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喜欢作“世界之最”,这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高的山,当然还有最长的城墙。

但是有一个纪录是这个国家的领袖们不太愿意拥有的。

中国现在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而且他们正在向第一位迈进。

造成这个问题的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对煤的依赖。推动中国快速经济发展的电力能源中有70%来自燃煤的火力发电厂。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不断增加的汽车以及工厂所排放的废气。

所以,如果国际社会希望在气候变化上取得任何成果,就必须要让中国参与进来。

混淆的信息

中国在气候变化上究竟做了些什么?首先政治家们在口头上当然有所表示。

中国总理温家宝今年早些时候曾经说,中国需要在环境上做更多工作。他承诺关闭制造污染的工厂,并实施更严厉的法规。

国家的政策制定者还说,他们希望更多的电力是来自风力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

然而,就在上个月,中国宣布推迟实施关于气候变化的全国行动纲领。

对于国际社会来说,这是一个重大挫折。他们原本希望这纲领会勾勒出中国对全球变暖的长远响应。

也许更让人担心的是,当局没有解释作出这个决定的原因,也没有宣布推出行动纲领的新日期。

另外,当局在3月份叫停开征有助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燃料税,声称这样会打击国家经济增长。

难堪的后果

中国虽然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是却以影响经济发展为理由,拒绝接受强制废气减排。

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中国的政治家几十年来都把经济凌驾在环境之上。

他们争辩说,终有一天中国人民得享受到跟欧洲或者美国一样的生活水平。

他们担心应付全球变暖可能会拖慢经济增长,而且担心这样的放缓会带来大规模下岗和社会动荡。

但是专家们警告说,气候变化将为中国带来重大打击。

西藏冰川不断溶化,将导致黄河和长江等中国著名的河流水位下降至危险水平。

海洋水位上涨将给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带来巨大影响,而这里正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和省份的所在。

中国目前已经有超过四亿人口必须面对沙漠化问题,这问题的部分成因也是气候变化。

温度上升也将影响农业和粮食生产。

不过现实仍然是大多数人并未将全球暖化视为他们主要关心的事情。他们最关心的是就业和金钱、家庭和生活品味。

中国的环保团体仍处于起步阶段,而且得向当局登记,因此他们不太能带来重大的改变。

中国的领导们被卡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夹缝中。

他们对气候变化的态度对整个世界都有影响,而且若然他们不尽快采取行动,整个世界都必须跟中国一起付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