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忘却那个被血光照亮的日子
(一)毋忘“六四”
一位好友给我发来一组香港市民纪念“六四”20周年的报道和图片,并配了一个令人心动的标题:“难忘今宵”。从报道和图片得知,今年香港的“六四”烛光晚会以“薪火相传”为主题,参加的香港市民达十五万,是几年来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甚至超过了1990年的第一次烛光晚会。参加者坐满了维多利亚公园的六个足球场,还有大批人不断涌来,举办者不得不另外开辟集会场所。
读着简明扼要的介绍,看着那个烛光点点、万头攒动的画面,我不禁热泪盈眶,心潮澎湃。感谢你们啊,可敬的香港市民!在北京当局调动无数警力,严密控制着天安门、木樨地等敏感地区,监视着所有天安门母亲和维权人士等敏感人物的时候,北京已经成为一座遗忘之城、无声之城,你们却在祖国南方的这块弹丸之地,举着烛光,聚在一起,用虔诚的、严肃的纪念活动,向全中国、全世界庄严宣告:毋忘“六四”!
你们举起的不只是星星点点的烛光,这是爱国主义之光、民主主义之光。当年,当天安门的勇士和烈士们高举爱国、民主的大旗,向着专制体制和腐败势力进军的时候,山河震撼,日月增辉,广阔的中华大地上,出现了健康发展的美好前景。无奈坚持专政体制的专制势力不甘退出历史舞台,悍然出动坦克机枪,血洗长街,把推动祖国前进的爱国民主运动,淹没在血泊之中。二十年来,为了继续维持一党专政的专制统治,消除人们对这场伟大的爱国民主运动的记忆,扑灭民间存留的爱国民主的星星之火,执政当局封杀了一切有关的报道、回忆和反思。每年将近“六四”,更是如临大敌,戒备森严,用恐怖的专政手段来对付可能出现的纪念活动。在这样一种畸形的特殊的政治气氛笼罩之下,香港的爱国民主人士每年都在“六四”来临之际举行烛光纪念晚会,让全中国、全世界的人民,都记得这个被血光照亮的日子,记得天安门的勇士和烈士们的爱国民主精神;让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的旗帜,在祖国南天一角的香港维多利亚公园高高飘扬。你们的英雄气概和奉献精神,接续着爱国民主运动的神圣香火,表现了中华儿女的优秀品格,鼓舞了所有关心祖国命运的有识之士,赢得了他们的赞赏和钦敬。我在这里除了表达我无限钦佩的敬意外,还祝愿这个活动不断持续下去,越办越好;我更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能够在天安门前,在全国的各大城市,都可以不受干扰地举行这样的纪念集会;让全国人民在“六四”精神的辉照下,高举爱国主义、民主主义的大旗,满怀信心和希望,勇敢地走向未来。
(二)他们是真正的爱国者
据网上披露,中共中央办公厅不久前转发《中共中央宣传部关于围绕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意见》,读后不禁哑然失笑。
在当代中国的历史上,真正高举爱国主义大旗的爱国者群体,应当首推八九民主运动的勇士们、烈士们。请看事实:
在国家经济迅速发展而政治改革停滞,社会笼罩在专制统治之下,人民的自由权利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的时候,他们提出了改革政治体制,实现政治民主化的诉求;
在国家被贪腐分子蛀蚀,社会财富不断流入特权者的囊中的时候,他们高呼反对腐败、严惩贪腐分子的口号,誓作政府反贪污的后盾;
在国家被文化专制主义捆绑,新闻出版没有自由,人民无法表达对国家事务的关切的时候,他们主张实行新闻出版自由,开放报禁,允许人民自由办报;
在真正的爱国主义者、民主主义者胡耀邦被迫害致死后,他们呼吁为胡耀邦平反,还他以公道,以洗刷国家和执政党的耻辱;
在国家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进退徘徊仍然没有实现宪政民主的情况下,他们要求制定民主宪法,实现宪政民主;
在国家因侵犯人权、迫害追求民主自由的民族精英而受到谴责,在全世界面前蒙受羞辱的时候,他们提出保障基本人权、释放政治犯,以恢复国家的尊严;
在国家的教育制度面临日益党化、衙门化、官僚化的危机的时候,他们主张民主办校,实行教授治校或校长负责制,恢复国家教育的优良传统;
………………………。
这些要求和呼吁充分说明,八九民主运动的参加者,是真正的爱国主义者。接受他们的主张,实现他们的希望,国家就可以走上健康的、更快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也因此可以增强执政合法性。但昏聩愚蠢的当政者却逆历史潮流而动,用暴力血腥镇压了这场全国范围、空前规模的爱国民主运动。中宣部在《意见》中说什么“要在全社会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时代主旋律”,却严格禁止一切有关这次爱国民主运动的介绍、回顾、分析、研究、反思,说明这些文化专制主义者的爱国主义,实际上是辱国主义、害国主义。真正的爱国主义者,应当继承“六四”的勇士、烈士们的争民主、反专制,争廉政、反腐败的精神和传统,为建设一个民主主义的国家而努力奋斗。
(三)应该响彻全国、全球的“六四”之声
香港《百姓》杂志最近一期发表了曾慧燕的文章,题目是《20世纪最不朽的声音——纪念民族英雄李丹》。文章记叙了北京国际广播电台英语部主任李丹在6月3日深夜用英语发出的对暴力镇压爱国民主运动的控诉和谴责。在那个坦克轰鸣和机枪狂啸的深夜和凌晨,我们有不少忠于祖国、忠于职守的广播电视工作者,通过电波,向全国、全世界报道了学生民主运动遭到残酷镇压的悲惨消息,但很少为历史留下珍贵的记录。李丹的报道却为当时的一位英国国家广播电台(BBC)的记者录了下来,并且报道有关新闻时重播了一遍,这才得以流传。我反复阅读这些激动人心的话语,认为有必要把它再次介绍给本文的读者。
请看李丹发自肺腑的愤怒悲壮的喊声:“这里是北京国际广播电台。请记住1989年6月3日这一天,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发生了最骇人听闻的悲剧。成千上万的群众,其中大多是无辜的市民,被强行入城的全副武装的士兵杀害。遇害的同胞也包括我们国际广播电台的工作人员。”
“士兵驾驶着坦克兵车,用机关枪向无数试图阻拦战车的市民和学生扫射,即使在坦克打开通道后,士兵们仍继续不分青红皂白地向街上的人群开枪射击。”
“北京国际广播电台英语部深深地哀悼在这次悲剧中死难的人们,并且向我们所有的听众呼吁:和我们一起来谴责这种无耻地践踏人权及最野蛮的镇压人民的行径。”
“鉴于目前北京这种不寻常的形势,我们没有其它新闻可以告诉你们。我们恳请听众的谅解,并感谢你们在这最沉痛的时刻收听我们的广播。”
这是充满着激情的呐喊。面对暴力恐怖,李丹毫无畏惧地发出了那个时刻的最强音。它那痛苦、悲愤、凄壮、激昂的吼声,是八九爱国民主运动的最后的抗争,也是这个运动惨遭扼杀后的最初的抗议。这个响彻全国、全球的“六四”之声,应当成为永远回响在我们上空的警示,时刻提醒我们,不要遗忘这个被血光照亮的日子。
不幸的是,李丹当时的话音刚落,就被接管国际广播电台的戒严部队带走了,至今下落不明。
李丹,你现在在哪里?怀着由衷的钦仰,我祝愿你后半生平安、健康,一切顺利;如果你已经被迫害牺牲,你将与张志新、林昭并列,成为中国民主运动的圣女,永远受到中华民族儿女的崇敬。
(四)烙着“六四”印记的山寨文化
今年“六四”期间,北京当局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天安门一带警力密布,戒备森严。可是在远离北京的香港,却掀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纪念“六四”的高潮。除了在维多利亚公园举行规模空前的15万人烛光晚会外,最令人瞩目的是出版了大量有关“六四”的书籍。我们不妨称之为“六四”文化热。
在“六四”期间出版的书籍中,最受人注意的大概要算是赵紫阳的回忆录了。这部根据赵紫阳生前的38卷录音带整理而成的回忆录,是由鲍彤的儿子鲍朴创办的香港新世纪出版社出版的。根据鲍彤的意见,先出版的是翻译成英语的版本《国家囚徒》,接着,在“六四”前夕又出版了中文版《改革历程》。英文版刚一出版,就在海外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而大陆官方却装聋作哑,只是严令海关查抄,不许此书进来。但把关再严,总也有少数流入大陆的;只要有书进来,就可以翻印复印。于是,正儿八经的出版物,就转化成为盗版书、复印材料,作为山寨出版物而日益广泛地流传开来。
据《开放》杂志介绍,“六四”期间在香港出版的有关著作,还有封从德的《六四日记》,刘刚的《热血青春天安门》和小说《天安门路在何方》,刘晓波的诗集《念念六四》,张万舒的《历史大爆炸——六四事件全景实录》,孔捷生的《血路一九八九》,高瑜的《我的六四》,吴仁华的《天安门血腥清场内幕》和《六四事件中的戒严部队》,丁子霖的《寻访六四受难者》,归化章、浦前的《100六四人物的10年》,香港天安门母亲运动编的《廿年生死两茫茫》,陈润芝采访鲍彤、陈一谘、王军涛、浦志强、吴仁华等人的实录《六四二十年》,蔡淑芳的《回家》,麦燕庭的《再回家》和《人民不会忘记》。这么多打着“六四”印记的书籍,以如此密集的形态进入出版市场,大概是很少有的现象。这些书籍如果能够进入大陆的市场,势必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这当然是当局所不愿见到的,封锁、查抄就成为这些出版物的必然命运。由此,在可以预见的近期,它们也就必然会转化成为非法出版物,补充着、丰富着大陆的山寨文化。这是多么不正常,但它却是无可掩饰的事实。我希望香港的“六四”文化在大陆转化为山寨文化后,能够迅速地、广泛地流传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成为民主革命的启蒙读物,让广大的民众理解八九民主运动,牢记“六四”的民族创伤,努力实现八九民主运动的勇士和烈士没有完成的事业。
2009年6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