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东海: 儒家文化特区构想(征求意见稿)

 
  余东海(网络照片)
 
 编者按:此文不代表本刊观点。
 
缘起
 
特区制度基本架构
一、政治制度
二、教育制度
三、经济制度
四、特区地方政府
五、特区宪法建议
特区特色例举

缘起
儒家文化特区,特指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文化和指导思想的特区,文化、制度、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无不具有中华特色,特区内社会各个领域无不儒化。

儒家特区可以由国共两党共同商建。在特区,马列主义、三民主义和自由主义都须诸子化,它们享有言论信仰自由,但没有指导思想地位。特区走仁本主义道路,为仁本主义政治实验区和文明示范区。独尊儒术,此之谓也。独尊儒术翻译成现代话,就是走仁本主义道路,建设王道政治,完善礼乐制度。

仁本主义文化缔造的传统中华文明的辉煌是实实在在的。横向比较,汉唐宋元明等儒家王朝,其政治、制度、物质、科技各方面的文明程度整体上都是超逾西方的。新一轮中华文明建设仍有赖于仁本主义的引导。

孙中山说:“中國有一個道統,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相繼不絕。我的思想基礎就是這個道統,我的革命就是繼承這個正統思想來發揚光大。”道统就是中道传承谱系,就是仁本主义文化体系的历史谱系。

孙中山说得对,然道统不能虚尊。

尊道统,就应居道统以宪位,以之指导人类文明建设,建设与时偕宜的新王道。道统在上,政治必须是仁政德治,制度必须是礼乐制度,刑法必须是祥刑善法,社会和家庭生活必须是儒化,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君臣关系,即领导人和各级官员、上司和下属的关系。

儒家志在中华志在天下,然与经营一城一地并无矛盾。孟子说:“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又说:“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仁本主义若能拥有一个特区,就有望建设一个特别优质的命运共同体,在新的历史平台上重启中华文明,道援天下,儒化天下。

仁者人之本,儒者人之需,儒家是人类最好的家。儒家政治追求双重的自由:政治自由和道德自由;追求四重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即身心的和谐。儒家文化、政治力量所覆盖的地方,无论大小广狭,都会成为自由品质、秩序品质双高的文明体和命运共同体。

关于儒家文化特区的设想,始作俑者应该是张祥龙教授。2001年7月,他就发表了《给中国古代濒危文化一个避难所:成立儒家文化保护区的建议》。文章建议,借鉴“一国两制”的先例和“特区”的举措,划出一块地方,方圆百里或百公里的保护区,采纳儒家的经国治世之策,培育愿意终生乃至世代传承儒家道统和生活方式的儒者。

东海于2013年9月设想的《儒城》,也是一个儒家特区,其中一些设想也可以实践于特区。2018年底,薛峰先生也与我口头探讨过特区问题。

2019年2月,黄明雨先生命我创作《台湾的生机》一书,希望我把台湾置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之中,以历史性和全球性的眼光,对台湾问题,包括历史和现实、文化和政治、道德和制度等等,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透视,并为解决台湾和两岸问题提供新思路。两岸合作、共同建设儒家文化特区,就是这种思路的一个结晶体。

黄明雨先生曾经建议特区设于海南,海南自有其地理环境优势,然儒家文化普适性极高,普适于任何省市和地区。也就是说,小到一个市县乃至乡村,大到一个省、一个国乃至天下,都能适合儒家政治。故方案中就不指明海南了。

至于特区是否可能,国共两党如此合作是否可能,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也不予考虑。或许,由于缺乏相应的文化思想气候和政治社会基础,儒家目前还没有治国或成立特区的机会,但这是客观原因,无碍于儒家王道的正义性、文明性和中华性。要重建中华,就必须也必然要走这条路。儒家已经来复,气候正在转变,基础终将夯实。儒家特区就是一个缩微的中国,今天的梦想就是未来的现实。

特区制度基本架构
一、政治制度
特区最高长官即特区元首,简称特首。特首是特区的最高权威和象征,特首令是特区最权威的命令。但特首令必须由正德院和政务院共同附署才能生效。对于来自特首和特首办的指令,正德院和政务院都有封驳权。

首任特首的产生,先由国共两党共同荐举考察并同意,再通过一定期限的试用,试用期间为摄政(摄政期可以暂定一年),最后由特区全民票决,通过后正式上位执政(可以暂定十年),否则另行推举。

特区工作正常化之后,特首的产生,先由正德院荐举,次由众议院考察同意,通过一定期限的摄政,最后由特区全民票决。这是禅让与民主两种制度长处的结合,既体现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大同王道精神,又保障了主权在民原则的落实。

特区政府设三公、仁化院、众议院、政务院、太学、都察院、大理院、艺术院、科学院、中医院、养济院等。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各一员,由仁化院共同荐举醇儒、大儒出任。三公主要责任是从文化上辅助特首,主要工作是论道弘道,即宣传弘扬儒家,指导特区道德建设。

孟子说:“《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孟子•梁惠王下》)这句话是《尚书秦誓》中语,为孟子所引用,意谓天降生人民,也替他们兴作了君主和老师,君师的责任就是帮助上帝来爱护人民。特首为特区人民之君,三公为特区人民之师,同时也是特首之师。特首事之,无犯无隐。无犯,不能无礼冒犯、触犯三公的人格尊严;无隐,无须隐瞒双方的观点,双方如有异议,可以公开争鸣,唯理是从。

三公职责各有侧重,太师侧重于文化教育,太傅侧重于为特区政治、制度和各项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太保侧重于对各种异端外道和歪理邪说进行批驳。三公地位崇高,但不负责、不干涉特区具体事务。

仁化院:集中通儒大德文化精英,以研究、宣传、弘扬中华文化为宗旨,为制度、法律、政策的制定以及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等各个领域的实践提供指导性意见。院士由文化群体选举产生。仁化院相当于古代的翰林院,在政治上亦类似于西方的上议院,但与上议院相比,文化道德要求更高,地位亦更加高崇。

仁化院下设昭文馆、集贤馆、国史馆三馆。昭文馆主管儒家经籍刊辑图书出版,并研究历代制度沿革和礼仪轻重。集贤馆负责征求、召集各界才智之士,并总管祭祀、宗教等事宜。国史馆掌修国史,主要是撰修清史和民国史。

众议院:民意机构,相当于西方的下议院。院士从社会各界选举产生,代表民意,收集并负责上达各界意见和建议。

政务院:是最高特区行政机关,最高特区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院长一员,典领百官,会决庶务。副院长二员,统六官,率百司,居院长之次。平章政事四员,掌机务,佐院长,管理特区要务。院长由仁化院、众议院公选,特首任命。其他副院长平章政事,由院长推举,特首任命。

政务院院长统辖以下七部:

官吏部:为管理特区官员的机关,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类似组织部、纪委等部门的综合。

度支部:掌特区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度支是古代官署名,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和支调,故名。类似民政部、财政部、国土局等部门的综合。

典礼部:礼部掌典礼事务。考吉、嘉、宾、凶诸礼之用,管理与外国交流往来事务,并掌修明礼乐、更定章制。类似宣传部、文化部、外交部等部门的综合。古代礼部还主管教育,因教育工作特别重要,另设教育部。

司法部:主管特区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都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类似最高法、司法部和公检法部门的综合。

工商部:管理特区工程事务和商贸事务的机关。职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商业贸易之典。类似工信部、水利部、城乡建设部、商业部的综合。

教育部:负责特区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

科技部:主管科学发展、科技创新和物质开发工作,服务科技人才。《大禹谟》说:“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科技部负责利用,利物之用以厚民之生。

以上七部中,有五部与古代六部制类似,官吏部即吏部,度支部即户部,典礼部即礼部,司法部即刑部,工商部即工部。唯无兵部,特区军事、外交由两岸政府统一部署, 特区不参与也。同时,将教育事务从礼部单列独立出来,成立教育部。另增科技部。

太学:即儒家大学,特区官学和最高学府,设立四书五经博士,实行科举考试。此外,扩大太学的社会功能,如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所说:“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属是非于学校。”“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在特区,仁化院、众议院和太学,都有议政参政、下情上达和舆论宣畅的作用。

都察院: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为特区最高监察机关,相当于古代御史台。长官为左、右都御史,下设副都御史、佥都御史等。

大理院:掌刑狱案件审理,为特区最高审判机关,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三法司”。

艺术院: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指技艺,古代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现代的艺就更加丰富多彩了。特区重视各种艺术,集中艺术人才,以道御艺,以艺载道。下设诗馆、书馆、画馆、武术馆等等。和谐的社会美好的生活,有赖于道德挂帅,也有赖于艺术滋养。

科学院:儒家经典很重视科学研究和物质开发,强调格物致知、开物成务、观象制器的重要性。易经系辞中介绍,古人观象制器,都是从《离》《益》《涣》《随》《小过》《暌》《大壮》《夬》诸卦的卦象中获得启示的,包牺氏神农氏等等圣王,同时也是发明和利用的大师。

中医院:集中中医高手大家,研究传统医学的理论、诊断法和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养济院:特区养老机构。对失去生存能力的老人给予救助和收养,规定收养的标准和操作过程。养老内容包括官方收养、物质救助、刑律优免、赋役减免、官员养老和精神表彰等。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给予“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存之人”物质救助和赏赐。物质救助包括衣食住用、医药、丧葬等生活方面。在灾害和饥荒之时,还给予老人特殊的关照和救助。二、给予七十岁以上老人刑律优免,唯犯死罪的老人,无论年龄多大都不能免刑。三、给予八十岁以上高年荣誉旌表。除满足各种生活需要外,还用赐官爵的方式给予老人一定的政治荣誉和地位,表示对老人的尊重和优待。

二、教育制度
特区实行新科举制。

科举制正式确立实在隋炀帝时期,但儒学考试则早已存在。独尊儒术之后,儒家经典就是博士弟子所必读和必考。汉朝的儒学考试与后来的科举考试,在考试内容、文章格式、制度设置各方面有异有同。博士弟子通过考试获得官职只是汉朝官员来源之一,汉朝主要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特区以科举为主,兼采察举与征辟。

科举制是古代多种取士之法中最科学者,应该反本开新地改革,不可斩草除根地废除。废除科举是清政府犯下的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文明、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的目的无误,这是当时中国最好的道路和方向。教育改革方面,兴西学也没错,废科举(废八股、乡会试及生童岁、科考试)则大误。

废科举导致儒家丧失制度根基,朝廷流失人才和人心。由于缺乏文化自信,面对西方制度和科技之优势,求变心切,过犹不及。西方好东西没学到手,先自弃了自家精华。呜呼!清末废除科举,民初废除读经,都是自废文化、自残道德、自掘坟墓之举,直接恶果就是歪理邪说泛滥,国民德智双缺。

特区实行新科举制,首先以儒家经典为第一学科,知识人必读,从政者必考。义务教育从小学开始,中学完成,每个特区居民从七岁起都必须接受教育,士农工商都一样。必须完成儒家大学教育,才能取得士的资格。唯士可以专业从政,农工商只有权参政议政。(初级阶段可以从宽)。当然,经学只是基础课,大中小学其它学习考试内容自当与时俱进,合时代潮流,取西方精华,与现代接轨。

新科举制的教育宗旨,除了培养士君子,更有参政议政、指导政治、引导舆论等作用,以达到黄宗羲所说的“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公其非是于学校”的功效。

新科举制的实行,可以有个预备期。预备期间,开展官员读经活动,让各级官员初步了解儒家思想,这等于官德官智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官德官智的提升,民德民智很容易水涨船高。

配套措施:其一、政府建立儒家大学,立四书五经博士,培养专业儒学人才,官学还有小学中学。同时,特区政府鼓励、奖励民间私塾教育。其二、将孔子诞辰定为圣诞节、教师节,以纪念这位至圣先师,也是特区政府尊师重教的体现。

三、经济制度
特区实行私有制,包括土地私有制和经济私有制。即私有土地、私有经济为主体,公有经济为补充。依法制民之产,保障民有恒产,维护国民私有财产权。

这也是自汉唐至明清的传统。历代王朝都实行土地和经济私有制,私有为主,公有为辅。即使是井田制,也并非纯粹的公有制,而是具有双重性,是公有(国有)和私有两种性质的统一。商时公有(国有)成分偏重,周后“九夫为井”之制,私有原素增多。井田制崩溃,土地就私有化了。

特区实行市场经济,即资源配置市场化,经济行为主体权、责、利界定分明,以市场竞争为经济运行的基础,经济关系的国际化,实行必要的、有效的宏观调控,依法维护经济市场的自由、公正和繁荣。

英国启蒙思想家大卫•休谟在《人性论》一书中总结了三条基本的自然法则。第一条是稳定财产占有的法则,也就是私有产权的不可侵犯性。第二条是根据同意转移所有物的法则,也就是自愿交易、自由签约权。第三条是履行许诺的法则,也就是人要言而有信。

这三条自然法则,是西方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也是儒家仁政王道题中应有之义。

孟子提出仁政的五个方面,其二、其三都涉及市场和经济。他说:“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孟子•公孙丑上》)市场,提供存放货物的场地而不征租赁税,依照规定价格收购滞销货物,不使货物积压货场,让天下坐贾都高兴,愿把货物存放在那个市场上;关卡,只检查不征税,让天下的行商都高兴,愿意经过该国的道路。这不就是零关税的自由经济吗?

《易经•系辞下》说:“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中午进行交易做生意,召集各地民众,聚集各地货物,交易之后,各自得到了想要的货物就离开了。这不就是自愿交易和市场经济的原始雏形吗?据《系辞》所说,这个雏形在神农氏的时候就具备了。

在政治上,孔子提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信条,要求政府关注民众的愿望和要求,尽可能满足民众的物质利益需要。这就包含了自由经济的逻辑。自由经济的表层义是轻税赋,尊重市场,给个人经济自由;深层义就是遵从自然法则和秩序。这种经济自由主义取向,意味着自愿交易自由签约,也就是一致同意原则。至于履行许诺坚持诚信,更是儒家的道德原则和政治原则,毋庸多言也。

特区实行什一税制,即十分之一的税率。

四、特区地方政府
指相对于特区政府、即特首府、政务院而言的各级政府。

《周礼•大司徒》中将王国百里之内划作乡,百里之外划作遂。乡内组织是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据此,特区地方政府分为三级,即乡级、州级、党级。

乡级政府长官为乡长,州级政府长官为州长,党级政府长官为党正。乡长、州长和党正等地方政府长官由该地人民自行选举,特区政府考察通过后予以任命。党以下民间自治,族有族师,闾有闾胥,比有比长。政府引导,民众自决。

五、特区宪法建议
特区实行儒家宪政。

建议国共两党协商成立特区宪法修订小组,坚持中道主义道统本位,汲取西方各国宪法精华,形成特区宪法草稿,让各界精英和全国人民辨难讨论,如此五至十年,然后损益制定。

有宪法、无宪政是所有马家政治的共性。马家宪法是集极权主义、民粹主义、集体主义之大成的宪法,虽然其中袭用了自由主义的一些概念和自由宪法的某些条款,但注定无法落实,有宪法无宪政。试图在马学和马家宪法框架内实践宪政,无异南辕北辙。至于三民主义,即使借助儒家和自由主义的道德内助和政治外助导出宪法,品格非常有限。

只有仁本主义和自由主义才能导出好宪政,只有仁本主义才有资格引导中华宪法的制订,东海的《中华宪政大纲》可供参考。

特区特色例举
特区的儒家特色,体现为三统:道统、政统、学统。

道统在上,以儒家文化为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建设政治文明,形成儒家政统,其制度模式是新礼制,兼融上古禅让制、传统君主制和西方民主制之精华于一身。

新礼制中,特首的产生方式,体现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儒家精神和主权在民的民主原则。新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科举制度、御史制度、谏官制度、史官制度、谥号制度、祭孔祭天制度等等,则属于古代君主制的精华。

关于新礼制,东海在《主权在民论》中辟有“中华特色的三权分立”和“主权在民的制度保障”两节简述。礼制德主刑辅,礼法并用,制官以礼,齐民以法,既讲平等又有差等,既重秩序又重自由,强调有序自由,追求秩序和自由品质双高。

新礼制以法律的方式维护民众的四大自由,即言论信仰自由和免于匮乏恐惧的自由。这方面与西式民主制有所不同的是,新礼制宽于民而严于官,官员不享有言论、信仰自由。官员必须建立天理良知信仰,言论如果出错,轻则警告记过,公开检讨道歉,重则贬谪或撤职。

新礼制下,恢复儒学的王官学地位,以儒经为学生必读、官员必考之书,立四书五经博士,形成儒家学统,教育制度就是新科举制,兼汲古代科举和现代学校之优点为一体。

三统之下,特区的文化导向、政治体制、公民权利及社会发展等等方面自会形成形形色色的特色,兹摘要如下:
一主三辅:特区在文化上,以儒家为主统,以佛道和自由主义为辅统。在维护思想市场自由的同时,对这三家学说予以特别的尊重。特区大礼堂正墙,可浮雕人物一组:孔子居中,左边释老,右边华盛顿或罗斯福,以象征中华文化和文明一主三辅。华、罗两位美国总统,一个开创了现代民主政治先河,一个是现代自由主义典范,谁更有资格代表美国和现代文明,可付公论。

三权分领:特区实行中华特色的三权分立法,即主权在民,治权在君(特首和特区政府),教权在儒。

也可以称为三权分领:民领主权,特首正式上位,必须得到特区居民多数同意,获得民意合法性,天下为公,此之谓也。与西方民主制有所不同的是,特首由政治、文化、教育三界菁英推举,一般特区居民对于特首只有否决权,没有选举权。(详见《特区政治制度架构》)。君领治权,特首和特区政府负责特区管理,人民须服从君主敬天依礼的领导。“天地之大,黎元为本;邦国之贵,元首为先。”(李世民语)此之谓也。儒领教权,由儒家群体负责教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之重,儒家为首。

建设孔庙:在特区各地建设孔庙,争取每乡一庙,为学习、宣传、弘扬儒学,为各地儒生聚会交流提供道场。

祭孔大典:每年举行一次祭孔大典。特首或三公主祭。孔子作为儒家文化大宗师,中华文化和道德最高峰,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民族魂。通过祭孔,表达对孔子的特别尊重,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提升特区品格,都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和意义。

选贤与能:特区选拔官员以德行和能力为两大标准。对官员有严格的道德和纪律要求,违规违纪者警告、降职、辞职或削职。官员财产公开。法律面前官民平等,但“礼不下庶人”,普通民众的非礼言行,可以付诸舆论批评或任由师长教育。

儒家爱有差等,道德要求也有差等,先己后人,先官后民,先内后外,由近及远。要求各级官员做到的,领导层要先做到;要求普通民众做到的,官员群体要先做到,希望外人做到的,本区居民要先做到。同时亲亲仁民爱物,大爱无疆而又次序井然。

新科举制:举行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学习和考试内容,兼顾佛道和自由主义经典。特区对居民“庶之富之教之”:自由生育,助民致富,重视教育,创办大中小官学并鼓励民间办学。(详见《特区政治制度架构》)

民权维护:特区维护民权,依法保证执法机关的执法文明度、透明度和可监督性,严惩各种侵犯人权的行为。特区走上正常轨道后,特首由正德院荐举,众议院认可,通过一定期限摄政,最后由特区全民票决。这是对主权在民的制度落实,是对民权最大的尊重。

社会保障:健全福利保障制度,健全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体系,使国民在教育、医疗、养老和就业等方面得到基本保障,保证“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特区居民富不封顶,穷有底线。社会保障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三个层面,内客涉及救荒、养老、医疗、生育、收养和抚恤等方面,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社会保障的对象、机构人员设置及其职责、具体措施。

尊老养老:社会保障以尊老养老为重点。孟子说“西伯善养老”,敬老养老是历代儒式政府的特色之一,特区制定养老政策,建立养老体制,大力倡导尊老敬老养老的好风尚,养老内容包括官方收养、物质救助、刑律优免、赋役减免、官员养老和精神表彰等。

阳光大法:实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各级政府官员包括国家领导人的家庭资产都按规定申报登记并向社会公布,以充分保障纳税人知情权、监督权的行使,让检察机关更好地履行监督的义务和责任。作为配套措施,对于拒不申报和申报不实者要追究法律责任。

环境保护:儒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亲亲仁民爱物,仁爱有序而无限,爱物包括爱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提倡可持续发展。明确落实国家和各级官员必须为此承担的相应责任,发挥民间组织在环境保护中的参与和监督作用。

新教师节:儒城以9月28日为圣诞节和教师节;定期举行儒学会讲,由特首及三公主持,特邀区内外、国内外名家主讲;每年举行春秋两次祭孔大典,由礼部负责,特首及三公主祭。

乡饮酒礼:可分两种,其一,乡有乡学,学制三年,学成者作为人才推荐给特区。届时乡长要作为主人举行乡饮酒礼,招待乡学中的贤能之士和德高望重者。其二,包括乡长在内的各级长官以宾礼宴饮特区贤者。

实行谥礼:谥号是对有一定地位、身份或声望的死者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盖棺论定,谥礼是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史官制度、谏官制度一样,对权力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对于砥砺士节、导善官德、劝善惩恶、移风易俗皆大有裨益。详见东海《谥论》一书。(待出版)特区三界菁英去世,特区政府将赐予公谥,以资嘉勉。

推行四礼:四礼,指加冠、婚嫁、治丧、祭祀四种礼仪规范,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四种礼。隋王通《中说•关朗》:“正家以四礼,冠婚丧祭。”特区以朱子家礼为依据倡导、落实之。

实行土葬:孟子说:“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离娄下》) 实行土葬是送死大事之要点。东海曾提议,一些城市如果无力供应墓地,可以到乡村荒山野岭去设置一些墓葬区。只要合理规划,限制特权坟墓,限定尺寸规格,土葬是可以妥善落实的。

倡导中医:中医中药在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几千年的临床实践充分证明,中医中药在治病防病养生诸方面都是有效可行的。特区鼓励、推崇中医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

官商分离:特区重视富民厚生,强调民有恒产,实行土地民有,反对国家垄断(例如盐铁垄断),严禁与民争利。孟子说“上下交争利而国危”。上上下下都唯利是图,国家就危险了。官商分离,意味着二禁:禁止官员及其近亲经商,禁止商贾从政。这是历代儒家传统的制度行为,旨在有效防止权力阶层与民争利。

德主刑辅:或担心国人道德败坏已久,难以忍受道德挂帅的儒家政治。可以毋忧。儒家德主刑辅,本就强调慎刑慎罚,又有“刑新国用轻刑”的规定。道德问题教化解决,思想问题思想解决,最多纪律解决,立法从宽,理所当然。特区一般民众的自由度和社会宽松度,与西方相比,将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教而诛谓之虐。对于原来没有接受过儒家教育的人,就是犯了罪,特区政府也可以法外开恩,从轻从宽处理。只有教而不改,才会依法惩治。大赦是法外开恩的最高形式。特区正式成立、开张之时,将举行一次大赦,大罪从轻,死罪不死,一般罪行既往不咎,给罪犯们提供一条从精神到生活的新生之路。当然,他们必须强制接受一定期限的儒学和礼法教育,革面洗心,重新做人。

十恶不赦:以下十大罪恶适用死刑。一恶逆:殴打和谋杀祖父母、父母。二谋叛:指叛国,背叛国家之行为并造成严重后果,此罪犯罪主体是官员;三不道:杀一家非死罪3人及肢解人,吃人肉;四不睦:谋杀亲属,谋害或虐杀子女;五不义:官吏之间互相杀害,士卒杀长官,学生杀老师等;六内乱:亲属之间通奸或强奸等;七暴恐:针对平民的恐怖主义凶杀暴行;八强奸:使用暴力胁迫等手段强行发生性关系并造成重大人身伤害,奸淫幼女;九抢劫:使用暴力胁迫等方法强行劫夺公私财物并造成重大人身伤害;十人贩:贩卖妇女儿童和人体器官者。

这十种恶行,可称为“新十恶不赦”。另外,重大冤假错案制造者,重大贪腐分子,也都适用死刑。在将“新十恶不赦”落实于司法实践之前,当有一个教育期。要让所有人明白,有些罪行可以因悔罪态度好而从轻处理,有些罪行一旦犯下,就是死路一条。不教而诛谓之虐,教而不诛谓之弛,教而后诛谓之义。慎之哉,慎之哉,政府要慎刑,国人也要慎行。

君子之区:特区君子最多,文质彬彬,博文约礼;学者最多,各派各家,自由争鸣。劳动光荣,文学创作、思想创发、科技创造、科学创新等高级别的劳动特别光荣。特区政治文明、社会自由、居民幸福的程度,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之身心的和谐程度,都应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中最高的,并越来越高。

自由之区:特区维护言论信仰自由,支持百家争鸣。制订《新闻法》和《出版法》,杜绝以言治罪,落实思想自由、出版自由和学术自由,保障各种学说、异议包括反孔反儒反政府言论的自由,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自由有界,官员的边界是礼,官员非礼,轻则警告降职,重则削职为民;礼不下庶人,民众的边界是法。

礼制自由:在特区,权力越大自由越小,权力越小自由越大;权力有明晰边界,权利有基本保障,每个居民都是自由人。自由的品质得到礼法的双重维护:官员的自由不能违礼,民众的自由不能违法。

与法治自由有所不同,特区的自由是德治的自由。在新礼制的框架内安放现代自由观念。礼制包涵法治而优于法治,故可以超越法治。法治相当于“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礼制则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西方法治仿佛“今之刑教”,其优点是法律相当公正,其不足是“无礼以教”,所以刑法细密,刑罚繁盛。

礼制社会,秩序和自由品质双高,因为礼制自由有礼法双重边界,礼以制官,法以制民。官员地位越高,道德规范越严,自由度越低,若有非礼言行,就要受到相应处罚。而民众自由度高得多,只要不犯法就可以。那样的社会,其和谐度文明度幸福度必然远高于法治社会。

来去自由:特区完全开放,居民来去自由。严格地讲是“去自由”,随时可以移民异地。至于来者,是否接纳,如何接纳,每年接纳多少,都要量力而行,根据本区接纳能力而定,以免造成人满为患。我相信,十几年甚至几年后,仁本主义实验区就会成为举世瞩目和向往的美好城市,天下人以入籍为荣。

评判特区好坏、实验成败可以有很多标准,最大的标准是民意。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特区是自由之区,如果近悦远来,社会和谐度、居民幸福度不断提升,入籍者越来越多,就说明成功;反之,如果社会怨气重重,居民纷纷逃离,自然失败无疑。

从善如流:特区坚持仁本主义中道,具有最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厚德载物,海纳百川。对于他城他国的好东西,无论文化、道德、思想、艺术、政治、制度、法律、教育、经济、科技哪个领域,无不精研细究,择善而从。

由近及远:化之本,由近及远。特区在把本区建设成为近悦远来的道德之区后,将力所能及地帮助区外各地乃至西方各国的文明建设,从文化启蒙、道德引导、经济协助等各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公羊》:“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儒城是“内其城而外诸城,内诸城而外异国。”内外者,先后也。

孔子说“善人为邦百年,可以胜残去杀”,善人为政百年才能感化残暴,废除死刑;又说“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圣王来干,三十年可以建成仁国;又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孔子来干,一年可以有所收获,三年初见成效。特区建设十年内当大有成效,三十年成为大文明、大光明区。
 
2019-3-1

作者简介
余东海,儒者,本名余樟法,男,属龙,西历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丽水遂昌县,现居广西。曾用笔名东海一枭,萧瑶。出版有学术著作:《儒家文化实践史(先秦部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大良知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儒家大智慧》(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东海先生丛书》(中国友谊出版社2016年版),《仁本主义论集》(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年版)等。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余东海: 儒家文化特区构想(征求意见稿)

 
  余东海(网络照片)
 
 编者按:此文不代表本刊观点。
 
缘起
 
特区制度基本架构
一、政治制度
二、教育制度
三、经济制度
四、特区地方政府
五、特区宪法建议
特区特色例举

缘起
儒家文化特区,特指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文化和指导思想的特区,文化、制度、政治、经济、法律、教育无不具有中华特色,特区内社会各个领域无不儒化。

儒家特区可以由国共两党共同商建。在特区,马列主义、三民主义和自由主义都须诸子化,它们享有言论信仰自由,但没有指导思想地位。特区走仁本主义道路,为仁本主义政治实验区和文明示范区。独尊儒术,此之谓也。独尊儒术翻译成现代话,就是走仁本主义道路,建设王道政治,完善礼乐制度。

仁本主义文化缔造的传统中华文明的辉煌是实实在在的。横向比较,汉唐宋元明等儒家王朝,其政治、制度、物质、科技各方面的文明程度整体上都是超逾西方的。新一轮中华文明建设仍有赖于仁本主义的引导。

孙中山说:“中國有一個道統,自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相繼不絕。我的思想基礎就是這個道統,我的革命就是繼承這個正統思想來發揚光大。”道统就是中道传承谱系,就是仁本主义文化体系的历史谱系。

孙中山说得对,然道统不能虚尊。

尊道统,就应居道统以宪位,以之指导人类文明建设,建设与时偕宜的新王道。道统在上,政治必须是仁政德治,制度必须是礼乐制度,刑法必须是祥刑善法,社会和家庭生活必须是儒化,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君臣关系,即领导人和各级官员、上司和下属的关系。

儒家志在中华志在天下,然与经营一城一地并无矛盾。孟子说:“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又说:“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仁本主义若能拥有一个特区,就有望建设一个特别优质的命运共同体,在新的历史平台上重启中华文明,道援天下,儒化天下。

仁者人之本,儒者人之需,儒家是人类最好的家。儒家政治追求双重的自由:政治自由和道德自由;追求四重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人与自身的和谐、即身心的和谐。儒家文化、政治力量所覆盖的地方,无论大小广狭,都会成为自由品质、秩序品质双高的文明体和命运共同体。

关于儒家文化特区的设想,始作俑者应该是张祥龙教授。2001年7月,他就发表了《给中国古代濒危文化一个避难所:成立儒家文化保护区的建议》。文章建议,借鉴“一国两制”的先例和“特区”的举措,划出一块地方,方圆百里或百公里的保护区,采纳儒家的经国治世之策,培育愿意终生乃至世代传承儒家道统和生活方式的儒者。

东海于2013年9月设想的《儒城》,也是一个儒家特区,其中一些设想也可以实践于特区。2018年底,薛峰先生也与我口头探讨过特区问题。

2019年2月,黄明雨先生命我创作《台湾的生机》一书,希望我把台湾置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之中,以历史性和全球性的眼光,对台湾问题,包括历史和现实、文化和政治、道德和制度等等,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透视,并为解决台湾和两岸问题提供新思路。两岸合作、共同建设儒家文化特区,就是这种思路的一个结晶体。

黄明雨先生曾经建议特区设于海南,海南自有其地理环境优势,然儒家文化普适性极高,普适于任何省市和地区。也就是说,小到一个市县乃至乡村,大到一个省、一个国乃至天下,都能适合儒家政治。故方案中就不指明海南了。

至于特区是否可能,国共两党如此合作是否可能,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也不予考虑。或许,由于缺乏相应的文化思想气候和政治社会基础,儒家目前还没有治国或成立特区的机会,但这是客观原因,无碍于儒家王道的正义性、文明性和中华性。要重建中华,就必须也必然要走这条路。儒家已经来复,气候正在转变,基础终将夯实。儒家特区就是一个缩微的中国,今天的梦想就是未来的现实。

特区制度基本架构
一、政治制度
特区最高长官即特区元首,简称特首。特首是特区的最高权威和象征,特首令是特区最权威的命令。但特首令必须由正德院和政务院共同附署才能生效。对于来自特首和特首办的指令,正德院和政务院都有封驳权。

首任特首的产生,先由国共两党共同荐举考察并同意,再通过一定期限的试用,试用期间为摄政(摄政期可以暂定一年),最后由特区全民票决,通过后正式上位执政(可以暂定十年),否则另行推举。

特区工作正常化之后,特首的产生,先由正德院荐举,次由众议院考察同意,通过一定期限的摄政,最后由特区全民票决。这是禅让与民主两种制度长处的结合,既体现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大同王道精神,又保障了主权在民原则的落实。

特区政府设三公、仁化院、众议院、政务院、太学、都察院、大理院、艺术院、科学院、中医院、养济院等。

三公:太师、太傅、太保各一员,由仁化院共同荐举醇儒、大儒出任。三公主要责任是从文化上辅助特首,主要工作是论道弘道,即宣传弘扬儒家,指导特区道德建设。

孟子说:“《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孟子•梁惠王下》)这句话是《尚书秦誓》中语,为孟子所引用,意谓天降生人民,也替他们兴作了君主和老师,君师的责任就是帮助上帝来爱护人民。特首为特区人民之君,三公为特区人民之师,同时也是特首之师。特首事之,无犯无隐。无犯,不能无礼冒犯、触犯三公的人格尊严;无隐,无须隐瞒双方的观点,双方如有异议,可以公开争鸣,唯理是从。

三公职责各有侧重,太师侧重于文化教育,太傅侧重于为特区政治、制度和各项工作提供指导性意见,太保侧重于对各种异端外道和歪理邪说进行批驳。三公地位崇高,但不负责、不干涉特区具体事务。

仁化院:集中通儒大德文化精英,以研究、宣传、弘扬中华文化为宗旨,为制度、法律、政策的制定以及经济文化教育科学等各个领域的实践提供指导性意见。院士由文化群体选举产生。仁化院相当于古代的翰林院,在政治上亦类似于西方的上议院,但与上议院相比,文化道德要求更高,地位亦更加高崇。

仁化院下设昭文馆、集贤馆、国史馆三馆。昭文馆主管儒家经籍刊辑图书出版,并研究历代制度沿革和礼仪轻重。集贤馆负责征求、召集各界才智之士,并总管祭祀、宗教等事宜。国史馆掌修国史,主要是撰修清史和民国史。

众议院:民意机构,相当于西方的下议院。院士从社会各界选举产生,代表民意,收集并负责上达各界意见和建议。

政务院:是最高特区行政机关,最高特区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院长一员,典领百官,会决庶务。副院长二员,统六官,率百司,居院长之次。平章政事四员,掌机务,佐院长,管理特区要务。院长由仁化院、众议院公选,特首任命。其他副院长平章政事,由院长推举,特首任命。

政务院院长统辖以下七部:

官吏部:为管理特区官员的机关,掌品秩铨选之制,考课黜陟之方,封授策赏之典,定籍终制之法。类似组织部、纪委等部门的综合。

度支部:掌特区疆土、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度支是古代官署名,掌管全国财赋的统计和支调,故名。类似民政部、财政部、国土局等部门的综合。

典礼部:礼部掌典礼事务。考吉、嘉、宾、凶诸礼之用,管理与外国交流往来事务,并掌修明礼乐、更定章制。类似宣传部、文化部、外交部等部门的综合。古代礼部还主管教育,因教育工作特别重要,另设教育部。

司法部:主管特区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与都察院管稽察、大理寺掌重大案件的最后审理和复核,共为“三法司制”。类似最高法、司法部和公检法部门的综合。

工商部:管理特区工程事务和商贸事务的机关。职掌土木兴建之制,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商业贸易之典。类似工信部、水利部、城乡建设部、商业部的综合。

教育部:负责特区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

科技部:主管科学发展、科技创新和物质开发工作,服务科技人才。《大禹谟》说:“正德利用厚生惟和。”科技部负责利用,利物之用以厚民之生。

以上七部中,有五部与古代六部制类似,官吏部即吏部,度支部即户部,典礼部即礼部,司法部即刑部,工商部即工部。唯无兵部,特区军事、外交由两岸政府统一部署, 特区不参与也。同时,将教育事务从礼部单列独立出来,成立教育部。另增科技部。

太学:即儒家大学,特区官学和最高学府,设立四书五经博士,实行科举考试。此外,扩大太学的社会功能,如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所说:“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属是非于学校。”“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而后设学校之意始备。”在特区,仁化院、众议院和太学,都有议政参政、下情上达和舆论宣畅的作用。

都察院: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为特区最高监察机关,相当于古代御史台。长官为左、右都御史,下设副都御史、佥都御史等。

大理院:掌刑狱案件审理,为特区最高审判机关,与刑部、都察院并称“三法司”。

艺术院: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艺指技艺,古代有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现代的艺就更加丰富多彩了。特区重视各种艺术,集中艺术人才,以道御艺,以艺载道。下设诗馆、书馆、画馆、武术馆等等。和谐的社会美好的生活,有赖于道德挂帅,也有赖于艺术滋养。

科学院:儒家经典很重视科学研究和物质开发,强调格物致知、开物成务、观象制器的重要性。易经系辞中介绍,古人观象制器,都是从《离》《益》《涣》《随》《小过》《暌》《大壮》《夬》诸卦的卦象中获得启示的,包牺氏神农氏等等圣王,同时也是发明和利用的大师。

中医院:集中中医高手大家,研究传统医学的理论、诊断法和治疗方法,为患者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养济院:特区养老机构。对失去生存能力的老人给予救助和收养,规定收养的标准和操作过程。养老内容包括官方收养、物质救助、刑律优免、赋役减免、官员养老和精神表彰等。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给予“鳏寡孤独废疾不能自存之人”物质救助和赏赐。物质救助包括衣食住用、医药、丧葬等生活方面。在灾害和饥荒之时,还给予老人特殊的关照和救助。二、给予七十岁以上老人刑律优免,唯犯死罪的老人,无论年龄多大都不能免刑。三、给予八十岁以上高年荣誉旌表。除满足各种生活需要外,还用赐官爵的方式给予老人一定的政治荣誉和地位,表示对老人的尊重和优待。

二、教育制度
特区实行新科举制。

科举制正式确立实在隋炀帝时期,但儒学考试则早已存在。独尊儒术之后,儒家经典就是博士弟子所必读和必考。汉朝的儒学考试与后来的科举考试,在考试内容、文章格式、制度设置各方面有异有同。博士弟子通过考试获得官职只是汉朝官员来源之一,汉朝主要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特区以科举为主,兼采察举与征辟。

科举制是古代多种取士之法中最科学者,应该反本开新地改革,不可斩草除根地废除。废除科举是清政府犯下的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戊戌变法,学习西方文明、建立君主立宪政体的目的无误,这是当时中国最好的道路和方向。教育改革方面,兴西学也没错,废科举(废八股、乡会试及生童岁、科考试)则大误。

废科举导致儒家丧失制度根基,朝廷流失人才和人心。由于缺乏文化自信,面对西方制度和科技之优势,求变心切,过犹不及。西方好东西没学到手,先自弃了自家精华。呜呼!清末废除科举,民初废除读经,都是自废文化、自残道德、自掘坟墓之举,直接恶果就是歪理邪说泛滥,国民德智双缺。

特区实行新科举制,首先以儒家经典为第一学科,知识人必读,从政者必考。义务教育从小学开始,中学完成,每个特区居民从七岁起都必须接受教育,士农工商都一样。必须完成儒家大学教育,才能取得士的资格。唯士可以专业从政,农工商只有权参政议政。(初级阶段可以从宽)。当然,经学只是基础课,大中小学其它学习考试内容自当与时俱进,合时代潮流,取西方精华,与现代接轨。

新科举制的教育宗旨,除了培养士君子,更有参政议政、指导政治、引导舆论等作用,以达到黄宗羲所说的“必使治天下之具皆出于学校”、“公其非是于学校”的功效。

新科举制的实行,可以有个预备期。预备期间,开展官员读经活动,让各级官员初步了解儒家思想,这等于官德官智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官德官智的提升,民德民智很容易水涨船高。

配套措施:其一、政府建立儒家大学,立四书五经博士,培养专业儒学人才,官学还有小学中学。同时,特区政府鼓励、奖励民间私塾教育。其二、将孔子诞辰定为圣诞节、教师节,以纪念这位至圣先师,也是特区政府尊师重教的体现。

三、经济制度
特区实行私有制,包括土地私有制和经济私有制。即私有土地、私有经济为主体,公有经济为补充。依法制民之产,保障民有恒产,维护国民私有财产权。

这也是自汉唐至明清的传统。历代王朝都实行土地和经济私有制,私有为主,公有为辅。即使是井田制,也并非纯粹的公有制,而是具有双重性,是公有(国有)和私有两种性质的统一。商时公有(国有)成分偏重,周后“九夫为井”之制,私有原素增多。井田制崩溃,土地就私有化了。

特区实行市场经济,即资源配置市场化,经济行为主体权、责、利界定分明,以市场竞争为经济运行的基础,经济关系的国际化,实行必要的、有效的宏观调控,依法维护经济市场的自由、公正和繁荣。

英国启蒙思想家大卫•休谟在《人性论》一书中总结了三条基本的自然法则。第一条是稳定财产占有的法则,也就是私有产权的不可侵犯性。第二条是根据同意转移所有物的法则,也就是自愿交易、自由签约权。第三条是履行许诺的法则,也就是人要言而有信。

这三条自然法则,是西方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也是儒家仁政王道题中应有之义。

孟子提出仁政的五个方面,其二、其三都涉及市场和经济。他说:“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孟子•公孙丑上》)市场,提供存放货物的场地而不征租赁税,依照规定价格收购滞销货物,不使货物积压货场,让天下坐贾都高兴,愿把货物存放在那个市场上;关卡,只检查不征税,让天下的行商都高兴,愿意经过该国的道路。这不就是零关税的自由经济吗?

《易经•系辞下》说:“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中午进行交易做生意,召集各地民众,聚集各地货物,交易之后,各自得到了想要的货物就离开了。这不就是自愿交易和市场经济的原始雏形吗?据《系辞》所说,这个雏形在神农氏的时候就具备了。

在政治上,孔子提出“因民之所利而利之”的信条,要求政府关注民众的愿望和要求,尽可能满足民众的物质利益需要。这就包含了自由经济的逻辑。自由经济的表层义是轻税赋,尊重市场,给个人经济自由;深层义就是遵从自然法则和秩序。这种经济自由主义取向,意味着自愿交易自由签约,也就是一致同意原则。至于履行许诺坚持诚信,更是儒家的道德原则和政治原则,毋庸多言也。

特区实行什一税制,即十分之一的税率。

四、特区地方政府
指相对于特区政府、即特首府、政务院而言的各级政府。

《周礼•大司徒》中将王国百里之内划作乡,百里之外划作遂。乡内组织是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五党为州,五州为乡。据此,特区地方政府分为三级,即乡级、州级、党级。

乡级政府长官为乡长,州级政府长官为州长,党级政府长官为党正。乡长、州长和党正等地方政府长官由该地人民自行选举,特区政府考察通过后予以任命。党以下民间自治,族有族师,闾有闾胥,比有比长。政府引导,民众自决。

五、特区宪法建议
特区实行儒家宪政。

建议国共两党协商成立特区宪法修订小组,坚持中道主义道统本位,汲取西方各国宪法精华,形成特区宪法草稿,让各界精英和全国人民辨难讨论,如此五至十年,然后损益制定。

有宪法、无宪政是所有马家政治的共性。马家宪法是集极权主义、民粹主义、集体主义之大成的宪法,虽然其中袭用了自由主义的一些概念和自由宪法的某些条款,但注定无法落实,有宪法无宪政。试图在马学和马家宪法框架内实践宪政,无异南辕北辙。至于三民主义,即使借助儒家和自由主义的道德内助和政治外助导出宪法,品格非常有限。

只有仁本主义和自由主义才能导出好宪政,只有仁本主义才有资格引导中华宪法的制订,东海的《中华宪政大纲》可供参考。

特区特色例举
特区的儒家特色,体现为三统:道统、政统、学统。

道统在上,以儒家文化为意识形态和指导思想,建设政治文明,形成儒家政统,其制度模式是新礼制,兼融上古禅让制、传统君主制和西方民主制之精华于一身。

新礼制中,特首的产生方式,体现了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儒家精神和主权在民的民主原则。新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科举制度、御史制度、谏官制度、史官制度、谥号制度、祭孔祭天制度等等,则属于古代君主制的精华。

关于新礼制,东海在《主权在民论》中辟有“中华特色的三权分立”和“主权在民的制度保障”两节简述。礼制德主刑辅,礼法并用,制官以礼,齐民以法,既讲平等又有差等,既重秩序又重自由,强调有序自由,追求秩序和自由品质双高。

新礼制以法律的方式维护民众的四大自由,即言论信仰自由和免于匮乏恐惧的自由。这方面与西式民主制有所不同的是,新礼制宽于民而严于官,官员不享有言论、信仰自由。官员必须建立天理良知信仰,言论如果出错,轻则警告记过,公开检讨道歉,重则贬谪或撤职。

新礼制下,恢复儒学的王官学地位,以儒经为学生必读、官员必考之书,立四书五经博士,形成儒家学统,教育制度就是新科举制,兼汲古代科举和现代学校之优点为一体。

三统之下,特区的文化导向、政治体制、公民权利及社会发展等等方面自会形成形形色色的特色,兹摘要如下:
一主三辅:特区在文化上,以儒家为主统,以佛道和自由主义为辅统。在维护思想市场自由的同时,对这三家学说予以特别的尊重。特区大礼堂正墙,可浮雕人物一组:孔子居中,左边释老,右边华盛顿或罗斯福,以象征中华文化和文明一主三辅。华、罗两位美国总统,一个开创了现代民主政治先河,一个是现代自由主义典范,谁更有资格代表美国和现代文明,可付公论。

三权分领:特区实行中华特色的三权分立法,即主权在民,治权在君(特首和特区政府),教权在儒。

也可以称为三权分领:民领主权,特首正式上位,必须得到特区居民多数同意,获得民意合法性,天下为公,此之谓也。与西方民主制有所不同的是,特首由政治、文化、教育三界菁英推举,一般特区居民对于特首只有否决权,没有选举权。(详见《特区政治制度架构》)。君领治权,特首和特区政府负责特区管理,人民须服从君主敬天依礼的领导。“天地之大,黎元为本;邦国之贵,元首为先。”(李世民语)此之谓也。儒领教权,由儒家群体负责教育。“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之重,儒家为首。

建设孔庙:在特区各地建设孔庙,争取每乡一庙,为学习、宣传、弘扬儒学,为各地儒生聚会交流提供道场。

祭孔大典:每年举行一次祭孔大典。特首或三公主祭。孔子作为儒家文化大宗师,中华文化和道德最高峰,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民族魂。通过祭孔,表达对孔子的特别尊重,对于增强文化自信,凝聚民族精神,提升特区品格,都具有非同寻常的作用和意义。

选贤与能:特区选拔官员以德行和能力为两大标准。对官员有严格的道德和纪律要求,违规违纪者警告、降职、辞职或削职。官员财产公开。法律面前官民平等,但“礼不下庶人”,普通民众的非礼言行,可以付诸舆论批评或任由师长教育。

儒家爱有差等,道德要求也有差等,先己后人,先官后民,先内后外,由近及远。要求各级官员做到的,领导层要先做到;要求普通民众做到的,官员群体要先做到,希望外人做到的,本区居民要先做到。同时亲亲仁民爱物,大爱无疆而又次序井然。

新科举制:举行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学习和考试内容,兼顾佛道和自由主义经典。特区对居民“庶之富之教之”:自由生育,助民致富,重视教育,创办大中小官学并鼓励民间办学。(详见《特区政治制度架构》)

民权维护:特区维护民权,依法保证执法机关的执法文明度、透明度和可监督性,严惩各种侵犯人权的行为。特区走上正常轨道后,特首由正德院荐举,众议院认可,通过一定期限摄政,最后由特区全民票决。这是对主权在民的制度落实,是对民权最大的尊重。

社会保障:健全福利保障制度,健全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体系,使国民在教育、医疗、养老和就业等方面得到基本保障,保证“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特区居民富不封顶,穷有底线。社会保障包括社会救助、社会优抚和社会福利三个层面,内客涉及救荒、养老、医疗、生育、收养和抚恤等方面,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社会保障的对象、机构人员设置及其职责、具体措施。

尊老养老:社会保障以尊老养老为重点。孟子说“西伯善养老”,敬老养老是历代儒式政府的特色之一,特区制定养老政策,建立养老体制,大力倡导尊老敬老养老的好风尚,养老内容包括官方收养、物质救助、刑律优免、赋役减免、官员养老和精神表彰等。

阳光大法:实行官员财产公示制度,各级政府官员包括国家领导人的家庭资产都按规定申报登记并向社会公布,以充分保障纳税人知情权、监督权的行使,让检察机关更好地履行监督的义务和责任。作为配套措施,对于拒不申报和申报不实者要追究法律责任。

环境保护:儒家天地万物一体之仁,亲亲仁民爱物,仁爱有序而无限,爱物包括爱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环境,提倡可持续发展。明确落实国家和各级官员必须为此承担的相应责任,发挥民间组织在环境保护中的参与和监督作用。

新教师节:儒城以9月28日为圣诞节和教师节;定期举行儒学会讲,由特首及三公主持,特邀区内外、国内外名家主讲;每年举行春秋两次祭孔大典,由礼部负责,特首及三公主祭。

乡饮酒礼:可分两种,其一,乡有乡学,学制三年,学成者作为人才推荐给特区。届时乡长要作为主人举行乡饮酒礼,招待乡学中的贤能之士和德高望重者。其二,包括乡长在内的各级长官以宾礼宴饮特区贤者。

实行谥礼:谥号是对有一定地位、身份或声望的死者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盖棺论定,谥礼是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史官制度、谏官制度一样,对权力有一定的约束作用,对于砥砺士节、导善官德、劝善惩恶、移风易俗皆大有裨益。详见东海《谥论》一书。(待出版)特区三界菁英去世,特区政府将赐予公谥,以资嘉勉。

推行四礼:四礼,指加冠、婚嫁、治丧、祭祀四种礼仪规范,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四种礼。隋王通《中说•关朗》:“正家以四礼,冠婚丧祭。”特区以朱子家礼为依据倡导、落实之。

实行土葬:孟子说:“养生者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离娄下》) 实行土葬是送死大事之要点。东海曾提议,一些城市如果无力供应墓地,可以到乡村荒山野岭去设置一些墓葬区。只要合理规划,限制特权坟墓,限定尺寸规格,土葬是可以妥善落实的。

倡导中医:中医中药在中国已有几千年历史。几千年的临床实践充分证明,中医中药在治病防病养生诸方面都是有效可行的。特区鼓励、推崇中医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

官商分离:特区重视富民厚生,强调民有恒产,实行土地民有,反对国家垄断(例如盐铁垄断),严禁与民争利。孟子说“上下交争利而国危”。上上下下都唯利是图,国家就危险了。官商分离,意味着二禁:禁止官员及其近亲经商,禁止商贾从政。这是历代儒家传统的制度行为,旨在有效防止权力阶层与民争利。

德主刑辅:或担心国人道德败坏已久,难以忍受道德挂帅的儒家政治。可以毋忧。儒家德主刑辅,本就强调慎刑慎罚,又有“刑新国用轻刑”的规定。道德问题教化解决,思想问题思想解决,最多纪律解决,立法从宽,理所当然。特区一般民众的自由度和社会宽松度,与西方相比,将有过之而无不及。

不教而诛谓之虐。对于原来没有接受过儒家教育的人,就是犯了罪,特区政府也可以法外开恩,从轻从宽处理。只有教而不改,才会依法惩治。大赦是法外开恩的最高形式。特区正式成立、开张之时,将举行一次大赦,大罪从轻,死罪不死,一般罪行既往不咎,给罪犯们提供一条从精神到生活的新生之路。当然,他们必须强制接受一定期限的儒学和礼法教育,革面洗心,重新做人。

十恶不赦:以下十大罪恶适用死刑。一恶逆:殴打和谋杀祖父母、父母。二谋叛:指叛国,背叛国家之行为并造成严重后果,此罪犯罪主体是官员;三不道:杀一家非死罪3人及肢解人,吃人肉;四不睦:谋杀亲属,谋害或虐杀子女;五不义:官吏之间互相杀害,士卒杀长官,学生杀老师等;六内乱:亲属之间通奸或强奸等;七暴恐:针对平民的恐怖主义凶杀暴行;八强奸:使用暴力胁迫等手段强行发生性关系并造成重大人身伤害,奸淫幼女;九抢劫:使用暴力胁迫等方法强行劫夺公私财物并造成重大人身伤害;十人贩:贩卖妇女儿童和人体器官者。

这十种恶行,可称为“新十恶不赦”。另外,重大冤假错案制造者,重大贪腐分子,也都适用死刑。在将“新十恶不赦”落实于司法实践之前,当有一个教育期。要让所有人明白,有些罪行可以因悔罪态度好而从轻处理,有些罪行一旦犯下,就是死路一条。不教而诛谓之虐,教而不诛谓之弛,教而后诛谓之义。慎之哉,慎之哉,政府要慎刑,国人也要慎行。

君子之区:特区君子最多,文质彬彬,博文约礼;学者最多,各派各家,自由争鸣。劳动光荣,文学创作、思想创发、科技创造、科学创新等高级别的劳动特别光荣。特区政治文明、社会自由、居民幸福的程度,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之身心的和谐程度,都应是各个国家和地区中最高的,并越来越高。

自由之区:特区维护言论信仰自由,支持百家争鸣。制订《新闻法》和《出版法》,杜绝以言治罪,落实思想自由、出版自由和学术自由,保障各种学说、异议包括反孔反儒反政府言论的自由,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自由有界,官员的边界是礼,官员非礼,轻则警告降职,重则削职为民;礼不下庶人,民众的边界是法。

礼制自由:在特区,权力越大自由越小,权力越小自由越大;权力有明晰边界,权利有基本保障,每个居民都是自由人。自由的品质得到礼法的双重维护:官员的自由不能违礼,民众的自由不能违法。

与法治自由有所不同,特区的自由是德治的自由。在新礼制的框架内安放现代自由观念。礼制包涵法治而优于法治,故可以超越法治。法治相当于“道之以政、齐之以刑”,礼制则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西方法治仿佛“今之刑教”,其优点是法律相当公正,其不足是“无礼以教”,所以刑法细密,刑罚繁盛。

礼制社会,秩序和自由品质双高,因为礼制自由有礼法双重边界,礼以制官,法以制民。官员地位越高,道德规范越严,自由度越低,若有非礼言行,就要受到相应处罚。而民众自由度高得多,只要不犯法就可以。那样的社会,其和谐度文明度幸福度必然远高于法治社会。

来去自由:特区完全开放,居民来去自由。严格地讲是“去自由”,随时可以移民异地。至于来者,是否接纳,如何接纳,每年接纳多少,都要量力而行,根据本区接纳能力而定,以免造成人满为患。我相信,十几年甚至几年后,仁本主义实验区就会成为举世瞩目和向往的美好城市,天下人以入籍为荣。

评判特区好坏、实验成败可以有很多标准,最大的标准是民意。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此之谓也。特区是自由之区,如果近悦远来,社会和谐度、居民幸福度不断提升,入籍者越来越多,就说明成功;反之,如果社会怨气重重,居民纷纷逃离,自然失败无疑。

从善如流:特区坚持仁本主义中道,具有最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厚德载物,海纳百川。对于他城他国的好东西,无论文化、道德、思想、艺术、政治、制度、法律、教育、经济、科技哪个领域,无不精研细究,择善而从。

由近及远:化之本,由近及远。特区在把本区建设成为近悦远来的道德之区后,将力所能及地帮助区外各地乃至西方各国的文明建设,从文化启蒙、道德引导、经济协助等各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公羊》:“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儒城是“内其城而外诸城,内诸城而外异国。”内外者,先后也。

孔子说“善人为邦百年,可以胜残去杀”,善人为政百年才能感化残暴,废除死刑;又说“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圣王来干,三十年可以建成仁国;又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孔子来干,一年可以有所收获,三年初见成效。特区建设十年内当大有成效,三十年成为大文明、大光明区。
 
2019-3-1

作者简介
余东海,儒者,本名余樟法,男,属龙,西历一九六四年生,原籍浙江丽水遂昌县,现居广西。曾用笔名东海一枭,萧瑶。出版有学术著作:《儒家文化实践史(先秦部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大良知学》(贵州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儒家大智慧》(上海三联书店2014年版),《东海先生丛书》(中国友谊出版社2016年版),《仁本主义论集》(知识产权出版社2018年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