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是从当局对《零八宪章》的打压中知道《零八宪章》的,于是出现了这样一个局面,一面是打压愈演愈烈,一面是签名如火如荼。《参与》记者近日专访了公民力量组织负责人杨建利博士,以期对所有观望者、彷徨者、畏惧者一些启发。
《参与》记者:相信还有很多朋友不太了解《零八宪章》,您能不能概括介绍一下《宪章》的主要内容,并评价一下包括修改宪法、分权制衡在内的19条主张?
杨建利:《零八宪章》第一是要求对历史问题的正确评价,第二是对现实社会的公正要求,第三是对未来中国政治改革方向的论述。比如19条主张提到的言论自由、结社自由、以及民主选举,这些在中国现行《宪法》中都有,《零八宪章》只是另外一种表述,要求中国政府能够实行《宪法》所赋予老百姓的权利。也涉及到很多现实的公众问题,比如教育问题、宗教迫害问题,涉及的面很广,但《宪章》所提出的要求对每个人来讲,只要看到不觉得惊奇,因为都是大家认为是正确的事情,是经过历史证明的普世价值。所以说,《宪章》内容本身是相当普通的,不过是对真理的重新论述,而这种提出的方式是值得关注的新变化。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想变又怕乱的国家,不能提出令人无法琢磨的前景,因此为世人所共识是《零八宪章》最大的优点。签名是《零八宪章》的主要表达形式,目前第一个阶段还没过,我们必须将势头维持下去。
《参与》记者:据闻,当局高层将《零八宪章》定性为民运策划的反动纲领,目的是推翻现政权。您怎么看这件事?
杨建利:这是中共当局惯用的一个词汇,一旦中国公民提出一个比较正面的要求,比如要求政治改革、新闻自由,都被它说是颠覆政权。比如胡佳写了几篇文章,报道了国内的人权状况,定的罪名就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这些行为实际上与颠覆国家政权毫无关系,而且也是符合中国《宪法》的,根本没有任何违法的地方,无非就是中国公民公开地表达一下自己的政治观点而已,这种定性毫无法律根据。当局对于民众提出的要求,从来不是倾听,只是一味地镇压,定性为的是形成一种威慑,定性定得越严重形成的威慑越大。
《参与》记者:当局通过谈话、传唤、拘捕等手段不断对《零八宪章》联署人进行打压,这对签名活动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杨建利:现在打压已经对签名活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第一批签名人被很严密地控制住,不是被监禁就是被监视居住、被骚扰和看管,他们在国内的活动空间基本上没有了。中共在国内封了所有能封的网,不让网上出现《零八宪章》的字样,同时设的签名信箱也被封了或是被垃圾信件堵塞了,联络受阻也使签名活动受到了影响。公民公开地用真名表达对中国局势和未来政治制度的看法,这本身是有很大意义的。这个活动必须进行下去,我们在想一些办法,比如鼓励大家对《零八宪章》进行写作,让这些签署人表达为什么要签署《零八宪章》,包括被警察叫去谈话的内容,以此来克服那些还没有签署的人的恐惧心理。使越来越多的人签署《零八宪章》。
对于生活在中国的公民来说实名签署不是一件小事,因为他们需要用真实姓名表达一种政治观点,而这种政治观点又被中共当局定性为颠覆国家政权。我在一篇文章中讲,这是一次心灵的解放,对每个签署的人来说都是一次心灵的解放。还有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事情,我们要尽量地传播,传播本身是个很重要的工作,要利用各种渠道,使《零八宪章》尽量广泛地在中国老百姓中间传播。面对中共对互联网的封锁,我们鼓励《零八宪章》的传播从网上走到地上,抗议活动也从网上走到地上,不论怎样,维持这么一个势头。高压之下,也许会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但我们应该看到,这个打压的作用越来越弱,在定性之后,依然有很多公民要求签署《零八宪章》,说明老百姓越来越强烈地感觉到中国应该进行民主变革了,越来越敢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了。
《参与》记者:您一直提倡建设公民社会,《零八宪章》与公民社会有何联系?
杨建利:作为一个公民,最主要的是要有独立人格,以独立人格参与政治生活和公共生活,这次《零八宪章》的签名活动正是表达了这么一个精神。任何一个签署人都不是被迫的,都是通过独立思考和判断,把自己的名字放上去的,这是一种直接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在《零八宪章》可以看到很多建设公民社会的内容,在中国建立公民社会已经成为一个共识,现在关键问题是如何在具体的活动中把公民社会一步步建立起来,首先就是公民力量的成长。《零八宪章》的签署就是公民力量的一次聚集,这种聚集有相当大的意义。换句话说,在两个月前,如果要说中国公民有多大力量,有形的的力量是看不出来的,但今天我就可以说至少七千中国公民有同样的想法,面临高压用真实的姓名告诉世界他有这样的想法,要求中国政府进行民主改革。公民力量不断成长,在中国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公民社会的建立和民主进程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