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年轻勇敢拼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很多朋友在网上发表文字纪念这个节日,提倡五四精神。


五四精神就一定是好的吗?我们先来看看五四运动是怎么回事、什么是五四精神。


五四运动的情况是这样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作为战胜国,本应收回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权益,但巴黎和会参会各国决定把权益转让给日本。公元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学生游行示威,抗议巴黎和会上有关山东问题的决议,反对北洋政府签约,要求惩处相关官员。学生游行时高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口号,后来发展到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之后又发生了一系列的全国性游行示威、罢课、罢市、罢工等事件,包括工商界参与的六三运动,结果导致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等亲日派官员被免职,最后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显然,把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这样的口号当作五四精神不太合适,内涵太小,又有时代局限性,于是人们把公元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的一些思想、口号视为五四运动精神,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提出的“自觉其新鲜活泼之价值与责任”之六项标准:其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其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其三,进取的而非退陷的;其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其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其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就陈独秀提出的上述六项标准而言,其实有些东西本身就有点说不清楚。比如,什么是进步的?后来陈独秀创立了中国共产党,它真的是进步的吗?再后来他又退出了该党,这又说明什么呢?他不是说要“进取的而非退陷的”吗?其实保守也不能说就一定是不好的。英国的埃德蒙•帕克(EdmundBurke)于1790年出版了《反思法国大革命》一书,催生了保守主义,至今它已发展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科学的、系统的理论和手段。


再比如,“实利的而非虚文的”,这是意味着只顾眼前实利、不作长远打算吗?至于“科学的而非想象的”,这可以理解为尊重科学,但也不能一味地反对想象,对于社会性活动而言,应该是基于科学,但也要提倡个人富于想象,事实上绝大多数的科学成就都是从想象开始的。


所以,所谓的五四精神其实是说不清楚的东西。另外也有其他的一些提法,更是带有误导性。


既然今天是青年节,既然提到了精神,那么,什么是青年应有之精神?说起来有很多,但我认为,青年最应有之精神就是:勇敢。


为什么是勇敢?


作为一种提倡的精神,它应该具备这样几个特点:


1,普适性,就是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它。


2,必不可少,没有它就做不了,有了它才能做好。


3,做得到,做不到的东西去提倡就没有意义了,只能成为幌子。


而勇敢就具备这几个特点。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勇气,有些事情特别需要勇气。有些事情虽然没有生命危险,但也要不怕失败、不怕丢丑、不怕付出代价。


  有再好的想法,再正确的认识,却没有勇气去做,都是没有用的。


俗话说,狭路相逢勇者胜,有勇气,才能正常发挥甚至超水平发挥,从而战胜对手。如果胆小,缩手缩脚,必然发挥不正常,导致失败。


勇气虽然不是人人都有,但也不是不可企及的,通过学习、练习、鼓励、带动,是可以提高的。


青年人知识、经验不足,但往往勇气可嘉,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也只有勇气能够弥补其不足。只要勇于表达、勇于行动,才可能创造美好的未来。唯有勇敢,才能“莫负少年头”。


不管是五四运动、六四运动还是A4运动,都体现了参与者的勇敢。


所以,青年最应有之精神应该是勇敢。


网红法学博士罗翔都说,他最敬佩的品格就是勇敢。


年轻人不勇敢,还指望谁来勇敢?正如网上一句名言说的:我若不勇敢,谁替我坚强?


人到中年,会有家庭的负担、工作的羁绊、亲情的牵挂等等,抑制了其勇敢精神;到了老年,则欲望、精力消退,不想、也没那么多精力去拼搏、闯荡。当一个人不再勇敢,他就是老了。只要保持了勇敢精神,他就是青年,不管他实际年龄有多大。


中国的教育最缺乏的是勇敢教育,勇敢教育不是让学生背炸药包去炸碉堡,那是极端的灌输,不可取,勇敢教育是就生活、学习中的事情引导、示范、以身作则地熏陶,敢于表达、敢于行动、敢于创新。


勇敢不是鲁莽,它是在经过思考后做出的举动,或者是经过训练形成的素质,它意味着具有担当精神,意味着有正义感,意味着有独立思考和判断力。勇敢是各种能力、素质的综合体现。其实,一种行为是不是属于勇敢这很好判断:一般人不敢做的、做了之后很多人称赞的,就是勇敢。在进行勇敢教育的时候,自然会让学生领会哪些行为是勇敢。


有人会说,鼓励勇敢,也可能会有更多人敢于犯罪,导致犯罪增加。我不排除有这种可能,但情况又不完全是这样。一个民族如果整体性丧失了勇敢精神,那是更糟糕的事情。一个懦弱的民族是必定会消亡、不可挽救的。(我并不是要鼓吹民族主义,我只是认为任何民族的消亡都是悲剧。)


事实上,如果一个民族人人都变得勇敢,犯罪现象反而会下降,因为大家的勇敢会对轻率、莽撞、过度自私形成抑制。这就像美国平民拥有持枪权,其犯罪率在全球却是很低的。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犯罪现象往往折射出社会存在的不合理因素,从而促使人们去改进、向更加文明发展。这不是鼓励犯罪,而是鼓励人们勇于向不合理现象抗争。在一个独裁专制的国家,不合理现象太多,抗争则往往被视为犯罪。


当今中国,民众最缺乏的就是勇敢精神。


青年人是未来的希望,如果青年人也普遍缺乏勇敢精神,这个国家就没有希望了。


                 20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