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总统蔡英文上台执政接近一百天。民调显示,她的支持度持续下跌,一些企业主就投诉承诺的改革不到位,两岸关系又处于「冷冻」状态,只有事务性的接触,比前总统马英九时代倒退不少,仅仅比陈水扁时代的互不接触及骂战好一点。

 

 

 

蔡英文回旋空间有限

 

以上任一百天作为一个小结是政治上常用的方法,已故美国总统甘迺迪及他的幕僚就努力在上任头一百天推出多项内政改革,以示有心有力。参选的候选人如当年的列根及最近的特朗普同样一再向选民承诺,自己上任一百天之内必然带来新气象。作这样的承诺其实很正常。一方面他们要显示自己跟在任者的往循有分别,借以打动选民;另一方面也因为当选及上任后通常都有所谓「蜜月期」,民众支持度最高,政治对手不敢胡乱反对,令新上台的领袖有较大空间及能力落实选举政纲。

 

不过,蔡英文却没有这样的打算,前几天她特地跟传媒茶叙,呼吁传媒及公众不要以上任百天以评断她及民进党政府的政绩,因为很多改革要凝聚共识,急也急不来;至于两岸关系更是欲速则不达,保持稳定就好。

 

蔡英文的解说当然有为自己及民进党政府「开脱」的意思,但也反映了政治现实的限制,特别是改善两岸关系主动权在中国大陆,台湾政府及蔡英文回旋的空间有限,不可能有大动作,更不可能跟马英九及国民党执政时相提并论。应该看到,蔡英文及民进党在一月的选举大胜反映的不仅是对马英九政府八年管治的厌弃,更是对他推动的两岸政策特别是不断向大陆靠拢的否定。选民特别是年轻世代对中国大陆的政经影响甚为敏感及抗拒,希望台湾能在政治上、经济发展、国际关系上有更大的自主,不希望受所谓「一个中国」框架束缚。在这样的民情下上台的蔡英文当然不可能像马英九那样以加强两岸经贸关系、吸引大陆投资为经济发展主轴,更不可能像马英九那样以为两岸领导人礼节性会面作为政治突破。

 

事实上马英九落任前的「马习会」镁光灯虽多,却丝毫没有改变两岸关系的实质,更没有令中共改变对台湾的高高在上姿态。蔡英文自然不会重蹈覆辙。

 

另一方面,中国大陆从政府到民间一再向台湾方面发出不友善的讯息,例如变相鼓励存心不良的人在网上检举「台独」艺人,然后来个全面封杀,甚至连拿着青天白日旗的艺人也受牵连。对台湾的国际活动空间,中国大陆同样丝毫没有放宽,总是在加压收紧,令台湾政府与民众感受到各种压力与不便,他们对中国大陆的印象只有变得更坏,关系只有更疏离。

 

北京应调整对台心态

 

其实,跟前任的民进党总统陈水扁相比,蔡英文在两岸关系上已相当务实,原有的两岸关系框架及各类协议依旧维持,原有的两岸交流活动如上海、台北的双城论坛继续进行(这两天就在台北举行)。此外,她上任以来从没有向对岸发出什么挑衅性的言论,没有搞推动独立公投之类的政治动作,也没有介入中国跟周边国家的争议,总是努力保持低调与务实的姿态,以维持两岸关系不出现波折。这样实事求是的态度也许没有镁光灯或成为新闻焦点,但却如实反映了台湾的选择,让中国大陆政府不会有不切实际的期望,让台湾民众明白两岸关系只是台湾的众多关系及难题之一,不是台湾的出路,也不会主宰台湾未来的选择与方向。经过马英九八年来一面倒向大陆倾斜后,蔡英文这种保持距离的姿态也许才是台湾两岸政策的新常态。

 

北京方面对蔡英文不肯接受「一中」框架当然不满,并且以暂停两岸政治接触及协商作为「报复」,其中大陆「国台办」跟台湾「陆委会」据说就处于零沟通状态,大陆并大幅减少到台湾的旅游团。但这样的「惩处」不会有什么结果,反而会加深台湾民众的反感,令两岸民众的心理距离越拉越远。

 

显而易见,马英九时代对两岸关系的「非理性亢奋」已告一段落,蔡英文式的「保持距离」才是台湾朝野最大的共识,也将是长期的姿态。北京可得好好调整一下心态与期望,不然两岸关系不但冰冻,更可能持续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