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按:本文原是我的通俗历史著作《宿醉得王朝——1860—1889晚清三十年》(九州出版社,2008)之第四章<1862—1874:教育亡国的隐喻>第二节。一家不知名的网站,叫做“科举辑萃”,转刊了该节(http://www.bjdclib.com/dclib/subjectdb/exam/examlow/201001/t20100126_30448.html);比较有名的搜狐网,在其读书频道也转载过该节(http://lz.book.sohu.com/fullscreen-chapter-326971.html)。但是,现在重发该节于博客,一是发得上去,但限制外部访问(提示“权限受限制”);二是发博客时,不像以往提示同时将在LOFTER显示;三是单发LOFTER时,管理方不予发表,提示“有敏感词”,但未提示哪个或哪些词汇敏感。还有,九年前,正式出版时并未遭遇“敏感词”审查或提示,尽管那时的审查机制也不马虎。并且,九州出版社是国台办下属机构,绝非“非法出版机构”或“非法组织”。通过上面的博客与LOFTER受限情形,说明现在的文化人权状况确实比胡温时代(含周永康)差多了!而可以估计的“敏感词”,很可能是“太平天国”——近代史的争议是中国学界的巨大问题——不同于官方说法的表达,一律被定为“历史虚无主义”。但是,本文虽有“太平天国”一词,但并未涉及对其评价,亦无其本身史实得重新建构。若有“天平天国”字样皆禁之,实在说明是杯弓蛇影、风声鹤唳了!最后,既然国内无法发表(于网络),那么,就交给《民主中国》网刊,以飨读者、以为史证。】
大清状元,不管好名或坏名,毕竟留名史册(如《清史稿》)的极少,说到进士则如过江之鲫,套用现在的话说是“状元一礼堂,进士一广场”。大清的进士有好也有劣,好的如林则徐,劣的如叶名琛。
大清进士的真正品位不佳,不仅在叶名琛“出事儿”时有所暴露,而且洪秀全发动武装反抗时暴露得更充分。当时有名的五大败将,竟然四人是进士出身。此五大败将为陆建瀛、杨文定、青麐、崇纶、何桂清,只有崇纶一人无进士身份。
陆建瀛是道光二年(1822)进士,比林则徐晚十一年,比叶名琛早十三年。
杨文定是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比陆建瀛晚十一年,比叶名琛早两年。
何桂清是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与叶名琛同年。
青麐是道光二十一年(1841)进士,比叶名琛晚六年。
此四人表现之差,丢尽了大清王朝的脸面,所以,连浑浑噩噩的咸丰皇帝都忍不住了,不再考虑他们过去做文官时的成绩。如咸丰四年(1854)处分青麐时,他下诏说:“朕赏罚一秉大公,岂能以前此微劳稍从末减?”
就败绩而论,咸丰二年(1852)的陆建瀛比青麐将军更惨。青麐不过是丢了武昌,一路狂奔到长沙,罪名是越境偷生即放弃了湖北,到不属自己管的湖南去了。陆将军的大败是先有大话在先,轻敌,丢了南京,而后又祸及安徽。
当初陆将军气概非常,打算由南京发兵,西击欲夺九江的太平军前锋。他先召安徽寿春的总兵恩长率两千兵为前锋,自己带一千兵在后。恩长总兵一战即败,丧命江中,余卒逃散。陆将军一听溃卒汇报战况,让太平军的气势吓破了胆。他的惊骇情绪很快传染了所部士兵,史称“从兵尽骇”。不仅如此,陆将军的大话与所部前锋败绩的严重反差,也吓坏了江西巡抚张芾。他本要坚守九江,一见陆将军前锋已败,也引军逃跑。九江未经激战而易手。陆将军也二话不说,由长江水道,乘小船返回南京。
小船,能带几个兵?其余的都一哄而散了。在他逃回南京的过程中,安徽巡抚蒋文庆想留下他一起守城、迎击太平军。他说什么也不肯,并且还收集芜湖与太平两处军兵,转守南京的东西梁山。对于投放东西梁山的部队,他也不亲自指挥(这成了日后的一项罪名),而是躲进南京城“为守御计”。江苏布政使祁宿藻一见此状,大为气愤,也顾不上照顾陆将军钦差大臣的面子了,当面指责他胆怯、进退无据。
与陆将军一样,让太平军的声势给吓惊了的江苏巡抚杨文定,扔下南京逃亡镇江。在镇江,杨将军也不守城,自带八只大船与十二条小舢板在长江中伺机逃命。镇江失守后,他又逃到了江阴。
陆杨二将的行为被报到咸丰皇帝那里,皇帝发诏,痛骂陆“一战兵溃,不知收合余烬”、杨“藉词出省,张皇自全”。咸丰皇帝本意是将陆建瀛逮到北京审判的,结果南京城破,他也死于太平军的屠杀。
从他“为守御计”而躲进南京,到南京城易手,仅仅十三天。陆将军是坚决不愿以身殉国的,尽管他最后没能逃得一死。当太平军以掘地道的方式攻破南京内城时,他趁乱换便服出逃。结果让敌人给拿获,一刀砍断了脖子。他的一人之死并未免了南京人民的灾难,洪秀全大军进城,一口气杀了四万城中居民,原因很简单:他们帮助政府军守城,抵抗天国大军。杀了四万人,洪秀全还不解气,又给三千名南京儿童做了“绝育手术”,《清史稿·洪秀全传》说:“阉童子三千余人,泄守城之忿。”
杨文定则在江阴被逮捕,判处死刑,稍后(咸丰六年,1856),改为流放刑,“减死遣戍军台”。
从士兵到巡抚是个光荣的历程,而从巡抚到士兵则是奇耻大辱。不久,杨文定很不光彩地死在了军中。估计是气郁结胸,一如日后的陆状元润庠先生一样,别扭死了。《清史稿·杨文定传》写得很洗炼,远不如记录陆状元的“瞑眼死”的样子传神,只两个字:“寻殁。”
是呀,谁会关心一位由巡抚而士兵且是戴罪而死的士兵的死法呢?
至于满洲正白旗出身的贵族败将青麐,则没杨文定那么幸运,当然再由长沙往荆州逃命时,皇上的亲笔判决也下了,称曰“传旨正法”。所以,一到荆州就被已接到圣旨的官文将军给砍了头,尸体抛在荆州城闹市,即“弃市”。
那位不是进士出身的五大败将之一的崇纶,也是满洲贵族,正黄旗人。武昌陷落大势一定,他一马飞出,奔陕西而去。咸丰帝当然要下旨抓他,这家伙见势头不好,服毒自杀。家人或者是下级给他报了个“暴病死亡”,搪塞过去了,也就没再引发进一步的政治后果,没有像陆建瀛那样,自身死,儿子又被革了职。
五大败将的高峰人物是何桂清,此公非常了得,能“煽乎”(熟练地说大话),《清史稿·何桂清传》称:“侃侃无所避,文宗奇之。”也就是他一张嘴,把咸丰皇帝都给“煽乎”住了。本来嘛,咸丰皇帝就是糊涂虫,哪经得起他的“煽乎”?结果,何进士一路飞升,干到浙江巡抚高位。
何进士也确实有些才干,在防守和反击太平军的作战中,屡屡获胜。可以说,在曾国藩正式出头以前,他是大清王朝唯一能挫败太平军攻势的国家将领,咸丰皇帝立即给他升职为两江总督。他反攻镇江,夺回城池,又被加衔“太子少保”。咸丰十年(1860),又有小胜,再加“太子太保”衔。
何总督乘势围太平军首都南京,史称“贼势窘蹙,四出求援”。太平军的忠王李秀成施围魏救赵之计,袭杭州,杭州外城失守,咸丰皇帝诏令何部与另一将领和春救援杭州,内外夹击,赶走了李秀成。而后,太平军力量积聚,多路反击,搞得尚无败绩的何桂清“几失所措”。此时,何桂清扼守战略要地常州,他的亲信、浙江巡抚王有龄专写一函,让他“勿离常州一步”,并且论道:“事棘时危,身为大臣,万目睽睽,视以动止。一举足则人心瓦解矣。”
换了别人,作为下级,断然不敢给屡有胜绩的上级发警告,可是作为昔日亲信的王有龄知道:这个人是担得顺势,受不了逆境,一旦稍有败绩,那就前功尽弃了。
人顺了,跌脚拾金子;点背了,喝凉水也塞牙。一场突然而来的大雪,改变了何太保的命运,“大营兵冻馁,索饷不得,乃噪乱,相率尽溃。”没办法,在请示咸丰皇帝,与和春、张国樑等将领进行军事分工之后,他想到苏州筹集军饷,以免剩下的兵全跑了。
在常州人民心目中,屡战屡胜的何太保,就是他们的大救星。在何太保启程之日,常州城百姓黑压压地跪满街道,恳请何太保留下。但是,何太保明白,留在常州那是死路一条。他的卫兵也知道此点,气急败坏,冲着请愿的民众开了枪,打死了十几个。
打死请愿民众,何太保得以出城。他一走,留守常州的张玉良将军也跑了。只你何太保知道守常州是死路一条哇,我也不傻,溜之乎也!
常州百姓傻了眼,只好自己守城。几天后,太平军蜂拥而来,攻破城池,实施屠城。何太保逃跑的“得得”马蹄声,变成常州汩汩流血声。苏州城的守军闻此消息,义愤填膺,江苏巡抚徐有壬拒开城门。无奈何,何太保再次“煽乎”,说:“你不开门,好,好!我去上海借洋人的兵去。我去上海,你明白吗?!”
徐有壬当然不信,也无法看到,因为苏州城很快被太平军攻破,徐有壬以身殉职。
徐有壬自知必有一死,但他不能放过何桂清,写了一封遗书,状告何桂清弃城丧师。咸丰皇帝闻报,下诏逮捕何桂清,由上海押解北京审讯。
事有凑巧,正赶上皇帝逃难热河,他的案子就搁置下来,何桂清也以闲身蛰居北京。同治元年(1862),新一届政府接各方举报,开始过问此案,才正式逮捕。对于何桂清的功过是非,分歧巨大,有保的,有驳的。罪名初定后,中央权力核心还没把握,就以小皇帝的名义请曾国藩给把一下关。此时,何桂清还坚持说,由常州退苏州是听了手下人的建议,丝毫不提王有龄死守常州的建议了。
曾国藩根本不可怜何桂清,除掉这个家伙也好给自己扫清道路,他回复说(今译):“封疆大吏的贞节,就是要由守城抗敌的行为表现出来,不能因为手下官员的一句话来决定进退。给大臣定罪,应当以他的心迹为根据,没必要以手下建议的文件(或言辞)有无为证明。”
老曾三言两语就要了老何的命:“是冬,遂弃市。”
五大败将,杨文定与崇纶实不足道,所以《清史稿》的评价以陆、何为主,甚至对青麐也有所同情:“论曰:陆建瀛、何桂清以才敏负一时之望,膺江表重寄。建瀛当军事起,不能预有规划,监事仓皇。桂清无料敌之明,又失效死之节。二人者身名俱损,罪实难辞,青麐受事于急之秋,艰难支拄,终以越境被诛,论者犹有恕词焉。”此评论,不能不说中肯,但是,不能检讨大清教育体制,也算一大遗憾了。
大清状元,不管好名或坏名,毕竟留名史册(如《清史稿》)的极少,说到进士则如过江之鲫,套用现在的话说是“状元一礼堂,进士一广场”。大清的进士有好也有劣,好的如林则徐,劣的如叶名琛。
大清进士的真正品位不佳,不仅在叶名琛“出事儿”时有所暴露,而且洪秀全发动武装反抗时暴露得更充分。当时有名的五大败将,竟然四人是进士出身。此五大败将为陆建瀛、杨文定、青麐、崇纶、何桂清,只有崇纶一人无进士身份。
陆建瀛是道光二年(1822)进士,比林则徐晚十一年,比叶名琛早十三年。
杨文定是道光十三年(1833)进士,比陆建瀛晚十一年,比叶名琛早两年。
何桂清是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与叶名琛同年。
青麐是道光二十一年(1841)进士,比叶名琛晚六年。
此四人表现之差,丢尽了大清王朝的脸面,所以,连浑浑噩噩的咸丰皇帝都忍不住了,不再考虑他们过去做文官时的成绩。如咸丰四年(1854)处分青麐时,他下诏说:“朕赏罚一秉大公,岂能以前此微劳稍从末减?”
就败绩而论,咸丰二年(1852)的陆建瀛比青麐将军更惨。青麐不过是丢了武昌,一路狂奔到长沙,罪名是越境偷生即放弃了湖北,到不属自己管的湖南去了。陆将军的大败是先有大话在先,轻敌,丢了南京,而后又祸及安徽。
当初陆将军气概非常,打算由南京发兵,西击欲夺九江的太平军前锋。他先召安徽寿春的总兵恩长率两千兵为前锋,自己带一千兵在后。恩长总兵一战即败,丧命江中,余卒逃散。陆将军一听溃卒汇报战况,让太平军的气势吓破了胆。他的惊骇情绪很快传染了所部士兵,史称“从兵尽骇”。不仅如此,陆将军的大话与所部前锋败绩的严重反差,也吓坏了江西巡抚张芾。他本要坚守九江,一见陆将军前锋已败,也引军逃跑。九江未经激战而易手。陆将军也二话不说,由长江水道,乘小船返回南京。
小船,能带几个兵?其余的都一哄而散了。在他逃回南京的过程中,安徽巡抚蒋文庆想留下他一起守城、迎击太平军。他说什么也不肯,并且还收集芜湖与太平两处军兵,转守南京的东西梁山。对于投放东西梁山的部队,他也不亲自指挥(这成了日后的一项罪名),而是躲进南京城“为守御计”。江苏布政使祁宿藻一见此状,大为气愤,也顾不上照顾陆将军钦差大臣的面子了,当面指责他胆怯、进退无据。
与陆将军一样,让太平军的声势给吓惊了的江苏巡抚杨文定,扔下南京逃亡镇江。在镇江,杨将军也不守城,自带八只大船与十二条小舢板在长江中伺机逃命。镇江失守后,他又逃到了江阴。
陆杨二将的行为被报到咸丰皇帝那里,皇帝发诏,痛骂陆“一战兵溃,不知收合余烬”、杨“藉词出省,张皇自全”。咸丰皇帝本意是将陆建瀛逮到北京审判的,结果南京城破,他也死于太平军的屠杀。
从他“为守御计”而躲进南京,到南京城易手,仅仅十三天。陆将军是坚决不愿以身殉国的,尽管他最后没能逃得一死。当太平军以掘地道的方式攻破南京内城时,他趁乱换便服出逃。结果让敌人给拿获,一刀砍断了脖子。他的一人之死并未免了南京人民的灾难,洪秀全大军进城,一口气杀了四万城中居民,原因很简单:他们帮助政府军守城,抵抗天国大军。杀了四万人,洪秀全还不解气,又给三千名南京儿童做了“绝育手术”,《清史稿·洪秀全传》说:“阉童子三千余人,泄守城之忿。”
杨文定则在江阴被逮捕,判处死刑,稍后(咸丰六年,1856),改为流放刑,“减死遣戍军台”。
从士兵到巡抚是个光荣的历程,而从巡抚到士兵则是奇耻大辱。不久,杨文定很不光彩地死在了军中。估计是气郁结胸,一如日后的陆状元润庠先生一样,别扭死了。《清史稿·杨文定传》写得很洗炼,远不如记录陆状元的“瞑眼死”的样子传神,只两个字:“寻殁。”
是呀,谁会关心一位由巡抚而士兵且是戴罪而死的士兵的死法呢?
至于满洲正白旗出身的贵族败将青麐,则没杨文定那么幸运,当然再由长沙往荆州逃命时,皇上的亲笔判决也下了,称曰“传旨正法”。所以,一到荆州就被已接到圣旨的官文将军给砍了头,尸体抛在荆州城闹市,即“弃市”。
那位不是进士出身的五大败将之一的崇纶,也是满洲贵族,正黄旗人。武昌陷落大势一定,他一马飞出,奔陕西而去。咸丰帝当然要下旨抓他,这家伙见势头不好,服毒自杀。家人或者是下级给他报了个“暴病死亡”,搪塞过去了,也就没再引发进一步的政治后果,没有像陆建瀛那样,自身死,儿子又被革了职。
五大败将的高峰人物是何桂清,此公非常了得,能“煽乎”(熟练地说大话),《清史稿·何桂清传》称:“侃侃无所避,文宗奇之。”也就是他一张嘴,把咸丰皇帝都给“煽乎”住了。本来嘛,咸丰皇帝就是糊涂虫,哪经得起他的“煽乎”?结果,何进士一路飞升,干到浙江巡抚高位。
何进士也确实有些才干,在防守和反击太平军的作战中,屡屡获胜。可以说,在曾国藩正式出头以前,他是大清王朝唯一能挫败太平军攻势的国家将领,咸丰皇帝立即给他升职为两江总督。他反攻镇江,夺回城池,又被加衔“太子少保”。咸丰十年(1860),又有小胜,再加“太子太保”衔。
何总督乘势围太平军首都南京,史称“贼势窘蹙,四出求援”。太平军的忠王李秀成施围魏救赵之计,袭杭州,杭州外城失守,咸丰皇帝诏令何部与另一将领和春救援杭州,内外夹击,赶走了李秀成。而后,太平军力量积聚,多路反击,搞得尚无败绩的何桂清“几失所措”。此时,何桂清扼守战略要地常州,他的亲信、浙江巡抚王有龄专写一函,让他“勿离常州一步”,并且论道:“事棘时危,身为大臣,万目睽睽,视以动止。一举足则人心瓦解矣。”
换了别人,作为下级,断然不敢给屡有胜绩的上级发警告,可是作为昔日亲信的王有龄知道:这个人是担得顺势,受不了逆境,一旦稍有败绩,那就前功尽弃了。
人顺了,跌脚拾金子;点背了,喝凉水也塞牙。一场突然而来的大雪,改变了何太保的命运,“大营兵冻馁,索饷不得,乃噪乱,相率尽溃。”没办法,在请示咸丰皇帝,与和春、张国樑等将领进行军事分工之后,他想到苏州筹集军饷,以免剩下的兵全跑了。
在常州人民心目中,屡战屡胜的何太保,就是他们的大救星。在何太保启程之日,常州城百姓黑压压地跪满街道,恳请何太保留下。但是,何太保明白,留在常州那是死路一条。他的卫兵也知道此点,气急败坏,冲着请愿的民众开了枪,打死了十几个。
打死请愿民众,何太保得以出城。他一走,留守常州的张玉良将军也跑了。只你何太保知道守常州是死路一条哇,我也不傻,溜之乎也!
常州百姓傻了眼,只好自己守城。几天后,太平军蜂拥而来,攻破城池,实施屠城。何太保逃跑的“得得”马蹄声,变成常州汩汩流血声。苏州城的守军闻此消息,义愤填膺,江苏巡抚徐有壬拒开城门。无奈何,何太保再次“煽乎”,说:“你不开门,好,好!我去上海借洋人的兵去。我去上海,你明白吗?!”
徐有壬当然不信,也无法看到,因为苏州城很快被太平军攻破,徐有壬以身殉职。
徐有壬自知必有一死,但他不能放过何桂清,写了一封遗书,状告何桂清弃城丧师。咸丰皇帝闻报,下诏逮捕何桂清,由上海押解北京审讯。
事有凑巧,正赶上皇帝逃难热河,他的案子就搁置下来,何桂清也以闲身蛰居北京。同治元年(1862),新一届政府接各方举报,开始过问此案,才正式逮捕。对于何桂清的功过是非,分歧巨大,有保的,有驳的。罪名初定后,中央权力核心还没把握,就以小皇帝的名义请曾国藩给把一下关。此时,何桂清还坚持说,由常州退苏州是听了手下人的建议,丝毫不提王有龄死守常州的建议了。
曾国藩根本不可怜何桂清,除掉这个家伙也好给自己扫清道路,他回复说(今译):“封疆大吏的贞节,就是要由守城抗敌的行为表现出来,不能因为手下官员的一句话来决定进退。给大臣定罪,应当以他的心迹为根据,没必要以手下建议的文件(或言辞)有无为证明。”
老曾三言两语就要了老何的命:“是冬,遂弃市。”
五大败将,杨文定与崇纶实不足道,所以《清史稿》的评价以陆、何为主,甚至对青麐也有所同情:“论曰:陆建瀛、何桂清以才敏负一时之望,膺江表重寄。建瀛当军事起,不能预有规划,监事仓皇。桂清无料敌之明,又失效死之节。二人者身名俱损,罪实难辞,青麐受事于急之秋,艰难支拄,终以越境被诛,论者犹有恕词焉。”此评论,不能不说中肯,但是,不能检讨大清教育体制,也算一大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