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海

某些学者将马帮法律视为华夏法系,或将其划入大陆法系,都是错误的。马帮法律既不属于大陆法系,更不属于华夏法系,而是自成马家法系。

法学家们根据世界各国法律基本特征划出五个法系:欧洲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中华法系(即华夏法系)。应该增加一个马家法系,共六个法系。其中中华法系和印度法系已不存在。现存大陆、英美、伊斯兰和马家四个法系。大陆、英美法系同属自由主义范畴,伊斯兰法系为宗教极端主义法律,马家法系为现代极权主义法律。

或说:“中国的法律界受西方立法精神影响很深,集体沦落为法律党,背离了中国文化和人民群众集体意识。”这是双昧的说法,既昧于“中国的法律界”,又昧于 “西方立法精神”。马帮法律界学的只是西方法治的某些形式,却完全违反法治精神。就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的是市场经济某些形式,但完全违反市场经济精神。本质上“中国的法律界”是为极权主义服务的特权利益集团的附庸。

或问党与国谁大,党与法谁大。东海答:党主制者,党天下也,当然党是老大。党国一体,党实国虚,所谓爱国,实为爱党。党最大,其实是权力最大,党虚权实,谁权力最大谁说了算。至于法律,弹性很大,极权主义工具耳。

在马家法律框架内,只要官方想收拾谁,总是可以找到合适罪名的。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寻衅滋事和煽动颠覆就是两个大口袋。我早就说过,只要不是死人,总有办法让他寻衅滋事;只要不是哑巴,总有办法让他煽动颠覆。同时,除了哑巴,任何人都有可能被防口和封杀。

前不久全国人大法工委的微信账号因批评“锁死家门”等硬隔离防疫措施不合法不合理,被微信平台封禁。封禁理由是“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云。注意,法工委为马邦最高立法机关。法律领域的最权威机构的言论自由尚且没有保障,遑论普通民众。这就是极权、恶法和人治的典型。

传微信平台向全国人大法工委道歉了,说是人工智能和临时工的失误。误封了法工委,平台会道歉;误封了普通民众,平台会道歉吗?东海微博、微信多次被封,有的是永久性封杀,难道不会是误封?其实,封杀任何言论,都是违反言论自由这一中西的文明共识和政治原则的,凡是侵犯国民言论权的法律法规,都是恶法恶规,根本不应该存在。

马帮有句以言入罪的名言:网络不是法外之地。殊不知,思想市场包括网络舆论市场,就应该是法外之地。在网络上贩毒当然不能逍遥法外,在网络上发言则不受法律管辖。法律只能惩罚罪恶行为,不能惩罚错误思想。思想问题只能思想解决或者纪律解决,低价值言论问题则民法解决。思想言论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刑法解决。(详见东海文章《言论市场就是法外之地》)

言论罪古已有之。暴秦一大恶法诽谤罪就相当于马帮的山巅罪。犯诽谤罪者,按法当死;斩首之前先割舌。(《汉书-刑法志》)汉朝建立,诸事草创,相国萧何将秦法稍加删减成为汉法,一些秦法被保留下来。到汉文帝时,接受贾谊的意见取消残留的恶法,包括诽谤罪及妖言罪。其诏曰:

“古之治天下,朝有进善之旌,诽谤之木,所以通治道而来谏者也。今法有诽谤、訞言之罪,是使众臣不敢尽情而上无由闻过失也,将何以来远方之贤良,其除之。民或祝诅上,以相约而后相谩,吏以为大逆;其有他言,而吏又以为诽谤。此细民之愚、无知抵死,朕甚不取。自今以来,有犯此者勿听治。”(见《史记·孝文本纪》)

现在主张和支持“侮辱罪”入刑者,一下子倒退到秦始皇的身边去了,比汉文帝差得远了。汉文帝去诽谤罪及妖言罪,恢复了三代文明传统。帝尧时皇宫门口就有“诽谤之木”,专供人民书写对政事的意见。战国中期,齐威王田因齐采纳邹忌进言,亦立诽谤之木,国人隶农百官商贾均可对时政加以评点进言。

马帮在防民之口和以言入罪方面,直接继承了周厉王和秦始皇的精神,但马帮法律远远没有秦法严肃,有法未必依,无法未必行,规则之外有潜规则,法律之上有特权。特权有大小,特权之大者又变动不居。

故马邦社会,不确定性特别大,很多事情都处于“不一定”状态,所有人包括特权阶级都没有安全感。例如,同样偷税漏税,同样贪污腐败,同样反马反毛,性质程度一样,但是否惩罚,如何惩罚,则因人而异,因地制宜,不可逆料。

遂常有人说法律没用。倒也不一定。后极权时代,法律的不确定性也特别大,未必有用,未必没有用。权大于法,但权力对法律的干涉并非全方位、全能性的,它也有疏忽和不得不“尊重法律”的时候。同时,权力是有大小级别的,权力上面还有权力,地方政府或有关部门过分胡作非为触犯法律和众怒,也可能被上面收拾,或者自贻重大后患。所以,有些事未尝不可以依法抗争和依法解决。

当年几个乡亲被某地方政府罗织入罪,将重判。吾拍案而起,四管齐下:一、诉诸于海内外舆论并在北京召开案件研讨会,邀请数十位各界名家参会;二、邀请二十多位律师和法律界人士组成顾问团进行法律声援;三、请全国人大法制委一位老前辈过问;四、邀请北京和广西三位大律师出庭辩护。最后乡亲们无罪释放。

事在人为。有些事貌似完全不可能,尽心尽力做去,就有可能做成。即使不成,尽心尽力了,就没有遗憾,并有助于自己各方面的成长。就像孔子,历尽艰难险阻的弘道努力,虽没有成功现实的王道美好,但成熟了他师表万世的文化硕果,成就了他照耀古今的道德光辉。

2022-5-15余东海集于青秀山下独乐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