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当军阀割据及北洋政府拒绝实现真正的民主宪政改革时,曾在各省出现一股省宪运动及联省自治的浪潮。省宪运动就是在各省先以民主程序制订符合民主宪政的宪法,并按省宪法成立省政府、省议会实行省级自治。当不同的省都成功立宪,就结合起来推动联省自治,以带动中央政府的民主宪政改革。虽然联省自治因各种原因最终未能成功,但或能启发香港的民主发展现在可以走的方向。
香港现在的处境与当时有些相近,因受8.31决定所限,除非中共愿意撤回,不然立法会及特首选举很难实行得到真正的民主普选。但在区议会的层次,由2016年开始,因取消了委任议员,已全面实行民主普选,只是这点被太多人忽略及轻看了。要推进香港的民主,一条被忽略的进路就是先在区议会开始。
18个区议会,按区内人口总数,有不同数量的选区,各区设一个民选议席,采用单议席单票制选出该区的议员。只要能赢得那区议会总议席的一半以上,就能取得那区议会的控制权。过去,民主派各政党或参选人士,着眼点都是个别选区的胜负,少从取得那区议会的控制权来部署选举。
参考省宪运动,在2019年区议会选举,民主派可以改变策略,以攻取整个区议会的控制权为目标。民主派不单要在不同选区派人参选,在同一区议会不同选区的参选人,更可组成政治联盟。除了各小选区的议题外,此政治联盟可以提出关乎整个区议会选区的政纲,如怎样去规划整区的发展以改善区内居民的生活,及如何在区内落实民主管治。各区的政治联盟更可与当区的公民社会团体及居民,透过商讨的程序,共同构建这区的愿景及管治这区的纲领。
或许提出的愿景未必明确在区议会的权限之内,但特区政府很多时候在提出全港性的政策时,都要咨询各区议会的意见。取得区议会控制权的民主派政治联盟可按他们的政纲来响应特区政府的咨询。区议会亦有权决定如何使用拨款,民主派政治联盟在取得一个区议会的控制权后,就可以按政纲决定那区议会的拨款优先用在那些方面。这就是在实行香港的民主自治前,先在区议会层面实行地区管治。
民主派可累积管治经验
假若在不同的区议会,民主派政治联盟都能取得控制权,同是由民主派政治联盟控制的区议会,更可联合向特区政府提出一些全港性的政治诉求,相信特区政府也不能不响应。若十八区都有一个属于本区的民主派管治纲领,结合起来,就是一个香港的管治纲领了。这就是由地区管治进到联区自治,就像由省宪运动进到联省自治。能达到联区自治时,要在立法会及特首选举的层次取得突破,基础就会更加稳固。
要实行区议会的地区管治及联区自治,在各区议会选区的民主派政党及参政人士,需先放低过去各自为政的心态,也要放下党派之间的隔阂、分歧或争拗,求同存异,在各区组成政治联盟。这绝对不容易,过去可能为了路线分歧、人与人之间的误会与猜疑或相互的竞争,大家未能充份合作。大家的长远目标其实是一致的,就是希望香港能有一天实行真普选,若能同心以朝向取得区议会的控制权为共同目标,把目光放得远一些、广一些,把饼做大,这难关是有机会突破得到的。
过去民主派被指缺乏管治经验,若民主派政治联盟能取得不同区议会的控制权,在可能的程度下实践他们的管治纲领,累积起管治经验,到了特首层面的民主发展能有突破时,民主派也可以把在区议会层面得到的管治经验,应用在全港的管治。
这不是甚么崭新的建议,表面看的困难都不是不能克服的,问题只是我们有没有这决心去实现这目标。若有,很多看来是难以跨越的难关,在共同理念及共同利益下,都是可以一一克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