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推中国谈天说地第十期:维权现状与展望
时间:2010年12月5日
现场版:http://www.ituicn.com/tag/维权现状与展望
主持人:王德邦(本名王治晶),广西桂林人,198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是八九民主运动中高校对话代表团成员,1993年考上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后因八九问题被剥夺上研究生的教育权,从此下海在民营企业谋生,2005年后离开企业,作独立撰稿人,关注中国维权运动,现是维权网信息员。
推秘:请您介绍下维权的现状及其特点?
王德邦:中国社会已经进入了全民维权时代。说明社会中没有哪个群体的权利是能够得到完整而长久保全的。那些经常侵害弱势群体的权贵集团,他们在现实中是诸多人权灾难的制造者,但同时他们自身也已经或必将成为人权灾难的祭品。这一方面是他们侵权制造灾难中,随时有可能遭到被侵权者的报复,同时他们也经常面临体制自身为赎买被侵害者人心或内部权斗的需要而将他们抛弃的危险。这方面事实从杨佳刀挑上海警局,到长沙村民点炸税务局,从历史上刘少奇尸骨难觅,到今日多少贪官被处死,以及被抓贪官在审判过程中权利无法保障,都一再力证出:这些制度性产生的权贵侵权主体,事实上他们自身权利也是无法得到保障的!即,他们同样会随时成为制度侵害的对象。
这种态势今日中国社会已经日益显现,这说明中国社会全民性维权的时代已经徐徐到来。
对此,还有最近媒体公开报道过的山东与安徽法官集体起来维护他们居住区被强拆的居住权,北京爆出将军维权,尤其去年军队师级以上离退休干部维权,还有陕西一个县警察集体起来维权。等等事实,都彰显了这个时代已经是个全民维权的时代。
由此可见,一个不能保护普通公民权利的制度,也最终不能保护这个社会权贵自身的权利。
时下中国维权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很多,具体如从个体性到群体性发展,从被动性向主动性发展,但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从自发性向自觉性过渡。
学界所谓的非直接利益相关人参与各种突发事件,正是全民权利危机意识的觉醒的表现,这说明人们对人权无界限、人权普适性认识的增强。这正是自发向自觉过渡的标志。
推秘:您认为维权如何促进公民社会的形成?
王德邦:公民的显著特点是“权利与义务”意识明确。维权正是权利意识觉醒与维护权利行动的综合表现。通过维权,公民可以更真切地认识权利,了解权利,珍惜权利。同时,在维权中会使公民不断结成团体,加强社会共同利益相关者的联系,培育起各种社会组织。
推秘:维权与政治转型有何关联?
王德邦:公共权力对公民权利的侵害是导致公民维权的根本原因,公共权力之所以会侵害公民权利,源自于公权力超出了自身运行的范围。而公权之所以会超出自身范围,是由于权力边界不明,约束权力的机制乏力。这样,在人性的恶与制度的罪的互推下,公权力拥有者的个体与小集团对公民权利的侵害就成为必然。
公民权利被侵害势必导致公民奋起维权,而维权源起于对自身权利的维护,这必然相伴对公权力边界的划分与设防。而对公权利划分与设防,这是现代宪政民主。中国社会之所以如此普遍的侵权,正是中国社会政治设置上缺失权力界定与防范机制。
中国公民每一项权利的维护,势必促成对权力触角的限制,这样一项项权利的保护机制的建立,就是使不受约束的权力之兽最终被关入笼子中。不受约束的权力走向被约束,这是人类现代文明的主要成果,是权力从专制走向民主的根本性变革。所以维权必然促成社会政治转型。
通过维权来达成社会政治转型必然是和平、理性与非暴力的,因为维权诉诸的是法律,寻求的是人权,与历史上诉诸政权更替的革命有本质的不同。维权会在社会形成良性积累,会使社会走上平稳改良,促成社会和平转型。
推秘:传统维权与现代维权有何区别?
王德邦:这个传统维权与现代维权是个很不明确的界定。我认为,就人类历史而言,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个体权利不断争取的历史。在《联合国宪章》与《世界人权宣言》来到人间之前,人类主要的维权形式就表现于对政权掌握者的更换,是一部被侵权者中的部分人员争取成为侵权者的历史,历代王朝更替,就是重复这种解脱被侵权而赢得侵权的历史。
在二战之后,人类整个历史走向了一个在《联合国宪章》与《世界人权宣言》原则下运行的新时期。人类的变革体现于对人权的承认与落实,维权走向了以落实《世界人权宣言》中所规定的各项权利,其中特别强调指出的言论自由、信仰自由、免于恐惧与免于匮乏的自由,公民的尊严、平等、自由、公正成为衡量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尺。就此而言,《联合国宪章》与《世界人权宣言》的出现,使人类走上了一条现代文明的维权之路。
推秘:维权面对暴力如何解决?
王德邦:现代维权内涵着和平、理性与非暴力。当维权面对暴力时当然应该想办法规避。从人类历史来看,暴力换不来公民权利的保护与增长。
但在社会现实维权中,维权者却难以摆脱被侵权者暴力相向的命运。这种情况下,维权的确陷入两难,一则要争取权利,一则可能被剥夺更大权利乃至生命权。正是在这种两难中,先贤甘地创造性地探索出非暴力不抵抗运动,以及今天刘晓波先生提出的“我没有敌人”,也基于这种对暴力的克制。
推秘:您怎样看待2003年兴起的维权,他们最后基本都失败了。
王德邦:中国维权运动无所谓失败,相反应该说是成功的。维权从短期与局部,或某个具体个案来看,在一定时期没有处理理想的结果,甚至还出现更大的权利被侵害的情况,比如有人因此被抓被判,以至于让人感觉失败,但从长远与整体社会人权的改善,社会文明的进步与法制的改良上来说,任何一次维权都有成效。
2003年随着孙志刚事件后中国收容遣送制度被废止,维权运动得到了长足发展。因为维权运动是个社会积累和平转型资源的过程,从社会整体与长远发展来看,任何一次维权都会有收获,都会或多或少促成社会的一些改善,至少从公民社会成长上会有助推作用。就此而言,维权运动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中国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
推秘:如何看待不同维权群体之间的微妙关系?有人说搞维权的好窝里斗?
王德邦:正如前面所言,中国今日维权运动日益走向全民化。虽然在不同群体中存在不同的直接利益的诉求,表现出对不同权利方面的不同重视,因此存在着维权的差异性。同时,社会中也存在对维权路径的不同认识,并在此认识下结成不同的群体,大家在协调行动上的确经常会出现分歧,甚至产生较大的矛盾。但是这一切都是暂时的、局部的,也属于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他无伤于整个维权运动所指向的对人权维护的大方向。因为一些分歧,甚至争执就视为好窝里斗,显然与事实不符。
并且随着维权运动日益深入,个体与局部的维权必将走向对社会整体的改良的诉求上,因为没有社会根本性的改革、转型,个体与局部的权利很难得到最终而根本的维护。所以今天中国维权运动融合成为一种趋势。
推秘:展望未来,您构想的维权事业是怎样的事业?
王德邦:维权必将使中国公民社会得到充分发育,使中国社会在著名宪政学家张祖桦先生所指出的“新三民主张”——启蒙公民意识,培育公民社会,积累民主实践上,完成中国社会根本性转型。最终使《世界人权宣言》与中国《宪法》所赋予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得到落实。中国公民有资格有条件享受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享受现代人的尊严、权利与自由。
主持人:没有其他问题,今晚的话题结束。再次感谢王德邦先生。下期再见!