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人记得姜恩柱、高祀仁是谁?他们两人是回归后中联办的头两位领头人,任期分别长达五年及七年,可市民大众对他们印象模糊,好像没有留下甚么痕迹,也没有严重的恶行如对香港事务包括特区政府施政指指点点,没有公然召见政府官员及建制派议员,更没有随意解释《基本法》或一国两制方针。

 

到今天,中联办主任张晓明的大名在香港却是无人不晓,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备受瞩目,随便写四个字就可以为民建联筹得2,500万。年前政改投票甩辘,一众建制派议员立时赶到西环向他解释及听训。

 

其实,不仅身为主任的张晓明呼风唤雨权势隐隐然凌驾特首,他的下属如甚么部长或地区办事处主任同样显吓。那位法律部部长王振民就严然是影子律政大员,随时随地在解释《基本法》,为一国两制划线,以维护一国两制为名对港人、议员的言行指指点点。那些中联办地区办事处联络人员则无孔不入的介入社会各阶层的活动,小至街坊组织联欢,大至政府地区动员都有他们的身影,或看到他们以主礼嘉宾身份站在台上,一派话事人、主事人的气焰。

 

从低调、安份的留驻西环到高调的在香港事务上四处伸手,从主要联络协调内地部委在港事务到变成香港第二权力中心,官员权势甚至超越特区政府司局长。要数香港政治生态过去20年的重大变化,中联办权势大跃进,中联办官员「水鬼升城隍」肯定是其中之一。

 

 

 

政府高层事事请示汇报

 

更重要的是,中联办变身影子政府是香港政治情势恶化,中港矛盾激化的祸根。未来五年、十年香港发展要重回正轨,中港矛盾要逐步淡化,要求让分离、自决思潮不致失控的话,把中联办打回只是当「联络员」的原形,令它不能肆意干扰香港的内部事务是关键,不然下任特首林郑月娥不管如何努力想扭转政治困境也不管用。

 

当然,中联办权势20年来不断膨胀原因很多,北京高层希望加强对香港的控制,负责香港事务的内地部门及京官权力欲增大固然有影响,但香港内部政治力量特别是特区政府高层及建制派把中联办奉为「太上皇」,时时事事请示汇报,又不敢坚决捍卫高度自治及两制的分界,西环才有可能压倒中环成为香港真正权力中心。

 

事实上过去五年正是中联办权势冒升最迅速、最教人不忍卒睹的五年。梁振英上台后就把中环跟西环的分界搞混,把一国跟两制的界线弄得模糊不清。他自己固然一再到中联办密议,听取张晓明的指示;对中联办官员的肆意指使他也不发一言,不予任何批评。梁振英政府还一再倚赖中联办官员在立法会拉票,以促使政府议案、法案通过,变相把中联办变成管治团队主力,地位凌驾官员及原本的咨询架构。

 

成配票机器 介入选战

 

建制派政团及议员在西环、中环势力此消彼长下也来个「西瓜挨大边」,对西环的重视凌驾特区政府,立法会投票固然看西环脸色,选战中更全面倚赖中联办的配票机器发功扶持,希望以最少成本赢得最多议席。他们忘记了选举是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重心,还把中联办干政看成政治常态。试想想,以往中联办干扰选举换来的是全港质疑批评,建制派不敢大事张扬;现在西环的人与钱公然全面介入各级选战,成了建制派的救命草活命丹。这样的变化怎不令中联办一跃而成香港的影子政府。

 

只是,西环当道,中联办官员干政严重破坏了市民对一国两制的信心,挫折了他们对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信任,甚至认为「一国两制」已全面崩溃,难有出路。不少人因而希望扭转中港融合势头,重订中港宪制安排,确保香港的高度自治权。中港矛盾近年不断激化正是由此而起。

 

梁振英政府管治只剩下不到两星期,但新一届政府中留下的「梁班子」官员不少,若果他们继续像过去五年那样对西环来个朝请示晚汇报,若果林郑上台后不能顶住中联办干扰之手,未来五年西环治港的色彩将越来越浓,市民对一国两制信心将进一步消减,政治困局,中港矛盾也难有解决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