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一代,大多以为电视是与生俱来的:“90后”一代城里人,大多不能想象用蜂窝煤烧饭,更勿论“旋斫生柴带叶烧”的景象,新世纪出生的孩子则会认为人活着就该用电话电脑。而在中国内地大城市,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住宅区,保安站岗守门已是寻常风景,仿佛天经地义,不如此就不成体统了。久居海外的一位朋友说,带他8岁的儿子回祖国,那小子不解中国国情,满脸疑惑地问老爸:为什么中国到处都是警察?因为他只见都是制服,搞不清警察与保安有什么区别。

这次广东省“两会”期间,有位人大代表议及广州市的整顿机关作风时,建议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到机关“微服私访”。朱书记笑答道,这个想法没有可操作性。可不是吗?市委主要领导,大家在电视等媒体上早已熟悉,要别人认不出只有化妆。如果他化妆成泯然众生,他也就像人民代表与政协委员一样,要被门口的武警或保安挡住,进不了机关大院。若非如此,这位提建议的人大代表何不自己去“私访”?曾记得,广东省政协委员孟浩应一位家长之请,亮明委员身份“闯”省教育厅反映情况受阻,一时成了羊城的热议新闻。虽然孟浩委员的行动当时得到省政协的明确支持,但这次政协会议上,有关发言人还是说,希望委员们还是集体活动。代表、委员组织集体活动当然好,不仅不会受阻于机关森严的门禁,还会得到热情接待,但这样的“视察”就很难不是“走过场”了。

从孟浩的遭遇,我自然想到了不久前的云南之行。《南方周末》1月14日报道了“奇官”罗崇敏,主要讲他担任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委书记时的改革尝试。这次我到昆明,顺便到云南省教育厅,想看看罗崇敏调任教育厅长后,对教育改革有什么新道道。给我第一,也是最深的印象是,这个管理从幼儿园到各大学占全省四分之一人口的“大衙门”,居然没有警察或保安站岗。就像宾馆一样,大厅一侧有张桌案,后面站着一个姑娘,据介绍那是进行“首问”服务的工作人员,职责是给来办事或访问(“上访”这个居高临下意味的词一听就讨厌)的人指点门径——该到几楼找哪个部门。

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厅办副主任告诉我,去年七八月间,教育厅门口的场地由停车场改造成小绿化广场之后。那正是北京奥运会召开前夕,沪上袭警案惹得议论纷纷时,属地派出所和省里的保安总队本能地不同意教育厅撤去门岗。那么,撤了之后呢?答案是,半年多来,治安、工作秩序等等什么问题也没有发生,也没听说哪层楼哪个办公室的东西因而被盗了。但是来办事的,从普通教师到大学校长,都说这样好。以前不管谁来了,都要说明来由后,出示身份证先登记。据说有老教授和现任校长,此前都曾因忘了随身带身份证而被留难。厅办副主任对我说,其实政府机关本来就不该搞得戒备森严,“以前我在报社到悉尼去考察时,内急了别人指点我到市政府上厕所,谁也没问我来干什么。”当然,中国的国情不同,有些机关和部门的门禁,现在需要严一些;但是没有必要家家都用警察或保安设岗吧。至于登记身份证,罗崇敏说,我们可以逆向思维:真正有心搞事的人,他完全可以用假身份证登记,因此登记身份证纯属多此一举。

去年秋天我到台湾,看到台北市政府大楼只有两个石头狮子站岗,一楼大厅任进出,设有市民咨询窗口和公用免费上网间。宜兰县政府大门口设有专为残障县民服务的窗口和人员,大厅里有志愿服务者协助来访人。记得1982年夏,我毕业被分配到武汉市青山区政府工作,那些年区委区政府机关大院也根本没有门卫,只有“门房”(正式的名称叫传达室,也就是收发报刊信件,给来访者指路)。我们是如何演变成遍地保安情景的,值得研究,但有两条可以肯定:第一,不要门卫,只有“门房”服务,才是正常、和谐的社会情境,切莫习非成是,以为不设门卫不行。第二,事实证明,并不是每个衙门都要“制服”来站岗警卫,因为绝大多数民众还是可以信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