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瑞环镇压学潮上位 陈丕显一语道破天机

1986年下半年,邓小平多次重提政治体制改革的谈话,国内掀起的政治体制改革研究热潮。各大学尤其是科大校园里学生自办沙龙、自办刊物是很常见的,而且还可以得到团委的款项支持。宽松的政治环境下的大量的有关政改的宣传,极大地激发了知识界和青年学生的政治热情。他们拥护政治改革,支持发展民主,并且希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这场改革。
1995年8月23日,陈丕显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新华社发布的官方生平中评价陈丕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图源:新华社)
 
 
 
然而,1986年11月份,科大校方按惯例未经任何民主进程就指定了合肥市金寨区人民代表科大选区三个代表名额的六名候选人。这种做法引发科大的部分学生不满,他们张贴大字报,将此事煽动起来。
 
应学生的强烈要求,科大校方被迫根据“选举法”修改区人民代表选举办法为竞选制,并在12月4日这天晚上,在大礼堂召开“竞选大会”。
 
时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方励之在这次竞选大会上讲了话,他首先赞扬了一番学生的民主觉悟,并且说:“我认为民主不是从上到下给予的,是靠自己争取到的。”“民主只有靠大家的觉悟争取到才是可靠的,否则得到了会被收回去的”。最后结尾时掷地有声地来了一句“谁要想因为这次学生争取民主选举而迫害我们的学生,除非把我们撤职查办!”
 
一些学生对学校这次竞选大会表示满意,然而另外一些比较激进的同学仍不满足,他们联合安徽大学等高校4000余名学生走上街头游行,强调人们有权利提名自己的候选人,并在政治上拥有自身的发言权。此次游行标志着“八六学潮”的正式开始。
 
安徽发起的学潮很快蔓延到全国各高校。12月7日,上海同济大学校园贴出了介绍中国科技大学游行的大字报,提出“科大在行动,我们怎么办?”随后上海的学潮愈演愈烈,到19日下午达到高潮,当天游行队伍打着“自由万岁”、“学生万岁”、“团结奋斗”的横幅,学生们坐在市人大办公楼铁栅栏外,连同围观者,共有数万人之多。到第二天凌晨5时45分,公安机关组织2,000多名干警,驱散了现场人群,用车强行把学生送回了学校。
 
在广东,中山大学400名学生发起声援合肥中国科大的游行活动,聚集到广州市人民政府门前示威,向政府代表提出多项民主诉求。江苏省南京市的四所大学学生聚集在江苏省人大常委会门前,高喊“还我民主与自由”。武汉的学潮也很猛烈。12月5日和9日,武汉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中南财大、华中师大等高校学生两次上街游行,并冲进省政府大院。还有杭州、成都、西安、天津、长沙也都发生了规模空前的学潮,矛头直指邓小平在1979年提出的在大陆不允许争论的四项基本原则。
 
到23日,北京的学潮在酝酿多时终于爆发。清华1,000多人的游行队伍先进入北大,然后再进入人大。到人大时队伍发展到3,000多人。之后学潮持续升温,到12月31日,在北大、清华、师大等高校,出现了署名“首都高校学生民主运动联合会”的大字报:《元旦示威去!!!》。学潮呈现不可逆转之势。
 
全国的学潮之所以能够持续近一个月,其中一个原因是以中共总书记胡耀邦为首的中共开明派对学潮中的领袖人物“冷处理”,认为学生的本意是好的,不愿意采取强硬措施,还希望通过“沟通”、“对话”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中共高层中保守势力此时也开始集聚力量开始反击。12月25日,中共元老王震和陈丕显同时来到李瑞环主政的天津。李瑞环对学潮的态度一项强硬,并且还在天津市委常委会上批评胡耀邦对学潮太软弱,这种态度赢得了邓小平的称赞。
 
王震在天津讲话颇为激动,说话前怒拍桌子厉声喝道:“现在还有右派,现在还有反革命!什么方励之,是反革命!什么冷处理,热处理。热处理就是一枪一个窟窿,冷处理就是冻成冰棍。”而陈丕显在讲话中多次谈到邓小平领袖地位,表示坚决维护邓小平的领袖地位。
 
陈丕显的表态很出乎意料。因为邓小平虽然是中国共产党的实际领袖,但名义上从来没有这么说过。很明显,他的表态道出了学潮最终难成气候的最根本的原因,也为胡耀邦之后惨遭罢黜做了最好的注解。
 
北京的“元旦示威去”最终以“元旦风波”被平息,也标志着前后历时27天的“八六学潮”结束,同时,也为89年的那场学潮埋下深深的伏笔。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李瑞环镇压学潮上位 陈丕显一语道破天机

1986年下半年,邓小平多次重提政治体制改革的谈话,国内掀起的政治体制改革研究热潮。各大学尤其是科大校园里学生自办沙龙、自办刊物是很常见的,而且还可以得到团委的款项支持。宽松的政治环境下的大量的有关政改的宣传,极大地激发了知识界和青年学生的政治热情。他们拥护政治改革,支持发展民主,并且希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这场改革。
1995年8月23日,陈丕显在北京逝世,享年80岁。新华社发布的官方生平中评价陈丕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图源:新华社)
 
 
 
然而,1986年11月份,科大校方按惯例未经任何民主进程就指定了合肥市金寨区人民代表科大选区三个代表名额的六名候选人。这种做法引发科大的部分学生不满,他们张贴大字报,将此事煽动起来。
 
应学生的强烈要求,科大校方被迫根据“选举法”修改区人民代表选举办法为竞选制,并在12月4日这天晚上,在大礼堂召开“竞选大会”。
 
时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副校长方励之在这次竞选大会上讲了话,他首先赞扬了一番学生的民主觉悟,并且说:“我认为民主不是从上到下给予的,是靠自己争取到的。”“民主只有靠大家的觉悟争取到才是可靠的,否则得到了会被收回去的”。最后结尾时掷地有声地来了一句“谁要想因为这次学生争取民主选举而迫害我们的学生,除非把我们撤职查办!”
 
一些学生对学校这次竞选大会表示满意,然而另外一些比较激进的同学仍不满足,他们联合安徽大学等高校4000余名学生走上街头游行,强调人们有权利提名自己的候选人,并在政治上拥有自身的发言权。此次游行标志着“八六学潮”的正式开始。
 
安徽发起的学潮很快蔓延到全国各高校。12月7日,上海同济大学校园贴出了介绍中国科技大学游行的大字报,提出“科大在行动,我们怎么办?”随后上海的学潮愈演愈烈,到19日下午达到高潮,当天游行队伍打着“自由万岁”、“学生万岁”、“团结奋斗”的横幅,学生们坐在市人大办公楼铁栅栏外,连同围观者,共有数万人之多。到第二天凌晨5时45分,公安机关组织2,000多名干警,驱散了现场人群,用车强行把学生送回了学校。
 
在广东,中山大学400名学生发起声援合肥中国科大的游行活动,聚集到广州市人民政府门前示威,向政府代表提出多项民主诉求。江苏省南京市的四所大学学生聚集在江苏省人大常委会门前,高喊“还我民主与自由”。武汉的学潮也很猛烈。12月5日和9日,武汉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中南财大、华中师大等高校学生两次上街游行,并冲进省政府大院。还有杭州、成都、西安、天津、长沙也都发生了规模空前的学潮,矛头直指邓小平在1979年提出的在大陆不允许争论的四项基本原则。
 
到23日,北京的学潮在酝酿多时终于爆发。清华1,000多人的游行队伍先进入北大,然后再进入人大。到人大时队伍发展到3,000多人。之后学潮持续升温,到12月31日,在北大、清华、师大等高校,出现了署名“首都高校学生民主运动联合会”的大字报:《元旦示威去!!!》。学潮呈现不可逆转之势。
 
全国的学潮之所以能够持续近一个月,其中一个原因是以中共总书记胡耀邦为首的中共开明派对学潮中的领袖人物“冷处理”,认为学生的本意是好的,不愿意采取强硬措施,还希望通过“沟通”、“对话”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中共高层中保守势力此时也开始集聚力量开始反击。12月25日,中共元老王震和陈丕显同时来到李瑞环主政的天津。李瑞环对学潮的态度一项强硬,并且还在天津市委常委会上批评胡耀邦对学潮太软弱,这种态度赢得了邓小平的称赞。
 
王震在天津讲话颇为激动,说话前怒拍桌子厉声喝道:“现在还有右派,现在还有反革命!什么方励之,是反革命!什么冷处理,热处理。热处理就是一枪一个窟窿,冷处理就是冻成冰棍。”而陈丕显在讲话中多次谈到邓小平领袖地位,表示坚决维护邓小平的领袖地位。
 
陈丕显的表态很出乎意料。因为邓小平虽然是中国共产党的实际领袖,但名义上从来没有这么说过。很明显,他的表态道出了学潮最终难成气候的最根本的原因,也为胡耀邦之后惨遭罢黜做了最好的注解。
 
北京的“元旦示威去”最终以“元旦风波”被平息,也标志着前后历时27天的“八六学潮”结束,同时,也为89年的那场学潮埋下深深的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