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选战基本上是林郑月娥与曾俊华的对决,但两人策略迥异。林郑月娥主攻选委,据说已稳袋逾400张提名票,连乡议局都可能不记旧仇全数提名她。而曾俊华还在为150张提名票而奋斗。他主攻网络、国际媒体,赢口碑却难赢提名票,有政策展望却未见完整政纲,选战策略似乎踏入误区。

 

林郑玩小圈子游戏效率奇高

 

由去年7月曾钰成、曾俊华双双表示有意参选至今,特首选举先是围绕着中央的红绿灯大作文章,再升级为中央会否拒绝任命,与其说是打中央牌,不如说是向选委打心理牌。尽管民主派破天荒在选委选举中攻下逾300席,但等北京吹鸡的选委仍占近四分之三。

 

林郑月娥的选战策略很明确,无论是明言要继承梁振英路线,还是恫吓中央会拒绝任命新当选的特首,或是由西环向选委发出夺命追魂Call,都直指选委的手中一票。奉西环之命表态提名林郑月娥的,有几个比较过林郑同其它参选人政纲的优劣?又有几个比较过林郑同其它候选人如何响应民意及国际舆论关注?

 

令人欷歔的是,小圈子选举的潜规则决定了选举策略与普选的不同,选举的胜负并不决定于政纲、民意,甚至不决定于参选人的人品。林郑玩的是小圈子选举游戏,因而效率奇高。梁振英一被弃选,她立即转軚接棒参选;北京一批准请辞,她立即推出政纲;西环一发出追魂Call,她立即上门索票兼封官许愿。

 

最早宣布参选的胡国兴、最早公开竞选班子的叶刘淑仪,虽有政纲面世,但能否取得足够提名票「入闸」仍在望天打卦。至于曾俊华虽然也上门拜会选委拉票,但更多的言行似乎游离于小圈子选举之外,打的似乎是普选战,重网络、重民意、重国际影响,但精耕细作不等于会有好收获。

 

曾俊华的选举工夫与林郑月娥的最大区别有二。其一在于网络。曾俊华的网志近年一直是传媒追逐的热点,其facebook受欢迎程度,更与梁振英、林郑月娥形成鲜明对比。

 

以近年台湾、美国的大选及香港区议会、立法会选举的结果来看,得网民者得天下已成大势。但在中共圈定的鸟笼里的选举,没有投票权的网民的意志变得无关紧要。林郑月娥甚至曾在出席电台节目时表示,无计划在facebook开设选举户口,又认同网民留言情绪化及不负责是网络世界的特点。

 

如果香港特首经普选产生,曾俊华在网上聚集的人气已远远抛离林郑月娥等其它参选人,要胜出是轻而易举。但现实是,曾俊华在facebook赢林郑九条街,选委票就落后九条街。

 

政纲要响应民意应先作咨询

 

其二在于政纲。四位热门参选人中,只有曾俊华尚未公布政纲。他周三接受彭博通讯社访问时,媒体的关注点仍在他与北京的关系,他也表示:「无理由相信北京不信任我。」但他也第一次较全面地公开阐述了施政理念,涉及土地、房屋、教育、体育、港独等范畴。

 

曾俊华为甚么迄今欠奉一份完整的政纲?要攻击他的话,当然可以指他hea做。但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其它三个热门候选人推出的政纲,又未免有闭门造车、不曾咨询民意之嫌。曾俊华既然表示,会广纳谏言、要包容及接纳社会不同意见,确保政策适切响应市民和其它持份者的诉求,那么,他就有必要就政纲先作咨询,而不是斗快斗许愿。

 

因此,曾俊华的选举策略貌似有两大误区,在向选委拉票时不会有实时收获,但一有机会施政,反而可以有效争取民意支持,并有效响应市民和其它持份者的诉求,不必另起炉灶。真正的疑问仍在于,曾俊华如何处理与民主派的关系、如何处理与中共权贵的关系、如何在中港冲突中捍卫香港核心价值与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