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ia

前香港立法会主席曾钰成

香港年轻人的中国国民身分认同低已是不争事实,并因此衍生港独问题,中文大学学生会前会长张秀贤指,国民身分认同低的原因,是近年中国内地近年不断拘押维权人士;立法会教育界议员叶建源则揭示,近年流行的内地交流团可能弄巧反拙,因为香港学生甫入大陆便上不了facebook(脸书),已实时对内地产生反感和抗拒;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则认为社会要了解年轻自觉香港回归后出现不公平待遇。凡此种种都显示身分认同低的原因可能千差百异,立法会前主席曾钰成呼吁包括北京官员在内的各界人士不要对国民身份认同问题「断错症」,否则会令问题恶化。

在昨天一个有关港独争议的研讨会上,曾参与占领运动的中大前学生会会长张秀贤表示,中国首次主办奥运和发生汶川地震的2008年,是港人对国家认同感最高的一年,但其后即传出中国内地关押多名维权人士的消息,动摇了香港年轻一代对内地的信任,而因参与起草《零八宪章》而被判囚的刘晓波,未能出席诺贝尔和平奖颁奖礼,体现此事的「空凳」,令人质疑中共会否走向民主化和开放,让这一代人对中国失去信心。

出席同一研讨会的建制派议员叶刘淑仪则以每个国家都有其自身困难来响应,她虽承认中国有比刘晓波更差的人权事件发生,但同时指出,其他民主大国亦有人权问题,情况更严重。

被指是建制派的动摇分子的曾钰成,出席同一研讨会时亦同意,李旺阳、刘晓波事件不是中国最差和最坏的例子,更恶劣的事例也有,但为何港人仍会为中国的成就高兴,并因而加强对国家的认同感?可见不能单纯说事件的性质和严重性影响国民身分认同,而是与新生代成长的要求有关。

他同意,港独声音的出现,反映香港年轻人的国民身份认同出了问题,但目前令人忧虑的是,有不同人就港人的国民身分认同问题断症和下药,但一旦「断错症」,会令问题恶化,他呼吁北京中央官员、香港政府和意见领袖都应该清醒地分析问题,对症下药,找出适合的解决方式。

他续称,只用「大棒」和惩罚或可短期内遏阻港独思潮,但不会加强年轻人对国家的认同。他认为,有需要建立港人的公民及国民意识,但由于香港和内地在生活方式、文化和观念方面均截然不同,过去推行国民教育时,简单化了问题,没有充分估计问题的艰难和复杂程度,结果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