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九大已经临近,这是习近平首次完全主导的党代会,海内外各方的期待和猜测达到最高点。最近刚刚出版的《中国密报》杂志第62期,刊登了明镜集团总裁何频与执行总编辑陈小平两位政治评论家对十九大的电视对谈文稿。我们节目,请明镜集团总主笔高伐林来做一介绍。
法广:关于即将举行的中共十九大,何频和陈小平两人都发表过多次评论分析?
高伐林:是的。他们两人都是资深的政治评论家,对中共有多年密切观察、追踪,与中共许多高官和海内外众多学者、媒体工作者保持密切联系,有十分广泛的信息来源。遇到中共十九大这样能集中剖析中共权力运作机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窗口”,他们更不会放过,在“明镜电视”许多节目中,都发表过看法。明镜专门开设了一个《中共十九大》专栏,陈小平总编辑在这个专栏中集中采访过许多政治学者、中共问题研究专家。这次何频与陈小平的对谈,是这个专栏的第九期节目。
法广:这次对谈,讨论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
高伐林:他们讨论的正是海内外对中共十九大最关注、讨论最热烈的几个焦点问题,简而言之,就是:十九大人事安排,尤其是政治局常委的人选;“习近平思想”是否能进入十九大的党章,并剖析了这些问题背后的博弈和习近平的困境所在。
法广:关于十九大常委的人事安排,他们俩怎么预测呢?
高伐林:您知道,何频领头的媒体,曾经在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和十八大召开之前,对未来的人事安排,做过预测,令世人印象深刻的是,准确率近乎百分之百。预测的日期越来越提前,从提前一周到提前一个多月;预测的范围越来越扩大,从政治局常委到政治局委员和军委成员,从名单和位次到新领导层所有人士的具体分工。但是这一次,何频说,他无法像此前三届那样准确预测十九大的班子如何组成。
法广:这是为什么呢?
高伐林:何频解释了原因:过去中共的新一届班子,谁入选是有规律可循的。谁主导安排人事,候选名单中官员的派系归属、从政资历、人脉资源、乃至年龄、素质等等,只要对中共高层人事安排的硬指标和潜规则,做过比较深入翔实的研究,就不难作出恰当的预测。但这次不同。习近平比江泽民、胡锦涛更具有企图心,一上来,他用人就表现得急不可待,急速地、超常规地提拔重用了在浙江、福建任职时熟悉的旧部。例如,今年5月,中共宣布蔡奇担任北京市委书记。蔡奇迄今既非中央委员,也非候补委员,而这个职务,历来被安排为政治局委员。也就是说,蔡奇从一个普通党员,在短短三年中起跳,竟成了副国级!
法广:何频与陈小平如何分析这一破格提拔的原因呢?
高伐林:那当然就是因为蔡奇在福建和浙江,曾经与习近平共事20年。类似的情况还有多起,例如最近有一个说法称陈敏尔将进入中央政治局常委。陈敏尔也是习近平的旧部,十年前在习近平领导下担任浙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习近平上任前后,他被调到贵州当省长,两年多后升任省委书记;今年7月,他调到重庆当市委书记,这个职务也就握有政治局委员的入场券。
正因为这次习近平表现出打破硬标准和潜规则的种种企图,到现在为止,真正确认下来进入政治局常委的“也就两三个人”。
法广:他俩在对谈中提出一个什么样最可能的名单呢?
高伐林:陈小平说,听得最多的版本是一共七个人,团派三个人,李克强、汪洋、胡春华,习派三个人,习近平、栗战书、陈敏尔,再加一个现任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但是韩正,何频认为有很大的变数。
法广:为什么何频这么认为?
高伐林:何频说:韩正从资历上,从与各个派系的关系上、从他的能量、能力上,被认为几乎是最应该进常委的人选之一。但何频指出,上海帮、江泽民势力的萎缩已是必然趋势,让江泽民势力边缘化,是十九大主要特征之一。而在2007年习近平从浙江省委书记任上调到上海主政时,代理上海市委书记的韩正居然不去亲自迎接习近平,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避开了。虽然韩正后来对习近平表现了臣服,但是这个阴影是很难消除的。此外,韩正资历相对单一,从来就没离开过上海,个人和家族的贪腐据说也相当严重。这些问题加在一起,使他进政治局常委有很大变数。
法广:何频和陈小平两位还讨论了十九大的哪些话题呢?
高伐林:他们还讨论了习近平的名字用什么方式进入中共党章?有各种说法:党章上将写入“习近平思想”,或者“习近平重要思想”“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从党史上看,领导人名字进入党章的,只有毛泽东、邓小平,至于江泽民和胡锦涛,名字都没进去,只是提到他们倡立的“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习近平的名字能在党章上出现,那就是与毛、邓并列的第三人。
但是在这个问题上,何频与陈小平两人意见分歧。
法广:他们有什么不同看法呢?
高伐林:何频认为,在中共领导人眼中,连宪法都是一纸空文,何谈党章?习近平有什么必要重视党章上的某个提法、他的名字进不进党章?就算写进去了又怎么样,老百姓会认真看待吗?何况,白纸黑字也是可以朝令夕改的!许多学者、评论家对这个问题那么重视,这本身就说明他们对中国政治体系不了解了。但陈小平认为,开党代会和修改党章,确认的是一种象征性权力,用之作为谁拥护我、谁反对我的站队标准,从某种意义上说,其中甚至有政治阴谋的成份。何频不认同这一说法:经过了这么多年政坛浮沉,中共官员学会了中国和西方种种权术,锻炼出应对政治变化“朝秦暮楚”的能力,他们在某个特定时段表什么态,又有什么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