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 2016年美国大选落下帷幕,实际上今年也是中国的选举年。中国各县区、乡镇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正在各地展开。就在今天,北京市有50万“合格登记”选民投下“神圣的一票”。

 

但是在所谓基层民主选举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许多独立参选人,遭到当局的骚扰或围堵,部分参选人甚至被行政或刑事拘留。一场不能容忍民众参政的选举,算不算民主?中国基层选举在过去30多年来,是否有任何进步?还是更加恶化?西方的民主选举究竟适不适合中国?

 

1980年成功当选北京海淀区人大代表的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介绍道,1980年的选举与现在的选举非常不同,当时的选举非常自由。按照选举法,北京大学有30几个同学参加竞选,都是今天所谓的独立候选人。那时还可以自由地组织集会、张贴大字报、印发传单、在礼堂举行演讲等。整个竞选活动持续了一个月之久。由于候选人较多,先举行了预选选出了3名正式候选人,之后又第二次投票。过程很开放,产生影响也很大。

 

中国网站创办人曹雅学说,1980年选举的时候她还是北大新生,只是一名看客,只记得那时学校墙上都贴满了东西。36年来中国举行了七八次选举,2011年后改为五年一选,之前都是三年一选。其实在1983年,中共就已经对1980年的选举很忌讳、采取控制了。1989年后中共对任何集会、集体活动都非常紧张。

 

胡平说,中共当局以所谓中国人民素质低为理由,拒绝把选举向高层推动,这完全站不住脚。当年的清廷与民国政府也都用过这个理由,但至少都对民主做出了很严肃的承诺,而且提出了渐进民主的时间表。现在中共的问题就是从来没有作出承诺,也没有明确宪政民主是我们的目标。三十多年来没有任何的进步,反而有一定的倒退。

 

胡平说,不久前辽宁贿选案被披露后,有些人表示有贿选总比连选举都没有要好。贿选至少证明当地的选举不是由当局一手操控。中国控制选举的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是控制来源,打压独立候选人;二是控制选举过程与宣传。

 

曹雅学说,36年以来中国政府对基层选举的态度让人无法相信他们有诚意帮助中国建立民主的根基。相反,当局害怕中国会出现这种根基,因此不断打压独立候选人。近年来有更多来自底层的人在参与选举,独立参选人越来越多,体现了民众的参与意识,这才是这个根基的开始。

 

胡平说,基层选举并不是当局在中国渐进推行民主的表现,不能把中国民主的实现寄希望于当局。此外,要把基层选举看作一个宣传民主理念、动员群众的机会。基层选举能让群众看到真正的选举是什么形式,起到一种扩散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