是涉嫌“寻衅滋事罪”。据自由亚洲电台报道,还有一名人权活动人士目前仍然“失踪”。
和往年一样,“天安门母亲”仍然处于严密的监视控制之下。这个组织的成员都是在“六四”暴力镇压中失去孩子的父母。张先玲在1989年的浩劫中失去了自己19岁的儿子。她对法新社记者表示,周六,当她和十几名其他父母去北京的一座公墓祭奠自己早逝的孩子的时候,周围全是安全人员。
“从上个星期我们就处于监视之中,……在墓园里大概有30个便衣警察”,张先玲透露。天安门母亲组织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控诉他们所遭受的“27年的白色恐怖”。
香港学生组织与“六四”纪念划清界限
此外法新社还报道称,尽管近年来香港民众对于获得更多自治权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年轻活动人士却拒绝参加周六举行的一年一度“六四”纪念烛光晚会。每年都会吸引上万人参加的守夜活动,已经造成香港民主派阵营的分化日益严重,一方主张继续纪念“六四”遇难者,而另一方则认为烛光晚会所传达的信号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合时宜。
作为特别行政区的香港是中国领土上唯一可以举行大型纪念活动悼念“六四”死难者的地方。但是年轻的“本土派”运动认为,香港应该推进实现自治甚至是独立,而不应该去努力推动中国大陆的民主化——而这正是烛光晚会的主旨。
越来越多的学生组织已经不再参加这一活动。“我们这一代人希望为香港的民主而斗争”,香港大学学生会会长孙晓岚说,建立一个民主的中国“不是我们的责任”。
据悉,作为烛光晚会的创始机构之一,香港学联也已经宣布退出支联会,不再参加今年的活动。
▲美国之音(VOA)6月4日报道:北京等地抓捕打压纪念六四人士(附:万安公墓祭文)
北京—1989年北京学生和市民遭军队残暴镇压的64事件已经27年。这个当局视为大忌的日子来临之际,包括六四死难者家属在内的一些中国公民在不同地方举行了纪念活动。目前已经有10多人因为纪念六四而被捕。还有一些人失踪或被旅游。
“天安门母亲”的代表尤维洁、张先玲等部分难属4日上午前往北京万安公墓。他们在警察监视下祭奠27年前遇难的亲人。尤维洁女士告诉美国之音,警察们今天不像前些年那样,没怎么刁难他们,有些警察甚至表现得还比较友善。
尤女士表示,参加祭奠的难属们说,他们有坚定信念,相信六四一定能得到公平、公正的解决。他们也向曾经与他们一起抗争的逝者(如丁子霖的丈夫蒋培坤先生等)致敬。(天安门母亲部分成员今年的六四祭文附于报道之后)
各地警方抓人维稳
当局的抓捕行动几天前就已开始。在一些地方举行六四纪念活动的人士已有10多位被抓,失踪或被旅游。上周,济南十多名公民公开纪念六四以后,山东大学退休教授、维权活动人士孙文广遭到软禁。
以寻衅滋事为由遭刑事拘留的纪念六四人士包括:曾在北京西单一个广场上呼吁官员公开财产被判刑的新公民运动成员张宝成、马新立、赵常青,他们都是在服刑期满后出狱的。因为同一个罪名被抓捕的李蔚目前失联,北京石榴庄维权人士李美青六月三号被警方以寻衅滋事为由传唤,目前情况不明。她妹妹就是去年9月在华盛顿拦住习近平车队含冤的李焕君。
被上岗被旅游被煽颠
天安门母亲团体创建人之一丁子霖教授、北京宋庄艺术家追魂、异议人士查建国、何德普、广州异议作家野渡都被上岗软禁。丁子霖家电话被切断。资深记者高瑜和赵紫阳的前政治秘书鲍彤都被分别带到青岛和昆明旅游。
此外,四川成都的符海陆,他是因为制作象征性的铭记八酒六四的酒而以涉嫌煽动颠覆的罪名被抓的。诗人马青因为在微信上传播这个铭记八酒六四的信息而被带走,至今下落不明。
据海外中文网站博讯统计,到6月4日晚上,在中国各地被抓或受到当局骚扰的总人数已经达到50人。
北京气氛较往年宽松?
今天下午,记者到天安门广场一带进行了实地观察。整体来说,看不出与平日有很大不同。有一些着装警察、警车在广场周围和里面警戒,游人都很多。当然,其中究竟有多少便衣就不得而知。
维权网站六四天网报道说,六四当天,天安门广场的气氛似乎比往年宽松,一些访民顺利通过安检,得以进入广场,并在天安门前合影,以示纪念。
记者看到,广场上的灯柱悬挂着中国和柬埔寨的国旗,因为柬埔寨国王西哈莫尼正在北京访问。
下周,第八轮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即将在北京举行。美国国务卿克里和副国务卿布林肯即将到达。或许跟这几天北京的重要外事活动有关,表面上看,天安门广场似乎没有以往六四前后那么紧张。
但是从北京和中国其他一些城市纪念六四的活动人士遭到严厉打压、抓捕来看,今年六四这天北京的气氛实际是内紧外松。
附:万 安 公 墓 祭 文
光阴荏苒,六四惨案已经过去27年。当年亲人们牺牲的惨状依然历历在目,悲痛之情时时吞噬着我们的心。时光抹不去心灵的伤痛!年复一年,我们都会聚集在这里,以大家相聚、用祭奠形式寄托哀思,缓解感情上的悲愤。
今天,你们的亲人站在这里,白发苍苍、体弱多病;坐在轮椅上的老父老母亲们,或者两鬓斑白、儿女长大的妻子们,还有你们的兄弟姐妹们,如往年一样默默地摆上鲜花、斟上祭酒,看着照片上的你们带着从容、自信的微笑,眼泪止不住地往肚子里流。
每年祭奠的时候,还有一些你们的同龄人,站在外围,带着摄像机、录音机、照相机。他们不是前来参加祭奠的,是被派遣来监视我们的。他们如果心中尚有良知的话,他们应该看到,27年前的血腥屠杀给千千万万个家庭带来的痛苦,也会在内心感到同情和不安。
为此,我们要大声地呼唤你们的名字,让国人知道27年前你们同样是鲜活的生命!
王楠,男,19岁,北京月坛中学高二学生,南长安街南口,头部中弹。
郭春珉,男,23岁,北京六一中学老师,木樨地,左肾中弹。
段昌隆,男,24岁,清华大学化工系应届毕业生,民族文化宫,左胸中弹。
王卫萍,女,25岁,北京医科大学应届毕业生,木樨地,抢救伤员颈部中弹。
袁力,男,29岁,机电部北京机械工业自动化研究所工程师,木樨地中弹。
杨燕声,男,30岁,北京体育报社员工,正义路,抢救伤员腹部中弹。
郝致京,男,30岁,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研究所助研,木樨地,左胸中弹。
杨明湖,男,42岁,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员工,东长安街南池子,腹部中弹。
这就是当年执政者动用野战军用残忍、血腥的方式对待学生、市民,给我们每个家庭带来的永久伤痛!
27年来,我们作为“天安门母亲”的成员,秉持着理性的思维,按照法制的原则,以非暴力的方式,向执政当局提出我们的主张和诉求。可是执政当局一直充耳不闻,不予理睬。反而在全世界面前以掩耳盗铃的姿态,用谎言模糊事实,用违法手段(监视、监听群体成员)掩盖当年执政者对国民犯下的屠城罪行。诚然,近年来在执法方式上有所改变,那也只不过是“和谐违法”,本质上还是违宪违法、侵犯人权。
众目睽睽之下的杀人惨案,不可能被谎言永远掩盖!也许前面的道路依然坎坷,尽管我们在一天天老去,但是我们有信心坚持,我们有耐心等待!真理终会战胜邪恶!社会终会走向民主、自由!我们一定会等到水落石出,真相大白的那一天!
亲人们,安息吧!
袁 力母亲:李雪文(88岁) 郝致京母亲:祝枝弟(87岁)
段昌隆母亲:周淑庄(79岁) 王 楠母亲:张先玲(78岁)
郭春珉母亲:黄雪芬(77岁) 杨明湖遗孀:尤维洁杨燕声遗孀:黄金平
2016年6月4日
●学者、评论人士、六四学生领袖谈六四
▲德国之声(DW)5月29日援引外媒:墙外文摘:为什么要坚持维园六四晚会?
香港维园六四晚会引发争议,它与香港“本土意识”及民主抗争之间有什么关系?
(德国之声中文网)香港《明报》发表文章“先做人,再做香港人”,作者安徒认为,由四月中胡耀邦逝世,到六月四日屠杀发生的,是一场争取民主、改革中国政治经济状况的运动,是一场全球同步支援的民主运动。当屠杀发生后,它立即变成人权运动。这一场绝非只是民族主义甚或爱国主义运动。
安徒说,如果说,什么是一种有主体性的香港共同体意识,八九六四绝对是一个关键的起点。这个道德共同体的成立,其道德资源是北京那班在无私无畏地抗争的学生,他们的热情和英勇,为疏于政治的香港人作了示范。民运的香港效应不是对共产政权的恐惧,而是道德启蒙。
安徒认为,新世代当然没有责任一定要去维园悼念,“但如果你关心本土政治共同体的前途,你也有责任了解八九民运的全面历史,它绝不单止是血腥屠杀,不单止是共产党不可信。这样你才会懂得以尊重香港历史的态度,评价运动中的功过责任,用民族主义之外的视野去整理八九和六四悼念抗争运动廿七年的经历”。
年轻一代质疑六四悼念
香港《辅仁媒体》发表文章《爱国华侨心态亡,香港国族意识兴——“悼念六四句号论”的划时代意义》,作者毛来由认为,不少参与民主运动的香港人,都是因为六四,才开始关心香港及中国政治,进而投身抗争运动。“可是这种民主运动,在2014年9月28日催泪弹于金钟发射后,走向衰落”。“六四回忆及情结,是吓怕了香港部份抗争者,使其不敢将行动升级”。
毛来由说,1997年后,香港不再是政治稳定、民生安乐的英国海外领土,民众与警察在街头激烈对抗冲突,不再如八九六四一样是远方新闻,而是发生在小巴地铁可达的地方。香港人,尤其是年轻一代,重新思考中港关系,进而质疑悼念六四的必要性,不但正常,而且是成熟负责的表现。
悼念不仅因为“有用”
香港《立场新闻》发表文章“六四是一场不义的杀人暴行,不单是中国人的事”,作者周博贤认为,六四从来不单是中国人的事,而是人类的事,是一场不义杀人的暴行,就如希特勒屠杀犹太人或希斯堡球场惨案等,必需调查、追究和作历史的判断。
再悼念有用吗?周博贤说,若认同“记忆”就是对抗极权的抗争的话,那悼念当然有用。另外,也视乎什么是“有用”。二十多年来的悼念确实令对六四的关注能一代传一代,“我认为这些也是累积,也是成效,即使不是即时和最彻底的成效”。而且,“我们做事,不一定出于觉得有效才做;有时,认为正确便做。”
悼念六四与香港抗争并行无悖
香港《端传媒》发表评论“赋予六四本土意义之可能与必要”,作者郑司律认为,借着坚持六四真相推动民主,其实是主动对抗北京官方的历史观和社会观,与今日香港对抗干预、坚守自主的方向并行无悖。
郑司律,八九民运的爆发,无疑是对香港主流社会一次共同政治参与的经验。1989年整个社会空群动员声援北京学运,将港人扣紧过渡期后对香港前途的关注──不只是推动中国大陆的民主发展,更是面对九七前途问题,争取更好的未来。因此,香港社会一直能够维持相当程度的民意,始终对中共政权保持警戒,亲北京的政治团体在立法会直选上还未取得过一次过半数的多数信任,今日仍然坚持落实民主制度。
郑司律说,若果香港所追求的核心价值,包括能够达致民主政治、言论自由、公平的社会运作,以及真相不被当权者任意窜改,则撇除爱国与否,站在支持民主自由,以及反对屠杀平民的人道价值,纪念六四都有其必要。
▲美国之音(VOA)6月2日报道:前学运领袖:中国政府害怕六四真相
台北—1989年六四天安门屠杀27周年纪念日前夕,当年的学运领袖吾尔开希在台北一家咖啡馆接受了美国之音记者齐勇明的专访。吾尔开希说中国政府不让民众提及六四,是因为他们害怕真相。他说中共整体是腐败的,目前打击腐败的动作并不能说明中共要消除支持腐败的机制。
吾尔开希说,中国政府害怕民众纪念六四,想通过打压和消声的手段让人民忘记这次血腥的镇压行动。但事实难以掩盖,仅存海外的影音资料就可以说明当时学生的诉求绝没有要推翻中共,推翻政府的意图,而中国政府却调动正规军,用坦克用实弹对付手无寸铁和平表达意愿的民众和学生,这个事实无法掩盖,最终有人要为这个事件负责。
他说,习近平抓贪官算不上是反腐。中共本身就腐败,它所维护的这个体制就是腐败的。习近平抓的那几个,也只是因为他们远远超出了已经有的腐败的规则,他认为习近平搞反腐行动建立了肃杀的气氛,其实是为了树立个人的威权。他说他担心中国有走向法西斯专制的危险。
吾尔开希鼓励当今中国的年轻人要大胆追求自由,不害怕,那才是一强大的力量和愉快的状态。吾尔开希回忆起当年一位老师上台演讲说,他不想让下一代像自己一样只能听命与苟且,受到很大触动。希望新一代人有理想。
吾尔开希在台湾建立了家庭,并已取得了“中华民国公民”的身份,他自己表示仍在学习民主,认为台湾是民主最好的典范。他有意在四年之后参选下一届立法委员。
有关吾尔开希的详细论述,请听采访录音,了解更多详情:
▲美国之音(VOA)6月4日报道:专访严家其:六四、屠杀与中国宫廷政治
华盛顿—流亡美国的前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所长严家其在六四27周年前夕,接受了美国之音记者东方的专访,谈到天安门事件民运、屠杀与宫廷政治这三个组成部分,并呼吁中国进行政治体制改革,采取美国的文官制度,防止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戏码重演。以下就是根据录音整理的采访内容。
VOA记者:天安门成了中国政治的风向标。1989年的天安门事件和1976年的天安门事件有什么不同?从现在看来,邓小平是不是严重误判了1989年天安门广场上的学生民主运动?
严家其:天安门事件实际上发生过两次,1976年一次,1989年一次。这两次天安门事件是相反的运动。1976年天安门事件,是老百姓表达自己的意志,按自己的想法,自发的运动,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运动。文化大革命则不是这样一种情况。文化革命是从上而下,是按照毛泽东的最高指示发动进行的。文革可以践踏法律,法律可以不算数,把毛泽东的最高指示作为最高原则,作为文化革命的旗帜。
文化革命十年中间,只有天安门事件是自下而上的运动,1989年也是如此。1976年以悼念周恩来为代表的运动是个民主运动。今天不管对周恩来怎么评价,但是1976年的老百姓都很怀念周恩来,而且怀念周恩来是反应民意的,老百姓怀念周恩来是对文化革命无声的抗议,而且1976年老百姓对邓小平也带着好意。
邓小平的误判
但是邓小平到了1989年,他就把天安门的抗议运动,也就是让他上台的群众运动,看作是红卫兵起来了,看作是文化革命来了,他根本就是完全相反地做了错误的理解。而这个时候赵紫阳是能够正确理解的,他看到老百姓的意志能够表达出来是好事,要用民主法治的方法来解决,就能解决问题,但是邓小平说造反派来了,而且他说这些人都是社会渣滓,他说过这样的话,造反派都是社会渣滓,他想到是造反派,但当时天安门广场上不是造反派啊,是老百姓,是北京学生自发地悼念胡耀邦的一种抗议运动,对中国的一些不好的现象,如官倒和腐败,进行抗议,尽管当时的腐败远不如现在这样严重。
VOA记者:有一种观点认为,邓小平做出出动军队镇压天安门学生民主运动的决定和北京市委书记陈希同提供的信息有关。您如何看待这样一种观点?
严家其:这实际上是宫廷政治。陈希同和李鹏就利用这个事件,并趁赵紫阳到朝鲜访问的时候,来搞一些宫廷阴谋。宫廷政治不是民主的啊,民主制度就不会出现这个情况啊,所以中国的这个政治体制里面存在很大问题,而且还有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说,1982年的中国宪法,是有毛病的。
82宪法
尽管有人认为1982年宪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最好的一部宪法,而且规定了总理、国家主席的现任制,不能连任,这是很大的进步。我也参加了这个讨论,参加了82宪法的讨论。在宪法公布之前,我在光明日报主持过一次讨论会,我当时对宪法草案说了一句:这个宪法很好,但是,国家元首应该掌握军权,不能另外设军委主席。1982年5月份的光明日报登了我的观点。我当时提出国家元首和政府总理,在武装力量的统帅权方面能不能分开?只有极少数国家是分开的,那时候伊朗是分开的。如果中国要分开是会出事的,不能分开。
邓小平提出废除终身制,规定国家主席和总理的限任,我说是这很大的进步,这些话我都讲了,这是事实。
枪指挥党
到了1989年,邓小平当时任军委主席,而且他把他的意志强加政治局常委和赵紫阳之上,他凌驾于赵紫阳以上。这种情况到胡锦涛上台后又发生,江泽民就凌驾在胡锦涛之上,用他的军委主席的权力来干扰胡锦涛的正常执政,这就造成了灾难。因为军委主席和国家主席的权力合一,在宪法的理论上没有错误,是正确的,像奥巴马总统,他当总统的时候自然就是军队的统帅,之后谁当总统谁就自然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军队不是党的而是国家的,这个权力要是分开的话,美国就有问题了,所以不能这样。江泽民胡锦涛的时候就发生过很多问题,包括周永康的坐大、薄熙来、郭伯雄、徐才厚这些人的问题,造成了很多混乱现象,这和1982年宪法里的弊病是有关系的。
当然现在形式上是解决了,但是实际上还是要以宪法的方式,因为宪法是最高法律嘛,要用宪法的方式加以解决。其实这个不是文化革命的问题了,而且在文化革命结束之后邓小平说不能提倡特殊个人,搞个人崇拜,邓小平这句话是对的,而且他也没有想再当个国家主席,但是他还想掌权,弄个军委主席,这就造成了灾难。
当然后来十三大达成了一个非成文的决议,非常详细讲这个问题,说有重大问题由邓小平来拍板,这也是造成89年灾难的一个原因。当时赵紫阳这么讲了,讲了之后呢,大家鼓掌,赵紫阳说,大家鼓掌了就通过了,也就是说党的决议中讲了这样一句话。当然这一点本身是违反中国共产党党章的,这个也和后来六四邓小平决定用军队坦克来屠杀人民有重要的关系,也就是说邓小平掌握军权,最高决定权在他手里。
太上皇
实际上当时人民日报发表了四·二六社论后,出现谴责四二六社论的声音,大家希望改变这个社论,而邓小平就是不答应。本来八九民运很容易解决,但是六四的灾难延续到27后的今天还是存在。除了天安门母亲和六四受难者,还有很多人被关了二十七年、被判无期徒刑,出来都疯了。还有很多方面被牵连,有的被开除了,像我们是离开了自己的祖国,是不得已的,这是一个方面。
整个中国的灾难
还有一个方面就是说,整个中国的政治改革停顿了,甚至倒退了,而且经济制度上面把市场经济扭曲了,使中国的市场经济变成了权贵资本主义的经济,造成了高度的两极分化。贪污腐败,到胡锦涛后期,发展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所以中国改革开放的后果,如果是没有六四的话,就可以平稳地使中国富强起来,而且一方面吸收资本主义的长处,一方面维持比较好的分配制度。“六四”后把社会公正全丢掉了,假冒伪劣、权贵资本主义、两极分化、维权运动都起来了,所以中国的这个情况呢,也不是天安门母亲受到灾难,而是整个中国受到灾难。六四不翻案的话,这个灾难不能结束。不仅天安门母亲他们头上看不到阳光,而且权贵资本主义和两极分化这些严重的问题也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尽管反腐起了一些好作用,但是不能从根本制度上解决问题。
实际上,改变中国这个情况,离不开正确评价赵紫阳,以及对六四的三大组成部分(民运、屠杀和宫廷政治)做正确的评价。一个是对学生运动、民主运动的评价,一个是对六四那一天究竟是动乱还是屠杀要作一个说明,它肯定不是动乱。这个在一些关于六四的书籍都谈到了,包括一个讲邓小平好话的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的书,他在书里非常详细地介绍了6.3到6.4大屠杀的经过,当然大陆版这部分内容全删掉了,而香港版的则保留了全部的内容,邓小平的家属也看了,他们不好否认。书中没有讲责任是谁,但这个事实是一个事实。至于天安门母亲27年来一直说要恢复六四真相,要追究责任,也就是说李鹏有责任,要追究他的责任,邓小平也有责任。
第二个是对学生运动的评价。大家可以有各种分析,怎么看待学生运动,学生的游行示威怎么样来用法律来解决。但是游行示威肯定不是动乱,而是一种表达民意的民主运动。
第三个也非常重要,实际上要对中南海的宫廷政治有清醒认识,导致六四屠杀的原因里面和宫廷政治有关系,而且当时万里不在国内,如果万里主持人大常委会的话,问题就会好得多。中南海宫廷政治可以联系到中国的现状,如果中国不走政治改革道路,中国还是没有希望。
VOA记者:习近平上台后,海内外舆论都对习近平抱有希望。他的父亲习仲勋的口碑也很好。为什么现在很多人认为习近平不像他的父亲习仲勋,反而像个小毛泽东呢?
严家其:基因可以遗传,而心因(Meme)不能。习近平肯定遗传了习仲勋体质上的很多好的基因,基因是一样的,但是习仲勋大脑里产生的心因是不能遗传的,心因就是说他的思想。现在看来,习近平的很多言行,没有继承他父亲的做法。我们谈到习仲勋,都觉得很了不起。在胡耀邦1987年一月份受到薄一波、邓力群等几个小人的大批判时,只有一个人敢于起来讲话,就是习仲勋,那个真是了不起。赵紫阳去世的时候,也只有一家人,就是习近平的母亲齐心写了“率子女悼念赵紫阳”,这个不容易啊,温家宝都不敢去看,但是齐心敢这样做。心因不能继承啊,每人有每人的世界观,儿子父亲可以不完全一样啊!
现在说反腐败,对周永康、徐才厚、郭伯雄、令计划这样一批贪官污吏的打击,是得到中国老百姓的赞同的,是件好事。腐败的盛行是在江泽民掌权的后期,江泽民掌握了军委主席的权力,胡作非为,胡锦涛不可能很好地行使权力,当然胡锦涛性格上也有缺陷。
中国现在之所以这样,坏到极点,追根溯源,就是薄一波。薄一波的基因很坏,我看传给薄熙来也很坏,心因薄熙来也接受了。后来赵紫阳也是迫不得已。薄一波在十三大召开以前讲了一句话,意思是说重大问题要邓小平拍板,要邓小平点头。所以赵紫阳就讲了这句话,邓小平也同意,邓小平也没有说不要讲这句话。这件事和六四有直接关系。所以中南海的宫廷政治是个大问题。
VOA记者:中南海的宫廷政治至今仍然在延续。最近曝光的习近平在中纪委六次全会的讲话提到了党内有野心家和阴谋家,他们活着要进中南海,死了要入八宝山。这些所谓的野心家究竟是指谁呢?
严家其:这就是典型的宫廷政治。当总统是很好当的,像奥巴马,尽管很辛苦啊,但是他为人民服务,为美国的老百姓服务,当然也会犯错,但是有制度的制约,不可能太错,所以美国没有太大的问题。出现司法不公正,有各种机制来解决,如最近纽约的Peter梁警官的事件,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他不需要上访,也不需要告状,解决得很好,而且各方面没有话说,这很不容易啊,而且考虑到了每一个细节。
奥巴马的权力很大,但是他边上没有什么政治局常委来干扰他。他没有什么政治局常委。我在1988年接受日本一家杂志采访时,讲过一句话,就说中国共产党应该取消政治局,没有政治局也就没有常委了。政治局要取消,不需要政治局。美国总统哪里有什么政治局常委。当然各个党不同,民主党,共和党,共产党,社会党等等,各个党可以自己规定,但是作为国家体制,实际上只需要两部分官员,一部分是政治性任命的官员。新总统选举出来了,对一批人进行政治性任命,按照奥巴马总统或者按照新总统的意思来任命,这个不叫拉帮结派,总统看到他合适,尽管他没有选上国会议员,只要他的理念与奥巴马总统一样,总统也就可以任命他。总统是军队的统帅,军队不能干预政治。另外,总统下来之后他也走,这叫做总统同步更迭,奥巴马下去了,他的班子也下去了。不像中国,郭伯雄,令计划,徐才厚,一个一个地弄,弄起来多累啊,如果都下去了,就不需要了。美国没有这样的问题,因为美国有同步更迭。
第二部分,保持政治稳定,美国叫做文官制度,美国的公务员,这些公务员是常任的,包括相当于中国的副部级干部,这些公务员是常任的,他们不需要拍马屁,下一级可以对上一级表示不同意见,不怕打击,他们是按法律任命的,符合法律才能担任这一职务,无过失不能免职,这是一个基本原则。如果他没有过失,不能因为没有拍上级马屁就把人给免职了,而且是铁饭碗,在美国没有铁饭碗,但是国家公务员是铁饭碗。另外它还是常任制,一生都可以在政府部门工作,当然退休还是要退休。就是到了七十八十岁了,还可以竞选总统,但是不能终身当总统,不可以连任。作为美国的总统连任受到限制。
害己害人的宫廷政治
像这样一种制度,几乎是常识,美国老百姓是都知道,但中国没有同步更迭制度,所以每一次宫廷政治里面,都要把前一个皇帝的,或者是上一届领导人(重用的)一个一个地弄掉,辛苦得很啊!你看王岐山多辛苦,而且他还要防暗杀。怕暗杀还行吗?连邓小平到老百姓当中去都不怕,当然后来怕了。你看,胡耀邦到老百姓当中去,亲切得很,没有什么防备。奥巴马去饭店里吃饭,没有关系,当然也需要注意了。所以中国的宫廷政治害死人,首先害他们自己。你看毛泽东,宫廷政治害得他家破人亡,林彪也是家破人亡,林豆豆后来很可怜。罗瑞卿的几个孩子受的苦,比一般地富反坏右子女要厉害得多。江青,伟大领袖的老婆,最后上吊自杀了。你看令计划,爬爬爬,爬到高层,也是家破人亡,当然他是罪有应得,没有人需要同情他。薄熙来也是这样。
▲德国之声(DW)6月4日发表时评作家长平观察:“六四”镇压,“文革”另一面
“六四”镇压与“文革”灾难之间有何关系?时评人长平认为,中共主导下错误的“文革”反思,困扰了正当的社会运动。
(德国之声中文网)今天是中共镇压“六四”民主运动27周年祭日。今年被普遍认为是“文革”发动50周年。这两场悲剧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得到充分的讨论。
“六四”运动期间激化矛盾的历史文件,中共大开杀戒的主要理由,是《人民日报》发表的“4.26”社论。它将这场运动定义为“一场有计划的阴谋,是一次动乱”,“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动乱”,“坚决维护得来不易的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否则中国“将会出现严重的混乱局面”。
尽管没有直接提到“文革”,但是不言而喻地,该社论的整个基调都建立在中共的“文革”叙事之上。“得来不易”就是指好不容易结束了“文革”,那个被中共官方定义为“动乱”的“十年浩劫”。
1981年在邓小平主导下制定、至今得到中国社会普遍称颂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文革”被描述成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尽管十分严重,但它“终究是一个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所犯的错误 ”。犯错误的原因,不是国家权力过分集中于一党,而是“党的权力过分集中于个人,党内个人专断和个人崇拜现象滋长起来”。
在这个“决议”定调之后,中国文学和影视作品出现了热闹一时的“文革”反思,着重点在于呈现红旗招展的街头游行,或者像代表电影《芙蓉镇》结尾时的“运动啦”恐吓。其他若干“文革”现象也被总结出来:大字报、红卫兵、个人崇拜、上纲上线……
“决定”错误引导“文革”反思
“决定”主导之下的“反思”,不仅回避了“文革”的真正原因,而且对反思进行了错误的引导,把结果当作原因。比如,个人崇拜是权力失衡之后的一个结果,而且是一个必然结果。如果不反思权力结构,而仅仅把个人崇拜当作领导人的性格偏好,那么这种反思形同虚设。低调务实的邓小平得到的个人崇拜,并不比个性乖张的毛泽东逊色多少,因此他才能轻而易举地将名义上的最高领导人赵紫阳撇在一边,下令以坦克和机枪对付和平的示威学生。
“4.26”社论给示威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阴影至今未能尽去,原因也在于中共官方主导的“文革”反思中,被权力操控的群众运动与民众自发的街头运动混为一谈,而且被当作导致社会动乱的根源。尽管该社论引来天怒人怨,但是当时民众对“运动啦”的担心并非无中生有,学生们必须辩解自己不是“文革”红卫兵及革命群众。
血腥镇压之后,全国人大制定了《游行示威法》,更进一步将游行示威与犯罪挂钩。很多人都或多或少地接受了这种说法:假如邓小平不出兵镇压,“文革”动乱或可重现。
不仅“六四”如此,在很多中国人眼里,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台湾“太阳花”运动,香港“雨伞”革命,都有“文革”之虞。他们完全分不清其中的区别,看到满街标语就认作“大字报”,听到呐喊抗议就斥之“红卫兵”,一旦刨根问底就背负了“上纲上线”的罪责。
绑架和酷刑替代了坦克
习近平像章、“习大大”颂歌让无数人警惕起领导人个人崇拜带来的灾难。难道习近平像邓小平那样打打桥牌、逗逗孙辈,就没有个人崇拜了?颠倒了结果与原因的“文革”反思,竟然让人们在邓小平下令开枪、退休“南巡”之后,仍然认为他没有搞个人崇拜。
“六四”悲剧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文革”现象中的权力结构和民主机制从来没有得到真正的反思。它不过是“文革”灾难的另一种形式而已。
如果以为“文革”只有一种形式,那么不用担心,一模一样的灾难不会降临。如果“文革”是指权力失控导致的社会疯狂,那么这种灾难从未远离,“六四”镇压从未停止。今天,人权律师替代了广场学生,绑架和酷刑替代了隆隆坦克。
长平是中国资深媒体人、时事评论作家,现居德国。
▲德国之声(DW)6月4日专访独立中文笔会会长廖天琪:“六四”问题,她这么说……
“六四”27周年,旅德华人华侨、流亡作家、多个民运组织周六在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馆前举行抗议活动。抗议中国当局至今对“六四”持否定和禁止谈论该事件的态度。独立中文笔会会长廖天琪形容“六四”就像一个大脓包,如果不尽快“解决”,它终会爆掉。
德国之声中文网:“六四”27周年,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如何?
廖天琪:我是觉得中国在其他方面,比如:在科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是提到中国的民主、中国的人权状况方面并没有好转,而且不但没有好转,状况更加严峻了。不只是最近,而是这些年来发生的太多事情,让人对中国的民主进程心寒。
中国的新闻自由依然是无望的。言论自由太多人因言获罪。而且这种情况已经扩展到,异议人士、维权律师都会因为他们的职业,其人身自由受到限制,甚至会被逮捕。但自由从来不是从天而降的,大家必须要去争取。
德国之声:与1989年中国当局对待天安门广场学生运动采取的镇压手段相比,您认为中国当局今天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六四”或“六四”参与者及其家属呢?
廖天琪:我觉得政府第一个要做的就是还原真相。然后就要追究责任。同时向受害者及其家属道歉,进行赔偿。这是政府必须要做的事情。任何真相可以蒙蔽一时,但不会永远被蒙蔽。中国政府应该有去反省的自信,同时进行检讨,因为这是可以做到的。
然后我想澄清的是,“六四”是一个群众自发而起的事件,并不是一个反抗政府,也不是违法的事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上规定,人民应享有集会结社的自由、人民有言论自由等等。因此人们在去行使这些权利的时候,政府完全无权去镇压他们、去屠杀他们。
德国之声:您觉得这样的诉求,或者直接的说,要求中国当局为“六四”道歉会有效吗?
廖天琪:我当然知道这是在对牛弹琴。因为中国的政权不是一个民选的政权。他们不愿意放弃一党专制的权力。他们害怕反思。因为当局知道,如果他们让了一步,他们的权力就会受到动摇。
德国之声:据说今天参与抗议者要向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馆递交抗议书,结果怎样?
廖天琪:门卫说,领事馆的工作人员说拒绝接受一切抗议书。反倒是德国警察和门卫说,我们有权递交,所以最后我们在警察的陪同下把抗议信放到了领馆门口的信筒里。
德国之声:现在一提到“六四”,人们除了会想到事件本身,还会意识到“六四”已经变成了一个符号。为什么“六四”能够变成一个符号,会马上让人联想到:人权遭迫害者、那些死难者、那些正义得不到伸张的受害者?
廖天琪:答案很简单,几十年来,政府没有好好正视“六四”的问题,以为可以逃避它(“六四”),不去谈论、隐瞒真相就能解决问题,但事实刚好相反。当局要好好去调查历史,承认自己的错误。就像德国面对自己的历史一样。
德国之声:您对习近平主政下的中国政府目前的政治发展持怎样的态度?
廖天琪:曾经有一段时间,习近平上台后不久,我对他抱着比较乐观的态度。因为习近平执政以后,他确实开始了一系列的动作。他开始大搞反贪反腐。但慢慢我们发现,他的反腐是有选择性的。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一时间大快人心,像徐才厚、周永康、薄熙来——他们这些人被关起来获得人心。而事实上,习近平的反腐是一把双刃剑。它也有反面作用,而且极其具有讽刺性。习近平的反腐把整个中国经济往下拖。
如今我对习近平主政不仅不抱乐观态度,甚至是一种更加严峻的态度。因为中国在言论和新闻自由方面,仍然实施压严厉的审查制度,并且逮捕大量异议人士。这种状况不只令人担忧,更加令人愤怒。如果习近平不能正视问题,那么他的结果将是悲剧收场。
▲德国之声(DW)6月5日墙外文摘:“六四”、爱国与自由
“六四”纪念日的种种争论,让那场运动的意义及香港人身份问题都更加突显。
(德国之声中文网)香港《苹果日报》刊发时评家李怡文章《六四与香港前途》,认为香港人支持中国八九民运,盼其成功,以改变中国专权政治现状,是当时多数香港人的努力与寄望。
李怡说,九七后十九年的变化,特别是中共国的经济发展带来的是政治与社会的退步,“建设民主中国”日见渺茫。年轻人把纪念六四与探讨香港前途联结,实际上是继承香港人参与八九六四的初衷,重点是:我们要以中国人或香港人的身份去争取更好将来。
让“六四”成为“自由和平纪念日”
香港《明报》发表学者徐承恩文章《让六四记忆与大中华观念脱钩》,认为1989年鼓舞了心灰意冷的香港人,燃起他们对自由的期盼。香港人基于朴素正义感的抗争,因一直以来“文化中国”的迷思,就以“血浓于水”这类中国种族国族主义的语言,称之为“爱国民主运动”。
徐承恩认为,六四的主调,是公义、自由与民主,“爱国”只是主体意识未成熟时的扶手杖。没有“文化中国”包袱的年轻人,承传了自由民主的价值,就自然想要把香港从一个自在的(类)国族(nation in itself),提升为自为的国族(nation for itself)。其实只需重拾起初那朴素的正义感,对焦普世本土皆通行的民主与自由,让“爱国民主运动”成为过去,将之升华为“自由和平纪念日”
坚持把“六四”故事说下去
香港《独立媒体》发表中学教师言轻观点《纪念六四是为了把故事说下去》,认为“真正悼念的原因只有一个:纪念六四就是为了彰显人性的光辉”。“这些’六四’故事,每一个都说出来都刻骨铭心,每一个都是倖存者的见证,都是对抗专制政权的最有力武器,也是我们了解’六四’真正意义的证据”。
言轻说,历史的沉淀带来了各种不同的论述,而各人的论述定必然引起争论。可是,仍要回归最基本那一点:尽管人们对发生多年的“六四事件”取态不同,但彼此的立场一定不能改变。“我们既然对’毒奶粉事件’、’豆腐渣工程’和’列车追撞事件’等中国社会近年发生的事,都显得忿忿不平的话,那么,每年听着说着这些的’六四’故事,也应该会是义愤填膺”,而且坚持把故事说下去。
“六四”与“纯粹香港人”
台湾《风传媒》刊载学者方志恒观点《六四争议——折射两种身份认同的碰撞》,认为六四争论核心是两种身份认同的碰撞——“香港中国人”与“纯粹香港人”两种身份认同的冲突。
方志恒认为,八九民运时,香港人全情投入参与,百万人上街声援,整个过程,实际上是一场中国民族主义洗礼,原来出生和成长于英治殖民地的香港人,透过支持和参与八九民运,在情感上与中国大陆重新连接起来。但近年北京改变对港政策,不断加强干预香港事务,却令香港人的身份认同出现重大变化。由捍卫香港而引发出来的政治能量,塑造和强化了一种“纯粹香港人”的身份认同 ── 香港人身份,不再被寄託于中国人身份之下,而是代表着一个独特的政治社群(甚至部分人进一步称之为“香港民族”)。
方志恒呼吁世代对话。“上一辈总不能将自己的中国民族意识,强行硬塞给年轻一代,甚至动轧口诛笔伐恶言相向。青年人也要认识昔日塑造上一辈身份认同的时代背景,并在’爱国民主观’和’中国无关论’之间,认真思考中国因素与香港前途的关係,有理有节地深化本土论述”。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RFI)6月5日报道:六四27周年香港坚持纪念的原因
香港12.5万人6月4日参加在维多利亚公园举行的六四烛光晚会。尽管香港大专学界宣布抵制,但仍有很多年轻人参加。主办六四烛光晚会的香港支联会秘书李卓人表示,27年来港人一直坚持的原因是推动结束一党专政对香港的民主也很重要。
李卓人向法广特约者麦燕婷表示:
“今天晚上差不多有12万5千人,对比去年可能少了差不多一万人,但是我们看到香港人27年的坚持,其实是很难得的。我们见到很多年轻人也来参加,所以我们觉得希望还是在未来,可以继续下去,坚持下去。我们平反六四的运动继续在香港可以推动。我看原因当然是,香港人看到,这个中共政权和我们的民主自由有关。如果我们可以推动结束一党专政,对我们香港的民主也很重要。”
另据麦燕庭报道,参加六四晚会人数虽然减少,但主办单位港支联会收到市民的捐款却增加了28%.捐款总数为171万元,比去年增加37万元。这些捐款将被支联会用作未来一年的经费,包括推动中国当局停止滥捕。
27年来,香港一直是全球纪念六四活动规模最大的城市。今年香港六四纪念晚会出席人数下降的原因被认为与香港出现“本土化”趋势,导致大专学界抵制六四烛光晚会有关。香港支联会常委张文光今天(6月5日)早晨在电台节目中表示,香港争取民主力量确有碎片化现象,这是因为年轻人在雨伞运动中,面对强烈的挫败,转而否定所有与中国有关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