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留学生杨舒平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在美国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
中国留学生杨舒平作为优秀毕业生代表,在美国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视频截图

杨舒平发表的毕业演讲,极其量也只能说是一篇很普通,不算非常动听,也不算非常感动人心的演讲。我好奇的是,为什么《北美留学生日报》“需要”发表一篇内容同样空洞的文章,并且好像有点激昂地写道“我们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尊严被再一次踩在脚下”。而我之所以要用上“好像”二字,是因为此句的前文后理中我还是没办法在情感上投入到其所想表现的激昂之中。那是一种造作的情感号召。

反过来说,当我看著杨舒平发表演说是,同样是看到一点造作的情感。尽管程度上与《北美留学生日报》不一样,尽管情感上也与前者不一样,但造作始终是造作。那也是一种造作的情感号召。

不过当然,即使两者皆造作,当中还是反映了一点现实。

杨舒平发表的演讲,或多或少反映了当下中国城市人的一种状态。“空气”在这篇演说中,只是一个喻体。空气污染、雾霾等的问题固然严重,但其严重性并不单是对于健康,而是对于城市人在生活中的一种心理压力。尽管她的演说技巧未算很好,亦有夸大其词的地方,但背后反映的焦虑却是真实的。空气作为喻体,比喻的自然是另一种看不见的“空气”:在中国里的权威主义、信息因封锁而不流通、人们因各种理由而被迫或自愿接受被塑造出来的“现实”与及真实之间的落差,与及压抑或扭曲这种落差所造成的不满及焦虑。简而言之,就是一种“不能表达自我”的压抑的“空气”。

这种压抑造成的影响,造成了两种极端。第一种就是如杨舒平那样,到了另一个没有如此强烈压抑的国度时,顿感其表面的“自由”,进而毫无批判性地赞扬,同时或明或暗地贬低祖国;第二种则是像《北美留学生日报》发表的文章作者那般,看到有人如此赞扬这种“自由”而端出“辱国”之旗号,祭出“民族性”与“尊严”这类同样空泛且充斥核板印象的说词,以合理化作者本身已习惯了的压抑。

于我而言,两种极端是一体两面。它们都因为习惯了虚假的情感表现,而无法作出具批判性的思考。第一种情况是源于长久的情感压抑得到解放,延缓了对于这种表面的解放背后的批判性思考;第二种则是长久以来接受了被塑造出来的现实,习惯了这种虚假的情感表现,进而把批判性思考连带压抑下去。

在中国里的权威主义、信息因封锁而不流通、人们要接受被塑造出来的“现实”与及真实之间的落差,是一种“不能表达自我”的压抑的“空气”。图为一场中美记者会,工作人员于开始前整理现场环境。
在中国里的权威主义、信息因封锁而不流通、人们要接受被塑造出来的“现实”与及真实之间的落差,是一种“不能表达自我”的压抑的“空气”。图为一场中美记者会,工作人员于开始前整理现场环境。摄:Feng Li/Getty Images

那是不是“辱华”呢?

我会想的是,到底怎样的情况下人才会感到被侮辱。内地网民实际上也很清楚贴切地解答了:“玻璃心”一词的出现,我相信是出自具批判性思考的人的手笔。有太多次出自环球时报的炒作,就一些小事冠以“辱华”的标签。这种炒作,其实又是源自习惯了虚假的情感表现。当生活在一个如此的氛围时,很难会认为这样的炒作手法有问题。因此杨舒平的演讲是否辱华,实际上并不是关键的问题。关键的问题是,为什么这样的演说会被冠以“辱华”的标签,以及为什么环球时报会愿意花精神时间去炒作这样的一篇演说与微博文章。

至于如何优雅地批评自己的祖国⋯⋯

批评永远是刺耳的。被批评者也甚少会认为批评是优雅的。当然那还是应该有例外。运用幽默的批评也许是一种方向。幽默又与尖酸刻薄有所不同,幽默的点到即止与不伤大雅是关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