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今年的三伏天气配上改朝换代,愈发几家欢喜几家愁,平添躁热。
木屐会上有人举家南去了,据说有两家去台湾,一家去香港,另有一家去美国。他们倒也不属于财产太多怕共产,而是有亲人在政府里面做官手上沾有血债,怕清算。对此,太多的小市民或忌恨或幸灾乐祸,也有一些人对自己是湘潭人感到荣幸,因为新的皇帝毛泽东想必会恩泽家乡人。
“毛泽东,一看就是真龙天子相。”此话从一个老者口里讲出,很快传得尽人皆知。
另有一些老人很挽惜杨开慧没得皇后命,理由是作为过去的患难夫妻,参照大明朝的大脚马皇后的故事,皇后位子非那个刚烈的长沙女子莫属。
还有一个老人讲了一件事,他认识当年对杨开慧行刑的刽子手,此人姓姚,据说用做刽子手的收入很买了一些田。刽子手皆见过很多怂货,而这个刽子手事后居然夸赞杨开慧坚贞不屈。
但也有人说毛泽东做了皇帝,家乡人不可能沾光。理由有二,一是家乡那么多人,照顾不过来,朝朝代代如此。二是南岳菩萨的灵光,从来照远不照近,所以历来朝南岳的香客是外地人。既然南岳周边的人不怎么拜神,那么日后去韶山拜神的就多半是外省人。
某馆里尤其天天有人议论共产党来了会怎么怎么。茶馆老板有个表弟从省城来,自称作家,极力赞扬华北地区解放区的种种新气象,特别强调共产党的土地改革,认为是盘古开天地以来未有过的全新创举,以往不是无人尝试过,但无一人真正成功。“为什么共产党管自己以后叫新中国,新就新在以后的中国不会再有剥削和压迫。”他这样说。他的话,大多数人都爱听。
作家很想跟张汉泉交朋友,认为张汉泉出过海见过世面,又爱看书,一定会和他谈得上路。张汉泉确实爱听作家讲华北的解放区新气象,但总是微笑,不发表意见。作家登门两次后,察觉张汉泉不喜他的预见,不来了。
张汉泉相信改朝换代不可阻挡,因为传来了新消息,程潜省主席为免家乡涂炭,将举行和平起义。这样的消息一样很受欢迎,小市民当然不希望打仗,让生计受影响。
这天很晚了,张汉泉仍在看医书,忽敲门声响。他以为来了病人,来人却是一身长衫的栾和文,身后一个穿旗袍的年轻妇人,抱个孩子。
原来,栾和文成功地潜逃回了上海,夫妻商议好了一家人去美国,投奔檀香山的妻兄。妻子姓何名玉兰,在上海一所学校教授音乐,儿子已半岁,小名楚楚。妻兄在那边经营一个农庄,养了百来条奶牛,几千只鸡。他来湖南是为了安顿老母亲,尽最后一次孝。说到母亲,他声音就变了调,原来母亲走一个月了。“我有罪”,他道:“自去了广州,二十多年了,我待娘身边不足一年。她走前,还喊我小名。”
栾和文又告:来见老朋友,是出门后半路上临时改的主意,因为儿子忽然发烧,只能请老朋友帮忙,待儿子身子复原再上路。
张汉泉诊断孩子是患了热感冒,忙了许久,安顿那娘儿俩入睡后,又和栾和文聊了起来,得以尽知十个月来栾和文的经历,又一次得知了田懿和王明山的消息。
他问:“去美国投亲,你打算去养鸡养奶牛?”
“事到如今,一家人总要吃饭,况且我也累了,换个活法好。”
“不考虑去台湾?”
“一是没脸去见领袖和昔日同窗,哪怕不办我的罪。二是台湾就那么大,粥少僧多,没有其他路子走了才能考虑。三是我对国民党不抱指望了,抗战胜利才几年,一手好牌打得稀烂。不要光骂共产党,应该先反省自己”。
“去香港呢?”
“我和玉兰在香港都没有亲友,不如索性走远点”。
“那你们就在这里安心待几天。”
“也不能待太久,早点走早安全。”
张汉泉到底撑不住,请栾和文重复了一遍田懿劝降的经过和几个细节。
他道:“她真说了我的脑子受了伤?”
“我本来以为她会骂你脑子进了水,有了病。”
“她当真一点不怕你把她扣下来?”
“这种事我也能做?”
“她气色怎么样?”
“很好,春风得意马蹄疾。”
“看来,她还是一个人。”
“我猜她确也不好找了。比她官大的人,要娶年轻的大学生。比她官小的人,只怕没人有胆子追她。”
张汉泉却知道田懿另有心病,不便讲,道:“休息吧”。
直到鸡叫,张汉泉才有了睡意。当年,就在这幢屋里,他和田懿曾经天天夜里相依相偎,怎知一别二十二年……
栾和文保持着军人早起的习惯,却又不知做什么好,一会儿坐在床边,望着熟睡的妻儿,一会儿在屋里踱步,心事重重。
张汉泉说:“我先去买早点。上午要不要去喝茶?”
栾和文连连摆手,道:“我不宜见外人。这条街,不少人认得我,传了出去,于我不利。”
“也行。”
“孩子已经退烧。若不再反复,天黑我们就走。”
午后,孩子又发起了高烧,张汉泉诊断为孩子肺部轻度感染。他说他虽有相当把握,但时间多捱上几天已是没了法子,栾和文夫妇只能耐下心住下来。
原来湖南省政府突然通电和平归顺共产党,一下子打乱了栾和文的计划。从军二十余年,他时常被抽调去不同岗位跑龙套,得罪过不少人,也有了不少人脉。他原设想从上海经江西、湖南、广东去香港,路上不缺同僚、部属照应,只要不抛头露面就没问题。何玉兰相信丈夫,也就坚持不把儿子丢下,从上海到湖南,一路上算得顺利,不意……
张汉泉不知怎么劝慰才好,道:“一时半会,那边的队伍还来不了湖南。”
栾和文答:“就怕夜长梦多,我当然不希望落在保密局手里,我丢了一个军,是事实,已成党国罪人。但我更怕落在共产党手里,我一直反共,别想会有我好果子吃。”
何玉兰其实一样担心夜长梦多,说:“早知这样,来什么湖南?他非要尽最后一次孝,我只好由得他。现在是两头为难,成了丧家之犬。孩子才半岁,我呢没奶水,亏了他老家有你这个好朋友……你看看,过两三天我们可以上路吗?”
张汉泉答:“如果你们不是这情况,现在就可以抱孩子回家。回去后调养几天,如果有母乳更好,小家伙就会活泼乱动。你们这一去,路太远,怕就怕小家伙架不住。”
栾和文道:“我们考虑过这情况,抱个孩子,万里奔波,万一出什么意外,悔之晚矣。原想把孩子先寄养在上海的姨娘家,玉兰不肯,我呢自信到香港没什么大问题,就由她了。昨夜,我们又商量了这事,我想这两天再回乡下一趟,拜托我哥嫂,玉兰又不干……”
张汉泉有所不解,道:“这事可以考虑啊。”
何玉兰道:“他哥嫂哪象你这般为人。为人本来刻薄,又怪栾和文二十年没有关照、接济过他们。把孩子托付他们,我不放心。”
张汉泉嘿然。
翌日上午,栾和文忽对张汉泉说:“兄弟,我和玉兰不宜久待。自来兄弟家,我一直没出门,昨日下午来两个抓药的街坊,还是不小心被他们认出了我。再说待久了,日后难免给兄弟添麻烦。我们的意思,最好孩子就托付给兄弟,万一我们回不来了,兄弟你就当孩子是你的儿子。玉兰说,她信得过兄弟的为人。”
何玉兰哽咽道:“他叔叔,我们会记得你的恩德。我越来越怕,这一去,不知道路上孩子又出什么意外,与其那样,不如暂且寄养在大陆。”
张汉泉许久才答:“暂且就寄养我这里吧。费用和回报的事,你们莫提。我马上去找个奶妈,让孩子再吃上几个月奶。对外,我干脆说就是我的儿子。待他快上学时,或者你们回来接他,或者我送他去美国交给你们。过上几年,我会要去美国一趟,看我的儿子飞飞,这样两不耽误。”
那对夫妇皆如释重负。第二天天一黑,他们走了。
很快,北京成立了新政府,改国号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张汉泉心情大好转,相信乱世结束了。他仍旧每天上茶馆,变化是坚持天天看报纸。报纸上的新闻莫不诱人,有一些传闻确也如此,只一个事儿如解放军官兵秋毫无犯,就半点不假。物价不再疯涨,使大多数人得以喘过气来,当然是功德。他也有所疑惑,认为新政权要实现打造全新社会的诺言,将极为不易。不过,他更多关注的还是王明山领导的队伍快快进湖南,或早日路过湖南,让他与田懿早日见上一面。
他终于等来了这一天。
这是一个下午,张汉泉在碾药,龙家孙女蹲在旁边忙碌,门外传来了喧哗声。张汉泉似有预感,连忙停下活计,扭头外望。果然田懿回来了,身后一个年轻的警卫员,提个小皮箱。五六个小顽童围着他们,嚷嚷着:“张伯伯,你来客啦。”
张汉泉差点儿疑是梦境,激动得手忙脚乱,差点跌倒,龙家孙女急忙扶住他,田懿见状脱口笑道:“干什么呀,毛手毛脚。”其实她一样激动,碍住屋里人多,一时只能上下打量着张汉泉。张汉泉也笑了,不认识似地端详着田懿。龙家孙女很懂事,请田懿和卫兵坐下,忙着砌茶。又连连轰顽童,轰不走,便每人发一根甘草,田懿看得忍俊不禁。
张汉泉已平静许多,朝田懿笑道:“先前,你不也是这样打发小馋鬼。”
田懿愈笑,朝卫兵小声说了两句话,卫兵走了。张汉泉送卫兵到门外,见着了不远处停部吉普。
田懿从外屋到里屋,又去了后门空坪,到处细看。这会儿,龙二婶的声音响了起来。田懿才回到堂屋,十几个上年纪的街坊进了来。
“我的闺女啊,”龙二婶又哭又笑,“你比你男子还要狠心,快二十年你才回来……”
那些老邻舍七嘴八舌:
“这下好了,你们团圆啦”。
“多少年啦,咋一点信儿没有?”
“直到早几年张汉泉又回来,我们才晓得你还在……”
“可怜了铁匠,多好的人。”
“说你做了大军官,我不敢信……”
“是跟队伍过来的吧,还走不走?”
田懿应答不睱,激动又自豪。张汉泉不时望她一眼,感觉脸上很有光。眼下无论田懿说什么话,他都感到亲切。田懿答的也不全是真话,道她去江西不久就投了红军,后来又干新四军,干解放军,一直在队伍上,过几天还要走,因为全国尚未完全解放,等等。又说她不是官,共产党讲的是分工不同,是为人民服务。
老人们都识趣,不多久便纷纷告辞。龙二婶嘱田懿,抽个空去她家坐坐,她还把孙女给喊走了。
两人在方桌边相对而坐。张汉泉又望了田懿好一会,道:“若非十年前你给我信,给我像片,你这身穿戴大街上我哪里敢认你?成了个威风的女将军。”
田懿笑道:“应了一句古诗,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正是这情况,一点不错。”
“我比十年前老了好多吧?”
“我眼里是差不多。难怪老爹爹格外心疼你。你比我强,你比我更敢闯,你比我有出息。”张汉泉很认真。
“尽瞎讲”。
张汉泉又是直笑。
“这屋里摆设,还是原先的样子,就是家具换了新的。”
“这么多年了,哪里还有老家具?”
“干嘛非要把老屋盘回来?”
“你复员回来了,总得有个窝。再说,这是老爹爹留下来给你的。你当初典当房子,是为了我,我嘛现在有了经济条件”。
“你的意思是赔偿我的财产损失?”田懿似笑非笑,“那我先给你提个醒,我们之间的经济账可不好算,得去法院打官司。”
张汉泉小声怪道:“你怎么也成了贵人多忘事?赎老屋回来,是你的心愿,我当然要尽心力。咦,你累了吧?你歇着,我来弄饭菜。你是稀客啊。”他话一了,便去了厨房,从厨房又丢来一句话,“明天我陪你去山上。”
田懿跟来了厨房挽起了袖子,张汉泉坚决不让她动手,真正怪道:“二十几年啦,我不该给你做顿饭吃?”
田懿再笑道:“我成了稀客,这里不是我家?”
“你自个讲的,过两天又要走,当然成了稀客”。张汉泉仍旧认真。
“现在懒得跟你多讲,呃,我去龙婶子家啦。”她说罢,跨过门槛时还蹦跳起来。她蹦跳的姿势,使张汉泉一下子想起了田懿做姑娘的那几年。
龙二婶停下了手上的活计,领着田懿去了卧房。她先问铁匠埋的地方,田懿是否还记得?田懿答正好这次队伍是从江西过来,她请了一天假,没找到埋铁匠的地方。那时候她还不懂怎么办事,再说那会儿太伤心,连块碑也没立。自此,她不笑了。
龙二婶又问,安葬铁匠后,田懿就去投了那时候的共匪军?田懿一听就知道张汉泉瞒下了她很多事,想了好一会,终把在河南的经历讲了出来。
龙二婶听得直拭眼睛,忍不住捉住田懿一只手,说:“怪不得汉泉非等你不可。你也是……去什么河南啊?”
“你们没给他说门亲?”田懿很认真。
“不能开口。街上人都说,他成了第二个田梅生。”
田懿陷入了沉思。
龙二婶自顾唠叨:“你命苦,你先前过的什么日子哟?你又命好,你再找不到第二个待你这么实心眼的男子。你跟婶婶讲心里话,如今你做了官,你认不认汉泉?”
田懿说:“我当然是心里话。我恨透了杨家那个男人,我可以不计较杨家老太,不能原谅他。他哪里是人。有了那个耻辱,我就下了决心单身一世。我不能接受任何男人捅我的伤口,况且我又不能生育了,何必作贱自己又让别的男人不舒心。我怎么都没有想到,那会儿我以为老张一定不在了,谁知道他钻了出来,他已经有了出息,还是丢了魂一样到处找我,我一个女人,还能要求他待我怎样?他把我的心搅得好乱,我不认他,回来做什么?我担心的是他突然鬼迷心窍,进了那边的队伍,或者去了那边的政府做官,我就没一点办法了。我不是自由身,我在的组织上肯定通不过。还好,他真正学了我爹的样,一见他守在老屋里,我就完全放心了。”
“你们是什么组织啊?拆散人家好夫妻不怕遭报应……”
“哎呀呀,婶,这事你不懂,快点莫乱说。”
外面响起了张汉泉的声音:“田懿,吃饭啦。”
张汉泉打来几斤米酒,坚持要田懿喝两杯。田懿端起酒杯,便想起了当年陪铁匠叔喝米酒的情形,喝了一杯,她就不喝了,道:“你的饭菜弄得不错,什么时候学会的这手?”
张汉泉不敢对田懿隐瞒,道:“在那个海岛上做医生时摸索的,自己做饭吃是为了省钱,想多存点钱带回来。”
他顿会又道:“可惜了头两年的工钱,全被出番人吞了,谁知道啊。那会儿,就怕你在家里过不下去,有点钱就赶快……”
田懿小声岔开话:“王明山对你有了点看法,说你该去找我们。”
“去找他要奖状,要赏金?日本人放我出来时,我差点路都走不动了。再说,要去找你们,也是找你,不会是去找他。”
“那你为什么不去找我?”
“不是打仗吗?听说长江以北的铁路都被你们扒了,路不通,不好找了。再说你做了官嘛,我呢又与另一个人成了家,想想不配你了”。他想想又道:“我还怕你不肯见我哩。”
“还有没有其他理由?”
“明说吧,我不喜欢内战。当年替新四军做点事,是为了抗战,我的身份是华侨志工,不属于队伍的人。我就一个普通人,做了不少错事,回来做点实事,是我最大愿望。”
田懿忙纠正:“内战,是国民党挑起来的。”
张汉泉笑道:“我在海外也就是瞎跑一气,觉悟不高,莫计较啊。”
“你和林家,就这样断了?”田懿再次岔开话题。
“还能怎么办?人家心里没有我了,去死缠烂打?”
“人家还是对得住你。”
“我知道。”
“是不是因为你忙于筹集药品,冷落了人家?”
“应该是有这个因素。不过,她和我结合,本来就含有相当的功利考虑。她希望我的是做大官,发大财,不象当初的我们,你那时候可没有她那多心眼。”
“如果那时候我当真死了,你怎么办?”
“能怎么办?只能在心里记住你呗。”
“既然这样了,以后,你可要支持我的工作,要拥护新社会,拥护共产党。”
“我就知道一条,你是我最亲的人。你伤心,我心里好受?不过,如果以后的日子过得比先前更不如,你也不要怪我改变看法。”
田懿脱口而出:“那叫当然。”
饭后,田懿坚持由她洗碗,张汉泉便守着她,她要张汉泉走开,赶了两次,也没赶走。收拾罢灶台,眼见张汉泉仍旧望着自己,田懿想起了她做姑娘时,就在这个屋里,张汉泉也是这样望住她。他眼前还浮现出张汉泉在海外做劳工时对她的思念,前往中原寻找她的不辞艰辛,她终于忍捺不住,扑了过去,抱住张汉泉哭了。张汉泉一样忘情,紧紧抱住田懿,也哭了,边哭边说:“我太想你,今天总算见到了你。”
入夜,又来了很多邻舍来看田懿,夜深方散。
张汉泉已平静下来,半真半假问田懿,是否已安排睡处?田懿反问,你赶我走?听了这话,张汉泉又手忙脚乱起来。之后,这对患难夫妻说了大半夜话。张汉泉详告了他去了新加坡的经历,强调离开雅加达后三年来心情一直纠结,如果田懿不肯再婚,能够原谅他,他们就用这笔钱建个小医院,完成夙愿。他感慨,说他没去中原找王明山和田懿,也与这笔钱相关。因为金钱本身无过错,能办很多事,他忘不了在广州近乎流浪的日子。金钱常常造孽,其实金钱只是所有权的载体,是金钱后面的权力造孽。他还耽心共产党对他共产,那样一来后半生的设想就会全泡汤。他可不愿意后半生禄禄无为。他回来时仍是乱世,不敢不谨慎,只能先把这笔大钱埋起来,等着田懿回来,听听田懿意见,如果田懿仍旧认他,他当然盼望破镜重圆。田懿认为张汉泉是心里话,也说了她曾有过纠结。当得知张汉泉娶了林阿秀,她心里确不是味儿,她终究是个女人。现在她希望丈夫就在老家再等她一两年,她复员了一定回来协助丈夫完成夙愿。末了,她很伤感地说:“那次刑讯太狠,虽然保住了命,但不能生育了,以后,我们抱养一个孩子吧。有个孩子,家里有生气。几个月前,我见了宝生兄弟一面,他孩子多,我当时就想开口,想想应该先跟做娘的开口,再说这事也不在急上,就忍住了。”
其间,田懿双手掩面又痛哭了一场。是因她着重说了一番她如何进的杨家,为自己几乎认可了在杨家过一辈子的耻辱而不能原谅自己。张汉泉抚摸着田懿哭得一身发颤的肩膀,自己也流下了泪水,道:“你被社会生活里面潜伏的一头恶狼扑倒在地,伤痕之重,达到了常人心理和生理上不能承受的极限。耻辱的不是你,是时代,是落后文化和虚伪道德加上苦难生活的共同作用。”这话产生了奇效,让田懿渐渐止住了哭。张汉泉感受到了,自己不过说了几句实在话,便可望从此解开了田懿心里的观念死结。
第二天天才麻麻亮,田懿便催促张汉泉陪她上了山。到了山上,田懿先在田梅生墓碑边默然肃立,终忍不住双膝一跪泪水直涌,少女时代的桩桩往事,一一涌上她的心头。她小声哭喊道:“爹呀,你的不孝女儿看你来了,二十年了,你的不孝女儿才过来…..”
田懿给爹和姨妈分别磕了几个头,陪同张汉泉替俩个老人烧了大刀纸,燃上几柱香,渐渐脸色开朗。张汉泉确信四处一时不会有人,抡起带来的锄头,从两个地方挖出了两个用油纸包紧的大包。田懿掂了掂包,沉甸甸的,打开一看,果然是黄澄澄的金条,一时忘了情道:“真的啊,我们成财东啦。”
张汉泉憨憨地笑道:“当然是真的,我会骗你吗?”
“你比我想象的还要能干。”田懿情不自禁道,“你说林阿秀喜欢你有心眼,其实女人都一样。我喜欢你,就离不开你好学,有志气,当然还有你待我的实心眼。其实,你发了大财,也该分一部份给人家。”
“我是这样想过啊。”张汉泉急道,“谁知道她等不得我。男人无妻财无主,我只好带回来,全交给你。再说,交给你我更放心。以后,有你管我的生活,我就只认干活。”又补一句,“告诉你啰,专业上面如今你可不要小看我啰。我不能让你丢脸嘛。”
田懿感慨:“说到底,你不属于别人,只属于我。我们是前世的冤家,拆不开。好啦,讲现在。你暂且还是把它们藏好,反正我快回来了。”
下山路上,张汉泉兴致勃勃,道:“栾和文说你大难不倒,必有后福。他本意安慰我,没想到给他说中了。呃,昨天没顾上讲,他一家子几个月前又来了我们家。这两天我该去送抚养费啦,你要不要去看看他的儿子?”
田懿听罢原委,笑道:“下午没什么事,去看看。”
寄养楚楚的这户人家姓吴,住十二总,男人老实巴交,拖板车为生。妇人不过二十来岁,面目良善,自家孩子已一岁多,早断奶,却仍奶水足。因家境窘迫,他们巴不得多笔收入,照料楚楚很尽心。现在,楚楚已经白白胖胖,时常一边吃奶一边小手乱抓脸上直笑,伊呀学语了。
未见过世面的夫妇初不识田懿,见她穿军装系皮带佩手枪不免拘束,得知是医生的原配才话儿不停,说的多是楚楚趣事。田懿忍不住把孩子抱过来,不料孩子哭闹起来。田懿做过母亲,悟出孩子要撒尿了,却又动作慢了一拍,楚楚把尿都撒到了她身上。
妇人赶紧来抱孩子,不意田懿大动母性,反倒乐呵呵的,笑骂:“是个小坏蛋。”给孩子换过尿布,她逗起了孩子,孩子笑了,小手直抓她脸,她往孩子胖脸上一连亲了好几下。
张汉泉心里暖极,凑近来逗孩子:“喊爸爸,爸爸。”
孩子哇哇着乱喊,引来妇人大笑,也来逗孩子:“这边这边,喊妈妈,妈妈。”
孩子又喊,仍旧哇哇乱叫,田懿愈乐。
离开吴家,田懿问:“你是不是作了两手安排,万一那个了….你就领养这孩子?”
“当时的计划,过几年我就送他去美国,当时拿不准你会不会认我?现在,得听听你的意见?”
田懿道:“一个还在吃奶的孩子,就没了爹娘,我们不要把他和其他人扯在一起。当初老爹爹救我,他可不问我哪来的?况且你已经答应了朋友,食言终究不好。大不了,我们领养这孩子呗。再说这小家伙,我蛮喜欢。”
“过几年再说。呃,到时候,你陪我去美国走走。”
“行啊,”田懿兴致高,话也多,很爽快,“美国帮助蒋介石打共产党,不对,不过人家也帮过中国抗战,要一码事讲一码事。你看好啦,共产党也会要跟美国建立外交关系,肯定的,不会久。毛主席说了,现在只能一面倒学苏联,以后也要跟资产阶级做生意。到时候,你带我去开开眼界,帮我翻译。抗战那些年,其实我就待在山沟沟里,不如你见识广。我去看看飞飞,就怕他不认我这个大娘。我再见见林阿秀。”说到这里,她朝张汉泉故意气道,“她敢把我的男人抢走,我倒要看看她多漂亮。”
张汉泉白去一眼,道:“你别高兴太早,去了要干活,我们去趟那个海岛,重新制作几个标本回来,这是正事,大事。”
田懿一样激动:“干活怕什么?只要你不嫌我土包子,不丢掉我。”又补一句,“谅你也做不出这事。”
田懿要走了。走前,夫妻又说了很多话。田懿说,她估计顶多两年,国内的一切工作都会走上正轨,那时候军队肯定要大裁员。这两天她又想了许多,一是她应该再努力工作两年,以回报共产党对她的器重,因为仅凭资历她并不够做师级军官的资格。二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她还是复员好,她本来无官瘾,从小学的是医,是生活把她逼上梁山的,这次回来让她感到做老百姓并不孬。她劝张汉泉既用不着巴结王明山,也不要对王明山有成见。要理解王明山,他那号人都有点高处不胜寒的感受,处事早不同于常人。她告诉张汉泉一件事,她很不喜欢王明山的妻子,太过势利眼,这对王明山不是好事。从来如此,女人弄权贪财,会害人害己,害老公害子女。总之,她相信她没有跟错共产党,相信共产党胜利了也就有了条件善待朋友,决不至于为难张汉泉,他们的日子好起来了。有句话,她强调了两次:“我们的日子一定会好起来,越来越好。先前吃的苦,还是值。”
张汉泉嘱田懿一定要注意身体,认为他们耽误了前半辈子,后半辈子平安是福。他本不敢奢望今天,没想到田懿真还是他心目中的田懿。就凭这一点,他也会照田懿的话做。“我就一句话”,他说,“现在有了你,我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