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正在回收废金属的北京工人(美联社)
资料图片:正在回收废金属的北京工人(美联社)


俗话说,一个人的废物会是另一个人宝物。中国从外国进口“洋垃圾”是个赚钱的买卖,但是,处理这些“洋垃圾”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则毋庸置疑。就在今年的世界地球日前夕,中国政府出台新措施,加强了对进口“洋垃圾”的监管。但是,这些新措施能否得到有效执行,还有待观察。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在地球日前三天,4月19日,中国生态环境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发言人刘友滨表示,中国有关部门发布《关于调整的公告》,分批调整《进口废物管理目录》:将废五金、废船、废汽车压件、冶炼渣、工业来源废塑料等16种固体废物调整为禁止进口,并自2018年12月31日起执行;另将不锈钢废碎料、钛废碎料、木废碎料等16种固体废物调整为禁止进口,自2019年12月31日起执行。

香港环保组织绿惜地球总干事刘祉锋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过去不少世界发达国家地区,包括香港的废物都会运送去中国大陆以及其他发展中国家,现在大陆禁收,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容纳量也有限,因此各地政府需要开始着眼提升技术和设备,力求在本土完成废物的回收处理工作。刘祉锋认为,对于废物的循环回收,是每一个国家或城市的政府自身的责任。

刘祉锋认为,中国政府加强对进口废物的管理,显示了他们对于禁止洋垃圾入口的决心:“可以看到中国政府进一步收紧洋废物进入中国境内,中国大陆给其他国家、城市一个很清晰的信息:大陆不会再继续接收这些洋废物。”

去年7月,中国政府发布了《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自去年底开始禁止进口24种“洋垃圾”,并因此造成了日韩等国“垃圾围城”的现象。

“绿色北京”环保网站负责人宋欣洲向本台表示,过去“洋垃圾”提炼对中国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现在出台了禁令,对于改善中国的土壤和水污染等有很大帮助:

“以前中国因为经济发展,很多地方发展不均,经济不发达,可能就产生了这种产业,这种产业对地方上的环境带来的危害还是很大的,他这种处理肯定是低层次的处理,包括用化学试剂等一些比较原始的垃圾处理方式来提炼其中有用的。而且本来它是低端的一项生产,随着经济发展肯定是要摒弃这种东西的。”

不过,有“太湖卫士”之称的无锡民间环保人士吴立红则认为,“洋垃圾”市场之所以在国内一直存在,是因为商人逐利,是否能将洋垃圾彻底拒之国门之外,还需看各地落实的情况:

“我们国内的污染刻不容缓,再不治理要影响人的寿命。所以在这个前提之下,最方便的就是控制洋垃圾进入,有些洋垃圾本身就是有毒有害的。洋垃圾为什么会长期在大陆有市场?商人为了获取利益。现在被禁止,我认为是很好的事情,能够做到位我很赞成,就怕做不到位,就像现在中国国内的污染那样。”

今年4月10日,有中国大陆媒体报道,珠海拱北海关近日查获了2.7万吨“洋垃圾”,数量之大,全国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