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宣言是由所谓的“大陆会议”发布的。这个“议会”只是当时英国的美洲殖民地各个地区的代表,暂时凑在一起的一个“会议”而已。这个“大陆议会”算不上是政府,它的第一次会议也不是“独立宣言”发表的那一年。1774年,也就是“独立宣言”发表前两年,它已开过一次会,决定“造反”了。只是当时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决定“反”的还只是“反”英皇的不合理法令,目标并不是独立,而只是争取殖民地人民的自由。两年之后,他们再次开会的时候,已经经过了一段与英皇驻军的战争,此时,他们一致认为,不摆脱英皇的统治,他们不可能自由。这才产生了独立的念头,有了“独立宣言”。这时,美国的建国者只是宣称要“独立”,天下却远远还没有打下来。在他们看来,总统不是什么必要条件,中央政府也不是什么必要条件。他们自由独立的美国理想才是一个必要条件。

在哪国的历史上,造反并不新鲜,中国也有的是农民起义,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嘛。可是,美国的建国者好像和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农民起义领袖都不同,他们要的并不是“拉下老皇帝,我当新皇帝”。他们自认是在追求一种属于人类的理想,他们在“独立宣言”中说,他们要求的是在这块土地上生长平等,自由和幸福。

《独立宣言》中很有意思地否定了他们自己在打下江山之后必定要坐江山的合理性。他们似乎没有看出“打江山”与“坐江山”之间有什么逻辑上的必然联系。那么,什么是成立政府的“合理性”呢?他们在“独立宣言”中说:“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中间建立政府。”所以,“政府的正当权力是要经过被统治者的同意才产生的。”宣言明确表示,政府是人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天赋权利才组织起来的。一旦“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有破坏作用时,人民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之后美国人民就保证能够得到自由了吗?我想这肯定不是必然的。在历史上,所有试图推翻旧政权的力量,都拥有过一个对老百姓来说是绝对动听的口号。当胜利的一天到来时,当得胜的将领胸中回荡着一股豪壮之气的时候,当初动听的宣言后面往往就悄悄地爬上了一个问号。独立战争取胜的时候,对于胜利了的将领们,应该是顺势把大权揽过来的最佳时刻。国为此刻的人民心中正充满对他们英雄的崇敬。尤其是对华盛顿这样一个军队统帅。但这个统帅和其他的功臣们,居然像他们的士兵一样,仗一打完就一哄而散,统统回家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被“撇下”的美国竟是没有一个像样的政府。

战争一结束,华盛顿就迫不及待地回到他的庄园,忙在他的土地上,致力于改良品种,终日与牛马为伍,尽情地享受归隐田园的乐趣。……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美国的建国者确有一批真正热爱自由的理想主义者。他们的作为,为美国成为一个自由国家奠定了基础,为美国人和千千万万个即将来到这个世界的移民的自由奠定了基础。

美国人从与英国政府打交道的过程中深有体会,政府是可以随时调动包括军队在内的强有力手段的,而人民是势单力薄的;政府是由一大批精英组成的,而人民则是松散的,水平参差不齐的;政府是可以调动上千亿来自税收的财富的,老百姓手里的小钱是干不了什么大事的。美国的建国者依然面对一个他们原来的问题;如何制造一个强大的国家机器而人民的自由又不致于被它一口吃掉?对他们来说,有一个思路是非常明确的,他们认为,所谓人民的自由不是什么抽象的东西,它是具体的一个一个人“个人”的自由。因此,如果能限制联邦政府的权力,如果在政府之下立法保护每一个具体的美国人的个人自由,那么,抽象的“人民自由”就已经实现了。

鉴于上述思路,他们在起草美国的宪法的时候,决定制造美国国家机器的同时,制定一些限制联邦政府权力保护个人自由的条款。这就是著名的“权利法案”。……

我看到过一本中学课本,一张卡通画形象地表现了他们前辈的思考。画上的一个人拿着一份宪法草案说:“我们需要一个有力的国家政府!”一个惊叹号。另一个人则激动地争辩说:“你这文件上没有列出我们的权利!!!”三个惊叹号。画得十分生动。美国的自由就是这样开始的。

美国人追求自由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权利法案在两百多年来的实践中,必须面对复杂而且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它纸面上的立法必须逐步打破已存在了几百年的习惯势力(如种族歧视),去真正确立人的尊严。它不断受到不同时代特点的挑战,而且将来肯定会遭遇更为严峻的考验。人们为此所支付的沉重代价会一次次动摇自由的信念。所以,看到美国的自由之后,我们常常说,自由实在不是什么罗曼蒂克的东西,而是一个选择,是一个民族在明白了自由的全部含义,清醒地知道必须付出多少代价,测试过自己的承受能力之后,作出的一个选择。

(全文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