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进党立委:国民党要重返执政须放弃大中国思维
台北 — 台湾民进党立委认为,国民党如果要在台湾重新执政,必须放弃大中国的思维。国民党立委表示,不会调整目前稳定中道的路线。
台湾在野党国民党下届党主席之争近来浮上台面,现任党主席洪秀柱、前副总统吴敦义、现任副主席郝龙斌相继表态参选,并且都强调将继承中国国民党创党人孙中山及前总统蒋经国的精神,营造蓝营正统的形象。
年轻世代
民进党立委王定宇接受美国之音采访表示,国民党如果不放弃大中国的思维,只会离台湾的选民越来越远,并且很难重返执政之路。
他说:“比方说,香港的黄之锋来台湾,被统派的人士追打,这件事情我们应该维护的是台湾的主体性跟自由民主的氛围,而不是默不作声。当中国解放军在阅兵,展示muscle(肌肉)、missile(导弹)的时候,我们该发出来的声音应该是抗议、不乐见,而不是让自己的党政要员坐在天安门看阅兵。”
王定宇委员还说,近20年来,国民党内的领导阶层,90%都没有更换,在老面孔轮流当家的情况下,已经和年轻的世代严重脱节。
2015年9月3号,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妻子连方瑀受邀出席在北京举行的纪念抗战70周年阅兵大典,并被安排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礼,引发台湾社会的哗然和批评。
倾向独立
台湾智库去年底公布的民调显示,在政党倾向上,民进党的支持率是32%,国民党21%,时代力量10.9%,至于20到29岁的年轻世代,24.3%支持时代力量,高过国民党的19.8%以及民进党的16.9%。
台湾著名的天下杂志日前发布的民调指出,台湾39岁以下的民众,49.3%主张独立,同时和大陆维持和平的关系,5%认为无论大陆如何,台湾都应该尽快独立,支持维持现状的是38.4%,支持统一的是6.4%。
中道路线
国民党立法院党团副书记长、立法委员李彦秀告诉美国之音,这几年在民主的洗礼之下,台湾年轻人对于国家的主体性已经有自己的想法。
她说:“国民党在中道的路线上一直都是非常稳健,未来这一块如何做更具体的说明,能够吸引年轻人的认同,这确实是我们要审慎思考的地方,但是现阶段,我认为国民党原来的稳定中道路线其实不宜做太大的调整,但是我相信,这3位党主席参选人在未来的辩论过程当中应该会有更具体的阐述和说明。”
李彦秀委员还指出,国民党下届党主席最需要克服的就是路线问题以及世代交替的问题。
民进党政府于去年8月31号成立了不当党产处理委员会,要求国民党将过去党国不分时代不当取得的财产归还国家,以落实转型正义,让政党之间可以进行公平的竞争。
不当党产
国民党主席洪秀柱批评,此举是政治追杀、清算斗争,并声称要透过司法诉讼抗争。
国民党立委李彦秀表示,选举需要经费,国民党未来的选举势必将更为艰困,但是脱掉党产的包袱或许也是好的,因为靠政见来吸引选民应该更为重要。
民进党立委王定宇说,国民党现任主席洪秀柱还在抗拒不当党产的问题,但是在多数民众不支持的情况下,终究会获得解决,也将不再是台湾选举的议题。
前台湾总统马英九出庭应诉教唆泄密罪
要求法院立即收押马英九的示威民众
台湾前总统马英九因被控教唆泄密案星期二出庭应诉。原告民进党立法院总召柯建铭说,本案是司法改革“最具指标性”的案子。
状告马英九的台湾民主进步党立法院党团总召柯建铭在台北地方法院对媒体表示,从2013年10月开始提告,今天终于开庭审理马英九教唆泄密案。
“最具指标性”案
柯建铭说:“本案最大的意义是‘捍卫宪政体制,终结特务治国’,马英九违法乱宪,他与(前检察总长黄世銘)监听国会逾越司法,这是任何民主国家所不容的。”
柯建铭说,目前台湾正在进行司法改革,而本案是司法改革“最具指标性”的案子。他说,黄世銘去年被判有罪,表明马英九罪刑难逃。
马英九信心满满
台湾前总统马英九大约下午两点走进台北地方法院大厅,满脸表情严肃,没有对媒体发表任何声明。
马英九此前曾经表示,他对他的清白有信心,对司法的公正有期待。
2013年9月4日,时任台湾总统的马英九涉嫌让前检察总长黄世銘向当时的行政院长江宜桦报告牵涉到柯建铭打电话给立法院长王金平的“官说案”。该案牵涉到柯建铭在当年6月28日打电话给王金平,就他涉及的“全民电通案”来请托。
同案被告已判刑
黄世銘表示,原本无意向江宜桦报告,是在总统府指示后才在9月4日向江宜桦报告有关的“官说案”。黄世銘因涉嫌泄密,被判处一年零三个月徒刑。
柯建铭说,法院还传唤了马英九的随行秘书林有振,而马英九将所有罪行都推给林有振,代表“韩国有闺蜜门,马英九则是独创‘秘书门”。
大案缠身
马英九在担任台湾总统时享有刑事豁免权,但是他去年5月卸任后,官司缠身,除了柯建铭自诉的“教唆泄密案”以外,还有“财产来源不明案”,“大巨蛋工程谋利案”等8个案子。
警方星期二在台北地方法院加强了戒备,派出200多名警察维持秩序。现场有主张台湾独立的组织“台湾国”的十多人举着“司法改革第一步 立即收押马英九”的标语并高呼口号。
现场没有看到有支持马英九的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