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是个好东西》成为中国激辩民主起点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的媒体访谈录去年9月出版,他本人亲自撰写的序文标题为——《民主是个好东西》,有分析称,俞可平虽有“胡锦涛文胆”的政治光环,但十个多月来的民主大讨论依然显示,随着改革和开放的持续推进,中国社会已经对政治体制改革有了更加迫切的期望和要求。


该文章在北京市委机关报《北京日报》首发后,中央党校《学习时报》日前再次全文刊发,人民网、新华网等各大官方媒体争相转载。至此,此文竟然成为中共十七大前“激辩民主”的起点。


《中国新闻周刊》的文章称,十七大召开前夕,政治体制改革成为人们广泛议论的一个话题。这意味着,随着改革和开放的持续推进,中国社会已经对政治体制改革有了更加迫切的期望和要求。


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日前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官员进修班上的讲话中所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努力与中国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今年上半年,关于民主的话题还将继续,发端于学界的此轮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热议,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近年来,在围绕改革成败得失的辩论中,民众逐渐体认到,经济增长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如果没有民主来约束权力,则社会的机会分配就可能会严重不公。没有民主约束的经济增长本身不能实现公平、均富,反而有可能会导致社会在财富、权力、精神等方面的畸变、分裂和对立。因此,高层、学界、舆论乃至普通民众,都已经意识到了政治体制改革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性。


在这场大讨论中,中国媒体及互联网都成为各方发表观点的阵地。海外媒体甚至认为这又是一场“改革派”与“保守派”的意识形态大辩论,或猜测这是中共在为十七大上困可能启动的政治改革制造舆论。中国人民大学前副校长谢韬在《炎黄春秋》2007年第2期发表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和被认为是中共高层智囊的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的《民主是个好东西》无疑是当前这场争论的两篇具有信号弹作用的文字。


有分析称,随着中共十七大临近,中央以近期地方党委换届和十七大代表选举为契机,正推行一系列党内民主措施,为十七大政治改革的新局面奠定基础。政情观察家指出,中央积极推进民主政治,秉承渐进式改革的方略已越来越清晰。


附:民主是个好东西(全文)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对个别的人而言的,也不是对一些官员而言的;它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而言的,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的。坦率地说,对于那些以自我利益为重的官员而言,民主不但不是一个好东西,还是一个麻烦东西,甚至是一个坏东西。试想,在民主政治条件下,官员要通过公民的选举产生,要得到多数人的拥护与支持;其权力要受到公民的制约,他不能为所欲为,还要与老百姓平起平坐、讨价还价。单这两点,很多人就不会喜欢。因此,民主政治不会自发运转,它需要人民自己和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官员去推动和实践。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什么都好。民主决不是十全十美的,它有许多内在的不足。民主确实会使公民走上街头,举行集会,从而可能引发政局的不稳定;民主使一些在非民主条件下很简单的事务变得相对复杂和烦琐,从而增大政治和行政的成本;民主往往需要反反复复的协商和讨论,常常会使一些本来应当及时做出的决定,变得悬而未决,从而降低行政效率;民主还会使一些夸夸其谈的政治骗子有可乘之机,成为其蒙蔽人民的工具,如此等等。但是,在人类迄今发明和推行的所有政治制度中,民主是弊端最少的一种。也就是说,相对而言,民主是人类迄今最好的政治制度。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可以为所欲为,能解决一切问题。民主是一种保障主权在民的政治制度,它只是人类众多制度中的一种,主要规范人们的政治生活,而不能取代其他制度去规范人类的全部生活。民主有内在的局限性,不是万灵药,不可能解决人类的所有问题。但民主保证人们的基本人权,给人们提供平等的机会,它本身就是人类的基本价值。民主不仅是解决人们生计的手段,更是人类发展的目标;不仅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工具,更契合人类自身固有的本性。即使有最好的衣食住行,如果没有民主的权利,人类的人格就是不完整的。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就没有痛苦的代价。民主可能破坏法制,导致社会政治秩序的一时失控,在一定的时期内甚至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增长;民主也可能破坏国家的和平,造成国内的政治分裂;民主的程序也可能把少数专制独裁者送上政治舞台。所有这些,都已经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出现过,并且还可能不断再现。因此,有时民主的代价太高,甚至难以承受。然而,从根本上说,这不是民主本身的过错,而是政治家或政客的过错。一些政治家不了解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不顾社会历史条件,超越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切实际地推行民主,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一些政客则把民主当作其夺取权力的工具,以“民主”的名义,哗众取宠,欺骗人民。在他们那里,民主是名,独裁是实;民主是幌子,权力是实质。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是无条件的。实现民主需要具备相应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条件,不顾条件而推行民主,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性的结果。政治民主是历史潮流,不断走向民主是世界各国的必然趋势。但是,推行民主的时机和速度,选择民主的方式和制度,则是有条件的。一种理想的民主政治,不仅与社会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地缘政治、国际环境相关,而且与国家的政治文化传统、政治人物和国民的素质、公民的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如何以最小的政治和社会代价,取得最大的民主效益,需要政治家和民众的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政治也是一种政治艺术。推进民主政治,需要精心的制度设计和高超的政治技巧。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就可以强制人民做什么。民主最实质性的意义,就是人民的统治,人民的选择。尽管民主是个好东西,但任何人和任何政治组织,都无权以民主的化身自居,在民主的名义下去强迫人民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民主需要启蒙,需要法治,需要权威,也需要暴力来维护正常的秩序。但是,推行民主的基本手段不应当是国家的强制,而应当是人民的同意。民主既然是人民的统治,就应当尊重人民自己的自愿选择。从国内政治层面说,如果政府主要用强制手段,让人民接受不是他们自己选择的制度,那就是国内的政治专制,是国内的暴政;如果一个国家主要用强制的手段,让其他国家的人民也接受自己的所谓民主制度,那就是国际的政治专制,是国际的暴政。无论是国内专制还是国际专制,都与民主的本质背道而驰。


我们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于我们来说,民主更是一个好东西,也更加必不可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说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最近胡锦涛主席又进而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当然,我们正在建设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吸取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民主政治方面的优秀成果;但另一方面,我们不照搬国外的政治模式。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必须密切结合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条件。只有这样,中国人民才能真正享受民主政治的甜蜜果实。(作者:俞可平)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民主是个好东西》成为中国激辩民主起点

 


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的媒体访谈录去年9月出版,他本人亲自撰写的序文标题为——《民主是个好东西》,有分析称,俞可平虽有“胡锦涛文胆”的政治光环,但十个多月来的民主大讨论依然显示,随着改革和开放的持续推进,中国社会已经对政治体制改革有了更加迫切的期望和要求。


该文章在北京市委机关报《北京日报》首发后,中央党校《学习时报》日前再次全文刊发,人民网、新华网等各大官方媒体争相转载。至此,此文竟然成为中共十七大前“激辩民主”的起点。


《中国新闻周刊》的文章称,十七大召开前夕,政治体制改革成为人们广泛议论的一个话题。这意味着,随着改革和开放的持续推进,中国社会已经对政治体制改革有了更加迫切的期望和要求。


正如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日前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官员进修班上的讲话中所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推进,努力与中国人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


今年上半年,关于民主的话题还将继续,发端于学界的此轮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热议,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近年来,在围绕改革成败得失的辩论中,民众逐渐体认到,经济增长固然十分重要,但是,如果没有民主来约束权力,则社会的机会分配就可能会严重不公。没有民主约束的经济增长本身不能实现公平、均富,反而有可能会导致社会在财富、权力、精神等方面的畸变、分裂和对立。因此,高层、学界、舆论乃至普通民众,都已经意识到了政治体制改革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性。


在这场大讨论中,中国媒体及互联网都成为各方发表观点的阵地。海外媒体甚至认为这又是一场“改革派”与“保守派”的意识形态大辩论,或猜测这是中共在为十七大上困可能启动的政治改革制造舆论。中国人民大学前副校长谢韬在《炎黄春秋》2007年第2期发表的《民主社会主义模式与中国前途》和被认为是中共高层智囊的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俞可平的《民主是个好东西》无疑是当前这场争论的两篇具有信号弹作用的文字。


有分析称,随着中共十七大临近,中央以近期地方党委换届和十七大代表选举为契机,正推行一系列党内民主措施,为十七大政治改革的新局面奠定基础。政情观察家指出,中央积极推进民主政治,秉承渐进式改革的方略已越来越清晰。


附:民主是个好东西(全文)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对个别的人而言的,也不是对一些官员而言的;它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而言的,是对广大人民群众而言的。坦率地说,对于那些以自我利益为重的官员而言,民主不但不是一个好东西,还是一个麻烦东西,甚至是一个坏东西。试想,在民主政治条件下,官员要通过公民的选举产生,要得到多数人的拥护与支持;其权力要受到公民的制约,他不能为所欲为,还要与老百姓平起平坐、讨价还价。单这两点,很多人就不会喜欢。因此,民主政治不会自发运转,它需要人民自己和代表人民利益的政府官员去推动和实践。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什么都好。民主决不是十全十美的,它有许多内在的不足。民主确实会使公民走上街头,举行集会,从而可能引发政局的不稳定;民主使一些在非民主条件下很简单的事务变得相对复杂和烦琐,从而增大政治和行政的成本;民主往往需要反反复复的协商和讨论,常常会使一些本来应当及时做出的决定,变得悬而未决,从而降低行政效率;民主还会使一些夸夸其谈的政治骗子有可乘之机,成为其蒙蔽人民的工具,如此等等。但是,在人类迄今发明和推行的所有政治制度中,民主是弊端最少的一种。也就是说,相对而言,民主是人类迄今最好的政治制度。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可以为所欲为,能解决一切问题。民主是一种保障主权在民的政治制度,它只是人类众多制度中的一种,主要规范人们的政治生活,而不能取代其他制度去规范人类的全部生活。民主有内在的局限性,不是万灵药,不可能解决人类的所有问题。但民主保证人们的基本人权,给人们提供平等的机会,它本身就是人类的基本价值。民主不仅是解决人们生计的手段,更是人类发展的目标;不仅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工具,更契合人类自身固有的本性。即使有最好的衣食住行,如果没有民主的权利,人类的人格就是不完整的。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就没有痛苦的代价。民主可能破坏法制,导致社会政治秩序的一时失控,在一定的时期内甚至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增长;民主也可能破坏国家的和平,造成国内的政治分裂;民主的程序也可能把少数专制独裁者送上政治舞台。所有这些,都已经在人类的现实生活中出现过,并且还可能不断再现。因此,有时民主的代价太高,甚至难以承受。然而,从根本上说,这不是民主本身的过错,而是政治家或政客的过错。一些政治家不了解民主政治的客观规律,不顾社会历史条件,超越社会历史发展阶段,不切实际地推行民主,结果只会适得其反。一些政客则把民主当作其夺取权力的工具,以“民主”的名义,哗众取宠,欺骗人民。在他们那里,民主是名,独裁是实;民主是幌子,权力是实质。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是无条件的。实现民主需要具备相应的经济、文化和政治条件,不顾条件而推行民主,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灾难性的结果。政治民主是历史潮流,不断走向民主是世界各国的必然趋势。但是,推行民主的时机和速度,选择民主的方式和制度,则是有条件的。一种理想的民主政治,不仅与社会的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地缘政治、国际环境相关,而且与国家的政治文化传统、政治人物和国民的素质、公民的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如何以最小的政治和社会代价,取得最大的民主效益,需要政治家和民众的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民主政治也是一种政治艺术。推进民主政治,需要精心的制度设计和高超的政治技巧。


民主是个好东西,不是说民主就可以强制人民做什么。民主最实质性的意义,就是人民的统治,人民的选择。尽管民主是个好东西,但任何人和任何政治组织,都无权以民主的化身自居,在民主的名义下去强迫人民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民主需要启蒙,需要法治,需要权威,也需要暴力来维护正常的秩序。但是,推行民主的基本手段不应当是国家的强制,而应当是人民的同意。民主既然是人民的统治,就应当尊重人民自己的自愿选择。从国内政治层面说,如果政府主要用强制手段,让人民接受不是他们自己选择的制度,那就是国内的政治专制,是国内的暴政;如果一个国家主要用强制的手段,让其他国家的人民也接受自己的所谓民主制度,那就是国际的政治专制,是国际的暴政。无论是国内专制还是国际专制,都与民主的本质背道而驰。


我们正在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对于我们来说,民主更是一个好东西,也更加必不可少。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说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最近胡锦涛主席又进而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当然,我们正在建设的,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方面,我们要充分吸取人类政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民主政治方面的优秀成果;但另一方面,我们不照搬国外的政治模式。我们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必须密切结合我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现实条件。只有这样,中国人民才能真正享受民主政治的甜蜜果实。(作者:俞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