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國務卿、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傑出會士(Distinguished Fellow)龐培奧(Michael Richard “Mike” Pompeo)偕同其國務卿任內國務院國務卿政策規畫辦公室中國政策規畫首席顧問、現任哈德遜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余茂春,將於3月2日至5日,以應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邀請演講名義來臺訪問。這是龐培奧在他卸任公職之後等待良久的旅行,因為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嚴峻而推遲至今,外交部則為渠等安排了外交泡泡免隔離的安全旅行禮遇。
美國在川普(Donald J. Trump)總統任內,以美國優先為指導方針,大刀闊斧地重整全球戰略,因而正視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對美國霸權、全球秩序和普世價值的嚴重威脅,重新調整中國政策,而定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戰略競爭對手。我國在遏制中國共產黨黨國霸權擴張上的戰略價值陡然上升,除了在地緣政治和區域安全上牽制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西太平洋沿岸空間的行動;我國因半導體高端科學技術產業在數位時代的關鍵產製戰略地位,我國的合作意向成為美中經濟和軍事全球競爭中的決勝點;更重要的,是我國做為華人國家,在和平演變中國、推動中國民主化的道路上,面對中國大陸各族人民所擁有強大的燈塔和示範作用,從參與起草《世界人權宣言》,將儒家思想融入普世價值,到以自身的民主實踐獲致的經驗和成就,中華民國的存在,證明華人文化是可以適應於憲政民主制度的,而得與美國共享同樣的立國精神。所以我們都看到了,美國中國政策轉向的明顯變化,美國不斷改善與臺灣的外交關係,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習近平領導下顯然被激怒,戰狼外交的強硬作風,對國內的鎮壓和控制,再再坐實了美國的疑慮。
2018年10月4日美國副總統彭斯(Michael Richard “Mike” Pence)在位於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哈德遜研究所發表〈彭斯副總統有關美國政府中國政策講話〉(Remarks by Vice President Pence on the Administration’s Policy Toward China),揭開了美國新中國政策的序幕。彭斯承認美國由季辛吉(Henry Kissinger)開展的對中接觸/交往政策(engagement policy)的失敗,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40年以來,非但沒有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為自由民主的國家,還坐大威脅全球與美國國內政治與經濟秩序,所以美國必須改弦易轍,要重振國力,維持威嚇的能力,以避免中華人民共和國誤判形勢,以為自己正在崛起,總有一天要超越美國,而妄圖建立自己的世界霸權和價值體系。彭斯的演講末了還提到臺灣,他坦言美國還要繼續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聯合公報》(上海公報)、《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於建立外交關係的聯合公報》、《中美就解決美國向臺出售武器問題的公告》(八一七公報)三個聯合公報和《臺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所反映的一個中國政策,但美國始終相信,臺灣對民主的擁抱,會為所有華人展示一條更好的道路。
龐培奧則在2019年10月30日哈德遜研究所的晚宴致詞時表示,美國現在終於意識到,中國共產黨對美國價值觀的敵視態度,他明確地表達,應區別中國共產黨政府和中國人民。11月8日,他在德國柏林出席紀念柏林圍牆倒塌30週年活動上進一步說明,中國人民是具有創造性、聰明、有能力的人民,美國與中國的衝突,是與中共的衝突,不是美國與中國的衝突,這是一場中共及其威權主義與全世界熱愛和平的各國人民之間的挑戰。
龐培奧2020年7月23日在加利福尼亞州的約巴林達(Yorba Linda)尼克森總統紀念圖書館暨博物館(Richard Nixon Presidential Library and Museum)發表的演講〈共產中國與自由世界的未來〉(Communist China and the Free World’s Future),被英國廣播公司(British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 BBC)譽為新鐵幕演說,與1946年3月5日英國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宣告冷戰開啟的鐵幕演說〈和平砥柱〉(Sinews of Peace)千古輝映。邱吉爾的演說呼籲自由世界抵抗以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為首的共產主義革命輸出,而龐培奧則在對中 華人民共和國的霸權擴張提出警告,宣告新冷戰的揭幕。
龐培奧指出,美國人民和各國必須對中國共產黨採取「不信任,而且要核實」的態度。他主張改變對中共的看法,不能再把中共領導下的中國視作正常國家,不應當處處遷就中國,犧牲美國的原則和利益,當中包括將臺灣邊緣化,而臺灣後來成長為一個生機勃勃的民主。他說,中共不能代表14億中國人民,美國不能再忽視中國人民包括勇敢的異議人士的呼聲。美國必須引導中國改變,承擔起這一挑戰,而由於中國已經融入在全球社會之中,所以只要美國有明確的方向和巨大的勇氣,結合聯合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七國集團、二十國集團以及美國自身的經濟、外交和軍事力量,進而建立新的民主聯盟,他說,自由世界一定能夠打敗習近平的暴政。
龐培奧2020年11月12日接受美國塞勒姆廣播網(Salem Radio Network)《修伊特秀》(Hugh Hewitt Show)節目訪問時表示,「臺灣不屬於中國」是雷根(Ronald Wilson Reagan)政府以來共和和民主兩黨所遵循的政策。龐培奧的說法激起各方議論,這自然和他表述得不夠精確有關,但這一說法宣示了美國認定兩岸關係並非純粹中國內政的立場。「臺灣不屬於中國」的奧義乃在於臺灣主權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所代表的中國。美國認知和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臺灣的主權聲索,惟其基於一個中國政策,在政治上選擇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在此同時,則另以非典型外交安排,即通過美國國內立法,以政治實體的定位來承認中華民國在臺灣的國際法人格,並承擔維護及促進臺灣人民人權的責任。所以兩岸關係並非純粹中國內政問題,美國決定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之舉,是基於美國對於臺灣的前途將以和平方式決定的這一期望,這是因為兩岸爭端必須依循《聯合國憲章》關於國際爭端和平解決的原則來處理。
2021年1月6日,龐培奧於宣布將派遣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訪問臺灣之際,稱讚臺灣做到了自由中國(free China)能達到的成就。這一發言也引起一番議論,因為臺灣如果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如何作為自由中國。有好事者甚至以為龐培奧暗示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將轉向恢復承認中華民國代表中國。但這都有過度解釋之嫌,龐培奧談的是臺灣的民主成就將是未來自由中國追求的典範。1月9日,龐培奧宣布取消《對臺交往準則》(Guidelines on the Relationship with Taiwan),解除臺美兩國官員互動的限制,儘管2021年4月拜登(Joe Biden)總統上任兩個月後,現任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又頒布了最新版的《對臺交往準則》,但臺美關係的開展和提升,在拜登繼續川普和龐培奧改變中國的政策方向下,已經是不爭和難以逆轉的事實了。
美國中國政策由交往轉向改變的典範轉移,幕後的推手,就是余茂春。余茂春畢業自南開大學歷史系,以研究美國海軍部戰略情報局(Office of Strategic Services, OSS)在中國抗戰期間與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合作設立中美特種技術合作所的歷史而完成博士論文《OSS在中國,1937-1945》,獲得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歷史學博士。在美國攻讀博士期間曾積極聲援六四和參與海外中國民主運動中國自由民主黨的籌組。他博士畢業後進入美國海軍學院(United States Naval Academy)長期任教,因為在中國軍事情報史和東亞史的研究表現,得到中央情報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的重視,受邀參與前中情局長國務卿龐培奧的中國政策規劃團隊,終於獲得信任和重用。余茂春因勢利導,為美國政府出謀劃策,以獨到的眼光和淵博的史識為美國形成新冷戰的戰略構想,他以原則性的現實主義」(principled realism)詮釋川普的中國政策,政策目的是「保護民主自由在全世界繼續存在,反對威權和專制」,包含三大理念,即「拋棄打中國牌」、「拋棄以接觸為中心」、「認清中共不等於中國人民」,亦即堅持民主人權基本價值,區別中共和中國人民,集中打擊中國共產黨黨國體制,彭斯和龐培奧的中國政策演講,之所以能夠深入人心,精準地打中中共要害,都要歸功於余茂春的智謀。
龐培奧正值盛年,他有意於競逐未來美國總統大位,是少見堅定反共和親臺的美國政治領袖,我們對他日後領導美國有所期待和祝福。他到訪臺灣,有凸顯他在處理中國問題上見識和能力的用意,旨在表達他對於自由民主價值的堅信和支持。我們熱烈歡迎龐培奧和余茂春同行訪臺,希望他們有機會能和臺灣民間社團多所交流,認識臺灣在改變中國和促進中國民主化的事業上的可能貢獻,也給予臺灣民主防衛更多的鼓舞。
民國111年2月28日《上海公報》簽訂五十週年日下午2時
臺北晴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