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公民社会”与“私性中国”的碰撞当今世界,“公民社会”早已经成为世界的主流。然而由于我们中国在古代私性世界停留的时间特别特别的漫长,所以“古代私性社会”在今天的中国仍留下很深厚的痕迹。
“国家”是私性的。由于我们的社会体制尚且还很不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有很多不完善的环节,所以一部分类似于“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局长郑筱萸”的管理者,钻体制的漏洞,轻易地就把国家“公权”转化为个人“私权”,郑筱萸等一批人把“国家”当作谋个人私利的工具。,“公民社会”早已经成为世界的主流。然而
“城市”是私性的。我们的城市有时成为一些市长大人们随意执政、随意拆迁、随意改建的私人自留地。在这其中,公众很少能有自己的话语权,大多数情况下只有无条件地接受、服从。在这样的“私性城市”里,市长大人们所需要的高档大饭店、超豪华宾馆、大型喷泉广场、宽大气派的迎宾大道、气势雄伟的办公大楼等等要有尽有;而广大公众所需要的廉价公疗医院、充足的廉租房、失业救济金、旧街背巷的环境整治等等则长期遭人敷衍应付。原山东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只因一风水大师说他有副总理的命,只是缺一座桥。于是胡建学一声令下,正在修建中的国道改线穿过一水库,添加上了胡建学命中缺的那座桥。修国道就象修自家院子里的小路一样,可以根据自己喜好随意更改。
“富豪”是私性的。“私性社会”里的富豪极端追求自己的私人享乐,而对“公众”博爱之心清凉凉。nbsp;&nb2007年6月2日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节目谈到,一位大陆富豪到夜总会玩乐一次就叫了十个小姐,每人一千元。大陆富豪们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可是他们对慈善事业的捐款却少的可怜。据大陆慈善总会统计,2006年大陆慈善事业接受的捐款中,75%来自海外,15%来自大陆富人,10%来自平民。2006年中国慈善捐款不到GDP的万分之五。再扣除国际慈善组织和个人的捐款,真正属于“国内私人给民间慈善组织的捐款”充其量不过30-40亿,仅占GDP的0.02%左右。而美国私人慈善捐款超过GDP的2%,相比差距实在是太大。相反,我们的吃喝嫖赌产业却突飞猛进般地发展起来。“私性社会”必定是“私欲横流”。
“报社、电视台”是私性的。新闻媒体本来是“公民社会”的产物,是“公众”声音的载体。可是在一个“私性社会”里,报社、电视台首先却成为某些人的私人口舌,成为只为某些人“歌功诵德”的私人工具。打开报纸、电视,人们能听到的都是“好听话”。官方垄断了新闻媒体,“公众”没有了自己的发言权,结果广大人民群众只能跟在官方媒体后面“人云亦云”。,“公民社会”早已经成为世界的主流。然而
“医院”是私性的。公立医院本来是国家用“公众”纳税的钱建起来为“公众”提供低价医疗服务的公立性质的医院。但是,受“私性社会”的影响,医院的院长和医生们轻而易举地把“公立医院”转变为他们自己的“私立医院”。他们随意地提高价格,使医院从一个“救死扶伤”的地方摇身一变成为闭着眼睛拼命榨取痛苦病人的“榨钱机”。“公立医院”为什么一点也不姓“公”了?一切都因为“私性社会政府”为了把大部分财政留给自己花,而把公立医院毫不负责任地统统推给“市场”,让医院自负盈亏,于是公立医院在追逐私利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学校”是私性的。大中小学的校长等管理者统统来自上面的官僚式任命,这样就造成学校管理者往往就视自己的学校为自己的私人领地,可以基本上不受全体教师的约束,任意地支配学校的人、财、物。一句话,学校简直就是校长一个人私人物品,学生和老师只有无条件地服从校长一个人的“意志”。这样的校长只知道“工作上向上级汇报,生活上向上级进贡”。学校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则往往被抛到遗忘的角落。
“国民”是私性的。受“私性社会”风气的影响,大部分的国民都习惯于把自己的“私利”凌驾于社会的“公利”之上。行人乱闯红灯、商人乱占人行道摆放物品、游人在景区乱爬乱画、居民乱倒垃圾,随地吐痰、乱丢果皮瓜子更是家常便饭。在“公家”上班的总想着能多占点“公家小利”,私营经商的总想着能偷漏一点国税……“私性社会”必定是“私意横为”。“私性社会”断然培养不出来“公民”,它只能培养出“私民”。这大概是“私性社会”的最大悲哀。&n
而现代“公民社会”则恰恰相反:
“国家”是公性的。首先“公民社会”建立起了全国公民人人都能自由参与的“各级政府官员选举制度”,各级政府官员一经产生,首先必须对他们的选民负责。日本冲绳县县长为了履行自己对本县选民的负责责任,不惜和日本首相对阵公堂,就拒绝延长美国军事基地使用期一事,官事打到最高法院。由此可见,一个“公民社会”的官员都是个个“唯民”不“唯上”,“公民”才是他们升迁的后台老板。这样以来,各级政府官员管理下的“国家”就不可能产生“特权阶级”。国家政府不得不尽一切可能为“公众”提供一切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方面的便利服务,“公众的利益”自然而然地被最大程度地被“国家”尊重。
“城市”是公性的。“公民社会”的城市市长是由全体市民每两年通过自由的直接投票选举产生的。每一位市长要想实现连任,就必须尽一切可能倾听广大公众的声音,揣测“公众”的民意,然后尽可能地向“公众”提供各方面的公共服务。中国在日本的一位留学生有时到日本政府部门办事,被日本公务员那种极端节俭风气所“震惊”,大部分日本政府部门的办公设备都明显要比民间公司低一个档次,电脑等办公设施都十几年前的过时产品。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第一任阿肯色州州长任期内,因一次林业部门会议多花了几十美元公款,经“自由媒体”暴光后,引来公众的一片指责,不久在连任的竞选中失败,这时克林顿第一次品尝到失败的眼泪。bsp:“公民社会”与“私性中国”的碰撞
“富豪”是公性的。美国慈善捐赠的85%来自全国民众,70%以上家庭都积极参加慈善事业,平均每年每个家庭捐赠900美元,占家庭总收入的2.2%.2007年美国全国慈善捐款超过3000亿美元,其中75%来自个人捐款,是中国的几百倍。“公民社会”与“私2006年世界富豪排行榜第二名的巴非特宣布,他捐出自己全部资产的85%给慈善机构。对于当时身价440亿美圆的巴非特来说,这意味着他将捐出370亿美元。世界首富比尔。盖茨2008年宣布向慈善事业捐款全部财产,两年后推出微软公司,全身心投入慈善事业。美国著名钢铁大王卡耐基说:一个人如果在临死前还保留大批财产,实在是一种罪过。”公民社会“必定是”公德盛行“。
“报社、电视台”是公性的。新闻媒体本来就是“公民社会”的产物。可是在一个“公民社会”里,报社、电视台首先是“公众”的口舌,成为“公众”主导社会舆论的手段,成为为“公众监督国家政府”服务的工具。新闻自由,使得整个社会的运转都在阳光下进行,使社会上“暗箱操作”等腐败现象减少到最低的地步。新闻自由,使得广大公众有了了解一切社会真相的渠道,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见解和判断。
“学校”是公性的。“公民社会”都是毫无例外地实行“独立自由办学制度”,政府只是提供财力支持,办学都是“教育专家和教师们”的事。大学实行“教授治校”,大中小学的校长们任命往往来自“校董事会”,校董事分别由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等担任,监督校长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样,学生和老师就成为学校的主体。,“公民社会”早已经成为世界的主流。然而
“医院”是公性的。公立医院本来是国家用“公众”纳税的钱建起来为“公众”提供低价医疗服务的公立性质的医院。“公民社会”是断然不会把国家公立医院毫不负责任地统统推给“市场”,让医院自负盈亏。公民社会首先每年向公立医院提供大量财政补贴,使公立医院不必去考虑什么“以药养医”的问题。从而便能向社会提供低廉的医疗服务。
“国民”也是公性的。“公民社会”时时处处都考虑到“公众利益”的最大化,所以大部分的“公民”都习惯于把自己的“私利”服从于社会的“公利”之下。“公民社会”绝少看到行人乱闯红灯、商人乱占人行道、游人乱爬乱画、居民乱倒垃圾、大街上随地吐痰、乱丢果皮瓜子等等不公德的现象。“公民社会”必然“公器公用”“公德成风”,所以它很自然地培养出公德至上的“公民”。这也是“公民社会”最大的闪光点。
总而言之,古代是私性社会的时代,私性社会“公权私有”、“公权私用”、贪渎成风、社会失序、私欲横流、私意横为;现代是“公民社会”的时代,“公器公用”、“公德成风”。21世纪中国也需要向“公民社会”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