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结果:赵思乐

余杰:“她们”就是我们——读赵思乐《她们的征途》

读赵思乐的《她们的征途》,宛如读一部另类“后六四时代”三十年的中国人权运动史。所谓“另类”,因为过去的人权运动史几乎是清一色的“男性英雄列传”,只是在缝隙间点缀着林昭及报道文学作家胡平在《中国眸子》中讲述的那些反抗毛泽东独裁统治的女性的故事。这一次,赵思乐将原本处于“边缘的边缘”的女性人权活动者作为主人公,男性反倒成了她们的陪衬。此前,法国思想家索尔孟前去采访刘晓波,却在书中将刘霞作为主人公,刘晓波成了刘霞的“附属品”。赵思乐跟索尔孟“英雄所见略同”,他们都相信“巾帼不让须眉”。

阅读更多

赵思乐:为什么要重翻毛时代的记忆——艾晓明谈纪录片《夹边沟祭事》

中国知名纪录片导演艾晓明的最新作品《夹边沟祭事》,共分5集,长达六个多小时,讲述了1957到1960年在甘肃夹边沟劳教农场发生的故事:两千多名右派在荒漠、戈壁中被强制劳动,饥寒交迫,只有数百人因为偶然机会幸存。艾晓明强调,“夹边沟”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故事,也是一个当下的故事——它的伤害延续到当下,围绕它的抗争延续到当下;而我们对夹边沟惨案的反思也将影响未来。在本篇访谈中,艾晓明谈到她对《夹边沟祭事》的思考以及纪录片之外她与夹边沟的故事。

阅读更多

赵思乐:“维权运动不会自动向政治运动过渡,但我们的努力不会白费”——访滕彪

客观的说,绝大多数维权人士并没有预见到习近平会对维权运动要下这么大的狠手。但是这不等于说这些人的努力,从许志永、胡佳、高智晟、李和平到后来很多人的努力是失败的,也不能说这些努力的方向是错的。无论是维权运动还是政治反对运动,还是其他的各种准备,包括思想上的准备、民间的讨论,包括所有的行动、经验、策略,这些准备应该都不是白费的,即使我们难以预言它们会以什么方式起作用。

阅读更多

赵思乐:终身职业革命家胡石根在“709”前的二三事

胡石根看上去没有周世锋和屠夫活跃,但他是“709”被抓的人中最具有领袖意识和思想的,他具有战略头脑和全局观,律师有时过分专业化,跟胡石根这种政治家是不一样的。而且他还有广泛的聚集能力。胡石根因为之前被抓的经验,他已经更加尽量低调,像蚂蚁一样,但中共还是会盯着他这样的人。

阅读更多

赵思乐:“如果他只能吃饭睡觉,回家有什么意义”

中国良心犯们的妻子们大多简单但是非分明,从而她们常在抗争中展现出朴素但惊人智慧。“709”事件中被捕维权人士翟岩民的妻子刘二敏,可以说是其中相当典型的例子。在翟岩民被“公开”审判后,《南华早报》的记者采访了刘二敏,她第一次正面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我无法接受,就算他可以很快出来,如果他不能发声,只能吃饭睡觉,这有什么意义?这跟死有什么区别?”

阅读更多

赵思乐:戈平妻子樊丽丽:我现在才是活在阳光下

樊丽丽想起戈平一句没来由的话:“如果哪天我被抓了,就离天亮不远了。”樊丽丽想不起这句话的前因后果,但现在的她暗暗盼望这句话能成真。尽管知道前路晦暗维艰,但樊丽丽说:“我还是挺感谢戈平的,他让我看到了这个国家的真相,我现在才是活在阳光下,‘709’成就了我,不再像猪一样活着。”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