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郑上任一年,传媒纷纷为她作周年盘点不过,用什么标准其实也是每个人的主观判断我一向都不喜欢为别人打分;每年的预算案和施政报告,有记者朋友要我打分,我也坚决拒绝。坦白说,我觉得这种评分游戏是填鸭式教育对大多数人留下的心理阴影,大家的共同回忆就是老师派成绩表时那战战兢兢的心情。我甚至认为民调也难以反映事实的全部。

 

议会失效司法失信

 

请不要误会,我不是说林郑过去一年的表现值得赞赏于我而言,任何掌权的人都应被质疑和挑战;再进一步讲,任何透过人要使用权力达到目的,都必须受到公众监察。虽然我不会说每个有权在手的人都会以权谋私,但假设每个人都抵受不了权力的诱惑,是所有自由社会的最核心精神。

 

今天香港社会对政府的监察是否足够?本来议会是对行政机关最有力的监察,可惜立法会已经失去了有效监察政府的功能。至于司法机构,本来是对行政机构的另一个制衡,然而近年社会对司法独立也失去信心。

 

传媒舆论一直是所谓的「第四权」。不过传媒要真正发挥功效,大前提是三权互相制衡,可以让传媒揭发的滥权,经议会追究,甚至执法机关跟进。记得去年行政长官选举期间见到曾俊华,我私下跟他讲了一句:「希望在日后我可以继续公开批评你。」

 

然而,今时今日在香港这地方,无论事件引起多大的舆论反响,政府只要坚持立场,议会也无从入手,市民亦未必每件事都可以循司法途径寻求公义。就是这样,怨气渐渐积累起来。

 

一直以来,政治都是处理各种「怨气」的过程早前有朋友问我:「?既然民主派改变不了香港的命运,本土派也被边缘化,往后香港的政治生态,将如何演变」我不懂得预测未来。可是,某些基本的历史规律我还是感受得到的。

 

一,所谓抗争并没有因为议会被阉割而消失;相反,由议会走到街头,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矛盾也越明显,甚至连过往被视为激进的人物,今时今日都显得温和理性。

 

二,至于建制派,更成为了政策的护航者。政府比建制派政党往往更紧张所谓的民意,令建制派往往处于尴尬的状况。当然,建制派偶尔也会在选票的考虑下,跟政府在无关痛痒的小事上有所分歧,但在重要议题上,建制派则必须要跟其他党派划清界线。结果就是议会失去了过往那种求同存异的可能,最终要由政府一锤定音,令行政霸道的格局更明确。

 

我不知道何时才算是订立23条的成熟时机但是当反对政府政策,统统被视为反政府;容不下反对声音的香港,跟23条立法就只差那一步更令人不安是,今天的23条立法,恐怕不止限制大众媒体公开的言论,甚至连个人和群组之间的沟通,也可能被纳入监控的范围。

 

叛国和危害国家安全,大前提是国家在某种战争状态之下;令我最不心安的是,当一般人被迫要在这种敌我矛盾之中,作出没有选择的选择,那个香港也不再是我们熟悉的自由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