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早上5点半,我还在睡梦之中,有人按响了我家的门铃。我和妻子刚穿好衣服,就闯进来十五六个人,有的穿警服,有的穿便衣。其中一个穿警服的让我出示身份证。我要求他出示工作证。他拿出国家安全部统一发放的证件。接着向我宣读北京市国安局的传唤令和搜查令,宣称我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罪”,要对我实行12小时传唤,并且要搜查我家。我要求当着我面搜查,以免他们抄去完全不相干的物品。经过一番争执,他们说,有我妻子在场,所以一定要我先走。
    两名警员把我夹在一辆黑色轿车后座中间,行驶一个多小时,进入北京郊区的一处机关审讯室,由一女二男两名警员审问、记录。他们除了问我个人的基本情况之外,整整一个白天,主要是围绕有关编印《何家栋文集》的事对我反复审问。所谓“涉嫌危害国家安全”,也就是这件事了。我当场表示,此事与“危害国家安全罪”根本不沾边。宪法明文规定公民有言论自由和出版自由。行政法规也没有一条禁止公民自费印制自己的文章赠送亲友。你们动用警力,使得何家栋没能在生前看到自己的文集,我感到莫大悲哀!而且你们有罪推定,抄我的家,侵犯了公民的宪法权利。
    何家栋先生是在前一天中午与世长辞的。听他的女儿说,上午他神志清醒的时候,还在期待着看到原定上午就要送到的文集。然而,人们不知道的是,警方此前己经对印刷厂动手了!
    我认识何家栋先生已经十年了。他是我最敬重的长者之一。他十五岁投身抗日,青年时代为革命出生入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他好日子没过几天,从1952年五反运动就被开除党籍,前一个冤案刚刚甄别,第二个冤案接踵而至,夫妻双双打成右派,前后挨整将近三十年。右派改正以后,曾担任工人出版社副社长、《经济学周报》总编辑、《战略与管理》顾问,《改造与建设》网站法人代表。越到晚年,他的思想越活跃,视野越开阔,从历史到未来,从中国到世界,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无不在他的思考和关注之中。他不但对国内国外各种流行思潮,一一进行独立的梳理和批判,同时对中国的前途和人类的命运,提出了大量富于建设性的创见。他的文章明快简洁,深沉而有几分幽默,别具一种智慧的魅力。在一些熟悉他的中青年朋友心目里,他和李慎之是具有同样份量的思想领军人物。
    李慎之去世以后,家人在香港出版了三卷文集。而何家栋则无书可传。其实,他晚年的文章数量比李慎之还多,我读过其中一些,不但感受到巨大道义力量,同时感受到深刻的思想启迪。将来人们研究世纪之交的中国思想史,何家栋肯定是绕不过去的。朋友徐晓研究当代书信,记得她曾问我有什么精彩的书信可以推荐。我说,你知道顾准和陈敏之的通信的历史份量。当今活着的人书信,我只见过何家栋写给朋友的几封信,有顾准之风。当然,读过这些文字的人很少。
    许多认识何家栋的人,往往只知道他是一位资深出版家,不了解他还是一位卓越的思想家。何先生在1950年代初,就一手创办了中国工人出版社。经他之手,不知使多少作者从默默无闻到名满天下。但他自己却没有出版过一本个人的专著。勉强说有,只有前几年南方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李慎之、何家栋文章合集《中国的道路》,算是有他的一半。晚年的何先生并不是不想出书。2000年以来,他多次和我谈过出书的愿望,也给过我《无妄斋随笔》的打印稿,让我联系出版。我甚至和一些出版社的编辑朋友说过这样的话,一个编辑一生职业成就的标志,就看他能不能至少出版一种传世之作。何家栋先生的文集,就是传世之作。这些编辑朋友不是不知道这个道理,也有人尝试为之努力,但都没有成功。
    直到今年6月初,我突然得知,医院已经诊断何先生是肺癌晚期。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何家栋晚年的思想、著作和言论,是中国思想史上的宝贵财富,如果他不能在生前将自己的著作编成文集,将给中国思想史和学术史留下永远的遗憾。历史是我的专业,当代思想史是我关注的重点,尽量减少历史的遗憾,是一个学者责无旁贷的使命。

 (博讯记者:蔡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