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看到《联合早报》关于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消息。第一时间拨电回国与亲友交流,包括有30多年党龄的父亲、重点大学毕业的朋友、大学在读的妹妹。毫无意外的,没有人知道这则消息,也没有人知道刘晓波是谁,做什么,为什么被捕,为什么获奖。
这就是很尴尬的状况,获得诺贝尔奖却在自己的祖国没有太高的人气,被维护的民众不知道自己被维护了什么。
什么造成这种淡忘?
首先是政府的冷处理。刘晓波获奖的消息,国内各新闻网站无一报道。包括2009年判刑的时候也没有报道。刘晓波成了敏感词汇,以至于想要在网络上发表任何关于他的消息,都要写成“刘2晓3波1”等方法躲避审查。用句娱乐术语说,就是被封杀了。这种技术性的操作,使刘晓波逐渐淡出公众的视野。
然后是国民对政治的冷漠。“六四”之后,中国国民小心翼翼地避开政治这个雷区,一切热情和精力都投入到了经济当中,一切向钱看。民众看到了参与政治的代价,看到了政府的保守和力量,同时也看到某些学运领袖的背后煽动、欺骗的真面目。在中国,没有任何一个具有真正道义力量且有影响力的反对党,民众没有选择,只能沉默,而渐次麻木遗忘。于是社会生活日益娱乐化,人人都不知道刘晓波,但是人人必须要知道刘德华。人们可以选秀选美,足球NBA,干什么都行,只要不投身政治。人们关心腐败,关心社会的种种不平,但是只限于现象本身,而不深思造成种种现象的根源以及体制。
最后是刘晓波的曲高和寡。
刘晓波《08宪章》所提倡的民主,在中国民众中间并没有很大的号召力。人们普遍的相信中国比更民主的印度好,新加坡比民主的菲律宾好。至于“联邦共和”更是在民族意识强势的环境下不合时宜。人权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也是个很模糊的概念。如果具体到腐败、司法不公、政府滥权强征强占等等,可能就会有更多的社会共鸣。刘晓波提出的某些主张,比如言论自由、司法独立等等,确实是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社会矛盾的改革良策。有了公民言论自由带来的社会监察,政府的权力才能受到约束。有了司法独立,社会基本公正才能保证,腐败才能遏制。可惜这些主张既不能被高层所用,又不能被普通民众了解。从这种意义来看,刘晓波是个有良知的精英分子,不是个公众人物,这就注定了他的孤独。
无可否认的,中国政府做出了相当惊人的成就,以非凡的效率实现的经济发展,办成了几件大事提振民族信心。但是更加无可否认的是,中国内部矛盾重重,改革的需求越来越急迫。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要兼顾效率与公平。尤其现在的情形,更要以公平为先为重。
刘晓波获得和平奖的事件就是一个星星之火。尽管政府小心翼翼地审查淡化这个事件,它还是成为了一个关注的热点;而刘晓波被动的(或者就便)从一个精英分子转变为公众人物,通过互联网,微博,BBS(网络论坛)等等渠道越来越广的传播开去,西方的政治意图,刘晓波是非对错,就会不停地被讨论。有讨论就有了解。也许新一波改革的民意基础就此点燃。而这就是考验领导人胸襟智慧的时候。如果以此为契机,处理得当,既能展现中国大国政府的自信开明,又能借机推动改革进程,和平奖可以算是实至名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