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宣布解严,是台湾历史的转折点。
 

台湾在野的国民党举行了多项活动纪念前总统蒋经国去世三十周年,但是却被民进党等所谓本土政党讥讽和质疑。

国民党的活动包括座谈会、”谒陵”、路跑等活动,在各政党紧锣密鼓准备年底九合一地方选举的时候,这种纪念活动被讥讽是打”幽灵牌”、甚至质疑在民进党政府推动”转型正义”的时候,纪念”白色恐怖主使者”是否明智。

两极看法

对国民党而言,以该党现任主席吴敦义的说法,纪念蒋经国去世三十周年是一件”再自然不过”的事情,而且在台湾所谓深蓝一族心中,蒋经国执政年代的”美好时光”,绝非现在的情况可以相比拟。

蒋经国去世多年之后,人们对他的评价仍然极端的两极化,前总统马英九和亲民党主席宋楚瑜都以蒋经国贴身秘书自居,甚至被统派看成是”台独”的前总统李登辉提到蒋经国也不会口出恶言、甚至曾经指出没有蒋经国,就没有后来的台湾。

但是对曾经在戒严时期受到打压的民进党大老而言,蒋经国就是”暴政的代表”,曾经因为1979年”美丽岛事件”而被军法审判处刑、民进党创党元老之一的姚嘉文就曾经在演讲时说蒋经国对台湾最大的贡献就是”死得早”。

父子相比

一般人会把台湾的解除戒严、十大建设、启用台籍青年任官的”吹台青”归功于蒋经国的领导,而蒋经国的总统任内也经历了全球石油危机、台币对美元汇率被迫上涨、美国与台湾断交等几次”生死存亡”的关头,不过这也显示了蒋经国与其父蒋介石的不同,所以蒋介石和蒋经国这对父子在台湾留下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印象。

蒋介石到了台湾之后,早期是担心安全,很少出现在人们眼前,后来年事已高而且健康也日益恶化,更是深居简出。此外,被认为是其”历史功绩”的北伐、东征、抗日都是在中国大陆,在台湾的痕迹则是反对派口中的他一心地”反攻大陆”、”疏于建设台湾”以及”威权统治”。

而按照现在的话语来说,相较于蒋介石,蒋经国的”能见度”高了很多,从早期在台湾深山监督中部横贯公路的施工、经常性的微服私访、担任行政院长时在立法院接受包括当时党外立法委员质询、结交民间友人等都能通过报纸、电视传达到寻常百姓家中,这为蒋经国塑造了一个不同于蒋介石的”伟人”形象。 
 
 大陆网友称赞蒋经国帮助台湾走向民主和自由
 

怀念的理由

蒋经国能够成为深蓝一派心中最为怀念的政治人物之一,不但是因为他是蒋介石的长子,也有其他的因素,例如他在1955年亲自到浙江外海的大陈岛接运20000多名岛上居民到台湾定居,这让后来被称为”大陈义胞”们感念至今,而且他还是第一任负责照顾退役官兵、也就是”荣民”制度的”退除役官兵辅导委员会”主任委员。

1958年发生的金门八二三炮战(金门炮战),蒋经国也亲自到金门,到今天金门的居民仍然津津乐道这段故事,在他去世之前开放”老兵返乡探亲”从而打开两岸民间交流,这让老兵及其台湾家人一直念念不忘。

1970年代开始的产业转型、1980年代的经济起飞,使台湾人民尝到了富裕的滋味。当时在蒋经国主政之下,政府通过如今看来也许是不合法、不可思议的手段,令人民觉得只要努力就能致富。

白色恐怖

蒋经国之所以被反对派人士说成是”白色恐怖的主使者”,主要是因为蒋介石到台湾之后,有感于中共渗透国民党的军、政系统之深,因此指示由蒋经国领头改革情报部门、主持思想工作。

为了军队中的思想工作,蒋经国仿效苏联的模式成立了政治作战系统、通过国民党体系成立了针对年轻人的”中国青年反共救国团”、并且将军情局、情报局、调查局等情报部门纳入麾下统一指挥,所以当时美国称蒋经国是”情报头子”。

而1984年在美国加州发生的刺杀《蒋经国传》作者刘宜良(笔名:江南),虽然没有证据显示涉及蒋经国、但是重创了蒋经国的名声,也令美台之间的关系一度出现紧张。
 
 
蒋经国1986年接见美国《华盛顿邮报》发行人葛兰姆女士,说出次年将开放报禁。前台湾总统马英九(图中)时为现场翻译。
 

历史翻案

在台湾民主化之后,不少人开始质疑蒋经国在孙立人案、雷震案中扮演的角色,而他任内发生的”林义雄住宅血案”(林义雄为民进党元老之一)、在美国任教的异见人士陈文成返台探亲时被保防单位约谈次日被发现死亡的”陈文成事件”至今依然真相不明,反对派还是将矛头指向了蒋经国。

1979年年底发生的高雄”美丽岛事件”被当局定调成为”叛乱事件”、以军法审判涉案者,这导致国际舆论抨击自称”民主”的台湾却”迫害人权”。当年受审并且被判刑的涉案被告和辩护律师如今都是民进党的重量级人物,”美丽岛大审”也成为蒋经国”迫害台湾民主”的”证据”。

而偏蓝阵营对蒋经国则是感念至深,认为蒋经国本来就打算”还政于民”,所以才有后来的解除戒严、开放组党,并且以提拔李登辉等台湾籍人士来反驳民进党和独派人士对蒋经国”打压本土”的指责。

这个现象显示,即便三十年过去,蒋经国的历史定位还是未定,而他执政时的功过依旧引发极大的争议,感念蒋经国的人继续缅怀他、对蒋经国不满的人依旧对他敌意难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