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的真谛除了见所未见、闻所未闻、行所未行和食所未食之外,更重要的是思所未思。─

岛上的太阳很炽烈,晒得我皮肤发红,我想买一顶草帽,遮挡一下阳光,看到一家杂货店有种普通的巴拿马草帽出售,式样还不错,本想买一顶,拿起来一看单价吓了一跳,要20美元,按当时的兑换比价,差不多要合人民币一百肆拾元一顶,我立即打消了买一顶的念头,因为在中国大陆买一顶类似小草帽顶多花人民币拾元左右。

玛莎葡萄岛悬崖边上的古老灯塔

小山临海的一边是悬崖,悬崖往内约60米处有一座古老的灯塔,据导游介绍,灯塔原址正在悬崖边上,后因悬崖下面的岩石崩塌,使灯塔发生倾斜,为保护这一历史古跡(对于建国只有二百四十一年的美国来说,这座灯塔的确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名胜古跡)玛莎葡萄岛市政当局不惜花重金将该灯塔整体向内搬迁60米,也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位置,现在这座灯塔可以算是稳如泰山了。游完全岛已近傍晚,我们在岛上吃完晚餐后,便又登上轮渡返回美国大陆。在返回的轮渡上观看傍晚的玛莎葡萄岛觉得特别美丽。登岸后,登上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旅游大巴,就开车前往距码头约一小时车程的乡村旅馆住宿。躺在乡村旅館的床上,回想这一天的行程觉得这个玛莎葡萄岛,实在没有什么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值得一游,几个小镇与美国内地的小镇相比也没有什么不同的特色,我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全美国;甚至全世界那么多各行各业的名人、精英、大腕都对这个地方趋之若鹜?我想今天这一游实在有点不值,不知今后两天的行程究竟如何?既然参加了这个三日游,也只好听天由命。

1620年11月11日“五月花号”清教徒登陆点普罗旺斯镇

7月4日早上起来早餐后登上大巴,一路往北前进,大约经两小时行程抵达1620年11月11日带着102名为躲避宗教迫害、追求自由的新生活的清教徒的“五月花号”帆船在美洲大陆的第一个登陆地点──现在的普罗旺斯镇。

普罗旺斯镇的花岗岩清教徒纪念塔

远远就看到耸立在海边小山上那花岗岩构建的清教徒纪念塔。我精神为之一振,心想光凭能参观一下这座清教徒纪念塔,这趟旅游就值啦!大巴在纪念塔前的停车场停下,导游告诉我们,这个塔有77米高,年纪大的、心脏有毛病的不必登到顶部,可在塔内外观看、拍照。我起先还有点担心这么高爬不上去,但到塔里面一看觉得难度不大,于是登顶的信心倍增。原来塔内呈正方形,每一侧墙有一斜坡走廊,坡度不大,到转角处才有两级台阶,登上两级台阶后,就到了另一面墙的斜坡走廊,这样每登两级台阶后,就走一段较平缓的斜坡走廊以恢复体力、减少疲劳,这样登顶并不让人觉得疲劳,我很快就登到了塔顶。从塔顶举目眺望,普罗旺斯镇、海边码头以及远处的大西洋都尽收眼底,视野十分开阔。这座塔内共有116级台阶60个坡道走廊,这种两级台阶加一个坡道走廊交替使用的设计实在太精妙了,使老人们和体力不济者均能轻松登顶。这种设计我还没有在其他地方看到过。从塔顶下来后,就来到普罗旺斯镇的博物馆参观。


清教徒们登陆后正在清洗衣物的场景

普罗旺斯博物館的展品主要有三部份:第一部份是有关“五月花号”帆船和清教徒在此首登美洲大陆的内容;第二部份是有关普罗旺斯当地著名探險家马克米兰在北极探險的内容;第三部份是有关普罗旺斯居民历代的生产、生活用具方面的内容。

我们首先来到有关“五月花号”和清教徒在此登陆的展厅,这里有一组连环画式的图画,展示了“五月花号”的清教徒扶老携幼在此登陆后的场景:妇女们在埋锅做饭、清洗衣物、带小孩,男士们在搭建帐篷,年轻力壮的男士们,在持枪警戒野兽和印地安人的袭击、有的男士在持枪狩猎。

另外一个地方还有一艘“五月花号”帆船的模型,船上的人物都栩栩如生,无论男女都穿着那个时代的衣着。不知是由于对当地环境的不满意;还是因受到印地安人的袭挠,清教徒们在这里停留了十多天后,还是没有选择这里作为他们的定居点,而是再次登船沿海岸继续北上寻找理想的定居点,最终他们选择了今天的普利茅斯作为他们的第一个殖民定居点。

接着我们来到普罗旺斯镇的北极探险家马克米兰和他领导的探险队的展厅,展厅里有探险队成员的照片、探险用具、探险途中带回来的许多动物标本,其中包括北极熊、海象、寒带鸟类、爱斯基摩人的划艇、用具、探險队的服装……等等,此外还有探险队以及马克米兰船长获得的种种荣誉证书、奨品、奨章。

最后的一个展厅,展出了当地过去各个不同时期的生产生活用具,由于没有什么独特之处,又因为集合的时间快到了,也就只能随意浏览了一番,来不及十分仔细地观看,就登上大巴开进城内吃午餐。我由于所带点心、凉拌豆笋和茶叶蛋尚未吃完,就买了一瓶水坐在小花园的靠椅上一边休息一边吃东西。

此时只见马路上来了一支车队,上面坐满了许多化了装的男男女女,兴高彩烈地一边欢呼一边歌唱,原来今天7月4日是美国的建国纪念日,每家每户都在自己的门前斜挂起美国国旗,当地民众自发地组成各式各样的游行队伍,一边挥动着手中的美国国旗,一边吹拉弹唱、载歌载舞地游行,以表达他们发自内心的对自己国家的热爱和自己的兴奋之情。这是典型的美国式爱国精神的表露,这种表露是那样的自然,那样的纯真,在这里你听不到一句阿谀奉承和歌功颂德的口号,但你却能感受到美国人那种真诚而强烈的爱国精神。真的应该让国内那些“愤青”和“爱国贼”们到这里来见识见识什么叫爱国。

达维海盗博物館的外貌

下午第一个项目是参观码头边上一艘船上的海盗博物馆,该博物馆又叫“达维博物館”,“达维”原是两百来年前一艘海盗船的名字,两百来年前的“达维号”海盗船,横行于西大西洋、加勒比海一带,专事劫掠往来于欧美大陆之间的商船,积累了大量财宝,后在鳕鱼湾普罗旺斯附近海面遭风暴袭击而沉没。上世纪后期有人根据历史记载判断,达维号海盗船上装有大量劫掠来的财宝,因而有人花巨资组织海底考古队,在鳕鱼湾普罗旺斯附近海域寻找两百来年前在这里沉没的达维号海盗船,考古队凭借现代科学技术,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在海底找到了两百来年前在这里被暴风雨击沉的达维号海盗船,并将海盗船内残存的物品全部打捞上来,放在新建成的海盗博物馆进行有赏展览,收取门票以收回打捞的成本。我们进入展館后看到许多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海盗船体上的朽木、铁锚、铸铁火砲、金币、银币、刀、剑、火槍和一些船上的生活、航海的用具,甚至还有中国的瓷器。

最令人惊悚的是还有几具海盗们的遗骸(完整的人体骨架)被套上当时海盗们的着装,按照他们被发现时的姿态,湿淋淋地摆放在那里,充分表现出海盗们对突然从天而降的死亡时的惊恐,让观众们也产生一种阴森森的恐怖感。由于达维博物馆系出资打捞海盗船的私人老板所开设,又因为内面的館藏并不十分丰富,为了保持人们对海盗博物館的神秘感和好奇心,以增加海盗博物馆对游客们的吸引力,所以海盗博物馆内禁止拍照,以免参观过的人泄露“天机”,降低游人们对它的兴趣,减少博物館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