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报专讯】今年元旦,3万人游行到中联办,提出不同诉求,主要的有两项:一是香港的政制改革,争取双普选;二是释放刘晓波。第一项是原定的内容,而第二项则是因为内地重判刘晓波而激发出来的,令游行人数有所增加。我们不妨思考一下这次游行的各种现象到底反映了什么问题,同时探索一些解结的办法。民间如是,官方更应如是。
其一,外界关注这次游行的目的地由政府总部转到中联办,显示港人希望把诉求直接向中央反映。谈到这个问题,我想,倒不如更深入地研究:为什么会出现这个转变?
其实,回归10多年以来,香港人都愿意给予时间,并希望港府作为香港与内地沟通、谈判,以及争取权益的桥樑。但可惜的是,港府长期以来的表现都不能令港人满意。在经济方面,虽然内地有不少挺港政策,但不少港人认为,这是互相有利的措施,并不是港府争取的成绩。在政治方面,则是乏善足陈,尤其是近期的连串事件,更令港人感到港府已无法发挥「润滑剂」的作用,无法保障「两制」的特色。政制改革寸进而行,而港府的重点只考虑北京的看法。在香港记者遭受不公平对待的问题上(例如在内地被「屈」藏毒或被殴,以及最近深圳公安可能越境执法,发生在香港的案件竟然转到内地审理等等),港府只表示「关注」、「跟进」,或「正向内地了解」,但最后多是不了了之。
内地专家学者﹕港府「三不靠」
所以,连内地的专家学者也对港府多了一个形容词,叫做「三不靠」:
●第一个「不靠」,是内地根本不需再依靠港府,无论经济或政治方面,中央的影响力已完全可以驾驭香港,而且这种迹象愈来愈明显,愈来愈要名正言顺。内地人士经常说:「香港无经济,就没两制。」今天香港经济也要依靠大陆,那么「两制」的重要性就大大放轻了。如果说中央还有「依靠」港府的地方,那就是港府仍然是一个机械人的手臂而已。
●第二个「不靠」,是指香港市民也愈来愈不依靠港府,香港与内地经济互助互补,是民间的推动多於港府的努力,港府官员的策略、见识和「中国视野」更落后於民间(内地官员称港府官员有的是「中国官场视野」)。在政治方面,港府既不能也不敢向中央争取更大的空间,所以,元旦游行的目的地转到中联办,就是市民在政治诉求上不依靠港府的表现。
●第三个「不靠」,是工商界不再依靠港府开展与内地的经济关系。大财团、大商家早已直达天庭,反过来成为可以影响特首人选的「造王者」;中小型企业也不敢对港府寄予厚望,而港府的重点也从来没有放在中小型企业之上。
所以,各界对港府的「三不靠」将令港府成为「三跛状态」,难以协调香港与内地的深层次矛盾。
问题在京愿意不愿意放手
其二,面对这些转变,港府和北京应该如何回应?老实说,港府能做的、敢做的,真的不多。港府问责高官的思维、长期积累的政治文化和高职厚禄,已令他们因循苟且,无所作为,而这正是北京的合意选择。所以,如果北京在观念上没有与时俱进,并没有全面和正面理解香港人的行动,这个「结」只会愈绑愈死。
为了解结,我们不妨也认识一下内地的思维,理解他们的顾虑。内地经常感到香港人在政治上太急进了,不理解国情,不理解全局,不理解和谐社会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更不理解国际斗争潜伏在香港的複杂性。北京还认为,香港一些人被外国利用,所以更要驾驭。
容或上述担心有其依据,但事实证明,这些担心都不是主要矛盾。外国要「扰乱香港和中国」,但如果我们的政策对头,外国难有可乘之机;而且,民主改革是香港人自发的诉求,不能因为「外国在背后插手」而拖慢步伐。香港人「在政治上太急进」,但香港在「两制」之下已有条件实行较大的政治改革,北京不宜忽视。香港人「不了解国情」,但关键是怎么样的国情。这一切都存在差异,需要实际行动沟通、接触,才能打破隔膜,但这又是一场春梦。
如今,春梦已醒,才令更多人认定,问题不在外国插手,不在香港人冒进,而在北京愿意不愿意放手,或者愿意放开多少?北京最关心和担心的是,香港政改对内地的辐射作用。虽然香港与内地是「一国两制」,但历史证明,香港对内地的影响不可低估,如果放开了香港的政治,将会加快内地的民主诉求。这才是「结」的源头。基於此,香港人更感到应该直接向北京反映,才是解结之法。
其三,正因为内地的政治空间狭小,才令中央不敢放开香港的政制改革,所以,内地涉及民主、人权的事件,就更令香港人关注了。在元旦游行之前,内地重判刘晓波入狱11年,间接刺激起游行的人数。这说明从民间角度看,香港与内地唇齿相依,尤其是在民主、人权、自由、法治等普世价值之上。北京不宜简单化把这种关注视为「井水要犯河水」。事实上,虽然内地大力卡压「刘晓波事件」的影响,但此事的影响反而愈来愈大。
冲击警方防线成为败笔
官方重判刘晓波,主要原因有二:一是中国认为外国(包括美国)已不敢随意亮出「人权牌」来制约中国,而中国经济愈来愈强,依赖西方国家的需要日渐减少。所以,中国开始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二是因为中国强调在「和谐」、「稳定」的基础上谋发展,但维权事件与日俱增;如让刘晓波等人的「合法抗争」扩展下去,将对官方更为不利。所以,要枪打出头鸟。
但从各界的反应中可见,官方的算盘将难打响,反而授人以柄。刘晓波案审讯当天,10多名外国驻华使节联合要求旁听被拒后,即场发表声明,要求中国释放刘晓波。这种姿态近年来已十分少有,虽然这不代表外国重新打「人权牌」,但至少显示外国正视乎情况,俟机而动。虽然中国今天已不会把这些外国姿态放在眼内,但在内地却会积累反效果。在香港,马上出现的就是反对声音和游行人数增加,抵消了官方经济挺港的好意。
其四,在游行末段发生冲击警方防线的事件,成为整个理性表达过程中的败笔。我自问不是保守的人,但也不鼓励暴力行为。虽然公民可以抗命,但不等如任意而行。而且这将会授之以柄,影响日后举办同类活动的支持程度。所以,民主运动也要避免盲点,要懂得有理有利有节,才能扩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