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覺:絕世奇才姚克(之二)

姚克對戲劇早就有興趣。 香港導演、編劇、藝評人、學者盧偉力博士謂其“以戲劇為志業”(見《香港當代作家作品選集 姚克卷》頁17)。

姚克相關作品


姚克先生曾於《聯合校刊》撰文介紹中國現代戲劇館藏的入藏經過。為紀念姚克先生,大學圖書館曾舉辦「坐忘.香港:姚克的戲劇因緣」展覽。下列展示出館藏內與姚克先生相關的著作。











提起劇作家姚克,選修中國文學的新高中學生或會記得其中一篇課文《西施》,這是姚克遷居香港後首個舞台劇作,曾在香港上演。除了課文流傳外,姚克對本地讀者而言相當陌生。香港中文大學在6月23日舉辦「坐忘.香港:姚克的戲劇因緣」講座系列,邀請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副教授、《香港當代作家作品選集:姚克卷》編者盧偉力,娓娓道來這位五四新文化運動後冒起的劇作家,以及他被遺忘的香江歲月。

盧偉力說姚克生於1905年,1991年去世,享年八十六歲。他遷居香港前,大部份時間留在中國。1948年,四十三歲時來港,定居至1968年,前後二十年時間,也是他人生的黃金時期。1968年後,他到美國生活,繼續教學及翻譯劇本,圓滿他的戲劇一生。
盧偉力形容早年的姚克是「戲劇發燒友」,在蘇州長大,1927年升讀東吳大學法科,唸了兩年離校工作,後回校改讀文學系。他熱愛崑曲和戲劇,在學時主持過東吳劇社,編寫了幾個劇本,其中一個叫《賊》,他演父親一角。

畢業後,姚克因英文流利,到上海世界書局擔任編輯,翻譯作品包括《當代世界史》、《茶花女》等。及後,他到孫中山之子孫科創辦的《天下》月刊,與林語堂等民國知名文化人、教授一起擔任編委。他「當時不過是剛畢業兩三年的年青人,能夠與一眾文化大家看齊,不得不說姚克是個少年英雄。」盧偉力說。

《天下》月刊是民國孫科主辦的一份英文學術刊物,設有「專論」及「譯文」兩個欄目,前者專門發表向西方介紹中國文史哲思想的文章,後者則發表現當代中國文學創作的英譯。 當年曹禺的《雷雨》出版後,姚克馬上把劇本翻譯為英文,分幾期於《天下》刊登。盧偉力指,今人若研究三十年代上海與世界的關係,《天下》必不可少。

「翻譯《雷雨》是重大的文化勞動決定,我們能看姚克惜才愛才之心,願意付出時間與體力將後進的作品引介西方。另一重要決定,是姚克協助外國記者艾德加.斯諾編譯《活的中國──現代中國短篇小說選》,他因而結識了魯迅,成為魯迅晚年的重要友人之一。」盧偉力說。

關於姚克與魯迅成為忘年交,將於另文專題補述,此處從略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經夏衍發起中國劇作者協會成員集體創作話劇《保衛盧溝橋》,為抗戰話劇之濫觴。該劇表現中華民族與日本軍隊血肉相搏,場面感人肺腑。參與編劇者包括崔嵬、馬彦祥、王震之、阿英、于伶、宋之的、姚時曉、舒非(袁文殊)、王礁、尤兢、張季純、張寒輝、章泯、許晴、鄭伯奇、張庚、凌鶴、姚莘農(姚克)、孫師毅、陳白塵、陳凝秋、夏衍共十七人。在上海蓬萊大劇院等處公演歷時三個月,盛況空前,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鬥志。



隨後姚克受國民政府委派出席莫斯科戲劇節。由於時局變化,戰雲密佈,他歸程受阻,改到歐美宣傳,爭取國際支持中國。在倫敦,他成為第一個登上英國廣播電台廣播的中國人。之後轉赴大洋彼岸的美國宣傳抗日。1940年,他受邀在美國耶魯大學戲劇學院研究戲劇,獲碩士學位後,毅然回到「孤島」上海。此前上海早於1937年8月淪陷,日軍佔領外國租界以外全部區域;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向西方宣戰,外國租界亦告淪陷。

「回上海後,姚克與黃佐臨、費穆等人創立若干劇團,寫過劇本做過導演,也包辦劇團監製。他寫下《清宮怨》,反思中國文明,詢問五四運動後中國人需要何種精神。他劇中的角色帶有反對極權的精神,我相信是針對當時蔣介石的民國政府。」盧偉力說。

隨後幾年,姚克與黃佐臨(1906-1994),柯靈(1909-2000),石揮(1915-1957)等創立“苦幹劇團”;又與費穆(1906-1951)建立“天風劇社”,1941年7月在上海首演了他回國後第一個作品—影響深遠的《清宮怨》,就是由費穆導演。(【香港文學史觀】重新發現消失的劇作家姚克 作者陳子雲,2018-7-29)

三十至四十年代中國局勢多變,作為文化人及劇作家,姚克的命運也因此受牽連。1945年中日戰爭結束,對淪陷時期留在上海孤島的文化人,民國政府陸續檢控、充公「漢奸文化人」的資產,一時間上海電影界的導演、演員、製作人紛紛南來香港,促成香港發展國語片。「他們有自由派、有左派,也有中間派。製作人帶來技術與資金,加上移民人口中以經濟能力較佳的北方人為主,國語片因而長期成為香港電影主流。」盧偉力說。

後來姚克受永華電影公司之邀,來港當電影編劇,寫過十來部電影劇本。「他的舞台劇《清宮怨》也改編成電影《清宮秘史》。舞台劇帶有反極權精神,而電影呢,則被後來的極權者以為在攻擊自己。歷史在此有趣地重複。」盧偉力所說的,是朱石麟執導、1948年上映的《清宮秘史》。

1967年大陸文化大革命進入第二年,戚本禹發表〈愛國主義還是賣國主義?──評反動影片《清宮秘史》〉,把姚克打成「反動文人」,報刊連篇累牘聲討姚克。

面對毛共發動的“圍剿”,姚克奮起公開反擊。他剝開一眾“圍剿”壯士的醜惡嘴臉,指出其“倘若稍微動一下腦子,對這部戲的中心意義,也不至於再發生誤解了。可是有些『纏夾二先生』們似乎至今還搞 不清楚;分明是駱駝,偏說是腫了背的馬;非但不知道自己的認識不夠,反而像發現了新大陸 似的,把駱駝硬說是『害群之馬』。所以我不憚煩絮,把九年前寫的文章,再複述一遍,讓讀者 和觀眾都知道,這是我原來的中心意識,不是為掩飾自己的錯誤而臨時編出來的狡辯。”

盧偉力說,當時本港國語片發展興盛,姚克卻沒有繼續留在電影圈,反而回到劇場及學院,一方面任中大新亞書院、聯合書院教授,一方面創作《西施》、《秦始皇帝》、《陋巷》等劇作。

盧偉力說,姚克在五、六十年代的創作,可以以冷戰的亞洲局勢去閱讀。冷戰時期,美國斥資予文人反共,資助刊物有《中國學生周報》、《兒童樂園》、《大學生活》等,老中青讀者群也有。電影則有由美國亞洲基金會支持的亞洲影業公司。「姚克也申請過基金會的基金。我猜他當時想找到資源搞戲劇吧。他對戲劇有一番想法,在《戲劇藝術》期刊中呼籲有識之士筆談交流戲劇,曾提出搞戲劇要慎防教條主義。我認為這是出於姚克自身對中國大陸政治形勢的觀察。」

舞台劇反思知識份子命運

1956年,姚克創作歷史劇《西施》,同年在利舞台公演,女星尤敏飾西施、羅維飾吳王夫差。盧偉力認為,這劇作比1957年反右運動更早預視到中國知識份子的命運。姚克改寫一般人認知的吳越歷史,把吳王夫差寫成是具開創視野的君主,不把西施與范蠡寫成情人。西施之所以接近吳王,並非忍辱負重,反而逐漸欣賞、認同夫差。「姚克寫吳越相爭,猶如民族內的集團鬥爭,探討角色的忠誠問㫻。其中一幕,夫差離開吳國北上,越國乘虛集結大軍,西施向夫差報密卻不果;越軍後來攻破吳國,愚忠的鄭旦旋即被判叛國罪,西施也被捕 。」

曾為國家付出的「西施」,國家翻臉不認人,生命隨時受危,與傳說中西施與范蠡泛舟而去的結局相去甚遠。盧偉力舉出文革後大陸作家白樺《苦戀》為例,作品有著名對白「你愛國家,但國家愛你嗎?」,一如姚克早在《西施》所寫的,見證姚克早在文革,甚至反右運動前,已預視國家會如何對待知識份子。

留港歲月推動戲劇發展

盧偉力指出,姚克的創作主題以「治亂興衰」最為深刻。定居香港的歲月中,他曾大力支持1961年成立的「香港業餘話劇社」,為其撰寫《秦始皇帝》,同樣借古鑑今,以秦始皇映照當時大陸高漲的教條主義。另一方面,該劇的編導張清、演出的鍾景輝皆受其扶掖,劇壇前輩馮祿德更因參加中學校際朗誦節,與評審姚克結下戲劇緣。如此可見,姚克惜才愛才之心貫徹始終。

1960年4月,姚克應香港戒毒會邀請編撰劇本,作演劇籌款之用,以籌建石鼓洲戒毒醫院,並向公眾宣傳吸毒問題的嚴重性。姚克間日地觀察了五個月,蒐集不同吸毒者的背景和吸毒的結果,寫成劇本初稿。本館所藏《龍城故事》於1961年由香港禁毒會出版,為手抄藍印劇本,姚克贈予葉靈鳳。劇本同年更名為《陋巷》,亦由香港禁毒會出版。話劇於1962年6月2日在剛啟用的大會堂首演,《陋巷》首演劇本則由香港正文出版社出版,部分演員和劇本內容均有改動。

《龍城故事》以九龍城寨為背景,主要場景為城寨「白粉街」。姚克在〈「陋巷」瑣記〉自言,這個劇本「沒有一個可以稱為主角的人物」,「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羣戲」。而劇中人物雖有所本,「但必然是加工改做過的」。劇本的結構佈局是連綴和組合「生活的片段」,因此有相應的分幕方式作配合:「全劇共分九景,不落幕,不換佈景,全用燈光控制演區和場與場之間的過程。」這種不需落幕的手法,據姚克〈我們要「新」的戲劇〉指,「當時戲劇界都覺得新奇」。

《陋巷》在1968年4月重演,由中英、業餘、香港戲劇社等十二個劇團的成員合作演出,盛況空前。1970年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改編《陋巷》為「電視劇場」劇目,由鍾景輝編導,演員包括梁舜燕、鄭子敦、陳有后和湘漪等。1971年《陋巷》話劇再度重演。對於這個劇本,何杏楓〈姚克《陋巷》析論〉指出,「《陋巷》的寫作過程同時是一個發現的過程——一個知識份子走近群眾、重新認識自己所處身的社會的歷程。當中的審察或許帶有俯視以至嘲諷的意味,但卻於同時充滿關懷與同情。」(香港文學資料庫)

1968年,姚克赴美定居,曾在大學任教中國哲學及現代中國文學,又把著名劇目《推銷員之死》翻譯為中文。從民國的上海到戰後的香港,再到重洋之外的美國,姚克就再沒有回到中國大陸。

「有人形容姚克是漂泊文人,我不同意。如果他漂泊,就不會留港二十年,也不會在期間大力支持本地劇運,扶掖後進,關心社會狀況,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審視中國人的文化,成為一代的劇作家。」盧偉力如此說。

他的看法跟蔡登山相反,讀者不妨兼收並蓄,再自行判斷,得出自己的結論。蔡所撰文題為《洋才子姚克一生漂泊》:「開卷有得」之五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民國102年6月號第174期頁25,26,27,28)
蔡文寫道:

姚克自1948年秋到香港,歷任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聯合書院教授、中文系主任、文學院院長。他在香港住了21年,直到1969年春,才應美國夏威夷大學之聘,到了美國。香港作家編輯王敬羲回憶姚克離港前的日子,說:「看姚先生寫稿,是我畢生難忘的事。姚先生穿長袍,去到半島酒店大堂咖啡座那類地方是很受眾人注意的。我總是陪他找一個角落坐下來, 為他點了他心愛的咖啡,然後留他在那裡寫稿。當然要事先準備好淺格子的大稿紙。從下午兩時許到四時半,姚先生大概可以寫二千多字,有時,待我五時前回到咖啡座,姚先生已將一篇稿寫完。問他是不是寫累了時,回答總是『不累』。」這期間王敬羲還幫他出版了《清宮秘史》、《陋巷》、《坐忘集》等書。王敬羲說:「為姚先生出書,更學到不少為人處事的道理。一本書的 三校,姚先生堅持自己校閱,一字不苟、從頭看到尾。記得趕著出版《陋巷》時,正逢大暑, 他老先生仍一襲長衫,只是把袖管捲高一些,在印刷廠狹小的房間,一坐就是三、四個小時。 雖揮汗如雨,從不曾聽過他有任何怨懣之詞。」

姚克在夏威夷大學執教「現代中國文學」和「中國哲學史」。後來又到舊金山,任教於太平洋大學卡利遜學院及舊金山州立大學,專門教授東方文化,從文學藝術到戲劇,從東方哲學到 中國歷史,他以他的博學廣識和深刻獨到的見解,贏得廣大師生的敬仰和愛戴。他曾以莊子的 哲學思想,構思、編寫話劇《蝴蝶夢》,自任導演,由學生演出。通過戲劇形式,讓廣大師生了解中國古代哲人思想之深邃和久遠。而他也把美國著名的話劇《推銷員之死》譯成中文,由他的學生用中文演出。

姚克從赴美定居後,就與大陸的親友中斷了聯繫。1977年春,他在大陸的六弟志曾獲悉他 在美的地址後,立即寄信報平安,但卻杳無音訊。後來又接連去信,還多方請旅美親友探詢他 的下落,但還是未能取得聯繫。1980年春,姚克問題經中共中央組織部多方調查,作出結論:「姚克在三十年代有進步傾向,在中外進步文化交流方面出過力,沒有反動表現。解放後,我們對他的評價有失公允。文化大革命又進一步升級。雖然姚克現在國外,也需要給他平反。」中共為了恢復姚克的名譽,全國各大報刊發表了公正評價姚克的文章,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也重印了《清宮怨》的劇本。但在大洋彼岸的姚克因消息不通,他並不知已沉冤得雪,還終日憂心忡 忡地心存疑慮說:「我因《清宮》一劇惹了無妄之災,避禍海外,不知當局是否可以讓我回來? 亟盼『飛入尋常百姓家』之海燕,王謝堂上能容其重返故巢乎?」。直到1991年6月,六弟志曾才突然接到姚克的賀卡,雖寥寥數語,卻是親筆所書,而他們十幾年來寄去的信件,他都沒收到。

而由他最後的兩封來信得知,他自1977年在美國大學退休以後,便潛心於唐朝李賀(長 吉)的詩歌研究,對這位「鬼才」詩人,姚克在給六弟的信中說:「長吉詩最晦澀難解,自來注家多不能識其廬山面目,十餘年來,長吉最難解之『詩謎』(錢鍾書語),兄居然能通解百分之九十九,可使讀者稱快。近已將卷帙浩繁之札記刪汰,第一卷明春可繕清一冊,約二十五萬 字,思於上海排印。」又說該書稿:「集古今諸家注解,正偽汰謬,僅保留其正確而有古書可據 者。凡誤解或缺注之處,皆儘量糾正或增補新注,冀成定本,俾讀者有耳目一新之感,而前此 晦澀難解之詩,亦可得而通解。」原來這十四年來,他一直在海外從事這項艱鉅的研究工作,這 對於一位望九的老人而言,無疑的是件了不起的成果。

姚克的來信中,字裡行間,充滿了對家鄉的眷念,並計劃於1992年春返回中國,在蘇州居住數月,完成他的《李長吉詩歌集校注》初稿的結尾工作,同時籌劃在大陸出版。然而就在他準備將要回國的前夕,竟因偶染小疾,而致不起,於1991年12月19日病逝舊金山,享年87 歲。自1948年到香港後,直至他去世,這四十餘年間,他有如離巢的海燕,漂泊於海外,終究沒有回到舊巢。

魂兮歸來,謹以本文向埋骨大洋彼岸異國他鄉的姚克先生之英靈致敬!

2024-5-30晚8:22修訂稿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張成覺:絕世奇才姚克(之二)

姚克對戲劇早就有興趣。 香港導演、編劇、藝評人、學者盧偉力博士謂其“以戲劇為志業”(見《香港當代作家作品選集 姚克卷》頁17)。

姚克相關作品


姚克先生曾於《聯合校刊》撰文介紹中國現代戲劇館藏的入藏經過。為紀念姚克先生,大學圖書館曾舉辦「坐忘.香港:姚克的戲劇因緣」展覽。下列展示出館藏內與姚克先生相關的著作。











提起劇作家姚克,選修中國文學的新高中學生或會記得其中一篇課文《西施》,這是姚克遷居香港後首個舞台劇作,曾在香港上演。除了課文流傳外,姚克對本地讀者而言相當陌生。香港中文大學在6月23日舉辦「坐忘.香港:姚克的戲劇因緣」講座系列,邀請浸會大學電影學院副教授、《香港當代作家作品選集:姚克卷》編者盧偉力,娓娓道來這位五四新文化運動後冒起的劇作家,以及他被遺忘的香江歲月。

盧偉力說姚克生於1905年,1991年去世,享年八十六歲。他遷居香港前,大部份時間留在中國。1948年,四十三歲時來港,定居至1968年,前後二十年時間,也是他人生的黃金時期。1968年後,他到美國生活,繼續教學及翻譯劇本,圓滿他的戲劇一生。
盧偉力形容早年的姚克是「戲劇發燒友」,在蘇州長大,1927年升讀東吳大學法科,唸了兩年離校工作,後回校改讀文學系。他熱愛崑曲和戲劇,在學時主持過東吳劇社,編寫了幾個劇本,其中一個叫《賊》,他演父親一角。

畢業後,姚克因英文流利,到上海世界書局擔任編輯,翻譯作品包括《當代世界史》、《茶花女》等。及後,他到孫中山之子孫科創辦的《天下》月刊,與林語堂等民國知名文化人、教授一起擔任編委。他「當時不過是剛畢業兩三年的年青人,能夠與一眾文化大家看齊,不得不說姚克是個少年英雄。」盧偉力說。

《天下》月刊是民國孫科主辦的一份英文學術刊物,設有「專論」及「譯文」兩個欄目,前者專門發表向西方介紹中國文史哲思想的文章,後者則發表現當代中國文學創作的英譯。 當年曹禺的《雷雨》出版後,姚克馬上把劇本翻譯為英文,分幾期於《天下》刊登。盧偉力指,今人若研究三十年代上海與世界的關係,《天下》必不可少。

「翻譯《雷雨》是重大的文化勞動決定,我們能看姚克惜才愛才之心,願意付出時間與體力將後進的作品引介西方。另一重要決定,是姚克協助外國記者艾德加.斯諾編譯《活的中國──現代中國短篇小說選》,他因而結識了魯迅,成為魯迅晚年的重要友人之一。」盧偉力說。

關於姚克與魯迅成為忘年交,將於另文專題補述,此處從略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經夏衍發起中國劇作者協會成員集體創作話劇《保衛盧溝橋》,為抗戰話劇之濫觴。該劇表現中華民族與日本軍隊血肉相搏,場面感人肺腑。參與編劇者包括崔嵬、馬彦祥、王震之、阿英、于伶、宋之的、姚時曉、舒非(袁文殊)、王礁、尤兢、張季純、張寒輝、章泯、許晴、鄭伯奇、張庚、凌鶴、姚莘農(姚克)、孫師毅、陳白塵、陳凝秋、夏衍共十七人。在上海蓬萊大劇院等處公演歷時三個月,盛況空前,極大地鼓舞了全國人民的抗戰鬥志。



隨後姚克受國民政府委派出席莫斯科戲劇節。由於時局變化,戰雲密佈,他歸程受阻,改到歐美宣傳,爭取國際支持中國。在倫敦,他成為第一個登上英國廣播電台廣播的中國人。之後轉赴大洋彼岸的美國宣傳抗日。1940年,他受邀在美國耶魯大學戲劇學院研究戲劇,獲碩士學位後,毅然回到「孤島」上海。此前上海早於1937年8月淪陷,日軍佔領外國租界以外全部區域;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向西方宣戰,外國租界亦告淪陷。

「回上海後,姚克與黃佐臨、費穆等人創立若干劇團,寫過劇本做過導演,也包辦劇團監製。他寫下《清宮怨》,反思中國文明,詢問五四運動後中國人需要何種精神。他劇中的角色帶有反對極權的精神,我相信是針對當時蔣介石的民國政府。」盧偉力說。

隨後幾年,姚克與黃佐臨(1906-1994),柯靈(1909-2000),石揮(1915-1957)等創立“苦幹劇團”;又與費穆(1906-1951)建立“天風劇社”,1941年7月在上海首演了他回國後第一個作品—影響深遠的《清宮怨》,就是由費穆導演。(【香港文學史觀】重新發現消失的劇作家姚克 作者陳子雲,2018-7-29)

三十至四十年代中國局勢多變,作為文化人及劇作家,姚克的命運也因此受牽連。1945年中日戰爭結束,對淪陷時期留在上海孤島的文化人,民國政府陸續檢控、充公「漢奸文化人」的資產,一時間上海電影界的導演、演員、製作人紛紛南來香港,促成香港發展國語片。「他們有自由派、有左派,也有中間派。製作人帶來技術與資金,加上移民人口中以經濟能力較佳的北方人為主,國語片因而長期成為香港電影主流。」盧偉力說。

後來姚克受永華電影公司之邀,來港當電影編劇,寫過十來部電影劇本。「他的舞台劇《清宮怨》也改編成電影《清宮秘史》。舞台劇帶有反極權精神,而電影呢,則被後來的極權者以為在攻擊自己。歷史在此有趣地重複。」盧偉力所說的,是朱石麟執導、1948年上映的《清宮秘史》。

1967年大陸文化大革命進入第二年,戚本禹發表〈愛國主義還是賣國主義?──評反動影片《清宮秘史》〉,把姚克打成「反動文人」,報刊連篇累牘聲討姚克。

面對毛共發動的“圍剿”,姚克奮起公開反擊。他剝開一眾“圍剿”壯士的醜惡嘴臉,指出其“倘若稍微動一下腦子,對這部戲的中心意義,也不至於再發生誤解了。可是有些『纏夾二先生』們似乎至今還搞 不清楚;分明是駱駝,偏說是腫了背的馬;非但不知道自己的認識不夠,反而像發現了新大陸 似的,把駱駝硬說是『害群之馬』。所以我不憚煩絮,把九年前寫的文章,再複述一遍,讓讀者 和觀眾都知道,這是我原來的中心意識,不是為掩飾自己的錯誤而臨時編出來的狡辯。”

盧偉力說,當時本港國語片發展興盛,姚克卻沒有繼續留在電影圈,反而回到劇場及學院,一方面任中大新亞書院、聯合書院教授,一方面創作《西施》、《秦始皇帝》、《陋巷》等劇作。

盧偉力說,姚克在五、六十年代的創作,可以以冷戰的亞洲局勢去閱讀。冷戰時期,美國斥資予文人反共,資助刊物有《中國學生周報》、《兒童樂園》、《大學生活》等,老中青讀者群也有。電影則有由美國亞洲基金會支持的亞洲影業公司。「姚克也申請過基金會的基金。我猜他當時想找到資源搞戲劇吧。他對戲劇有一番想法,在《戲劇藝術》期刊中呼籲有識之士筆談交流戲劇,曾提出搞戲劇要慎防教條主義。我認為這是出於姚克自身對中國大陸政治形勢的觀察。」

舞台劇反思知識份子命運

1956年,姚克創作歷史劇《西施》,同年在利舞台公演,女星尤敏飾西施、羅維飾吳王夫差。盧偉力認為,這劇作比1957年反右運動更早預視到中國知識份子的命運。姚克改寫一般人認知的吳越歷史,把吳王夫差寫成是具開創視野的君主,不把西施與范蠡寫成情人。西施之所以接近吳王,並非忍辱負重,反而逐漸欣賞、認同夫差。「姚克寫吳越相爭,猶如民族內的集團鬥爭,探討角色的忠誠問㫻。其中一幕,夫差離開吳國北上,越國乘虛集結大軍,西施向夫差報密卻不果;越軍後來攻破吳國,愚忠的鄭旦旋即被判叛國罪,西施也被捕 。」

曾為國家付出的「西施」,國家翻臉不認人,生命隨時受危,與傳說中西施與范蠡泛舟而去的結局相去甚遠。盧偉力舉出文革後大陸作家白樺《苦戀》為例,作品有著名對白「你愛國家,但國家愛你嗎?」,一如姚克早在《西施》所寫的,見證姚克早在文革,甚至反右運動前,已預視國家會如何對待知識份子。

留港歲月推動戲劇發展

盧偉力指出,姚克的創作主題以「治亂興衰」最為深刻。定居香港的歲月中,他曾大力支持1961年成立的「香港業餘話劇社」,為其撰寫《秦始皇帝》,同樣借古鑑今,以秦始皇映照當時大陸高漲的教條主義。另一方面,該劇的編導張清、演出的鍾景輝皆受其扶掖,劇壇前輩馮祿德更因參加中學校際朗誦節,與評審姚克結下戲劇緣。如此可見,姚克惜才愛才之心貫徹始終。

1960年4月,姚克應香港戒毒會邀請編撰劇本,作演劇籌款之用,以籌建石鼓洲戒毒醫院,並向公眾宣傳吸毒問題的嚴重性。姚克間日地觀察了五個月,蒐集不同吸毒者的背景和吸毒的結果,寫成劇本初稿。本館所藏《龍城故事》於1961年由香港禁毒會出版,為手抄藍印劇本,姚克贈予葉靈鳳。劇本同年更名為《陋巷》,亦由香港禁毒會出版。話劇於1962年6月2日在剛啟用的大會堂首演,《陋巷》首演劇本則由香港正文出版社出版,部分演員和劇本內容均有改動。

《龍城故事》以九龍城寨為背景,主要場景為城寨「白粉街」。姚克在〈「陋巷」瑣記〉自言,這個劇本「沒有一個可以稱為主角的人物」,「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羣戲」。而劇中人物雖有所本,「但必然是加工改做過的」。劇本的結構佈局是連綴和組合「生活的片段」,因此有相應的分幕方式作配合:「全劇共分九景,不落幕,不換佈景,全用燈光控制演區和場與場之間的過程。」這種不需落幕的手法,據姚克〈我們要「新」的戲劇〉指,「當時戲劇界都覺得新奇」。

《陋巷》在1968年4月重演,由中英、業餘、香港戲劇社等十二個劇團的成員合作演出,盛況空前。1970年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改編《陋巷》為「電視劇場」劇目,由鍾景輝編導,演員包括梁舜燕、鄭子敦、陳有后和湘漪等。1971年《陋巷》話劇再度重演。對於這個劇本,何杏楓〈姚克《陋巷》析論〉指出,「《陋巷》的寫作過程同時是一個發現的過程——一個知識份子走近群眾、重新認識自己所處身的社會的歷程。當中的審察或許帶有俯視以至嘲諷的意味,但卻於同時充滿關懷與同情。」(香港文學資料庫)

1968年,姚克赴美定居,曾在大學任教中國哲學及現代中國文學,又把著名劇目《推銷員之死》翻譯為中文。從民國的上海到戰後的香港,再到重洋之外的美國,姚克就再沒有回到中國大陸。

「有人形容姚克是漂泊文人,我不同意。如果他漂泊,就不會留港二十年,也不會在期間大力支持本地劇運,扶掖後進,關心社會狀況,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審視中國人的文化,成為一代的劇作家。」盧偉力如此說。

他的看法跟蔡登山相反,讀者不妨兼收並蓄,再自行判斷,得出自己的結論。蔡所撰文題為《洋才子姚克一生漂泊》:「開卷有得」之五 全國新書資訊月刊 民國102年6月號第174期頁25,26,27,28)
蔡文寫道:

姚克自1948年秋到香港,歷任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聯合書院教授、中文系主任、文學院院長。他在香港住了21年,直到1969年春,才應美國夏威夷大學之聘,到了美國。香港作家編輯王敬羲回憶姚克離港前的日子,說:「看姚先生寫稿,是我畢生難忘的事。姚先生穿長袍,去到半島酒店大堂咖啡座那類地方是很受眾人注意的。我總是陪他找一個角落坐下來, 為他點了他心愛的咖啡,然後留他在那裡寫稿。當然要事先準備好淺格子的大稿紙。從下午兩時許到四時半,姚先生大概可以寫二千多字,有時,待我五時前回到咖啡座,姚先生已將一篇稿寫完。問他是不是寫累了時,回答總是『不累』。」這期間王敬羲還幫他出版了《清宮秘史》、《陋巷》、《坐忘集》等書。王敬羲說:「為姚先生出書,更學到不少為人處事的道理。一本書的 三校,姚先生堅持自己校閱,一字不苟、從頭看到尾。記得趕著出版《陋巷》時,正逢大暑, 他老先生仍一襲長衫,只是把袖管捲高一些,在印刷廠狹小的房間,一坐就是三、四個小時。 雖揮汗如雨,從不曾聽過他有任何怨懣之詞。」

姚克在夏威夷大學執教「現代中國文學」和「中國哲學史」。後來又到舊金山,任教於太平洋大學卡利遜學院及舊金山州立大學,專門教授東方文化,從文學藝術到戲劇,從東方哲學到 中國歷史,他以他的博學廣識和深刻獨到的見解,贏得廣大師生的敬仰和愛戴。他曾以莊子的 哲學思想,構思、編寫話劇《蝴蝶夢》,自任導演,由學生演出。通過戲劇形式,讓廣大師生了解中國古代哲人思想之深邃和久遠。而他也把美國著名的話劇《推銷員之死》譯成中文,由他的學生用中文演出。

姚克從赴美定居後,就與大陸的親友中斷了聯繫。1977年春,他在大陸的六弟志曾獲悉他 在美的地址後,立即寄信報平安,但卻杳無音訊。後來又接連去信,還多方請旅美親友探詢他 的下落,但還是未能取得聯繫。1980年春,姚克問題經中共中央組織部多方調查,作出結論:「姚克在三十年代有進步傾向,在中外進步文化交流方面出過力,沒有反動表現。解放後,我們對他的評價有失公允。文化大革命又進一步升級。雖然姚克現在國外,也需要給他平反。」中共為了恢復姚克的名譽,全國各大報刊發表了公正評價姚克的文章,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也重印了《清宮怨》的劇本。但在大洋彼岸的姚克因消息不通,他並不知已沉冤得雪,還終日憂心忡 忡地心存疑慮說:「我因《清宮》一劇惹了無妄之災,避禍海外,不知當局是否可以讓我回來? 亟盼『飛入尋常百姓家』之海燕,王謝堂上能容其重返故巢乎?」。直到1991年6月,六弟志曾才突然接到姚克的賀卡,雖寥寥數語,卻是親筆所書,而他們十幾年來寄去的信件,他都沒收到。

而由他最後的兩封來信得知,他自1977年在美國大學退休以後,便潛心於唐朝李賀(長 吉)的詩歌研究,對這位「鬼才」詩人,姚克在給六弟的信中說:「長吉詩最晦澀難解,自來注家多不能識其廬山面目,十餘年來,長吉最難解之『詩謎』(錢鍾書語),兄居然能通解百分之九十九,可使讀者稱快。近已將卷帙浩繁之札記刪汰,第一卷明春可繕清一冊,約二十五萬 字,思於上海排印。」又說該書稿:「集古今諸家注解,正偽汰謬,僅保留其正確而有古書可據 者。凡誤解或缺注之處,皆儘量糾正或增補新注,冀成定本,俾讀者有耳目一新之感,而前此 晦澀難解之詩,亦可得而通解。」原來這十四年來,他一直在海外從事這項艱鉅的研究工作,這 對於一位望九的老人而言,無疑的是件了不起的成果。

姚克的來信中,字裡行間,充滿了對家鄉的眷念,並計劃於1992年春返回中國,在蘇州居住數月,完成他的《李長吉詩歌集校注》初稿的結尾工作,同時籌劃在大陸出版。然而就在他準備將要回國的前夕,竟因偶染小疾,而致不起,於1991年12月19日病逝舊金山,享年87 歲。自1948年到香港後,直至他去世,這四十餘年間,他有如離巢的海燕,漂泊於海外,終究沒有回到舊巢。

魂兮歸來,謹以本文向埋骨大洋彼岸異國他鄉的姚克先生之英靈致敬!

2024-5-30晚8:22修訂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