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庸:曾彦修对苏联崩溃原因的深刻剖析

 

曾彦修先生(笔名严秀)以杂文家著称于世,原《家事》杂志社社长兼主编李下说:“我们杂文界以拥有严秀老人为荣,为有这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人为荣。”其实,比曾老杂文更具社会价值的是其精心求证、细致爬梳而撰写的《天堂的神话是怎样破灭的》(又名《天堂往事略》)。这部著作并未公开出版,是作者自行印制的,可见其珍贵性。该书分析苏联自1917年十月政变到1991年彻底垮台的过程,是一部历史性的学术著作,分上下两册,写成于65岁到90岁(1985年至2008年)。以25年的时间跨度,对这个作为共产主义化身的国家作了多方面透视,以确凿的历史事件论证共产主义如何从兴盛走到灭亡,深刻剖析“苏联为什么会崩溃,为什么会在无人公开出面反对的情况下崩溃”。(上册第2页)

 

曾老称,书中引用的资料必须源于可靠的档案,凡未注明资料出处者一律不用。(下册第119页、第313页)这就保证了事实的可靠性,由此作出的推断才是有力的。不妨从下述几方面见证这部学术专著的可信性:

 

(一)斯大林:多疑、滥杀

 

书中介绍:“1941年4、5月后,欧洲时局是超级紧张的。”(下册第71页)英、法为摆脱自身困境,欲将希特勒军力引向苏联,斯大林为突破此种圈套,于1939年8月23日与希特勒签定《苏德互不侵犯协定》,双方保证不互相使用武力或攻击行为,不参加任何直接、间接反对另一缔约国的任何国家集团,保证彼此以和平方式解决缔约国间的一切争端等,条约有效期为10年。除正式文本,还附有秘密协议书,划定各自的势力范围,互不侵犯。这一条约是狼与狐狸的同盟,彼此都在借机捞取有利于自身的好处。签约才9天,墨迹未干,纳粹德国就于9月1日对波兰实施闪电战,占领波兰多半领土,苏军也不示弱,占领波兰第二共和国,所谓“彼此以和平方式解决缔约国间的一切争端”的保证瞬间化为灰烬,所谓“条约有效期为10年”瞬间作废。战争是解决苏德矛盾的唯一途径,希特勒和斯大林不存在和平解决争端的可能。对此,书中分析纳粹当局动员全国力量以争夺世界霸权的态势令人深思,它说:“希特勒的世界第一的大规模战争机器是不能停下来不使用的。如停下来,德国承受不了这个损失,它全国性的战时生产,就会立刻垮掉。他的战争机器如不在短期立即投入更大规模的战争,希特勒也要垮掉。希特勒的权力以至存在,全靠战争。”(下册第71页)对斯大林来说,必须动员所有资源堵住希特勒的入侵,没有其他途径可寻。双方以你死我活为各自的战略核心。还需注意的是,在德苏大战前夕,斯大林认为,若想求得自身存在,必须消灭国内异己,科涅夫元帅说:“当初本该在战争迫在眉睫时使军队众志成城……然而考虑的却是还有谁可能当叛徒,还有谁应该受到怀疑,如果德国人进攻我国,那么在进攻之前还有谁需要除掉。这段时间内斯大林所操心的就是这些。”(下册第91页)因此,在战争即将爆发的1941年6月15与16日,逮捕了空军司令员和空军总监以及防空兵司令,予以处决。(下册第92页)而且,战前还将总参谋长梅列茨可夫上将、武器生产部长万尼科夫上将逮捕。(下册第93-94页)

 

斯大林如此滥捕滥杀,由来有自,华西列夫斯基说:“师的校级军官已经杀光了。”朱可夫说:“好些军长在四年前(即1937年大肆屠杀党政军干部时)还是连长。”(下册第158页)部队缺少赋有战斗经验的领导干部。当时的主流意识是:“苏联的天就要塌下来了,而坍塌的原因,不是外敌,而是来自国内种种‘可能’的敌人。因此,当时‘挽救危亡’的唯一方法就是加强内部大规模的盲目镇压,把党政军的中老干部都杀得个近乎精光。军队中层(团)以上军官损失尤为惨重,几乎连锅端了。”(下册第24页)“这是斯大林式的典型理论,即人人都可能是‘特务’,人人都可能要投敌。救治之法,就是把他们通通杀光。”(下册第25页)斯大林的多疑、滥杀,就是由此来的。

 

(二)斯大林:胆战心惊,忐忑不安

 

希特勒于1938年至1939年先后占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与苏联瓜分波兰,之后两三年占领法、比、荷、卢、挪、丹、罗、匈、保、南、希等14个国家,其势汹汹。在夺取东西欧大部分地区的占领权后,于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希特勒挟持数百万装甲部队、近5000辆坦克、近5万门大炮、约5000架飞机突然对苏联发动猛烈的全面进攻。整个前线的通讯系统顿时被破坏,国防部长铁木辛哥与总参谋长朱可夫得不到前线信息,无法上报战情,也无法下达命令。(下册第118页)战争第一天,苏联被炸毁飞机1200多架,波罗的海3个国家沿岸军区飞机几乎全被炸光。(下册第152页)德军攻入苏联3个周后,摧毁苏联近30个师,冲散约70个师的50%人员,一半以上的燃料仓库和弹药仓库被击毁。(下册第157页)德苏这场军事较量在1941年是以不利于苏联的状态呈现的。

 

书中说:“根据现有材料,大致可以判断,在战争爆发后的几天,即1941年6月22日凌晨至7月1日前,斯大林既不了解战局的发展情况(其实即战局的悲惨情况),也在实际上只做了一些瞎指挥。然后有几天则是干脆不见任何人,置身于危局之外,不知他当时究竟作何种打算。”(下册第143页)莫洛托夫描述说,斯大林垂头丧气,他对一切都没有兴趣,丧失了主动精神,心情很坏。沃兹涅先斯基听了这话非常生气,他说:“维亚切斯拉夫(即莫洛托夫。――引者),你来领头,我们跟着你。”他的意思是如果斯大林仍旧是这样一蹶不振的话,那就由莫洛托夫来领导这场抗击战。(下册第138页)米高扬的回忆录说,在战争爆发初的一段时间内,“斯大林是处于躺倒不干的状态。”(下册第137页)可以说,在事关民族危亡、主权丧失的关键时刻,斯大林胆战心惊、忐忑不安,既不部署军事反抗,也不号召全民抗战,刹那间“躺倒不干”。

 

(三)斯大林:自我膨胀

 

匪夷所思的是,战前一周,即1941年6月14日,苏联官方发表声明,谓纳粹决不会侵略苏联。塔斯社的声明指出,苏联方面认为所谓德国意图撕毁《苏德互不侵犯协定》而进攻苏联为谣言,全无根据。朱可夫说:“斯大林周围的大多数人……首先是支持他的如下信念,即如果我们不去挑斗(逗?),不采取某种错误的措施,那么希特勒就不敢撕毁条约和向我国进攻。”(下册第81页)一位海军将领伊萨可夫曾面见斯大林,他说:“我记得这次会见,并且绝对相信,斯大林当时完全肯定地认为(侵苏)战争不会发生,德国人不会进攻我们,他对此深信不疑。”既然斯大林的判断已经确定,要是你公开以自己对未来战争的观点同斯大林的观点分庭抗礼,那就不是辞职的问题,而是丧命的问题,而且还要背着人民公敌的臭名丧命。(下册第82-83页)

 

这样的体制必然促使下级要揣摸上级的意图,全国要服从最高领袖的指向,结果则是虚假情报遍地起,真实状况被遮蔽,对德苏大战的战况收集、汇报就是如此。开战两周,苏方战绩统计:击毙德军131·2万人。书中分析:“仅仅循此速度,两个月后,德军死亡数就当在五百几十万人以上,即约等于德国的绝大部分兵力了,希特勒的老本也拼光了,还打什么呢?”“上述苏方统计中,战争开始的两周,飞机的损失,德苏之比大约2:1,坦克损失德苏之比约3:1。如此一来,德国还打什么呢?再打一个月,德国坦克的损失就要达到约九千辆了,除非天上会掉下坦克来,否则希特勒的坦克就光了,根本无法作战了。”(下册第127页)这说明,“苏军几个最高人物对斯大林的军情报告全是特大假活、神话,把初时的大败、惨败说成了大胜、特胜。对苏联军事实力不如实反映,而是自我膨胀,这种虚假成风的根源在于斯大林听不得不同意见特别是反面见解,敢于逆向而上者则有生命危胁。这样,斯大林要了解军事动态的真实情况就难乎其难了。海军总司令库兹涅佐夫向斯大林汇报苏驻德使馆海军武官发回的情报,侦知德国定于5月14日发动对苏战争。这个情报非常准确,希特勒原定5月中旬发动对苏战争,后因准备未周,才被迫推迟到6月22日。不过,这位海军司令知道斯大林的取向,就说“我认为这个情报是不真实的,是专门用来试探苏联对此作出的反应的。”(下册第96-97页)斯大林听了汇报,以为“正合吾意”,也就心底坦然。书中说,“历史证明,在一切个人绝对专制制度下,都必然会发生这种现象,谁不欺骗你谁先死,因为这是你自己强迫你的统治机器和全国人民都只能天天对你讲假话的结果,不然他们的脑袋就保不住。”(下册第125页)看来,苏联这个共产主义王国,是被漫天遍野的吹捧、夸大、扯谎、造假的浓雾所笼罩,直到它被这一切拖向崩溃。

 

(四)斯大林:思想专制与特务控制

 

本书认为:“思想专制是苏联全面专制的核心。”“这项专制权力,扼杀了社会生机,它决定了一个人一生一世,在公在私,应该如何想、如何说、如何动笔、如何工作才能没有危险或者减少危险。”(上册第3页)承担思想专制重任的是日丹诺夫和苏斯洛夫,两人把持此项权柄,前者从1934年到1948年,后者从1947年到1981年,总共长达47年,占苏联存在74年(1917-1991)中的65%的时间,即近三分之二的时间。“日丹诺夫和苏斯洛夫二人的根本任务是代表斯大林管制全国一切人的思想、言论,以至在家庭中的语言,更为集中而重要的任务则是发动和领导各种政治思想运动。简直说,日丹诺夫处于仅次于斯大林的地位,使他成为传布斯大林旨意的全权代表。他在1947年9月欧洲九国共产党情报局开会时作囯际形势报告,成了会议决议的基调;1948年6月欧洲九囯共产党情报局再次开会,日丹诺夫在会上作《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的现状》主题报告,随后铁托等人成为“帝国主义间谍、匪帮”;1947年苏联召开讨论亚历山大罗夫所著《西欧哲学史》,日丹诺夫在会上作长篇报告,成为宣扬大俄罗斯主义、反对西方一切文化思想的总动员。(上册第101页、103页、132页)日丹诺夫所扮演的角色由此可见一斑。另一思想总监苏斯洛夫的权力有多大呢?他掌管党的中央文化部,宣传鼓动部,科学、学校和高等教育部,两个国际部,苏军总政治部,党中央情报局及其专门培训机构,以及共青团和社会组织的部门机构。苏斯洛夫全面控制并监督的部门还包括:文化部,国家出版领导机构,电影摄制委员会,电视台与电台,全部新闻和新闻检查机构,各种群众协会,如艺术家协会、建筑师协会。此外,名目繁多的自我炫耀活动,如苏维埃政权成立多少周年纪念,斯大林诞辰多少周年庆祝,都由他批准和领导。(上册第25-26页)

 

这位思想总监的权力范围囊括了党、政、军、群,确实体现了“思想专制是苏联全面专制的核心”。不过,这仅仅是专制权力的一种,还有另一种实权统治,即特工系统。捷尔仁斯基是全俄肃反委员会的创始者,该组织在内战时期命名为“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消除怠工委员会”,后称“肃清反革命和打击投机倒把及权力滥用委员会”。1922年,上述委员会改组为“国家政治保卫总局”,由明仁斯基接任。后继者依次为亚戈达、叶若夫、贝利亚。这些特务头子发动“红色恐怖”,大肆捉人、刑讯逼供、秘密处决。这样就形成两个权力系统相互纠结,一个是日丹诺夫、苏斯洛夫的思想专制系统,一个是以亚戈达、叶若夫、贝利亚为代表的特务控制系统。书中指出:“思想专制与武力专制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成为苏联这个国家的根本统治方式。”(上册第4页)

 

(五)斯大林:孤家寡人

 

本书指出:“凡要绝对集中权力于一人者,均无例外的几乎要杀掉一切人,直到自己成为一个最孤立的一人为止,不杀尽同时期的领导人,决不罢手”。(下册第227页)考其缘由,无它,只要共产党掌握了全国政权,就必然实施固有的专制体制:全党服从中央,中央服从最高领袖,形成个人独裁体制。随着这种体制不断坚固,担心觊觎此种权力者图谋不轨,就只有不断杀戮被怀疑者,以巩固独裁者的地位。书中问道:罗曼·罗兰访苏时《与罗曼·罗兰接触过的人后来都到哪里去了?》,共10人,全部杀掉;《早期中苏友好关系中的苏方名人到哪里去了?》,共15人,绝大部分被杀。不仅如此,斯大林逝世前还制造一桩“医生间谍集团案”,涉案者共9人。他甚至连长期为他服务的亲信波斯克立贝舍夫和弗拉西克也作为敌人抓捕起来。由此可以知道,当斯大林卧倒在地,小便失禁时,马林科夫、贝利亚、布尔加宁、赫鲁晓夫赶到时,看到奄奄一息的斯大林,都借口不要惊醒“当家的”,4个人一齐溜了。他们心里有数,静待斯大林断气。这时的斯大林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他死后,通知女儿斯薇特兰娜、儿子瓦夏与父亲告别。然后把遗体放在担架上运走,家属没有送别,大小官员没有跟随。书中说:“所谓‘个人崇拜’,就是这么回事。”(下册第323页)

 

(全文完)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吴庸:曾彦修对苏联崩溃原因的深刻剖析

 

曾彦修先生(笔名严秀)以杂文家著称于世,原《家事》杂志社社长兼主编李下说:“我们杂文界以拥有严秀老人为荣,为有这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人为荣。”其实,比曾老杂文更具社会价值的是其精心求证、细致爬梳而撰写的《天堂的神话是怎样破灭的》(又名《天堂往事略》)。这部著作并未公开出版,是作者自行印制的,可见其珍贵性。该书分析苏联自1917年十月政变到1991年彻底垮台的过程,是一部历史性的学术著作,分上下两册,写成于65岁到90岁(1985年至2008年)。以25年的时间跨度,对这个作为共产主义化身的国家作了多方面透视,以确凿的历史事件论证共产主义如何从兴盛走到灭亡,深刻剖析“苏联为什么会崩溃,为什么会在无人公开出面反对的情况下崩溃”。(上册第2页)

 

曾老称,书中引用的资料必须源于可靠的档案,凡未注明资料出处者一律不用。(下册第119页、第313页)这就保证了事实的可靠性,由此作出的推断才是有力的。不妨从下述几方面见证这部学术专著的可信性:

 

(一)斯大林:多疑、滥杀

 

书中介绍:“1941年4、5月后,欧洲时局是超级紧张的。”(下册第71页)英、法为摆脱自身困境,欲将希特勒军力引向苏联,斯大林为突破此种圈套,于1939年8月23日与希特勒签定《苏德互不侵犯协定》,双方保证不互相使用武力或攻击行为,不参加任何直接、间接反对另一缔约国的任何国家集团,保证彼此以和平方式解决缔约国间的一切争端等,条约有效期为10年。除正式文本,还附有秘密协议书,划定各自的势力范围,互不侵犯。这一条约是狼与狐狸的同盟,彼此都在借机捞取有利于自身的好处。签约才9天,墨迹未干,纳粹德国就于9月1日对波兰实施闪电战,占领波兰多半领土,苏军也不示弱,占领波兰第二共和国,所谓“彼此以和平方式解决缔约国间的一切争端”的保证瞬间化为灰烬,所谓“条约有效期为10年”瞬间作废。战争是解决苏德矛盾的唯一途径,希特勒和斯大林不存在和平解决争端的可能。对此,书中分析纳粹当局动员全国力量以争夺世界霸权的态势令人深思,它说:“希特勒的世界第一的大规模战争机器是不能停下来不使用的。如停下来,德国承受不了这个损失,它全国性的战时生产,就会立刻垮掉。他的战争机器如不在短期立即投入更大规模的战争,希特勒也要垮掉。希特勒的权力以至存在,全靠战争。”(下册第71页)对斯大林来说,必须动员所有资源堵住希特勒的入侵,没有其他途径可寻。双方以你死我活为各自的战略核心。还需注意的是,在德苏大战前夕,斯大林认为,若想求得自身存在,必须消灭国内异己,科涅夫元帅说:“当初本该在战争迫在眉睫时使军队众志成城……然而考虑的却是还有谁可能当叛徒,还有谁应该受到怀疑,如果德国人进攻我国,那么在进攻之前还有谁需要除掉。这段时间内斯大林所操心的就是这些。”(下册第91页)因此,在战争即将爆发的1941年6月15与16日,逮捕了空军司令员和空军总监以及防空兵司令,予以处决。(下册第92页)而且,战前还将总参谋长梅列茨可夫上将、武器生产部长万尼科夫上将逮捕。(下册第93-94页)

 

斯大林如此滥捕滥杀,由来有自,华西列夫斯基说:“师的校级军官已经杀光了。”朱可夫说:“好些军长在四年前(即1937年大肆屠杀党政军干部时)还是连长。”(下册第158页)部队缺少赋有战斗经验的领导干部。当时的主流意识是:“苏联的天就要塌下来了,而坍塌的原因,不是外敌,而是来自国内种种‘可能’的敌人。因此,当时‘挽救危亡’的唯一方法就是加强内部大规模的盲目镇压,把党政军的中老干部都杀得个近乎精光。军队中层(团)以上军官损失尤为惨重,几乎连锅端了。”(下册第24页)“这是斯大林式的典型理论,即人人都可能是‘特务’,人人都可能要投敌。救治之法,就是把他们通通杀光。”(下册第25页)斯大林的多疑、滥杀,就是由此来的。

 

(二)斯大林:胆战心惊,忐忑不安

 

希特勒于1938年至1939年先后占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1939年与苏联瓜分波兰,之后两三年占领法、比、荷、卢、挪、丹、罗、匈、保、南、希等14个国家,其势汹汹。在夺取东西欧大部分地区的占领权后,于1941年6月22日凌晨3时,希特勒挟持数百万装甲部队、近5000辆坦克、近5万门大炮、约5000架飞机突然对苏联发动猛烈的全面进攻。整个前线的通讯系统顿时被破坏,国防部长铁木辛哥与总参谋长朱可夫得不到前线信息,无法上报战情,也无法下达命令。(下册第118页)战争第一天,苏联被炸毁飞机1200多架,波罗的海3个国家沿岸军区飞机几乎全被炸光。(下册第152页)德军攻入苏联3个周后,摧毁苏联近30个师,冲散约70个师的50%人员,一半以上的燃料仓库和弹药仓库被击毁。(下册第157页)德苏这场军事较量在1941年是以不利于苏联的状态呈现的。

 

书中说:“根据现有材料,大致可以判断,在战争爆发后的几天,即1941年6月22日凌晨至7月1日前,斯大林既不了解战局的发展情况(其实即战局的悲惨情况),也在实际上只做了一些瞎指挥。然后有几天则是干脆不见任何人,置身于危局之外,不知他当时究竟作何种打算。”(下册第143页)莫洛托夫描述说,斯大林垂头丧气,他对一切都没有兴趣,丧失了主动精神,心情很坏。沃兹涅先斯基听了这话非常生气,他说:“维亚切斯拉夫(即莫洛托夫。――引者),你来领头,我们跟着你。”他的意思是如果斯大林仍旧是这样一蹶不振的话,那就由莫洛托夫来领导这场抗击战。(下册第138页)米高扬的回忆录说,在战争爆发初的一段时间内,“斯大林是处于躺倒不干的状态。”(下册第137页)可以说,在事关民族危亡、主权丧失的关键时刻,斯大林胆战心惊、忐忑不安,既不部署军事反抗,也不号召全民抗战,刹那间“躺倒不干”。

 

(三)斯大林:自我膨胀

 

匪夷所思的是,战前一周,即1941年6月14日,苏联官方发表声明,谓纳粹决不会侵略苏联。塔斯社的声明指出,苏联方面认为所谓德国意图撕毁《苏德互不侵犯协定》而进攻苏联为谣言,全无根据。朱可夫说:“斯大林周围的大多数人……首先是支持他的如下信念,即如果我们不去挑斗(逗?),不采取某种错误的措施,那么希特勒就不敢撕毁条约和向我国进攻。”(下册第81页)一位海军将领伊萨可夫曾面见斯大林,他说:“我记得这次会见,并且绝对相信,斯大林当时完全肯定地认为(侵苏)战争不会发生,德国人不会进攻我们,他对此深信不疑。”既然斯大林的判断已经确定,要是你公开以自己对未来战争的观点同斯大林的观点分庭抗礼,那就不是辞职的问题,而是丧命的问题,而且还要背着人民公敌的臭名丧命。(下册第82-83页)

 

这样的体制必然促使下级要揣摸上级的意图,全国要服从最高领袖的指向,结果则是虚假情报遍地起,真实状况被遮蔽,对德苏大战的战况收集、汇报就是如此。开战两周,苏方战绩统计:击毙德军131·2万人。书中分析:“仅仅循此速度,两个月后,德军死亡数就当在五百几十万人以上,即约等于德国的绝大部分兵力了,希特勒的老本也拼光了,还打什么呢?”“上述苏方统计中,战争开始的两周,飞机的损失,德苏之比大约2:1,坦克损失德苏之比约3:1。如此一来,德国还打什么呢?再打一个月,德国坦克的损失就要达到约九千辆了,除非天上会掉下坦克来,否则希特勒的坦克就光了,根本无法作战了。”(下册第127页)这说明,“苏军几个最高人物对斯大林的军情报告全是特大假活、神话,把初时的大败、惨败说成了大胜、特胜。对苏联军事实力不如实反映,而是自我膨胀,这种虚假成风的根源在于斯大林听不得不同意见特别是反面见解,敢于逆向而上者则有生命危胁。这样,斯大林要了解军事动态的真实情况就难乎其难了。海军总司令库兹涅佐夫向斯大林汇报苏驻德使馆海军武官发回的情报,侦知德国定于5月14日发动对苏战争。这个情报非常准确,希特勒原定5月中旬发动对苏战争,后因准备未周,才被迫推迟到6月22日。不过,这位海军司令知道斯大林的取向,就说“我认为这个情报是不真实的,是专门用来试探苏联对此作出的反应的。”(下册第96-97页)斯大林听了汇报,以为“正合吾意”,也就心底坦然。书中说,“历史证明,在一切个人绝对专制制度下,都必然会发生这种现象,谁不欺骗你谁先死,因为这是你自己强迫你的统治机器和全国人民都只能天天对你讲假话的结果,不然他们的脑袋就保不住。”(下册第125页)看来,苏联这个共产主义王国,是被漫天遍野的吹捧、夸大、扯谎、造假的浓雾所笼罩,直到它被这一切拖向崩溃。

 

(四)斯大林:思想专制与特务控制

 

本书认为:“思想专制是苏联全面专制的核心。”“这项专制权力,扼杀了社会生机,它决定了一个人一生一世,在公在私,应该如何想、如何说、如何动笔、如何工作才能没有危险或者减少危险。”(上册第3页)承担思想专制重任的是日丹诺夫和苏斯洛夫,两人把持此项权柄,前者从1934年到1948年,后者从1947年到1981年,总共长达47年,占苏联存在74年(1917-1991)中的65%的时间,即近三分之二的时间。“日丹诺夫和苏斯洛夫二人的根本任务是代表斯大林管制全国一切人的思想、言论,以至在家庭中的语言,更为集中而重要的任务则是发动和领导各种政治思想运动。简直说,日丹诺夫处于仅次于斯大林的地位,使他成为传布斯大林旨意的全权代表。他在1947年9月欧洲九国共产党情报局开会时作囯际形势报告,成了会议决议的基调;1948年6月欧洲九囯共产党情报局再次开会,日丹诺夫在会上作《关于南斯拉夫共产党的现状》主题报告,随后铁托等人成为“帝国主义间谍、匪帮”;1947年苏联召开讨论亚历山大罗夫所著《西欧哲学史》,日丹诺夫在会上作长篇报告,成为宣扬大俄罗斯主义、反对西方一切文化思想的总动员。(上册第101页、103页、132页)日丹诺夫所扮演的角色由此可见一斑。另一思想总监苏斯洛夫的权力有多大呢?他掌管党的中央文化部,宣传鼓动部,科学、学校和高等教育部,两个国际部,苏军总政治部,党中央情报局及其专门培训机构,以及共青团和社会组织的部门机构。苏斯洛夫全面控制并监督的部门还包括:文化部,国家出版领导机构,电影摄制委员会,电视台与电台,全部新闻和新闻检查机构,各种群众协会,如艺术家协会、建筑师协会。此外,名目繁多的自我炫耀活动,如苏维埃政权成立多少周年纪念,斯大林诞辰多少周年庆祝,都由他批准和领导。(上册第25-26页)

 

这位思想总监的权力范围囊括了党、政、军、群,确实体现了“思想专制是苏联全面专制的核心”。不过,这仅仅是专制权力的一种,还有另一种实权统治,即特工系统。捷尔仁斯基是全俄肃反委员会的创始者,该组织在内战时期命名为“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消除怠工委员会”,后称“肃清反革命和打击投机倒把及权力滥用委员会”。1922年,上述委员会改组为“国家政治保卫总局”,由明仁斯基接任。后继者依次为亚戈达、叶若夫、贝利亚。这些特务头子发动“红色恐怖”,大肆捉人、刑讯逼供、秘密处决。这样就形成两个权力系统相互纠结,一个是日丹诺夫、苏斯洛夫的思想专制系统,一个是以亚戈达、叶若夫、贝利亚为代表的特务控制系统。书中指出:“思想专制与武力专制紧紧地结合在一起,成为苏联这个国家的根本统治方式。”(上册第4页)

 

(五)斯大林:孤家寡人

 

本书指出:“凡要绝对集中权力于一人者,均无例外的几乎要杀掉一切人,直到自己成为一个最孤立的一人为止,不杀尽同时期的领导人,决不罢手”。(下册第227页)考其缘由,无它,只要共产党掌握了全国政权,就必然实施固有的专制体制:全党服从中央,中央服从最高领袖,形成个人独裁体制。随着这种体制不断坚固,担心觊觎此种权力者图谋不轨,就只有不断杀戮被怀疑者,以巩固独裁者的地位。书中问道:罗曼·罗兰访苏时《与罗曼·罗兰接触过的人后来都到哪里去了?》,共10人,全部杀掉;《早期中苏友好关系中的苏方名人到哪里去了?》,共15人,绝大部分被杀。不仅如此,斯大林逝世前还制造一桩“医生间谍集团案”,涉案者共9人。他甚至连长期为他服务的亲信波斯克立贝舍夫和弗拉西克也作为敌人抓捕起来。由此可以知道,当斯大林卧倒在地,小便失禁时,马林科夫、贝利亚、布尔加宁、赫鲁晓夫赶到时,看到奄奄一息的斯大林,都借口不要惊醒“当家的”,4个人一齐溜了。他们心里有数,静待斯大林断气。这时的斯大林真的成了孤家寡人。他死后,通知女儿斯薇特兰娜、儿子瓦夏与父亲告别。然后把遗体放在担架上运走,家属没有送别,大小官员没有跟随。书中说:“所谓‘个人崇拜’,就是这么回事。”(下册第323页)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