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10月25日,是刚刚建立一周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正式宣告出兵开赴朝鲜,营救濒临覆灭的北朝鲜金日成政府,“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百万雄师,在总司令彭德怀将军统率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60周年。此时此刻,最令人悲伤地缅怀数以十万计在朝鲜战场上牺牲的“最可爱的人”。尤其是那些为这场战争英勇捐躯、连命都不顾的年轻的英雄战士。黄继光,就是其中一位最具代表性的典型人物。
谁是黄继光啊?当今的海内外华裔年轻人,详知其人其事者也许寥寥无几。这个响当当的名字,在上世纪50年代,可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你我七老八十的老家伙,一定耳熟能详,留下深刻的印象。
黄继光1930年出生于四川的中江,1950年随所在的解放军部队,作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参战;1952年“火线入团”(当时还叫“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就是后来改名的“共青团”)。就在当年10月30日打得很惨烈的“上甘岭战役”中,他所在的营部,奉命夺取一个高地,被敌方一处集团火力点所阻。他主动请缨担负爆破任务,奋勇冲向敌军地堡。当他投掷完所带的手榴弹,打掉几个火力点后,发现仍有一个火力点在扫射。他即忍着重伤的剧痛,爬向碉堡火力点直扑过去,以胸膛堵住机枪射孔,壮烈牺牲。据说,此役令联合国军伤亡惨重,不得不谈判“停战”。为此,部队追认其为中共党员,追记特等功,授予“特级英雄”称号;并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对于黄继光个人,身为一名战士及其英勇奋战,以身殉职的事迹,自不愧为英雄豪杰。但是,从今天反思历史的角度观察,他死得可真窝囊。为什么?因为他是怀着崇高的理想,毅然决然献出年轻的生命,以为“抗美援朝”是为了“保家卫国”,自己是为正义与和平而战;而现在看来,历史的真相并非那么一回事儿,他壮烈牺牲的那一刻,还不知道究竟为谁而死。
在50年代期间,中共向“老大哥”苏联一边倒,许多苏联电影都被翻译成华语对白,广泛在大陆放映,对我们那一代人思想影响很大。其中有一部根据真人真事反映苏联“卫国战争”的故事片《普通一兵马特洛索夫》,非常感人。影片描述一位出生于工人家庭的少年,从小失去父母,在儿童教养院里长大。希特勒德国发动战争以“闪电战”进攻苏联的第二年,他考进红军步兵学校,随后志愿上前线参加“卫国战争”。1943年2月23日反攻被德军占领一个村庄的争夺战中,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碉堡上的机枪口,为其连队进攻开辟了道路。他牺牲时还不到19岁,被追授“苏联英雄”称号,树立为红军的一面光辉旗帜。黄继光就是仿效他的事迹牺牲自己,所以当时称颂其为“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
如今回顾历史,苏联抵抗德国法西斯侵略的战争是地地道道的“正义战争”,而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金日成政府策动的“韩战”(或曰“朝鲜战争”),则是彻头彻尾侵略大韩民国的“非正义战争”。那个时候,我们在大陆只能听到“中宣部”的一面之词,相信所谓朝鲜战争是美国怂恿南韩李承晚政府首先侵略北朝鲜,然后进攻中国东北的“狼子野心”。现在才知道历史的真相,原来是金日成受到中共成功夺取中国大陆政权的鼓舞,得到斯大林和毛泽东的全力支持,急于吞并“统一”南韩,首先发动了这场朝鲜半岛的战争。以致没有充分防范的南韩绝大部分国土,被突然袭击的北朝鲜军队迅速占领,只剩下釜山一小角;如果不是美国军队及时救援,南韩就已经被金日成政府实行“无产阶级专政”了。
英雄黄继光和千千万万被派到朝鲜前线的年青优秀中华儿女,死亡在对抗以美、韩军队为主力、得到英国、澳洲、加拿大、土耳其等几十个国家“志愿军”参与的联合国军的战场上;蛮以为是“保家卫国”,结果是为了保住当今名为“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实为世袭继承封建专制王朝的北朝鲜。黄继光和一大批牺牲的“最可爱的人”,死得实在太窝囊了,太冤枉了。
闹了3年的“朝鲜战争”,其实是上世纪以苏联为老大、以中国为老二的“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大骗局,海内外受到“中宣部”蛊惑的华人,包括许许多多当年曾赴朝参加过“抗美援朝”的人士,都上当受骗了。更加令人寒心的是,大陆政府为“抗美援朝”出尽人力、物力、财力,死伤无数的战士,而朝方在向他们的后代进行教育的教科书里,谈到“朝鲜卫国战争”时,竟然提都不提中国派出志愿军参战这档事儿,而扬言强调是朝鲜人民军打败了美帝国主义军队。只是在有“政治需要”的环节,才提一下志愿军,如今年的“抗美援朝”60周年,北京和平壤出于政治目的都举办了相当隆重的纪念活动。但是,在国际社会看来,这些都成了“大玩笑”。(2010年10月30日原载《澳洲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