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判囚案中法官立场不是问题?台湾国民党新政刚强调一中各表就万事大吉了?问题到底在哪里呢?
《纽约时报》发表评论《我决不让耶稣向习近平低头》,作者林淳轩因为参加香港民主运动,下个月可能会遭到监禁,并且被永久禁止成为牧师。
文章说,“我们越来越难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信仰。特别是在今年,香港的宗教信仰自由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损害。对于基督徒来说尤为严重“。
文章认为,在香港的六大主要宗教中,有五个已被中国共产党牢牢控制。从最近的事件来看,党已经快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将基督教也控制在手心。
法官有立场不是问题
香港《信报》发表评论《法官也是人》,作者卓文说,法官是终身委任制,由“司法人员推荐委员会“建议,特首委任。不过法官是人,也有人的问题,没可能做到如双眼被罩正义女神(Justitia)的客观、不徇私和一视同仁。他们会受到个人性别、年龄、出身背景和喜恶而影响判断。法官有立场,在法律行业是公开秘密。在刑事案件中,不少案例显示个别法官判刑有轻重之分。
文章说,法官有立场不是问题。以美国为例,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由总统委任,人选政治立场是传媒焦点。委任权虽在总统手中,不过要参议院同意及通过。由于总统和参议员是民选产生,加上传媒第四权,令委任过程公开及得到制衡。至于特区,委任制度表面和美国没分别,不过特首不是民选,立法会也不是全部直选。
问题在于没有民主制度
香港《明报》发表评论《政制和法制从来密不可分》,作者郑炜说,判囚一事触发了伞运以来最大规模的群众动员。这说明法律精英的研判和普罗市民的观感落差甚大。周日的示威者大体无意向法庭施压,但大抵心存义愤,认为判决不公。忽略官民间的心理距离,只是照本宣科,既无助稳固法治威信,更无从修补社会撕裂。
作者说,民主制度的政党轮替,为不同法理学派和意识形态提供了交锋和学习的机制。这样可以避免法官的法律和道德观点出现过度同质性。香港虽然号称国际都会,但近年来政制改革裹足不前,令议题如公民政治权利、工人权益、退休保障、环境保育、同志平权、创科智能等全面滞后。在此形势下,新兴社运团体才千方百计动员民众参与社运,志在以体制外的动员引入新思维,推动政治改革。
“一中各表“就可以了吗?
台湾国民党新政纲草案特别强化“一中各表“,前主席洪秀柱任内主导通过的和平政纲内容,几乎全数删除。台湾《风传媒》发表评论《追求两岸和平有人反对吗》,作者季节质疑道,
删除和平协议,回到一中各表,就能消除民众疑虑?
文章说,当然国民党不可能只靠两岸议题不管民生议题就能重返执政,但国民党除非完全放弃一中(当然包括一中各表),否则两岸路线再怎么保守都仍会被民进党攻击、让部分民众疑虑,所以国民党不要以为回到2008和2012年重返执政时采用的一中各表就没事了,如果这样就没事,还会有2014的太阳花、同年底与2016的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