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小玲:这个无节的清明



清明又逢,却再遇疫情而无法回归。那安眠家乡山间的祖辈与父母,是年年的牵挂和思念,是缠满失落的记忆与无奈。数十年离乡在外,周而复始一种令人刻骨的痛创:每遇一次噩耗,赶赴一段路程,见上一面遗容。如此,从未有过临终嘱托,或凝聚千言的目光告别,我和他们没这个时间。而只有在一种无感状态下,将他们终结的生命一一送进那个冰冷的墓穴;然后,面对一片起伏的山峦,心里再默默地一阵翻江倒海:生离死别,前赴后继!死亡,从来就不曾退让给诞生。这是人类最不愿提及的宿命,却又是永远存在的一种目标现实。

这种所谓的目标,对我也越发地清晰了。尤其当双亲先后成为一坛骨灰,被安葬进入那个无人照看的墓地,便发现:已没人能在前头为自己抵挡死神的渐渐靠近。而我,也的确是个像往辈那样经过了是是非非、酸甜苦辣,曲折复杂与悠悠长夜。并且,这个同我相伴的人间社会,也总是老得一副佝偻与沉重,难以康复到健壮和正常的体态。可我,在依然渴望它有所改变时,却已开始向老了,离那种种荒凉与孤寂的天地描述也只是一步之遥。换种说法,在尚未完全理解或体验人为何真、生为何状时,就可能成为下一代人的清明与野草的话题。

每当清明时分,我自然会想到故土那座坟茔。第一个进去的是祖母,一位善良也是虔诚的佛教信徒。老人一生行多言寡,却给我这个孙子留下了极简的提示:“睡有补”;“你是观音的儿子”。前一句是担忧我熬夜过度,伤了未来。后一句则是在告知,我此生不能脱离情怀的牵引。她总那么纯洁、淡定地活着,这似乎也深深地影响着我的父亲。面对环境风起云涌,任凭地位的或升或降,都以微笑平和与外人;不管日子的时甘时苦,皆以坚毅温暖家人。无疑,祖母还给出了这个家庭一种示范:做与世无争的普通人,并尽量保持住生的尊严。

在离县城并太远的北山一隅,被扩修的祖墓因其独特,在路人眼里似如“风景”。那里有我撰写的墓志铭。不过,而立之年那种对生命的礼赞和理解,显然难以胜任一层厚重与成熟。虽如此,我为祖母那块单写的碑文,至今依然自信满满:“没文化的教育有文化的,这是悲剧。”——这当然不属于反智,而是某种人性、灵性与神性形成的光芒对人的折射。奶奶就是认得几个字的美丽的文盲,却不影响她对人生抱有明朗、清澈的觉悟与态度。爷爷早逝,奶奶独立持家,她让一切顺其自然,包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言行举止,也包括生与死。

有时候,我会试图集中精神来设想一次壮丽的死,但往往难以坚持下去。那是缘于,它迅速就被插进的生的形态所替代。因为,那种无异于造作而又奢侈的生命感,根本就经不起糙如铁器般的生存所碾压。曾经写诗的浪漫,也早让位给每日苦沉的现实。父母、亲戚,以及周边师长和友人们的一一离去,真切地改写了对某种生死的思考空间,而尤其冷酷的事实在告诉我:除了直接的,还有一种间接的死亡或最终导致直接的死亡:人心,人伦,道德、常理,以及基本的行为信仰。而这些,也往往在某些有知识的、手握权柄的人们身上发生。

前辈们,已化成轻烟一缕上了云霄,却并未丧失承前启后的价值。每一次回乡扫墓,遇见凄凄荒豖,重阅碑上文字,回味逝者生前,感悟也总在加深:死亡无法超越,上天对所有人都很公平。人生短暂,个体理应自我珍重亦尊重他人;生命惟有一次,公共社会应深化“人人平等”的意识与操守;而缺少自由、鲜活的个体生命,就没有完整像样的人类可言。我猜想,人们在墓地上,这种道理或许一样显得格外简单且普世。问题是,倘若重返人间,置身纷争与丑陋不断的包围圈,深陷人人依然无法平等的社会困境里,还原的就不仅仅是心痛。

其实,我这个属于多愁善感的生命之屋,很早就已“被秋风所破”。也不独独在这清明,有着面对死亡与众多灵魂的苦涩缠绕。正如自己的诗所曾表达过的那样——“人生太辽阔,总要招惹八方的风。”一路走来,人间的不平,社会的矛盾,人类的冲突;贫困与狭隘,贪婪与罪恶,权力与阴谋,等等,都毫不松懈地压在身心之上。而我这个庸常之人,只不过是一根敏感的神经,便有了在漫长岁月中的屡屡承受。它形成了某种无形的折磨,或释放着可以让人慢慢倒下的毒素?反正,醒悟几乎就意味着伤害,还必须在一线有光的夹缝间挣扎。

相比那些真正承重的,我只是无足轻重的旁观者,哪怕有一种执着,这么漫无边际的感伤,或那样天涯海角地敏锐。每一个年轮截止,都留下一串难以抹去的最难忍、最伤痛的印痕。人们已知的与未知的,都在这人世上演着撕心裂肺的悲痛。那种被贫困、被压迫、被漠视、被羞辱、被算计、被耽误、被伪善或被无所谓而遭种种萎缩与消亡的生命态,包括不时突然爆发的空难、地震,矿难、洪灾而被直接消身——他们的至爱亲朋,是如何地不能面对与承受?这一切,都会在清明这一时节让人思绪万千,感叹新颜未敌旧貌的人的历史的苍凉!

这些日子,内有疫情,失序与错乱出现了诸种非正常的人身遇难;外有战争,更有无处躲藏的平民面对了枪炮的射杀。这等鲜淋淋的死,不在情理之中,完全出乎意料——碰上这样的清明,便没了节日,更没了某种可以精心设计的悼念仪式,用多少鲜花也不足以告慰和完整祭奠。惟有哀痛,惟有失去,惟有反思这个人类世界:文明安详的生存为什么如此难以预期?活着,人们又该珍惜什么、维护什么,或厌恶与反对什么?那些古人都知辨别利害与取舍的正邪与悲欢,为何今天依然界限模糊?失去“彼岸追求”的文化,灾难难免如影随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清明将至,自然想起唐人杜牧这诗句来。从古至今,人们为亲人上坟,表达哀思,久而久之也早就形成了清明节日。只是,在这个延续千百年的传统里,似乎少有对生命现实的持续追问与忧患。也许,越到后来就越放不开,或不再问、不能问?“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在写出《阿房宫赋》的诗人眼里,其触景生情,当然不单纯对个体生命的悼念与哀伤:秦与六国,皆为昏君所毁;而大唐帝国亦处崩溃边缘。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牧,何不赋予清明节以“凄迷零乱”的意境?

清明节里,任何一次都无法拒绝情感的投入。由里而外,我每每得一浪高过一浪地思潮激荡;有时,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血液有些冰凉。那些来自过去与当下的,归属不同层面的形形色色人间生命,就会聚拢在自己心底的周围,让你去辨认或审美,选择其色彩或灰暗或明亮的属性。而他们是逝者也可能是生人——在这过程,那些曾经伟大的生命会吹活转来、成为慰藉,即便他们的身躯已不存在;而某些渺小的生命也会瞬息死去、成为过去,即使他们的肉身还张力满满。当然,我很清醒:无论如何,这个世界都包含着五光十色的生与死。

这悼亡的季节。眼前玉兰树却是一番迫不及待,白的、红的,鲜花儿开满了枝丫。阳光下,我凝视着它们,一边浮现出那些烙印深深的逝者;一边也想象着正在复苏中的大地,是否给悲伤中的人们一种春天的安抚,一种突围的希望?

2022.4.5 凌晨
民主中国 | minzhuzhongguo.org

苏小玲:这个无节的清明



清明又逢,却再遇疫情而无法回归。那安眠家乡山间的祖辈与父母,是年年的牵挂和思念,是缠满失落的记忆与无奈。数十年离乡在外,周而复始一种令人刻骨的痛创:每遇一次噩耗,赶赴一段路程,见上一面遗容。如此,从未有过临终嘱托,或凝聚千言的目光告别,我和他们没这个时间。而只有在一种无感状态下,将他们终结的生命一一送进那个冰冷的墓穴;然后,面对一片起伏的山峦,心里再默默地一阵翻江倒海:生离死别,前赴后继!死亡,从来就不曾退让给诞生。这是人类最不愿提及的宿命,却又是永远存在的一种目标现实。

这种所谓的目标,对我也越发地清晰了。尤其当双亲先后成为一坛骨灰,被安葬进入那个无人照看的墓地,便发现:已没人能在前头为自己抵挡死神的渐渐靠近。而我,也的确是个像往辈那样经过了是是非非、酸甜苦辣,曲折复杂与悠悠长夜。并且,这个同我相伴的人间社会,也总是老得一副佝偻与沉重,难以康复到健壮和正常的体态。可我,在依然渴望它有所改变时,却已开始向老了,离那种种荒凉与孤寂的天地描述也只是一步之遥。换种说法,在尚未完全理解或体验人为何真、生为何状时,就可能成为下一代人的清明与野草的话题。

每当清明时分,我自然会想到故土那座坟茔。第一个进去的是祖母,一位善良也是虔诚的佛教信徒。老人一生行多言寡,却给我这个孙子留下了极简的提示:“睡有补”;“你是观音的儿子”。前一句是担忧我熬夜过度,伤了未来。后一句则是在告知,我此生不能脱离情怀的牵引。她总那么纯洁、淡定地活着,这似乎也深深地影响着我的父亲。面对环境风起云涌,任凭地位的或升或降,都以微笑平和与外人;不管日子的时甘时苦,皆以坚毅温暖家人。无疑,祖母还给出了这个家庭一种示范:做与世无争的普通人,并尽量保持住生的尊严。

在离县城并太远的北山一隅,被扩修的祖墓因其独特,在路人眼里似如“风景”。那里有我撰写的墓志铭。不过,而立之年那种对生命的礼赞和理解,显然难以胜任一层厚重与成熟。虽如此,我为祖母那块单写的碑文,至今依然自信满满:“没文化的教育有文化的,这是悲剧。”——这当然不属于反智,而是某种人性、灵性与神性形成的光芒对人的折射。奶奶就是认得几个字的美丽的文盲,却不影响她对人生抱有明朗、清澈的觉悟与态度。爷爷早逝,奶奶独立持家,她让一切顺其自然,包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的言行举止,也包括生与死。

有时候,我会试图集中精神来设想一次壮丽的死,但往往难以坚持下去。那是缘于,它迅速就被插进的生的形态所替代。因为,那种无异于造作而又奢侈的生命感,根本就经不起糙如铁器般的生存所碾压。曾经写诗的浪漫,也早让位给每日苦沉的现实。父母、亲戚,以及周边师长和友人们的一一离去,真切地改写了对某种生死的思考空间,而尤其冷酷的事实在告诉我:除了直接的,还有一种间接的死亡或最终导致直接的死亡:人心,人伦,道德、常理,以及基本的行为信仰。而这些,也往往在某些有知识的、手握权柄的人们身上发生。

前辈们,已化成轻烟一缕上了云霄,却并未丧失承前启后的价值。每一次回乡扫墓,遇见凄凄荒豖,重阅碑上文字,回味逝者生前,感悟也总在加深:死亡无法超越,上天对所有人都很公平。人生短暂,个体理应自我珍重亦尊重他人;生命惟有一次,公共社会应深化“人人平等”的意识与操守;而缺少自由、鲜活的个体生命,就没有完整像样的人类可言。我猜想,人们在墓地上,这种道理或许一样显得格外简单且普世。问题是,倘若重返人间,置身纷争与丑陋不断的包围圈,深陷人人依然无法平等的社会困境里,还原的就不仅仅是心痛。

其实,我这个属于多愁善感的生命之屋,很早就已“被秋风所破”。也不独独在这清明,有着面对死亡与众多灵魂的苦涩缠绕。正如自己的诗所曾表达过的那样——“人生太辽阔,总要招惹八方的风。”一路走来,人间的不平,社会的矛盾,人类的冲突;贫困与狭隘,贪婪与罪恶,权力与阴谋,等等,都毫不松懈地压在身心之上。而我这个庸常之人,只不过是一根敏感的神经,便有了在漫长岁月中的屡屡承受。它形成了某种无形的折磨,或释放着可以让人慢慢倒下的毒素?反正,醒悟几乎就意味着伤害,还必须在一线有光的夹缝间挣扎。

相比那些真正承重的,我只是无足轻重的旁观者,哪怕有一种执着,这么漫无边际的感伤,或那样天涯海角地敏锐。每一个年轮截止,都留下一串难以抹去的最难忍、最伤痛的印痕。人们已知的与未知的,都在这人世上演着撕心裂肺的悲痛。那种被贫困、被压迫、被漠视、被羞辱、被算计、被耽误、被伪善或被无所谓而遭种种萎缩与消亡的生命态,包括不时突然爆发的空难、地震,矿难、洪灾而被直接消身——他们的至爱亲朋,是如何地不能面对与承受?这一切,都会在清明这一时节让人思绪万千,感叹新颜未敌旧貌的人的历史的苍凉!

这些日子,内有疫情,失序与错乱出现了诸种非正常的人身遇难;外有战争,更有无处躲藏的平民面对了枪炮的射杀。这等鲜淋淋的死,不在情理之中,完全出乎意料——碰上这样的清明,便没了节日,更没了某种可以精心设计的悼念仪式,用多少鲜花也不足以告慰和完整祭奠。惟有哀痛,惟有失去,惟有反思这个人类世界:文明安详的生存为什么如此难以预期?活着,人们又该珍惜什么、维护什么,或厌恶与反对什么?那些古人都知辨别利害与取舍的正邪与悲欢,为何今天依然界限模糊?失去“彼岸追求”的文化,灾难难免如影随形?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每当清明将至,自然想起唐人杜牧这诗句来。从古至今,人们为亲人上坟,表达哀思,久而久之也早就形成了清明节日。只是,在这个延续千百年的传统里,似乎少有对生命现实的持续追问与忧患。也许,越到后来就越放不开,或不再问、不能问?“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在写出《阿房宫赋》的诗人眼里,其触景生情,当然不单纯对个体生命的悼念与哀伤:秦与六国,皆为昏君所毁;而大唐帝国亦处崩溃边缘。忧国忧民的文人杜牧,何不赋予清明节以“凄迷零乱”的意境?

清明节里,任何一次都无法拒绝情感的投入。由里而外,我每每得一浪高过一浪地思潮激荡;有时,甚至能感觉到自己的血液有些冰凉。那些来自过去与当下的,归属不同层面的形形色色人间生命,就会聚拢在自己心底的周围,让你去辨认或审美,选择其色彩或灰暗或明亮的属性。而他们是逝者也可能是生人——在这过程,那些曾经伟大的生命会吹活转来、成为慰藉,即便他们的身躯已不存在;而某些渺小的生命也会瞬息死去、成为过去,即使他们的肉身还张力满满。当然,我很清醒:无论如何,这个世界都包含着五光十色的生与死。

这悼亡的季节。眼前玉兰树却是一番迫不及待,白的、红的,鲜花儿开满了枝丫。阳光下,我凝视着它们,一边浮现出那些烙印深深的逝者;一边也想象着正在复苏中的大地,是否给悲伤中的人们一种春天的安抚,一种突围的希望?

2022.4.5 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