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香港《动向》杂志第318期发表的署名“海边客”的评论文章,列举了当今“春晚”的十宗罪:第一宗罪:意识形态化。第二宗罪:资讯垄断。第三宗罪:节目同质化。第四宗罪:节目恶俗化。第五宗罪:国家晚会。第六宗罪:“春晚”吸金术。第七宗罪:煽情、虚假和弱智。第八宗罪:名利场和利益控制。第九宗罪:确立国家认同和政府崇拜。第十宗罪:迎合权贵。

 

时隔一年,2017的春晚不仅依然传承十宗罪,甚至还要加上赤裸裸造假,引起观众和网民冷嘲热讽。有网民写道,“根本没看,不愿意看。”、“小品没笑点,都是给党唱赞歌。”、“迂腐无聊、精神污染、真的没看、尬歌尬舞、洗洗睡吧……”

 

有网民嘲讽道,“看到今年的春晚,我真的是‘感动’了,比去年的春晚强100倍”。另有网民称,“对春晚彻底的失望。我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了!”还有网民称,“人民的春晚,不要当做讨好达官显贵的资本,这是对人性、对民意的亵渎。今年的春晚节目导演脑子进水了”。

 

春晚节目中,主持人介绍朱光斗为“老红军”,而朱更表演了一段快板书,不过他的身份旋即引来网民质疑。事后,春晚的微博更被网民逾千留言“洗版”,有网民表示,“中共红军”北方部分于1937年8月已经改名为“八路军”,南方部分同年10月改为“新四军”,指出:“(朱光斗)86岁是1931年出生,1937年时才6岁,怎麽可能是红军,没这么小的红小鬼吧!”

 

港台和海外媒体抨击春晚央视造假、歌功颂德无耻之极

 

▲德国之声(DW)1月28日报道:大写的尴尬!党媒“吐槽”春晚观众口味“刁”

 

央视鸡年春晚落幕,随之而来的是网民吐槽不断,内地知名评分网站评论功能遭关闭。党媒《人民日报》发文批观众,越来越擅长“挑三拣四”。

 

(德国之声中文网)与历届春晚一样,今年春晚依旧利用大篇幅体现官方的政治“主旋律”。晚会总导演杨东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春晚的最大特点就是创新”,“我们已经尽力了,但做得好不好由观众来说”。

 

梳着长长马尾的男导演杨东升为数亿中国观众准备的这道年夜精神大餐想必费尽心思,这一点无论从节目的阵容、编排、流程和舞台技术上都能看出。然而,对比1983年开始的第一届央视春晚,似乎观众更怀念过去的“朴实”。

 

好不好“它”都在那里

 

如今春晚愈发浓郁的政治色彩,引发观众评价两极化,一度引发争议:批评春晚一年比一年尴尬,“大写加粗”的尴尬。一些为杨东升点赞的回应中,有网民写道,“根本没看,不愿意看。”、“小品没笑点,都是给党唱赞歌。”、“迂腐无聊、精神污染、真的没看、尬歌尬舞、洗洗睡吧……”

 

中国知名法学家贺卫方曾公开批评“春晚”已落到宣传强颜欢笑,用各种歌舞升平掩饰弊端和不公的可怜境地。他呼吁“春晚”可以休矣。

 

但现实是什么呢?著名作家冯骥才多年前表示,除夕夜看春晚已成为中国人的新年俗。虽然他没有褒贬春晚,但承认春晚已成为一种习俗。言下之意,好坏已经不重要。好不好,“它”都在那里。

 

别“挑三拣四”

 

党媒《人民日报》提前给观众打预防针,大年二十九发表文章,试图给春晚被习惯性吐槽找出答案。文章将对吐槽不断的现象归咎于观众口味的改变。作者批评说,“国人的审美趣味在发生变化,评判能力大有提高,也就是说口味更刁了,越来越喜欢’挑肥拣瘦’,也越来越擅长’挑三拣四’.”

 

文章也透露出无奈,“尽管央视春晚一直努力不断,改造升级,但仍招致一些批评声。”作者建议习惯吐槽春晚的国人,不妨多提一些建设性意见,保持客观立场。

 

节目遭下架

 

但在中国的网络世界,凡负面评论皆有遭屏蔽的厄运,包括无关政治的评论。在被官方屏蔽的自由微博网络平台上,1月28日,“春晚”一词登上实时热搜得第二名。原因之一是,国内知名评分网站豆瓣“2017央视春晚”节目的观众评分异常低。观众打出2.4分(对应满分是10分)。有网民在打分后评论说,“我觉得今年的春晚还是可以打10分的,3分天注定,7分靠打拼,其余90分都靠颜值……”

 

根据网传截图显示,晚会播出时参与评分观众不到3000人。豆瓣的评分规则是一人一票。该平台主要是观众用来评分和分享心得。截至发稿前,笔者在豆瓣网上无法搜索到有关“2017央视春晚”的词条,评论功能也遭关闭。

 

▲自由亚洲电台(RFA)1月28日报道:2017春晚落幕 网民恶评不绝

 


2017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public domain)

 

2017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虽然已经落幕,但是网民恶评不绝。官方媒体大赞春晚如何“圆满完成”,不过网民却批春晚愈来愈像当局放出的烟雾弹、像精神鸦片。评论认为,在政治环境全面恶化的情况下,春晚早已被政治绑架,投入的成本再大也不会被观众所喜爱。

 

持续了35年的央视春晚节目大年初一凌晨在网民的骂声中落幕。春晚中出现的“红军万岁”、“老红军给全国人民拜年”及全力歌颂“延安精神”等场景,令中国观众大呼“只有脑残才看春晚节目”。更有网民发帖称,“蠢晚”是个浩大的愚民工程,它给被剥夺得体无完肤的奴隶们聚在一起洗脑,歌颂‘萎大’的奴隶制度和英明的奴隶主。它们用花样百出的办法让你忽然觉得成了国家的主人,你突然很幸福了“。

 

辽宁网民张先生1月28日对记者说,春晚将百姓生活描绘得歌舞升平,简直是一派胡言。他说,民众对此已习以为常:“在中国,谎言以经普遍了,到处都听到谎言。春晚对我来说是一种虚假、诱惑,也算是愚民。给老百姓看的是繁荣昌盛,实际上民不聊生,有很多人无家可归,还在北京流浪”。

 

春晚结束后,节目总导演杨东声被记者问及能给今年的春晚打几分,表示对想要展示的流程完满地完成“很满足”,说“我们已经尽力了,但做得好不好由观众来说。”

 

有网民嘲讽道,“看到今年的春晚,我真的是‘感动’了,比去年的春晚强100倍”。另有网民称,“对春晚彻底的失望。我已经不能用言语来表达了!”还有网民称,“人民的春晚,不要当做讨好达官显贵的资本,这是对人性、对民意的亵渎。今年的春晚节目导演脑子进水了”。

 

宁夏网民张先生称,他看了34年的央视春晚节目,今年不再看春晚,原因很简单:“春晚,跟您不夸张的说,我一眼都没看。我觉得再看春晚特别的无聊。数十年来,对着电视机守岁。(今年)变个方式吧,昨天我们上一个小酒馆去了”。

 

北京一位媒体人对记者说,她也没看春晚节目,但在网络上看到民众以骂声代替往年的吐槽:“我根本就没有看(春晚),一会我打开电视看一看。过去人家老百姓不满意(春晚),还会提一点要求,现在干脆就是骂,精神鸦片”。

 

新疆网民宋先生对记者说,从邓小平年代的春晚节目到习近平时代,其内容如出一辙:“如果你看完邓小平的、看完江泽民的、看胡锦涛的,再看他(习近平)的,基本上是一个路线。春晚不是人民的节日,是党的节日,是定调子的日子,也是给大家放烟雾弹的日子、吸鸦片的日子”。

 

每年的央视春晚,都有不少网民吐槽批评。有舆论认为,春晚是中国政治环境的风向标,从除夕夜的春晚节目内容,可看到同年中国意识形态趋势。北京学者查建国对记者说,当前的大多数节目离政治越近,就越会陷入一种固定的模式:“宣传执政党的理念,歌功颂德,粉饰太平。实际上中国现在内部社会有重大的分裂,困难重重,政治上全面收紧。所有反映中国社会内部矛盾的问题和国民更深刻的要求都是禁区,没有反映。所以他们(民众)确实看不下去”。

 

查建国认为,在中国政治领域全面收紧的气氛下,春晚节目确实一年不如一年,因为文艺一旦被政治所绑架,就算投入的成本再大,也不会被观众所喜爱。

 

▲东网1月28日报道:春晚再被传造假!众多网民痛批央视

 


在春晚上获介绍为“老红军”的朱光斗,被网民质疑造假。(网上图片)

 

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再被传造假!境外媒体报道,昨日春晚中被主持人介绍的86岁“老红军”朱光斗,被网民质疑造假,指出以年龄推算朱不可能是“红军”的一员。事件曝光后,随即引来大量网民在春晚微博留言痛批央视。

 

昨日春晚节目中,主持人介绍朱光斗为“老红军”,而朱更表演了一段快板书,不过他的身份旋即引来网民质疑。事后,春晚的微博更被网民逾千留言“洗版”,有网民表示,“中共红军”北方部分于1937年8月已经改名为“八路军”,南方部分同年10月改为“新四军”,指出:“(朱光斗)86岁是1931年出生,1937年时才6岁,怎麽可能是红军,没这么小的红小鬼吧!”

 

另有网民爆料指,“这位朱光斗非但不是红军,连八路军也没当过。他实际上是在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参军的,那时候已经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了,他于1954年入党”。网民纷纷怒斥央视“造假造到这个份上”、“可见中央电视台已经堕落到甚麽程度”。

 

▲端传媒1月28日报道:中华民国官媒、央视春晚??这个笑话,我们想讲给台湾人听

 

他们复刻了包括春晚在内的“中央电视台”,最核心是整套威权国家的语言及美学形式。中华民国成这套选择的寄生宿主。

 

特约撰稿人 林扬轶 发自台北

 


眼球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刻意模仿北京中央电视台的“正牌春晚”讽刺时事。摄:徐翌全/端传媒

 

“我第一次看北京的春晚是2016年。我从头笑到尾。每个节目几乎都是政令宣导,感觉就是一个笑话。于是我们决定,要做这个笑话给台湾人看。”

 

22岁的男生陈子见故作严肃的样子,很能骗到人。为了实现在台湾复刻中国央视春晚的愿望,他把2016年的春晚看了不下百遍,“开场语差不多倒背如流”。他的团队伙伴,也一起反覆看了30几遍,诸如“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国足迹跨越五洲四海”之类的句子可以脱口而出。

 

经过一个半月的密集准备,2017农历新年的大年初一凌晨零点半,这场时长90分钟、录制于两周前的台湾版另类“春晚”终于在网络上登场。虽然直播时间推迟了2个小时,但依旧有大量铁粉熬夜等待,在一个半小时的直播里,影片共有5200多次分享,25万次浏览次数。

 

“山川壮丽,物产丰隆,炎黄世胄,东亚称雄??”伴随着国旗歌悠扬的旋律,台中某酒店4楼的会场淹没在一片旗海之中。现场300多位观众起立,和舞台上的演员们共同挥舞青天白日满地红的中华民国国旗,一同合唱这首在全台学校升降旗时奏响的、在奥运赛场上代表中华台北队的歌曲,画面宛如蓝营的选举造势活动现场。

 

整场晚会用词刻意包装、凸显中华民国意识形态,例如将2016年中国央视春晚开场词中的“反腐倡廉,民心所向”改成了“反共复国,民心所向”,将“我们直挂云帆济沧海”改成了“我们强势统御中国南海”;也有讽刺台湾政治社会现实的,例如将“合作共赢,收获满载,中国足迹跨越五洲四海”改成了“蓝绿合作,假球不断,政党协商乔遍五湖四海”,将“暗物质探测卫星飞向天外”改成了“古迹自燃发电技术独步海内外”;还有结合过去1年台湾时事新闻的,例如将“中国的大飞机造出来”改成了“民主的大巨蛋盖不出来”,将“一带一路蓝图无限精彩”改成了“一例一休蓝图无限精彩”。

 

包括陈子见在内的4个台湾年轻人是这场晚会的主持,两个女生身穿旗袍,两个男生则一个西装衬衫,另一个则国军戎装。他们告诉端传媒,那身戎装是专门从淘宝上购买的,是著名文革样板戏《沙家浜》中胡传魁的戏服。

 

为了这场精心设计的表演,主办方还特别要求,当天参加春晚的现场观众不能穿着或携带任何和台湾独立意识有关的道具,“以免观众出戏”。

 

与其说陈子见和朋友们游戏般地复刻了一台中国央视“春晚”,不如说,他们复刻了一个包括春晚在内的“中央电视台”,及其最核心的,一整套威权国家的语言及美学形式。

 

中华民国,则成了他们为这套语言及美学选择的寄生宿主。黑色幽默之处恰在于,若变幻了时空,游戏就是真实,而置身当下,与社会格格不入的政治真实,却成了游戏。

 

从福建交流团诞生的“中华民国官媒”

 

这个另类版本的中央电视台,是台湾近1年内窜红的网络媒体,名叫“眼球中央电视台”。

 

他们成立于2015年8月,现在脸书已经有12万粉丝。“民国一零六年眼球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是他们举办的第一次线下活动,也是第一个大规模、需要募资制作的项目。

 

眼球中央电视台的当家主播就是陈子见,艺名“视网膜”。他模仿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主持人一本正经、字正腔圆念诵文宣辞令的形象,却使用国民党在台湾戒严时期的政治宣传用语,播报台湾当下发生的新闻。在他们的用词中,对岸大陆是“非法政权”掌控下的“中华民国大陆特别沦陷重灾区”,香港澳门为“中华民国香港特别沦陷区”、“中华民国澳门特别沦陷区”,称台澎金马为“中华民国自由地区”,称呼陆客为“灾胞”,台北为“中华民国临时偏安首都”等。

 

他们自称是中华民国“唯一正统官媒”,致力于“做党国喉舌、匡正宪法、感化民众”。在这一长串描述中,他们尤其强调“官媒”两个字。

 

“中央电视台在对岸是官媒,那我们当然也就是中华民国的官媒了!”在接受端传媒采访时,陈子见严肃回答。

 

移花接木办一个“官媒”,这灵感,恰是来自一场赴中国大陆参加比赛的“统战团”。

 

2015年8月开幕以来,眼球中央电视台共制作了134条影片,其中,紧追社会议题的新闻节目常有过万点击量,同性婚姻立法的相关节目更有超过50万点击。他们从严酷历史中挖掘出的威权符号话语,则成了今天台湾年轻人最流行的潮语,给予这套已经僵死的符号新的诠释角度。

 

2015年暑假,25岁的何姗蓉与20岁的陈子见参加“第二届海外旅游记者实习计划暨挑战赛”前往福建泉州,他们已经是第二年参加这场比赛。这个以“两岸学生交流”为主要目的的赛事,在对岸的中国大陆,有另一个名字叫做“海峡两岸高校大学生记者挑战赛”。

 

由于这样的交流活动报名费用低,却往往能享受五星级酒店般的招待,所以在台湾学生中,都将这类交流称为“统战团”,也视为低价旅游的好机会。

 

在活动最后一天的晚宴上,福建主办方盛情款待了来自台湾的学生,并安排了表演。何姗蓉回忆:“其中有一个节目是女高音演唱,歌曲的内容是祖国的怀抱永远欢迎你之类的。我们吃着美味的佳肴,但是我一点都不觉得美味。”“他们的统战手法太粗糙,太直白了。”陈子见补充道。

 

不过,同组的无论大陆还是台湾学生,都相处得愉快,还成立了各式各样的微信群组沟通聊天。某天活动结束,微信群组积累了几百条讯息,而一天没开网络的何姗蓉询问组内有没有人愿意帮忙总结,陈子见自告奋勇,模仿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主持人的口吻播报起了讯息内容,一张口便是:“各位好,这里是眼球中央电视台,我是主播视网膜”——他当时刚好患有眼疾、视网膜破洞,没曾想一时兴起,却让群组里的人都笑翻。

 

这个突发奇想的“眼球中央电视台”,就从此继续了下去。

 


晚会上有不少嘲讽国家政治符号的环节。 摄:徐翌全/端传媒

 

除了刚刚毕业的“视网膜”先生担任主播,幕后还有金牌制作人“动眼神经”(何姗蓉),以及“卧蚕”、“瞳孔”、“虹膜”(李卿雅)、“泪点”、“盲点”(查理)、“中央小窝”、“水晶体”、“麦粒肿”等一干团队成员,平均年龄才24岁。其中大多数都参加过这个福建交流团,更有大陆学生匿名帮手。

 

陈子见说自己是新闻狂热分子,虽然从没有学过播音主持专业,但是天天看Youtube上的电视新闻,模仿主持人的口音及播报节奏。在“眼球中央电视台”,他每次西装革履、正襟危坐、低沉了嗓音讲套话的样子,成了网民爆笑追捧的焦点。

 

日常制作中,这一整套30年前戒严时期中华民国的符号和用语来自制作人何姗蓉。她从网络上搜寻,也向熟悉历史的智囊朋友们请教,力求贴近真实。

 

2015年8月开幕以来,眼球中央电视台共制作了134条影片,其中,紧追社会议题的新闻节目常有过万点击量,同性婚姻立法的相关节目更有超过50万点击。他们从严酷历史中挖掘出的威权符号话语,则成了今天台湾年轻人最流行的潮语,给予这套已经僵死的符号新的诠释角度。

 

“中华民国到底是什么?”

 

如今,22岁的陈子见看到“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帜就会勾连起秋海棠地图的想像,看到“五星红旗”则会立刻想到“共匪”,他要求自己“深信这套”,“这样在播报新闻时才会不出戏”。

 

节目做完了自己“出戏”时,他会想:“我很想问洪秀柱,觉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到底是什么?是匪吗?还是什么?如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那中华民国又是什么?”

 

“这也是国民党的挑战,没有办法论述中华民国是什么。于是我们就帮他们论述,但偏偏我们论述出来的让大家觉得是一个笑话。”

 

要玩威权符号,为什么一定要用“中华民国”来玩?

 

陈子见在接受媒体访问时这样说:“台湾人很悲哀,身在这样的历史和政治错综复杂的结局里。我比较想做打破框架的破坏者。”他所说的“框架”,他自己和朋友也曾身陷其中。

 

眼球中央的团队成员“盲点”,也经历过用中华民国国旗做大头贴,而后来又换下来的转变。他的怀疑不是源自认同,而是因为2013年夏天的洪仲丘事件。当时,一个即将退伍的年轻人因为被关禁闭,引发中暑、热衰竭,在军营暴毙,事件一出,全台轰动,刚刚当完兵的“盲点”对此感到愤怒,这是他关心公共事务的起点

 

2012年的中华民国双十国庆日,陈子见自己画了一张脸书封面,画面上是代表国庆的双十符号以及Taiwan和一个爱心。也是这天,何姗蓉将自己的大头贴换成了青天白日满地红。

 

“我们这代的教育是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媒体上讲台湾时,下面会打出中华民国国旗,所以我们就会认为中华民国和台湾是完全相等的。2014、15年去统战团之前,我都不知道中华民国的领土原来有包含大陆,直到我在泉州的闽台缘博物馆,看到中华民国国旗。”陈子见回忆,那一刻的讽刺感受,他无法形容。“中华民国4个字,后来就变得怪怪的,也不是说讨厌它。那是从小到大接受的教育,和现状之间的断裂。我想大部分台湾人都知道这其中矛盾的感觉。”

 

何姗蓉动摇得更早一点。2008年她进入大学,那时正巧发生中国海协会会长陈云林来台,抗议民众遭警察强制驱离事件,由此引发抗议《集会游行法》的“野草莓学运”。何姗蓉当时只是远远的看着,有时候会键盘关心,但从那之后她开始阅读很多和自己国高中时代所学的历史观不同的书籍和文章,这是她的认同混乱期,同时也是寻找认同的时期,2012年之后,她再也没有在国庆日换上中华民国国旗的大头贴。“以前大家觉得换(中华民国)大头贴很爱国,但后来才觉得,这面旗子好像也无法代表我正生活的国家,无法代表我认同的这个国家。”

 

眼球中央的团队成员“盲点”,也经历过用中华民国国旗做大头贴,而后来又换下来的转变。

 

他的怀疑不是源自认同,而是因为2013年夏天的洪仲丘事件。当时,一个即将退伍的年轻人因为被关禁闭,引发中暑、热衰竭,在军营暴毙,事件一出,全台轰动,刚刚当完兵的“盲点”对此感到愤怒,这是他关心公共事务的起点。“当时觉得这个国家在欺负年轻人。进而我开始问,是谁在掌握这个体制,愤怒的感觉指向国民党。”从这里开始,“盲点”不再愿意自然地接受象征国民党的中华民国国旗。

 

他们正是今天在台湾被称为“天然独”的世代。小时候对于国家认同懵懵懂懂,课本教育自己的祖国是中华民国,而成长的道路上,渐渐发现这套论述和现实之间的落差,进而产生怀疑。在认同的混乱、缺失与再建立下,对建制论述的嘲讽和反叛,也最容易激起这个世代的共鸣。

 

扮演中,找寻个人舒适的政治光谱

 

鸡年春晚,称得上是眼球中央戏弄中华民国、威权话语的一次集大成展示,也意外地,激荡起了不同光谱、不同历史记忆的人们,对于民国历史与现实截然不同的感受。

 

1月14日中午12点,眼球中央电视台春晚节目的录制现场张灯结彩,全场席开29桌,根据距离舞台位置远近分为4个大的区域,分别是南京城区、中原地区、边疆地方以及港澳特区,每一桌的桌名使用中华民国刚建国时的省份名称。现场活动门票,去年12月28日开卖3小时内售罄,主办方随后在脸书上成立社团,将全部参加者加入。很快,这个社团成了认亲大会,抢到票的观众们兴奋地开始找同桌的老乡。“有没有湖南省的朋友?”“察哈尔在这边!”“河北的中华儿女这边报到!”不过活动当天,还是有原本应该坐在陕西桌的观众,不小心坐到了山西桌。

 

现场的每个细节、以及节目都经过精心设计,营造出一个大中华民国的时空。节目主轴就是爱国,所有的话语以及歌舞,都是围绕“中华民国统一中国”。当日菜单也别出心裁,有“神州玉露汤包”、“XO酱爆匪酋肉”、“四海一家鱼迎春”、“杀朱拔毛耀中华”等。

 

而进入这个时空的所有人,都需要自觉配合演出,每个人都自称中华儿女,誓言增产报效、反共复国,想像着大陆的灾胞们啃着树皮等待王师上岸。活动之前,眼球中央电视台特地在粉丝页上公告,请观众不要穿着任何与台独有关系的服装,防止造成现场“出戏”。而当天出席的观众们也非常配合,许多人盛装打扮,男生穿着中山装、长袍马褂,女生穿着旗袍、格格装,有坐在察哈尔桌的观众甚至去租了蒙古服饰穿来现场,更有“爱国人士”全程高举大幅国父孙中山的遗像。

 

最兴奋于这种角色扮演,并将之迅速转化为各种次文化流行语的,是台湾的乡民(乡民指台湾最大论坛PTT的使用者)。他们甚至在这个架空的时空中,选定了自己与现实世界不同的另一重身份,比如很多台独支持者自称“中华儿女”,大陆及港澳人士是“啃树皮的灾胞”,在眼球中央电视台的粉丝专页上,小编选择的身份是官媒发言人,而看不懂状况的新来者被称为“新警察”,眼球的粉丝们就会自发帮忙解释,解释的过程中,甚至有自以为是独派的人发现自己其实是统派……“我与央视春晚一起创造中华民国历史”,这是眼球央视为春晚设立的粉丝团名称,某种程度上,也成了乡民们不会停止的新时空营造游戏。

 


晚会现场气氛怀旧。摄:徐翌全/端传媒

 

不过,对于另一些观众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想像中的时空,而恰恰是他们熟悉的真实旧世界。

 

何姗蓉的母亲在听到时代力量立法委员林昶佐在眼球春晚的影片中,模仿蒋经国的口音拜年,并说出“一年准备、两年反攻、三年扫荡、五年成功”(此句原话为蒋介石所讲)时,觉得非常亲切。这些激昂的口号,旗帜的海洋,正是他们从小耳濡目染、成长其中的历史。何姗蓉说,妈妈觉得很熟悉,甚至感到怀念。

 

局外人的新加坡观众阿媛,感受却格外痛切:“我看着大家摇旗子的时候,突然觉得很悲哀,大家是认同中华民国呢?还是认同这一场集体的戏谑?为什么会有戏谑?因为对于现状无能为力。春晚结束,大家离开,外面的世界依旧令人沮丧,不是吗?”

 

台南市议员谢龙介,是少数积极参与了眼球春晚活动的国民党籍人士。这也令眼球的许多年轻人感到惊讶——他们甚至刚在节目中嘲讽过这位议员。

 

“他很配合,我们的稿他完全没有改过,所有内容都配合演出。”陈子见回忆整个合作的过程。而何姗蓉则对谢龙介的一句话印象深刻:“他说,若年轻人不关注政治,那政客就不会关注年轻人关注的议题。”在排演的台中现场,端传媒记者问谢龙介,怎么看眼球中央电视台对中华民国的强烈反讽,他回答说,觉得这些做网络新媒体的年轻人很有创意,也很成功。

 

“统派”的谢龙介讲台语,住在民进党耕耘很深的台南,有自己的一套历史建构叙述:“我希望让年轻人了解到,闽南话也是从中原来的,从闽南、漳州,从陈元光开漳到郑成功大批移民把它带到台湾来,是这一脉相承的文化在府城台南延续到现在。”在这套诠释的基础上,他说:“很多年轻人不见得喜欢国民党,而且有一些也讨厌、排斥国民党,可是也许他可以接受我。慢慢让年轻人知道公众事务,对和错要长期去观察,才能真正去评价一个政党,一个政治人物。”

 

另一边厢,有“台独草民”之称的苗博雅,也在眼球春晚现场,和大家一起挥舞中华民国国旗。这样的举动,是她平时不可能经历的,也令她感到荒谬的戏剧感。

 

“我不认为青天白日满地红可以代表台湾。在座很多人可能政治观点跟我类似,那大家一起挥动的时候,就产生了一种反讽喜剧的力量。现场到处都是辽宁啊,什么什么的,这个情境跟现实的冲突让人感到荒谬。但另一方面,真心喜欢中华民国的人也可以来,这里又不会让他觉得不舒服,这就是最厉害的地方:支持台独的人知道自己是在一个讽刺的情境中,对于喜欢中华民国的人来说,在这边所有的符码都是中华民国的,他不会不舒服。如果他开始觉得怪怪的,那就是他开始意识到了神话和现实的差距。”

 

现场最特别的来客,大概是一位从南京专程坐飞机前来参加的“灾胞”。

 

他把自己的角色设定在很抽离的位置:“我主要是对于‘春晚’这个符号感兴趣,‘中华民国’的符号在大陆已经吵烂了,再挖也没有什么新意。春晚在大陆很流行,但在海外是陌生的。眼球他们对于春晚的意象进行了很深的挖掘,除了嘲讽之外,也有对于台湾的感情的建构,来承载他们对于台湾的热爱。”

 

另一位自称是局外人的新加坡观众阿媛,感受却格外痛切:“我看着大家摇旗子的时候,突然觉得很悲哀,大家是认同中华民国呢?还是认同这一场集体的戏谑?为什么会有戏谑?因为对于现状无能为力。春晚结束,大家离开,外面的世界依旧令人沮丧,不是吗?”在现场,阿媛说自己是真正的局外人,不用面对国族问题,而其他人都得面对,“面对后,又能拿它怎样呢?”,“melancholia(忧郁)是我从教授那里学来的。melancholia 是佛洛伊德的词汇,对比的词汇是mourning(哀悼)。mourning是你失去一个东西,你哭出来,就结束,你是健康的。但melancholia是你失去一个东西,你哭不出来,你不肯承认,将之内化,是一种病态。中华民国失去了大陆,不肯承认失去,因此将中华情谊注入在台湾,台湾人都要背什么遥远的长江黄河而不是临近的浊水溪之类的,将中华内化在台湾,这是一种national melancholia.”

 

不同光谱的人,真的都能在这个虚架起的中华民国的官媒、春晚的时空里,找到自己需要的吗?

 

后记

 

眼球的团队笑说,希望可以“一个眼球,各自表述”。“我们演绎出来的是正统蓝军,这个角色在台湾是欠缺人扮演的,于是我们就去填补这个空白,”陈子见说。“但做成绿就不好玩了,”何姗蓉补充:“我们也有讽刺蔡英文。要尽量平衡,对事不对人,谁荒谬就骂谁,哪里需要被矫正就讲谁,而不是走到任何一个色彩里。”

 

玩角色扮演的年轻团队,也有意想不到的发现。“那些战败来台的老荣民,当初离乡背井是剿匪、是卫国,我想他们当初很认真想反攻大陆,但是现在他们、还有带他们来的人,在想什么呢?”“统派的谢龙介也会为‘禁说方言’的政策导致年轻人台语不流利感到遗憾。”

 

一个意外诞生的笑话,最终变成一场自我发展、逐渐完善、乃至协作共建的角色扮演。它所架设起的时空,有可能成为多元立场相处的新起点吗?

 

▲香港《苹果日报》1月29日报道:春晚压轴演唱捧习网民嘲肉麻

 

央视年度除夕夜重头戏「春节联欢晚会」前晚举行,昨日央视通报整体收视率高达78.72%.这个节目虽每年均号称为全球收视第一,惟每年均引发批评,不少民众一边嫌节目形式刻板越来越沉闷,一边仍然惯性收看。而节目也向来被视为中共重要文宣手段,如前晚压轴节目、歌唱家阎维文和殷秀梅演唱《壮丽航程》,歌词几近每句都有「跟着领导」意味,有网民表示「听着肉麻」,指好像回到文革,可谓把国家主席习近平捧到圣人高度。

 

网民踢爆老兵扮红军

 

此外,前晚的春晚也爆造假疑云。事关当中一环节为一位穿绿军装、胸前挂满奖章的长者在台下表演打快板说书(图)。部份网民称主持人恭敬介绍长者为「86岁(虚岁)的老红军朱光斗,从延安开始就以手中的快板为武器」,并质疑指若据史实朱不可能为红军,主持说法明显是重大失误.不过《苹果》记者事后查证,春晚的官微的确提及朱为「老红军」,惟节目中主持人只提及朱为「老艺术家」。事实上,中共红军北方部份於1937年8月已改名为八路军,南方部份同年10月则改为新四军;而1937年朱理应只是个不足6岁的小童,因此应不能为「老红军」。据网上资料和朱过往接受内媒访问时谈及,他於1932年出生,并於1946年抗战结束后,14岁时才加入人民解放军。

 

另外,号称「中国首善」的内地商人陈光标,近年被质疑虚报捐款数字以沽名钓誉,去年9月更被指涉前中办主任令计划案后,一度转趋低调.前晚却被拍到公开现身春晚观众席上,似已无惧外界对其各种指摘。

 

▲中国作家王五四1月29日发表评论:这届春晚很尴尬

 

当写下这个题目时,我就知道这篇文章摆脱不了被删的命运,因为这届央视春晚,不允许有差评。但还得写,这就是宿命,就像电影《降临》里说的那样,“Despite knowing the journey,and where itleads,I embrace it.And Iwelcome every moment of it.”意思就是说,“我能预见所有的悲伤,但我依旧愿意前往。”不允许给春晚差评,这事真的挺尴尬的,我的朋友眉毛大师说,你可以无耻,但不能无趣。的确,无耻加上无趣,会给人无尽的尴尬,就像前段时间官媒发表评论称,恶评伤害了中国电影产业一样,然后还成立了一个“国”字头的影评组织,郑重其事地宣布了《网络影评人七大公约》,真的挺让人尴尬。下届春晚会不会成立一个春评组织并发布一个《春晚评论公约》呢?可能性很大,因为现在在豆瓣上你已经不能给2017年央视春晚评分了,而之前还可以评分时,大家给的平均分是2.4分。

 

没有评分就没有伤害,给了你评分的权利,但你没有珍惜,滥用了差评,所以就剥夺你评论权利终身,现在很多事情的逻辑都是这样赤裸而霸道的。一件荒诞的事情你越郑重,它就越可笑,不论是之前的影评组织,还是未来的春评协会,都是如此,这同时也是春晚语言类节目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节目才好笑。我们其实不必再抱怨春晚不好笑了,或者说根本不必在乎未来的春晚好不好笑,因为真正好笑的事情,在这一年的现实生活里随处可见,我们已经活成了一台春晚。况且,央视春晚的功效,也不是为了让你乐,而是传输精心打造的意识形态,每一个节目都是一枚裹着糖衣的药丸,你喜欢糖衣,也不得不吃下药丸,但现在他们连这层糖衣都做不好或者说懒得做了,药丸假的很明显,病人真的很尴尬。

 

与让人尴尬的春晚相比,七大姑八大姨们对你的关心显得那么温馨又真诚,“干什么工作?”、“能挣多少钱?”、“买房子了吧?”、“有对象没?”问的都是关键又核心的问题,直白而真诚,一点套路也没有,“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你穷成那熊样这些亲戚们还问东问西,可见他们并不势利,你有什么好不满的?他们又不是问你活动方案什么时候改好?PPT什么时候美化完?昨天讨论的功能什么时候上线?看把你矫情成什么样了,你以为七大姑八大姨真想知道那些问题的答案吗?他们根本不关心,而只是因为实在没什么话好跟你说的,所以才礼貌性地问几句,你看看你都把长辈为难成什么样了?你们不仅不反思,反而一到逢年过节就开始黑七大姑八大姨,他们的问题再让你尴尬也尴尬不过春晚吧?

 

早在大年二十九,《人民日报》就发了题为《央视春晚为何总被习惯性吐槽?》的文章,文中说“国人的审美趣味在发生变化,评判能力大有提高,也就是说口味更刁了,越来越喜欢’挑肥拣瘦’,也越来越擅长’挑三拣四’.”、“笔者建议,那些习惯于吐槽春晚的人,也不妨多一些建设性意见,不能因为吃上了大鱼大肉就鄙视粗茶干粮,也不必因为选择更自由了就看不到春晚剧组不断改进的努力。”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哪怕不激赏春晚,也不必嗤之以鼻。理性发声,保持客观立场,这才是成熟公民所应具有的心态。”的确,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的确,吃惯了大鱼大肉不能鄙视粗茶干粮,可你们既不是萝卜青菜也不是鱼肉干粮啊,明明是勾兑添加的劣质散装白酒,装什么绿色有机纯粮酿造啊!你一方面承认国人的审美趣味批判能力在提高,一方面又说国人挑三拣四挑肥拣瘦,还要求国人要理性发声保持客观,还得提建设性意见,我们只是在看一台春晚而已啊,当“国人”真TM尴尬坏了。

 

春晚的尴尬,其实是节目本身要推广的意识形态跟现实生活对比出来的尴尬,跟三观相关的尴尬就不提了,单说说跟基础生活相关的,比如说春晚的歌词里唱道“家家户户放鞭炮”,营造出了一种热闹非凡的景象,但现实生活是各地都在“严格烟花爆竹的禁限放,违规燃放者可能会面临严厉处罚。”河南省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领导小组办公室,前不久就下发了一道被称为史上最严的“禁放令”,要求全省在春节期间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比如说朱军在主持春晚时喜气洋洋地说过,“中国人哪有大年三十不吃饺子的”,尴尬了很多长江以南的人民群众,这话就像爱国群众堵在肯德基门口高喊爱国口号:是中国人就不吃肯德基!尴尬的是,他们义正严辞地拦下了一个手拿汉堡的美籍华人。

 

一个人要想保持健康的心态,需要定期洗脑,只有脑子里的含水量保持在某个水平线时,身心才会健康,而脑部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就是爱国的泪水和吐槽的口水,作为一个缺水大国,你无法阻止一个人爱国,但你可以阻止一个人吐槽。春晚就像是一台抽水机,不停的把水抽出来灌进观众脑子里,但这届春晚观众的蓄水能力不行,他们吐槽“TFBOY是三个蔡国庆”,他们吐槽“鹿晗年轻得就像20年前的朱军”,他们吐槽港台歌手唱山歌,他们吐槽少数民族演小品,他们浪费了多少水资源!我以为在春晚现场的观众一定是蓄水能力最优秀的观众,可是并非如此,他们经常性不鼓掌,不鼓掌代表脑子里并非碧波荡漾,而是干涸皲裂,在成龙表演小品《国家》时,现场好多个观众都没鼓掌!建议以后春晚现场每个观众的座位上都安一个举报器,看到身边的谁没鼓掌、掌声不热烈或者是率先停止鼓掌,立马举报,条件允许的话,建议在每家每户的电视机上装上监控,监掌。这个工程可以承包给京东的强哥,他政治素质过硬,眼光超前,前几天接受采访时说过,“咱们中国提出共产主义,过去很多人都觉得共产主义遥不可及,但是通过这两三年我们的技术布局,我突然发现其实共产主义真的在我们这一代就可以实现。”

 

2017年央视春晚的尴尬尴尬在时间上,它必须在年三十直播,而其他地方电视台的春晚播出时间就灵活多了,主要体现在他们纷纷选择央视春晚播出之后再播,这是十分鸡贼的表现,因为大家看过央视春晚之后,对各地方台的春晚纷纷竖起大拇指,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建议相关部门出台规定,规定各地方台的春晚必须在年三十前播出。还有一个尴尬的地方是,很多人开始纷纷怀念若干年前的央视春晚,他们怀念1983年春晚突破禁忌让李谷一演唱《乡恋》,怀念央视在《新闻联播》里为1985年的春晚事故道歉,怀念1990年春晚长者现身与她相遇,他们怀念的仅仅是那些年央视春晚节目本身吗?明显不是,他们怀念了很多,所以有个尴尬的问题是,相关部门会不会依照以往的工作惯例,下令封杀80、90年代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呢?

 

这届春晚的尴尬,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这届春晚的观众不行,他们跟经常吐槽国产电影的观众是同一批人,他们以前爱喊“我们都欠周星驰一张电影票”,现在看完《西游·伏妖》后却说“从今天起,星爷欠我们一张电影票”。不难看出,这些人真的很难搞,很不懂得感恩,你们免费看了这么多年央视春晚,怎么也不见你们说“我们都欠央视一张水票”呢?这届春晚观众最喜欢看的依然是语言类节目,也就是相声小品一类的,我很不能理解,心情无法描述,打个比方说,我们去动物园最喜欢看的是驯兽节目,但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就是那只被驯的动物时,你还爱看吗?

 

以前看央视春晚总替那些当背景的群舞感到尴尬,后来感觉作为电视机前的观众比群舞还尴尬,在越来越热衷于大远景、大LED屏、大主题、大群舞的大春晚面前,小观众实在是孤寂落寞,每逢年关,官不大钱不多的小观众本来就近乡情怯,在热闹喧嚣的春晚面前,则更显得尴尬,而对于我来说,最尴尬的是这篇文章没被删。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除非红包够大,祝大家新年快乐,丰胸化鸡。

 

▲英国广播公司(BBC)1月30日报道:中国央视2017年春晚:“老红军造假”引发微博屏蔽潮

 

中国中央电视台2017年《春节联欢晚会》被指控造假,引来中国网民猛烈批评。反网络审查网站显示,网管部门马不停蹄的删除屏蔽相关评论。

 

在上星期五(1月27日)晚播出的节目中,主持人表示邀请了几位“老红军、老战士”出席晚会,并介绍了一位86岁、身穿军服的老翁朱光斗。央视在微博上称呼他为“老红军”。

 

可是,网民指出中共红军部份于1937年8月改名为八路军,南方部份也在同年10月更名为新四军。他们推算出朱光斗当时只有六岁,不可能是红军的一员。

 

“自由微博”与香港大学微博视野(HKU weiboSCOPE)的记录均显示,有关这位“老红军”的讯息被大量删除,屏蔽情况至星期一(30日)仍在持续。

 

央视《春晚》官方微博目前没有就这起争议作出回应。

 

在《春晚》节目播出后,大批观众涌到央视和春晚的微博帐户上吐糟,批评制作人员犯了“重大失误”。

 

一些网民并认为央视连中共红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也没分清“太不认真”,有些也认为央视故意造假,可是“说谎的技术太低”。

 

也有人批评春晚是为了宣传中共政策与形象,却没有“好好做功课”。

 

央视之后把出错的帖文删除,稍后重新出帖时已经改称他为“老文艺战士”。可是,随即又有人在新帖子中提出同类质疑,并嘲笑说红军教唆当时还是儿童的朱光斗到前线去“当炮灰”。

 

也有人批评春晚一年比一年流于意识形态化。

 

其中,朱光斗在节目中表演的一段快板书用了“14年抗战”来形容抗日战争,而非之前的“八年抗战”。

 

“十四年抗战”是中国教育部刚刚颁布的新历史课程教材,将1931年发生的“九一八事变”定为抗日战争的开始,而非1937年发生的卢沟桥事变。

 

一些网民认为,从前的《春晚》都不用像现在的晚会要承载着太多的意义,也慨叹近年的春晚演变成“宣传工具和美化社会工具”。

 

今年央视继续透过YouTube平台向中国大陆境外转播《春晚》与同步播出的《@春晚:新媒体伴随式视频晚会》,两段直播的回放页面下均未见批评《春晚》内容的信息。

 

一些被屏蔽的微博

 


网民“爱新觉罗载勋”被屏蔽的微博(28/1/2017)图片版权 Free Weibo / Sina Weibo / @abcdpla1234

 


认证用户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峰被屏蔽的微博(28/1/2017)图片版权 Free Weibo / Sina Weibo / @yanlaoge


认证用户作家尚建国被屏蔽的微博(28/1/2017)图片

 

●2016年法学家贺卫方教授呼吁“春晚”可休矣

 

法学家贺卫方公开批评央视“春晚”已落到宣传强颜欢笑、用各种歌舞升平来掩饰弊端和不公的可怜境地。对此,贺卫方呼吁“春晚”可以休矣,引发众人共鸣并要求抵制,人们表示早已多年不看“春晚”,艺术中心的CEO还表示自己玩微博第一条写的就是“春晚”的十大罪状。

 

贺卫方教授,于1月30日发出了“‘春晚’可以休矣”的一条微博,他说:“每年大年三十晚都搞个大晚会,如果说早期还有些吸引力和品格的话,近十年来已落入宣传甚至强颜欢笑的可怜境地。伪高尚、假欢乐、馊锅巴充斥其中,各种歌舞升平掩饰弊端和不公。最可笑者,主办者还自娱地夸耀什么收视率还评优颁奖。年节娱乐都要官家主导,可悲!”

 

他的“‘春晚’可以休矣”的呼声,引发各界民众、尤其是知识精英的共识,人们纷纷表示早就拒绝看“春晚”了。作家、独立评论者“老徐时评”回应表示:“几年前就不看了!”深圳的网友“克拉克”回应:“记不清有多少年没看了,看不下去!”上海一位老人也回应,已经十年多不看“春晚”了。北京的一位画家赞同道:“不看多年了!一提就恶心,人模狗样的!”

 

深圳的一位白领认为,自己抵制看“春晚”已经很久了。湖南卫视的一位媒体人披露自己已20多年不看“春晚”了,并讨厌赵本山小品,“‘春晚’上赵本山的三俗小品,观众跟着傻笑的盛况更是全民族心理荒漠化和文化艺术堕落的铁证”。有北京人则喊出:“抵制‘春晚’,利国利民。”

 

有广州自来水公司的员工把话说得更绝:“我,广州人,对‘春晚’的感觉就好像对下雪那样陌生,甚至视之如无物。”

 

几年前就不看“春晚”的北京一家艺术中心的董事长荣剑,也支持贺卫方并披露,自己2013年刚开始用微博,写的第一条微博就是罗列了“春晚”的十宗罪。他估计现在的百度还能搜到。

 

有人随后就在百度上找出当年将“春晚”揭露得体无完肤的“春晚的十宗罪”原文,并与众人分享:“首罪为假,虚情假意,毫无真诚;次罪为骄,虚张声势,自吹自擂;三罪为奢,奢靡无度极尽排场;四罪为空,言之无物尽说废话;五罪为利,蜂拥而上追名逐利;六罪为贿,卖身入场千金一笑;七罪为贵,浪费公弩,花钱无数;八罪为俗,俗不可耐,艺人堕落;九罪为谄,阿谀之词,献媚之极;十罪为权,文艺管制,斯文扫地。”

 

由于贺卫方的这条微博呼声很高,很快就被新浪微博关闭了评论和转评。

 

抵制“春晚”的呼声,这些年来越来越高,原山东潍坊学院副教授刘因全先生表示,“按理说,‘春晚’这样的艺术活动应该完全由民间来办,根据人民的喜好来进行健康的、有意义的文艺活动。但是‘春晚’历年都是由中x部主导、定调的,把‘春晚’搞成完全为政策服务的活动,这样失去了‘春晚’的意义,使得人们不满。

 

●2016年《动向杂志》第318期发表的署名“海边客”的评论文章,列举了当今“春晚”的十宗罪。

 

“春晚”十宗罪

 

第一宗罪:意识形态化。“春晚”作为意识形态宣传工具和美化社会工具,其最大的恶在于,用歌舞升平来美化政治高压社会;其次是压制民间演出。春晚用高压与美化错位,用舞台、灯光、华服、美女帅哥等虚幻景象来掩盖社会真实。用各民族大团结,各行各业报喜,为党歌功颂德,社会主义优越性,进行意识形态洗脑。

 

第二宗罪:资讯垄断。当局屏蔽国外和香港电视信号,阻断人们收看国外华人庆祝传统新年的节目。

 

第三宗罪:节目同质化。近年各省市电视台纷纷举办“春晚”,其内容假大空,刻意营造社会和谐、国家富足、百姓欢乐的虚假氛围,地方民俗和地域特色被放弃;重复占据电视信号资源,浪费纳税人财富和时间。

 

第四宗罪:节目恶俗化。语言类节目本该以智慧、幽默、诙谐、讥讽引人入胜,而“春晚”演员却是在舞台上耍小聪明、打嘴仗。小品和相声节目,以取笑、侮辱和丑化残疾人、社会弱势群体和寡妇单身汉为大任,兼以性别挑逗,其反智、反人道和性别歧视色彩明显。

 

第五宗罪:国家晚会。“春晚”以收视率高、舞台大、演员多、时间长自我标榜,成为国家和政府的脸面,看不到普通老百姓的苦难和忧伤。让观众被裹挟在所谓欢乐与喜庆里,这是对正常人智商的伤害。

 

第六宗罪:“春晚”吸金术。作为国家电视台的“国家晚会”,本属于全体纳税人所有,但“春晚”却借此盈利,二○一一年央视“春晚”短短四个小时,广告收入高达六亿元。

 

第七宗罪:煽情、虚假和弱智。“春晚”节目很容易在人们被亲情包裹、精神放松的时刻,完成思想观念的官方教化。对应的是在毫无思想的狂欢假笑之后,留给老百姓的是更大的精神空虚和现实的麻木。

 

第八宗罪:名利场和利益控制。“春晚”被利益集团所控制。为登上“春晚”舞台,各路人马粉墨登场,争得露脸机会,从而抬升演出身价;总有师傅带徒弟出场,熟面孔垄断节目。

 

第九宗罪:确立国家认同和政府崇拜。专制国家善于营造大场面歌舞演出和群众游行,同时领袖登场,以示强大、繁荣和偶像膜拜。“春晚”不过是将广场演出搬上电视而已,领袖崇拜转化为对政府和党忠诚,这在本质是一样的。

 

第十宗罪:迎合权贵。各电视台“春晚”节目单须经上级宣传部门审核,晚会现场坐着非富则贵人士,这已是公开的秘密。其效果是迎合权贵,漠视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