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季刊》撤文事件发酵 北大教授发起请愿300人联署

 
2017821c0609f07-40cb-48f8-af33-1f2889ff96d8.jpeg (622×350)
 

 

英国剑桥大学的学术期刊《中国季刊》近来应中国当局要求删除了300多篇涉及六四镇压、新疆、西藏、台湾等问题的文章。(Public Domain

 

英国剑桥大学的学术期刊《中国季刊》近来应中国当局要求删除了300多篇涉及六四镇压、新疆、西藏、台湾等问题的文章,引发学界批评。北京大学美中贸易关系专家包定日前发起联署行动,反对学术审查,已有超过300人联署。

 

负责出版《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的剑桥大学出版社日前证实,应中国要求已将涉及文革丶六四事件丶西藏丶新疆丶香港丶台湾等敏感议题的文章和书评撤下。

 

这一消息立即引发学术界的反弹,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专家包定(Christopher Balding)日前发起请愿活动,希望剑桥大学出版社及学术界面对中国审查时,要挺身而出。至21日已有逾300人参与联署。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当天发文指,《中国季刊》虽在国外发行,但在中国大陆设立了一个服务器。作者强调西方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就必须做出适应性调整,西方媒体可以批评这些西方机构“没骨头”丶为中国市场的“五斗米”折腰,而不是批评中国;强调中国有关部们依法行政,无可指责。

 

曾在《中国季刊》发表文章的香港城市大学前政治学教授郑宇硕,接受本台采访时称,事件反映出中国领导层的不安全感:

 

“除了中国当局有一点财大气粗的感觉,国际惯例都可以不遵守了。这是对国际学术自由的不尊重,事实上也反映中国领导层的不安全的感觉。除在大学教书的人,或者读研究生的人,普通的人是不太看这些文章的,它的影响力对普罗大众来说是有限的。”

 

早前,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官方推特表示,删文是以免出版社整个网站遭封锁。而《中国季刊》也表示,对事件感到“深切关注和失望”,称“这项对学术自由的限制并非孤立举动,而是缩窄中国社会的公共参与和讨论的政策延伸”。

 

本台记者连日来尝试联系《中国季刊》及多位政治丶传播学者,但截至发稿仍未得到回覆。

 

河北资深媒体人朱欣欣告诉本台记者,《中国季刊》此前从未受限,而最新的发展显示中国当局干预全球学术自由的时代已经来临:

 

“中国政府利用软硬两手,对国外的研究机构丶大学丶专家丶学者进行控制。中共的专制黑手伸遍了全世界,不仅仅在政治上丶而且在文化上丶经济上各方面,试图进行红色帝国的扩张。”

 

网络上的有关讨论正在持续,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孙沛东指:“我们应该会看到更多国外中国研究期刊,凡是跟中国有商业往来的,都会在中国审查面前脆弱不堪”。此外,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授杨国斌也反问:“国内不是在推进当代中国研究吗?怎么推进?”

 

《中国季刊》发声明 剑桥收回撤稿决定

 

《中国季刊》主编周一(21日)发出声明,表示与剑桥大学出版社(CUP)人员商讨后,获悉剑桥大学出版社(CUP)将会重新刊出《中国季刊》网站中被删除的文章。

 

《中国季刊》主编提姆普林格莱(Tim Pringle)电邮给本台一项声明表示,他对剑桥大学出版社(CUP)重新刊登相关文章表示支持,特别是全球学术界和外界对撤稿后无可非议的激烈反应。

 

他指出,能够使用最高质量的出版内容是学术研究的核心元素,而撤稿并不是剑桥大学出版社(CUP)等受尊重的全球出版社所能处理。《中国季刊》将不论题材及敏感性,继续遵守严格审查机制。并强调,《中国季刊》的出版标准并不会改变,包括严谨的科学论证及对有关中国知识的贡献。

 

上周四(17日),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列出了一份清单,要求剑桥大学出版社在中国的合作方撤稿,当中涉及315篇关于中国问题的论文及书评。

 

剑桥大学出版社当时回覆本台查询时,表示出版社面临著审查制度的挑战,更表示如不跟从审查,有关出版商在中国(境内)所有内容都会全部被封。

 

 

学者:中国可以选择作茧自缚

 

世界著名的学术重镇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屈从中国当局的要求,对自己的出版物进行自阉,在国际学术界引起强烈反弹。

 

在强烈反弹之下,剑桥大学收星期一(821)做出新的决定,这就是立即恢复先前根据中国当局的要求从其网站上拿下的文章。

 

剑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季刊》的编辑汤姆·普林格尔通过网络发表声明说,“在跟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官员进行会晤之后,《中国季刊》被告知剑桥大学出版社打算立即重新发表先前从其中国网站上拿下的文章。《中国季刊》将继续出版通过我们严格的双重匿名同行评鉴的文章,无论其话题或敏感性如何。”

 

国际媒体上个星期报道说,早些时候,剑桥大学出版社按照中国共产党政府的最后通牒式的要求,从其著名的学术刊物《中国季刊》拿下大约300篇中共当局可能不喜欢的文章。

 

《中国季刊》的编辑蒂姆·普林格尔致函《中国季刊》编辑委员会说,中国政府的新闻出版总署要求剑桥大学出版社拿下那些文章,该大学出版社服从了这一要求,以避免该出版社的中国网站被关闭。

 

那些被拿下的文章大都涉及对中共敏感的话题,如文化大革命,天安门事件,西藏,新疆,香港,台湾,发表时间最早的是1960年代。普林格尔还写道,几个月前,剑桥大学出版社还接到来自中国政府的类似要求,要该出版社从其网站拿下1000多本电子书。

 

剑桥大学服从中共当局的要求对,自己的学术出版和出版物进行自阉式出版审查的消息曝光之后,剑桥大学成为国际笑柄。

 

有观察者注意到,剑桥大学从《中国季刊》和其出版社网站拿下的文章和电子书,主要是依据简单的关键词搜索结果做出的决定。这等于是剑桥大学这家老牌的学术出版社让机器人来完成重大的编辑出版决定,因此被认为是21世纪版的“斯文扫地”。

 

美联社星期一从北京发出的报道说,世界各国许多学者呼吁剑桥大学出版社重新在其中国网站放上那些被拿下的文章,从而凸显出他们对言论自由的关注,以及关注中国政府对学术组织日益增强的影响控制力。

 

美联社的报道说,“学者们做出的这种强烈反应的背景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领导的政府对中国社会诸多方面日渐加紧的控制,其中包括对受理敏感案件的律师、非政府组织和教会的控制,因为这些人和组织有可能助长反对中共的力量。”

 

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说,有关消息曝光后,“世界各国的学术界人士指责剑桥大学出版社自我出卖,成为(中共当局)阉割中国学术辩论和阉割中国历史的帮凶。”

 

在指责声中,也有学者发起倡议,呼吁世界各国学术界人士和大学抵制屈从中共压力实行自我阉割的剑桥大学出版社及其学术杂志。

 

失去学术信誉并遭受抵制,对剑桥大学这个老牌学术出版机关是一个重大威胁。

 

珍惜学术名声的学术界人士愿意在该出版社出版自己的学术专著、为该出版社出版物写书评或文章,是因为看种它的学术信誉,认为在这样的出版社发表文章和专注是荣誉。出版社一旦失去信誉,该出版社出版的文章和专著的价值也就成了问题,优质的稿源就会枯竭。

 

美国首都华盛顿的乔治敦大学历史学教授詹姆斯·米尔沃德多年来为剑桥大学出版社写文章,他也因研究中共不愿意提起的新疆问题而受到中共当局的惩罚。米尔沃德819在《媒介》网站发表致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公开信,指出该出版社屈从中共当局的压力进行自我阉割、自己毁坏自己赖以为生的学术名声是短视的,是对它自己的长远和整体利益有害的,对中国也是有害的。

 

米尔沃德在公开信中写道:

 

“我在过去大约15年里时常被禁止访问中国,因为我写的有关新疆的专著或文章。其他一些研究新疆、西藏和中国政治问题的学者也遇到访问中国的签证问题。这种做法对中国的损害跟对我的损害一样严重,因为不仅是我本人被从中国切割开来,而且新疆问题研究学界也小心翼翼地避免跟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汉族学者有交流互动。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我们不愿意邀请他们参加有关新疆问题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也很少参加在中国举行的研讨会,或跟他们分享我们的想法。

 

“中国学者和外交官对这个问题很清楚。一些中国学术界人士,其中包括跟上层有关系、直接给政府提供咨询的北京智库的学者官员专门到华盛顿来找我询问英语世界有关新疆问题有什么最新的研究,因为他们在中国得不到这方面的研究,也没有这方面的消息。剑桥大学不应当为虎作伥,让中国的党国为所欲为,帮助中国当局收紧中国人对学术世界的了解。

 

“假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当局希望切断中国人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学者的学术研究的了解(而中国理应对那些棘手的问题有什么新想法感兴趣),就让中国当局切断吧。假如当局要使中国自己的学者对国际学术研究保持无知,就让当局那么做吧。中国当局正在建立一个与世隔绝的学术气泡,…。但人们可以想到,大多数中国学术界和政界领袖不会那么傻,也不会持续沿着这条学术死胡同走到底,除非剑桥大学出版社或其他出版社帮助中国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