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年到来,虎年的政治也开始拿虎说事儿。最新一期《经济学家》杂志有关中国政治压制的分析就配发了一张长城背后老虎挥舞着警棍的图片。文章的标题是:
“他们怕什么?”
文章首先从1999年说起,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说过“推动中国团结和开放的力量从来没有这么大过”。文章作者说,当年的中国一方面面临国企改革,一方面还在争取加入世贸组织,但今天看来,推动中国的力量已经弱得多了。
文章说,中国经济去年在全球危机的背景下仍保持了8.7%的增长,即将在2012和2013年到来的国家主席和总理的更替也没有什么政治斗争的迹象。但刘晓波仍然创下了“煽动颠覆国家罪”1997年出现以来被重判的纪录,因此对中国政治压制的唯一解释恐怕只能是中国领导人受到的要求自由与开放的压力没有原本想象的那么大。
作者引述常驻北京的政治分析员墨儒思(Russell Leigh Moses)的话说,中国政治圈现在想的是“我们需要再极权到什么程度”,而不是“我们该怎么引进西方式民主”。在国际关系上也表现出一种趾高气扬与磕磕绊绊并存的态度。
正在伸出的“虎爪”
《金融时报》周三也刊登美国著名中国问题专家、乔治·华盛顿大学艾略特国际关系学院中国政策项目主任沈大伟教授的长篇文章,题目是“中国正在伸出虎爪”。
文章说,最近几个月,北京一直对内加强镇压,对外不断强硬表态。观察人士对于中国这一进攻姿态的原因和影响感到迷惑不解。
许多人士认为,中国的做法有些出格,将来会越来越难对付;另外一些人士则认为,这还是属于过去30年来的“放”和“收”的基本模式,也就是说进一步,退两步。
正视中国
经济也是英国大报本周有关中国报道的主要内容。
《独立报》周二标题为“别再批评中国,中国把世界救出经济危机”的分析文章说,批评家对于中国的经济政策总是吹毛求疵,比如人民币兑换率、进出口不平衡、以及经济发展过热等。
作者问,为什么我们不敢承认中国在发展、稳定和增长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及对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呢?文章还说,在这次全球经济危机中,中国避免了经济衰退,保持了经济稳定,这帮助了世界其它国家。
“中国不想看到的会面”
《卫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奥巴马和达赖喇嘛会晤的照片,标题是:“奥巴马-喇嘛:中国不想看到的照片”。内页报道文章强调了这次会晤的低调。
该报记者发自华盛顿的这篇报道也注意到了达赖喇嘛会晤后的轻松情绪,他甚至在白宫外玩儿起了雪。报道说,这同这次会晤及其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报道说,奥巴马给了达赖喇嘛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即在礼节上过得去,也表明不会屈从中国不让他会见的压力。

达赖喇嘛的美国之行给中美关系增加了新“热点”。
但记者也注意到,白宫在努力把这次会晤的影响降至最低。会晤时不仅没有电视画面,会晤本身也发生在白宫地图室而非奥巴马的椭圆形办公室,突显会晤的非正式性质。
《金融时报》也在头版刊登了达赖喇嘛在白宫外会见记者的照片。内页文章侧重分析了这次会晤对中美关系的影响, 并列举了中美之间潜在的“热点”,包括人民币汇率、台湾问题、谷歌事件、西藏问题、伊朗问题、人权和气候变化问题。
不过,作者也引述美国外交人士的话说,目前两国关系的困难有被夸大的成分。尽管北京威胁制裁,美国作为亚太军事和外交大国的地位仍然使美国在比如会晤达赖喇嘛这样的问题上比其它国家更有余地。
北京调整西藏政策?
《金融时报》周四说,达赖喇嘛与奥巴马见面之际,西藏问题专家则在捉摸北京最近举行的有高级领导人参加的西藏问题会议是否有迹象显示北京有可能对西藏政策作出调整。
报道说,北京西藏问题会议结束后发表的声明中并没有新项目的清单,相反则强调改进人力资本,并表示到2020年农村收入应当被提高到全国平均水平。在一些中国西藏问题专家来看,这表示北京在对西藏政策上有了转变。
该报说,1月份的西藏会议的另一个新提法是北京宣布对西藏的政策也适用于其他藏人居住地区。大约一半的藏人居住在西藏周围的四个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